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9982U -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9982U
CN216389982U CN202120422264.1U CN202120422264U CN216389982U CN 216389982 U CN216389982 U CN 216389982U CN 202120422264 U CN202120422264 U CN 202120422264U CN 216389982 U CN216389982 U CN 216389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lug
head
cavity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222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昱岐
李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ntong Connecto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ntong Connect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ntong Connecto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ntong Connecto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222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9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9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9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插座和插头,插头包括头部壳体和至少两个安装于头部壳体的头部接触针,插座包括座部壳体,所述座部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之间绝缘,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头部接触针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插座与插头之间插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座部接触环上的任意一点接触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座部接触环的设置实现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盲插拔,由此,使得本申请具有便于对位插合使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电信号的传输还是通信信号的传输,都离不开连接器的使用。传统连接器主要由插座和与插座插拔配合的插头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插座与插头之间的连接需要进行键位对位,从而导致连接器的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连接器的对位插合,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和与所述插座插拔配合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头部壳体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头部壳体的头部接触针,所述插座包括座部壳体,所述座部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之间绝缘,所述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所述头部接触针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座与插头之间插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座部接触环上的任意一点接触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相较于传统连接器需要进行键位对齐连接,本申请通过座部接触环的设置实现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盲插拔,由此,使得本申请具有便于对位插合使用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头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插拔连接的插拔腔,所述头部接触针位于所述插拔腔内;
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时,所述座部接触环位于所述插拔腔内,所述座部壳体与所述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时,座部接触环伸入到插拔腔内并使插拔腔内的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接触,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电连接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
插头上常会安装有电源线或数据线等头尾部附件以使插头能够进行电流或信号传输,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头尾部附件常需要有不同的延伸方向,此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便于插头上的头尾部附件能够进行360°自由转动,由此,进一步便于本申请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头部壳体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插拔配合的卡锁件,所述插拔腔形成于所述卡锁件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锁件安装于头部壳体即可在头部壳体上形成供座部壳体插接配合的插拔腔,从而使得插拔腔的形成简便。卡锁件可以与头部壳体材质相同以使卡锁件与头部壳体之间能够一体成型,从而便于插头的生产;卡锁件也可以是硬度耐磨度高于头部壳体材料的材料制成,卡锁件与头部壳体分开制作后再组装,从而减缓插拔腔的磨损速度以延长插头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插拔腔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卡位珠,所述座部壳体的外缘面上环绕开设有供所述卡位珠卡入定位的卡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部壳体插接于插拔腔时,卡位珠卡入卡位槽以对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插接进行定位,从而减少插头嵌入过深而导致的座部接触板和头部接触针损伤,同时,在不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卡位珠与卡位槽卡接以限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脱离,从而提高插头和插座插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插拔腔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外缘面密封的头部密封圈,所述头部密封圈位于所述卡位珠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针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户外等场所中,粉尘的存在容易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此时头部密封圈密封插拔腔内壁和座部壳体之间的缝隙,以减少粉尘进入到连接器内而导致的传输不稳定,由此提高本申请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座部壳体具有供所述座部接触针安装的安装腔,所述座部接触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座部接触环远离所述座部接触针的一面齐平或突出于所述安装腔对应一端的开口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部接触板突出或齐平于开口端面以使座部接触环突出或齐平于开口端面,从而便于插座与头部接触针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座部壳体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位于所述座部壳体上所述安装腔另一端所在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座可以通过安装卡槽安装在实际需要的安装位置上,从而便于插座的安装使用。
