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50597U -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50597U
CN216750597U CN202221200411.1U CN202221200411U CN216750597U CN 216750597 U CN216750597 U CN 216750597U CN 202221200411 U CN202221200411 U CN 202221200411U CN 216750597 U CN216750597 U CN 2167505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wall
socket body
insulating sleeve
rotary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004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秀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airui Chuansh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e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e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e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004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505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505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505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安装壳、外壳以及插座本体,且安装壳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插座本体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插座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通过连接线与插座本体相连通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源线固定连接的供电件,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插座本体右侧面的绝缘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电器在使用插座时,插座能够根据电器的位置进行旋转,不仅方便电器的使用,还能延长与电器电源接头相连接的电线的使用寿命,并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座种类繁多,有些插座在安装过程中为了美观和接线规律大都是代表地线的插孔在上方,如三孔插座,但有些电器安装在插座的上方,导致电器的电源接头在使用该三孔插座时,因插座不能旋转,需要将电源接头连接的电线弯折一定的弧度才能够插入三孔插座的内部,长时间容易造成与电源接头相连的电线绝缘层开裂,绝缘强度降低,电阻增大,导致断路。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电器电源线需要弯折一定角度才能与插座插接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包括安装壳、外壳以及插座本体,且安装壳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所述插座本体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插座本体的右侧面设置有通过连接线与插座本体相连通的旋转件,所述旋转件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源线固定连接的供电件;
所述旋转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插座本体右侧面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极点,所述卡槽的内部插设有传输板,且传输板的背面开设有圆槽,所述传输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件包括插设在绝缘套内部的圆柱,所述圆柱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多组凹形金属片,所述圆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绝缘盖,且绝缘盖的内壁环绕安装有滑条,并且绝缘盖套设在电源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环绕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固定安装在绝缘盖内壁的滑条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等间距环绕开设在绝缘套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极点的一端插设在圆槽的内部,且伸缩极点的另一端穿透过卡槽的内壁与连接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安装在安装壳表面贯穿开设的圆孔内,所述转盘通过其表面的凹槽和圆孔内壁设置的凸起与安装壳滑动配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套、触点和圆柱以及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在插座进行安装后,能够根据电器的安装位置来旋转插座本体的方向,通过绝缘套与绝缘盖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插座本体在旋转时,能够时刻保持触点与凹形金属片接触,并能够防止电源线出现旋转缠绕,从而满足任意位置电器的使用,并延长电器电源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件与供电件结构配合的平面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安装壳;101、凸起;2、外壳;3、插座本体;4、转盘;401、凹槽;5、旋转件;501、绝缘套;502、卡槽;503、伸缩极点;504、传输板;505、触点;6、连接线;7、供电件;701、圆柱;702、凹形金属片;703、绝缘盖;8、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现有的插座在安装过程中大都按照“左零右火中间地”的接线原则进行接线,而采用此方式导致安装完成的插座大都是地线插孔在上方,零线火线插孔在下方,从而导致安装在插座上方的电器在使用插座时需要将电源接头连接的电线弯折一定角度才能与插座对接,而产时间容易导致电线绝缘强度降低,电阻增加,增加断路的风险。在本案中,参照附图1-附图6,包括安装壳1、外壳2以及插座本体3,且安装壳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01,插座本体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转盘4,该转盘4表面贯穿开设有与插座本体3相连通的插孔;通过设置转盘4,进而能够通带动插座本体3进行转动,实现不同位置电器的使用,保护电器的电线,延长使用寿命。转盘4安装在安装壳1表面贯穿开设的圆孔内,转盘4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401,转盘4通过其表面的凹槽401和圆孔内壁设置的凸起101与安装壳1滑动配合,通过凹槽401与凸起101之间的配合,进而能够实现转盘4能够带动插座本体3三百六十度旋转,同时两者之间会产生阻尼,使得旋转后的插座本体3能够固定。插座本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通过连接线6与插座本体3相连通的旋转件5,通过设置旋转件5,一方面确保在插座本体3在转动时能够持续带电,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旋转件5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源线8固定连接的供电件7,通过设置供电件7,进而在插座本体3转动过程中,持续对其供电,并确保电源线8不会旋转。
