CN216752055U - 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2055U
CN216752055U CN202123440881.3U CN202123440881U CN216752055U CN 216752055 U CN216752055 U CN 216752055U CN 202123440881 U CN202123440881 U CN 202123440881U CN 216752055 U CN216752055 U CN 2167520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nd outlet
earphone
earcap
mou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08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伟文
孙若峪
孙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mo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mo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mo Acou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mo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08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20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20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20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耳帽、出音网和具有出音口的音嘴,所述音嘴上具有凸起部,所述耳帽上具有凹部,所述耳帽安装在所述音嘴上对应所述出音口的位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彼此限位配合,所述出音网包括出音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出音网本体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装在所述音嘴位于所述凸起部内侧的部位,该耳机能够确保耳机佩戴时优良的主动降噪效果与及舒适性。

Description

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耳机中的耳帽与音嘴装配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椭圆耳帽在用户自行装配到椭圆形音嘴上时,可能因为不小心旋转导致装配不到位,最终引起泄气,不密封,从而影响耳机的主动降噪的效果,椭圆耳帽与椭圆形音嘴错误的装配样式会影响耳机入耳佩戴密封效果,椭圆耳帽与椭圆耳道不吻合,产生泄气问题,影响耳机的主动降噪的功能效果,此外,出音网与音嘴装配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要么需要将出音网的两边切平,因为切平的位置下面设计了固定出音网用的嵌入扣,嵌入扣在扣到音嘴的塑胶区域后,会占用塑胶区域的空间,所以迫使这个切平的造型发生,牺牲外观设计的美观性,如果将出音网设计成椭圆形(两边不切屏),再在椭圆形的左右两边设计金属扣则会导致塑料区域壁厚太薄无法生产成型或破穿塑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耳机中耳帽与音嘴装配时影响耳机降噪功能以及出音网美观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耳机,其中,包括耳帽、出音网和具有出音口的音嘴,所述音嘴上具有凸起部,所述耳帽上具有凹部,所述耳帽安装在所述音嘴上对应所述出音口的位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彼此限位配合,所述出音网包括出音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出音网本体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装在所述音嘴位于所述凸起部内侧的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沿环绕所述出音口的外周方向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耳帽相对于所述音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音嘴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扣装槽,所述耳帽包括耳帽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耳帽本体内侧的扣接凸起,所述扣接凸起扣装在所述扣装槽中固定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扣装槽中;
所述扣装槽的局部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扣接凸起的局部凹入形成所述凹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环绕所述音嘴的出音口间隔布置,所述插入部对应所述凸起部布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口为对称结构,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凸起部对称布置在所述出音口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出音网本体为椭圆形,所述音嘴对应所述出音网安装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耳帽本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位于音嘴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所述凹部位于耳帽本体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为针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沿所述出音口的轴向方向插入所述凸起部,且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凸起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出音口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的1/2。
进一步地,所述插入部距离所述凸起部外侧的距离大于0.5mm。
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方面,所述耳帽安装在所述音嘴上时通过凸起部与所述凹部彼此限位配合,这样耳帽在装配于音嘴时,能确保安装方向的准确,此安装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对应能够保证耳帽与音嘴之间紧密配合的安装方向,并且设置成耳机置于用户耳道中的所需的耳帽吻合位置,从而能够避免耳帽与音嘴之间泄气,从而确保本耳机佩戴时优良的主动降噪效果与及舒适性。
另一方面,由于插入部插装在所述音嘴的位置恰好是相对于所述凸起部内侧的位置,所以凸起部不仅起到的定位作用,而且还增加了出音网的插入部在音嘴插装位置的壁厚,音嘴对应出音网的的安装位的壁厚得到了保证,可以便于音嘴对应插入部的插座位置成型塑胶件,也避免了出音网的插入部穿破塑胶件的问题,这样出音网的形状设计不再需要两端切平边,既保证了出音网的美观,出音网的装配也得到了保障。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沿环绕所述出音口的圆周方向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耳帽相对于所述音嘴旋转,从而可以解决了耳帽装配时在旋转方向上无固定方向问题,尤其是可以避免耳帽旋转导致耳帽与耳道不密封,导致泄气,影响主动降噪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耳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耳帽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出音网;