可选的,所述安装腔的另一端开口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外沿,所述座部壳体的外缘面上螺纹连接有卡紧件,所述安装卡槽形成于所述安装外沿和所述卡紧件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件与座部壳体之间螺纹连接以调节安装卡槽的槽宽,从而便于插座的安装。
可选的,所述安装外沿靠近所述座部接触环的一面设置有座部密封圈,所述座部密封圈环绕所述座部壳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部密封圈能够提高插座安装的密封性,减少粉尘和水在使用过程中渗透到插座内部,从而提高插座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插座与插头之间插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座部接触环上的任意一点接触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相较于传统连接器需要进行键位对齐连接,本申请通过座部接触环的设置实现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盲插拔,由此,使得本申请具有便于对位插合使用的效果;
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头尾部附件常需要有不同的延伸方向,此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便于插头上的头尾部附件能够进行360°自由转动,由此,进一步便于本申请的使用;
3.卡锁件与卡位珠配合,座部壳体插接于插拔腔时,卡位珠卡入卡位槽以对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插接进行定位,从而减少插头嵌入过深而导致的座部接触板和头部接触针损伤,同时,在不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卡位珠与卡位槽卡接以限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脱离,从而提高插头和插座插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插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连接器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插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插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头;11、头部壳体;12、头部接触针;13、插拔腔;14、头尾部附件;15、卡锁件;151、卡位珠;152、头部密封圈;16、头部绝缘件;2、插座;21、座部壳体;211、安装腔;212、卡位槽;22、座部接触板;221、座部接触环;23、座部接触针;24、安装卡槽;25、安装外沿;251、座部密封圈;26、卡紧件;27、座部绝缘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可应用于室内外方面各类的可穿戴和面板设备上。根据实际使用的设计要求不同,该自由旋转连接器能够设计用于进行电力传输,也可以设计用来进行通信信号传输。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2和插头1,插座2和插头1之间盲插拔而无需键位对正,以使该自由旋转连接器之间使用简便。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插头1与插座2之间能够360°自由旋转而不影响插头1与插座2之间的信号传输,以使插头1连接电线电缆和插座2连接的电线电缆之间能够可360°自由旋转。
参照图2和图3,插头1包括头部壳体11和至少两个安装于头部壳体11的头部接触针12,头部接触针12用于传输电信号或通信信号,所有头部接触针12均位于头部壳体11的同一面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电力传输时,头部接触针12的数量为2至3个;通信信号传输时,头部接触针12的数量可以为4至7个。头部壳体11上连接有柔性电路板和电线电缆等头尾部附件14,所有头部接触针12均通过头尾部附件14进行信号传输。
参照图2和图4插座2包括座部壳体21,座部壳体21上安装有座部接触板22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23,座部接触针23与头部接触针1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座部接触针23用于与头部接触针12配合以进行电信号或通信信号的传输。所有座部接触针23均位于座部壳体21的同一面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座部接触板22上具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221,座部接触环221沿座部接触板22的板厚方向贯穿座部接触板22,从而使得座部接触环221的两个环面分为分别位于座部接触板22的两个板面上,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221之间绝缘。座部接触环221与座部接触针2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抵触并电连接。座部接触板22和座部接触环221的设置,使得头部接触针12与座部接触针23之间的点接触变为环形面接触,连接简便的同时清洁简便。当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头部接触针12位于座部接触板22远离座部接触针23的一面,头部接触针12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抵触并电连接,以使头部接触针12能够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
具体地,座部壳体21具有供座部接触针23安装的安装腔211,安装腔211的轴线延伸方向与座部接触针23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同,安装腔211的两端均呈开口设置。安装腔211内安装有座部绝缘件27,座部接触板22安装于座部绝缘件27的一端以实现安装于安装腔211内,座部接触板22封闭安装腔211的一端开口,座部接触板22的板厚方向与安装腔211的轴线方向相同。座部接触板22远离座部接触针23一面的板面齐平或突出于安装腔211该端的开口端面,以使座部接触环221远离座部接触针23一面的环面齐平或突出于安装腔211该端的开口端面。当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安装腔211的轴线与座部接触板22上座部接触环221的轴线重合。座部接触针23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连接,座部接触针23的另一端伸出安装腔211外,座部接触针23伸出安装腔211的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有印制电路板(图中未示出)。印制电路板和对应连接的电线电缆构成了插座2上用于信号传输的座尾部附件。
为了保护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外罩设有保护壳(图中未示出)。相应地,为了便于保护壳的安装,保护壳上开设有供座部壳体21端部穿过伸入的安装槽孔,安装腔211上座部接触针23穿出的一端开口端面上环绕设置有安装外沿25,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上螺纹连接有卡紧件26,卡紧件26可以为螺母。安装外沿25和卡紧件26之间形成有安装卡槽24,安装槽孔的内壁嵌入到安装卡槽24内,此时转动卡紧件26以使卡紧件26向着靠近安装外沿25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保护壳卡紧固定在安装卡槽24内。安装外沿25靠近座部接触板22的一面设置有座部密封圈251,座部密封圈251环绕座部壳体21设置,座部密封圈251密封安装外沿25与保护壳内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粉尘和水渗透进入保护壳内。
参照图2,为了实现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连接简便,头部壳体11上安装有用于与座部壳体21插拔配合的卡锁件15,卡锁件15大体呈圆筒状设置,以使卡锁件15内具有圆孔状设置的插拔腔13,座部壳体21上座部接触板22所在的一端插接或脱离插拔腔13,从而实现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插拔配合。当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插拔腔13的轴线与安装腔211的轴线重合,以使座部壳体21能够与插拔腔13内之间实现转动连接。
相应地,头部壳体11上位于插拔腔13底部的位置具有头部绝缘件16,头部接触针12安装于头部绝缘件16上。所有头部接触针12中,位于头部绝缘件16中心的头部接触针12轴线与插拔腔13的轴线重合,其余头部接触针12的轴线与插拔腔13的轴线平行。当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座部接触板22伸入到插拔腔13内,座部接触板22上座部接触环221能够与对应的头部接触针12抵触以进行电连接。