参照附图3-附图5,供电件7包括插设在绝缘套501内部的圆柱701,该圆柱701的内部为金属结构,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圆柱701内部的金属与电源线8之间焊接连,并且圆柱701内部的金属结构与其表面的凹形金属片702相连接;通过设置圆柱701,进而能够将电源线8的电能传递到凹形金属片702上。圆柱701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多组凹形金属片702,凹形金属片702共有三组,分别对应电源线8的火线、零线与地线;通过设置凹形金属片702,进而便于将电能传递到插座本体3的内部,使得插座本体3带电。圆柱7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绝缘盖703,通过设置绝缘盖703,进而对绝缘套501进行密封,保证良好的绝缘;且绝缘盖703的内壁环绕安装有滑条,通过设置滑条,进而与滑槽滑动配合;一方面不会影响绝缘套501的转动,另一方面固定电源线8的位置,并且绝缘盖703套设在电源线8的外表面。
参照附图1-附图5,旋转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插座本体3右侧面的绝缘套501,通过设置绝缘套501,进而能够保证插座本体3旋转过程中不会出现漏电的现象。在转盘4带动插座本体3进行转动时,绝缘套501也会同步转动。绝缘套501的外表面环绕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固定安装在绝缘盖703内壁的滑条滑动配合,在绝缘套501转动过程中,会通过其表面开设的滑槽限制其位置,表面出现位移。绝缘套5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502,卡槽502等间距环绕开设在绝缘套501的内壁,卡槽5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极点503,伸缩极点503的一端插设在圆槽的内部,且伸缩极点503的另一端穿透过卡槽502的内壁与连接线6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极点503,进而在绝缘套501旋转过程中,能时刻与传输板504进行连接,将传输板504上的电能通过连接线6传递到插座本体3上。卡槽502的内部插设有传输板504,该传输板504位金属材质,用于传输电能;且传输板504的背面开设有圆槽,传输板50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触点505,该触点505的表面与凹形金属片702的凹面相互贴合,进而在绝缘套501旋转过程中,该触点505能够一直与凹形金属片702进行接触,保证电能的传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壳(1)、外壳(2)以及插座本体(3),且安装壳(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圆孔,并且圆孔的内壁设置有凸起(101),所述插座本体(3)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外表面开设有凹槽(401),所述插座本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通过连接线(6)与插座本体(3)相连通的旋转件(5),所述旋转件(5)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源线(8)固定连接的供电件(7);
所述旋转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插座本体(3)右侧面的绝缘套(501),所述绝缘套(501)的内壁开设有多组卡槽(502),所述卡槽(50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极点(503),所述卡槽(502)的内部插设有传输板(504),且传输板(504)的背面开设有圆槽,所述传输板(50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触点(5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件(7)包括插设在绝缘套(501)内部的圆柱(701),所述圆柱(701)的外表面环绕安装有多组凹形金属片(702),所述圆柱(7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绝缘盖(703),且绝缘盖(703)的内壁环绕安装有滑条,并且绝缘盖(703)套设在电源线(8)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501)的外表面环绕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固定安装在绝缘盖(703)内壁的滑条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02)等间距环绕开设在绝缘套(501)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极点(503)的一端插设在圆槽的内部,且伸缩极点(503)的另一端穿透过卡槽(502)的内壁与连接线(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安装在安装壳(1)表面贯穿开设的圆孔内,所述转盘(4)通过其表面的凹槽(401)和圆孔内壁设置的凸起(101)与安装壳(1)滑动配合。
CN202221200411.1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Active CN2167505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0411.1U CN21675059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00411.1U CN21675059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50597U true CN21675059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00411.1U Active CN21675059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505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148972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CN216750597U (zh) 一种插孔可旋转的插座
KR100850304B1 (ko) 분기 슬리브용 절연커버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105006715A (zh) 一种配备有电源的电力通信轨道
CN209344463U (zh) 线缆组件
CN109687245A (zh) 转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6488897U (zh) 一种水陆电缆公母防水接头对接线
CN214013232U (zh) 一种新型可旋转插头转换器
CN108899716A (zh) 磁吸式防水插座
CN211655249U (zh) 一种母线槽取电端子
CN211789704U (zh) 一种可伸缩式的抽拉式墙体插座
CN204045663U (zh) 一种直流供电装置
CN201178186Y (zh) 电连接器
CN220439986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20797364U (zh) 一种可防环槽磨损的导电滑环
CN213692593U (zh) 一种可无级调节的手机充电数据线
CN201752057U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216121119U (zh) 一种监控设备用连接线
CN210926552U (zh) 具有锁合功能的电源线
CN213959180U (zh) 一种适用于家庭电路的电源线插头
CN216389982U (zh)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CN219268087U (zh) 一种可对角度旋转调节的插座面板
CN218569449U (zh) 一种具有可旋转的插脚的插头
CN217009721U (zh) 低频快速插拔航空连接器高速传输信号线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No. 1198-321 Baihualin Road, Jinjiang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00

Patentee after: Sichuan Lairui Chuans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66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en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