图5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音嘴的立体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100-耳帽; 101-凹部;
102-耳帽本体; 103-扣接凸起;
200-出音网; 201-出音网本体;
202-插入部; 300-音嘴;
301-出音口; 302-凸起部;
303-扣装槽; 304-音嘴本体;
305-音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主要包括耳帽100、出音网200和具有出音口301的音嘴300。
其中,音嘴300上具有凸起部302,耳帽100上具有凹部101,耳帽100安装在音嘴300上对应出音口301的位置,凸起部302与凹部101彼此限位配合,出音网200包括出音网本体201和设置于出音网本体201的插入部202,出音网本体201具有多个出音网孔,插入部202插装在音嘴300位于凸起部302内侧的部位,本申请所称凸起部302内侧或凸起部外侧,或者其他任意部件的内侧或外侧均是以观测整个耳机时相对的内侧或外侧,例如观测整个耳机时,凸起部302朝向耳机内部的为内侧,朝向耳机外部的为外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的凸起部30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技术构思,通过巧妙精简的结构集成了两大优点:
一方面,耳帽100安装在音嘴300上时通过凸起部302与凹部101彼此限位配合,这样耳帽100在装配于音嘴300时,能确保安装方向的准确,此安装方向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对应能够保证耳帽100与音嘴300之间紧密配合的安装方向,并且设置成耳机置于用户耳道中的所需的耳帽100吻合位置,从而能够避免耳帽100与音嘴300之间泄气,从而确保本耳机佩戴时优良的主动降噪效果与及舒适性。
另一方面,由于插入部202插装在音嘴300的位置恰好是相对于凸起部302内侧的位置,所以凸起部302不仅起到的定位作用,而且还增加了出音网200的插入部202在音嘴300插装位置的壁厚,音嘴300对应出音网200的的安装位的壁厚得到了保证,可以便于音嘴300对应插入部202的插座位置成型塑胶件,也避免了出音网200的插入部202穿破塑胶件的问题,这样出音网200的形状设计不再需要两端切平边,既保证了出音网200的美观,出音网200的装配也得到了保障。
其中,音嘴300上具有凸起部302可以与音嘴300一体成型,但也可以是设置在音嘴300上的部件,具体可以是塑胶结构,形成凸筋的形式,凹部101可以是开设在耳帽100上的凹槽,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结构。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起部302与凹部101沿环绕出音口301的外周方向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耳帽100相对于音嘴300旋转,从而可以解决了耳帽100装配时在旋转方向上无固定方向问题,尤其是可以避免耳帽100旋转导致耳帽100与耳道不密封,导致泄气,影响主动降噪功能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凸起部302与凹部101彼此限位配合并不局限于凸起部302与凹部101沿环绕出音口301的外周方向彼此限位配合,只要音嘴300上具有凸起部302,耳帽100上具有凹部101,即使凸起部302与凹部101彼此沿任意方向(例如沿出音口301的轴向方向等等)限位配合以解决耳帽100沿其他任意方向未被限位导致的各种不良问题的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音嘴300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扣装槽303,耳帽100包括耳帽本体102和设置于耳帽本体102内侧的扣接凸起103,扣接凸起103扣装在扣装槽303中固定时,凸起部302位于扣装槽303中,扣装槽303的局部凸起形成凸起部,扣接凸起103的局部凹入形成凹部101。
一方面,通过凸起部302与凹部101彼此限位配合使得音嘴300与耳帽100得到精确的装配定位(保证了音嘴300与耳帽100安装时相对旋向的精确度),另一方面,耳帽100与音嘴300通过扣接凸起103与扣装槽303的形状匹配进行紧密配合,从而不会导致耳帽100与音嘴300之间因泄气造成的对耳机主动降噪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见图1、图3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扣装槽303在音嘴300的外侧环绕音嘴300一周布置,扣接凸起103在耳帽100的内侧对应扣装槽303布置有一周,相当于音嘴300与耳帽100的装配通过一周(一整圈)的扣接凸起103与扣装槽303配合实现,极大地增加了音嘴300与耳帽100连接的稳固性、紧密性、气密性等等。
此外,凹部101具体可以通过在一周扣接凸起103上的部分部位凹入形成,便于和一周扣接凸起103一体成型。
作为其他实施例,即使扣装槽303和扣接凸起103不设置一周,而是局部地设置的方案,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起部302的数量为多个(至少2个以上),多个凸起部302环绕音嘴300的出音口301间隔布置,插入部202对应凸起部302布置有多个,虽然考虑出音网200与音嘴300插装时的稳固性优先考虑至少设置2个凸起部302。
作为其他实施例,即使只设置了一个凸起部302和凹部101来实现音嘴300与耳帽100之间的限位的情形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或者在音嘴300与耳帽100设置其他限位结构来辅助凸起部302与凹部101的配合限位都是可以的。
参见图1、图3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音口301为对称结构,例如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对称结构等等,凸起部302的数量为2个,2个凸起部302对称布置在出音口301的两侧,凹部101的数量和位置与2个凸起部302一致,这样可以极大保证出音网200与音嘴300插装时的稳固性,使得出音网200与音嘴300之间的力传导十分均衡。
当然,即使2个凸起部302不对称布置在出音口301的两侧的方案,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且凸起部302为3个、4个或者5个等以均等的角度间隔或以不均等的角度间隔沿环绕出音口301的圆周方向布置在音嘴对应出音口301的外侧的部位的方案,都是可以的。
参见图3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音网本体201为椭圆形,音嘴300对应出音网200安装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耳帽本体10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这样可以使得本耳机完美匹配人体耳道的椭圆形轮廓,但是,即使出音网本体201、音嘴300、耳帽100不设计成椭圆形结构,例如设计成圆形结构等等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302可以位于音嘴300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凹部101可以位于耳帽本体102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