为了提高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插拔腔13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卡位珠151,卡位珠151位于插拔腔13内部中部靠近头部绝缘件16的一侧的位置。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上环绕开设有供卡位珠151卡入定位的卡位槽212。座部壳体21插接于插拔腔13时,卡位珠151卡入卡位槽212以对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插接进行定位。卡位槽212和卡位珠151配合还能使插头1在转动过程中,插头1的转动轴线与插座2的转动轴线之间保持稳定重合,且限制插头1与插座2之间发生的沿其转动轴线方向的位移,从而减少头部接触针12与座部接触环221之间的挤压摩擦损伤。
为了提高插头1和插座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插拔腔13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用于与座部壳体21外缘面密封的头部密封圈152,头部密封圈152位于卡位珠151远离头部接触针12的一侧。当插头1插接于插座2时,头部密封圈152压紧于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以使头部密封圈152能够密封插拔腔13内壁和座部壳体21之间的缝隙。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的实施原理为:
(1)插座2与插头1之间插合时,将座部壳体21压入插拔腔13以使卡位珠151卡入卡位槽212中,此时座部接触板22伸入到插拔腔13内并使插拔腔13内的头部接触针12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接触,头部接触针12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电连接以实现头部接触针12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之间进行电连接,此时座部壳体21与插拔腔13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插座2与插头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便于插头1上的头尾部附件14能够进行360°自由转动;
(2)插座2与插头1之间脱离时,对插头1施加远离插座2方向的力以使座部壳体21脱离插拔腔13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2)和与所述插座(2)插拔配合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头部壳体(11)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头部壳体(11)的头部接触针(12),所述插座(2)包括座部壳体(21),所述座部壳体(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221)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23),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221)之间绝缘,所述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所述头部接触针(12)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壳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21)插拔连接的插拔腔(13),所述头部接触针(12)位于所述插拔腔(13)内;
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接时,所述座部接触环(221)位于所述插拔腔(13)内,所述座部壳体(21)与所述插拔腔(13)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壳体(11)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21)插拔配合的卡锁件(15),所述插拔腔(13)形成于所述卡锁件(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腔(13)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卡位珠(151),所述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上环绕开设有供所述卡位珠(151)卡入定位的卡位槽(2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腔(13)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21)外缘面密封的头部密封圈(152),所述头部密封圈(152)位于所述卡位珠(151)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针(1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壳体(21)具有供所述座部接触针(23)安装的安装腔(211),所述座部接触环(221)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11),所述座部接触环(221)远离所述座部接触针(23)的一面齐平或突出于所述安装腔(211)对应一端的开口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壳体(21)的外壁面上开设有安装卡槽(24),所述安装卡槽(24)位于所述座部壳体(21)上所述安装腔(211)另一端所在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211)的另一端开口端面上设置有安装外沿(25),所述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上螺纹连接有卡紧件(26),所述安装卡槽(24)形成于所述安装外沿(25)和所述卡紧件(2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沿(25)靠近所述座部接触环(221)的一面设置有座部密封圈(251),所述座部密封圈(251)环绕所述座部壳体(21)设置。
CN202120422264.1U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Active CN216389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264.1U CN216389982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22264.1U CN216389982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9982U true CN216389982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6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22264.1U Active CN216389982U (zh) 2021-02-25 2021-02-25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9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158B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及一种线缆连接方法
CN111641080B (zh) 一种弹片锁紧式推拉连接器
CN111641078A (zh) 一种弹片锁紧式推拉自锁连接器
CN104991311B (zh) 一种中性光纤连接器
CN213636436U (zh) 具有外壳防护的连接器
CN104977659B (zh) 一种中性光纤终端接触件及中性光纤连接器
CN216389982U (zh)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
CN102222849B (zh) 防爆电连接装置及其插头、插座
CN209880997U (zh) 一种防水对接头
CN113013696B (zh)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
CN108092061B (zh) 一种水下湿式电气通用连接方法
CN108075330B (zh) 一种水下湿式电气通用连接头
CN210379570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932475B (zh) 射频连接器组件及其射频连接器和适配射频连接器
CN108039612B (zh) 一种带有自锁结构的水下湿式电气通用连接头
CN209823043U (zh) 一种电源接头
CN209561771U (zh) 一种矩形高频集成式防误差电连接器
CN108075329B (zh) 一种水下湿式电气通用连接头的密封结构
CN111525360A (zh) 可以实现多芯连接器单通道密封的方法以及多芯连接器
CN208078275U (zh) 可斜入式防水电连接器
CN111180947A (zh) 一种航空连接器
CN117878658B (zh) 一种快插端子连接器
CN212033346U (zh) 快速安装的抗干扰多芯连接器
CN220042468U (zh) 一种插头连接器
CN211017502U (zh) 一种电力母端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