参见图1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音嘴300包括音嘴本体304和位于音嘴本体304端部的音嘴管305,出音口301位于音嘴管305的末端,凸起部302位于音嘴管305的外侧,耳帽100安装在音嘴管305上,音嘴管305具体可以从音嘴本体304的端部凸出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出音网200可以是金属网,例如钢网,插入部202可以为针脚结构或设计成其他任意合适的结构形式,例如插针、插头等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插入部202沿出音口301的轴向方向插入凸起部302,且插入部插入凸起部302的深度大于凸起部302沿出音口30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的1/2,或者大于2/3更加,以保证插入部202足够的插入深度,以提高出音网200与凸起部302的插装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插入部202距离凸起部302外侧的距离大于0.5mm,这样可以保证插入部202的插入处的音嘴300结构有所需的足够壁厚,从而使得音嘴300对应插入部202的插入处可以很好地成型塑胶件,也使得对应插入部202的插入处的音嘴300结构不至于被插入部202穿破,从而保证本耳机中的零部件不易损坏。
作为其他实施例,即使插入部202距离凸起部302外侧的距离小于或等于0.5mm,但同样能够保证插入部202的插入处的音嘴300结构有所需的足够壁厚,则也是可以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在上述耳机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喇叭、耳机挂件、耳机线等部件,由于这些耳机相关零部件并不涉及本申请的技术改进,这里不再展开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帽、出音网和具有出音口的音嘴,所述音嘴上具有凸起部,所述耳帽上具有凹部,所述耳帽安装在所述音嘴上对应所述出音口的位置,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彼此限位配合,所述出音网包括出音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出音网本体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插装在所述音嘴位于所述凸起部内侧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沿环绕所述出音口的外周方向彼此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耳帽相对于所述音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嘴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扣装槽,所述耳帽包括耳帽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耳帽本体内侧的扣接凸起,所述扣接凸起扣装在所述扣装槽中固定时,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扣装槽中;
所述扣装槽的局部凸起形成凸起部;所述扣接凸起的局部凹入形成所述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环绕所述音嘴的出音口间隔布置,所述插入部对应所述凸起部布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口为对称结构,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凸起部对称布置在所述出音口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网本体为椭圆形,所述音嘴对应所述出音网安装处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耳帽本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位于音嘴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所述凹部位于耳帽本体椭圆形横截面长轴对应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为针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沿所述出音口的轴向方向插入所述凸起部,且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凸起部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部沿所述出音口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的1/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距离所述凸起部外侧的距离大于0.5mm。
CN202123440881.3U 2021-12-30 2021-12-30 耳机 Active CN2167520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0881.3U CN216752055U (zh) 2021-12-30 2021-12-30 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0881.3U CN216752055U (zh) 2021-12-30 2021-12-30 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2055U true CN216752055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0881.3U Active CN216752055U (zh) 2021-12-30 2021-12-30 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20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95034A1 (en) Earphone
CN220087447U (zh) 一种耳机
JP4088841B2 (ja) インナーイヤホン
US20200374632A1 (en) Wireless earphone
EP2021080B1 (en) Dustproof mask for nose
US7720244B2 (en) Earpiece for a hearing aid and a hearing aid
EP1787493B1 (en) Earpiece for a hearing aid and a hearing aid
CN210093459U (zh) 耳机
JP3589210B2 (ja) ヘッドホン
EP2456228A1 (en) Earpho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404735B2 (ja) イヤホン及びイヤホンのサポータ
CN216752055U (zh) 耳机
US11463793B1 (en) Headphone and ear supporting thereof
JP2022161296A (ja) イヤホン本体、イヤホン係止具、イヤホンセット
JP5550289B2 (ja) カナル型イヤホン
US20220248120A1 (en) Sound output device and attachment aid member
CN116419110A (zh) 耳机
CN218570410U (zh) 一种耳机配件及开放式耳机
CN214205798U (zh) 一种耳机
JPH1023599A (ja) 耳かけ式補聴器
CN210225693U (zh) 耳机耳翼结构及耳机
CN112019959A (zh) 耳机
CN212785767U (zh) 耳机
CN216852270U (zh) 一种耳挂结构及耳挂式耳机
CN214544752U (zh) 耳帽和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