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8277U -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8277U
CN216748277U CN202220402110.0U CN202220402110U CN216748277U CN 216748277 U CN216748277 U CN 216748277U CN 202220402110 U CN202220402110 U CN 202220402110U CN 216748277 U CN216748277 U CN 216748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intelligent terminal
steering
camera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21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耀
黎文富
蒙均
张广平
黎文全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e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21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8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8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8277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内窥镜主体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与所述内窥镜主体通信连接;所述内窥镜主体包括:摄像头、管线、壳体和转向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转向组件的主体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向组件的牵引线连接于所述摄像头上,所述管线包覆于牵引线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转向组件的作用下实现360°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窥镜主体上设计夹持部,实现了内窥镜与智能终端的组合使用,免去了内窥镜显示屏的设计安装,节省了内窥镜的生产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万向内窥镜通过设置转向组件,实现对检测角度的多向调节,提高了内窥镜的检测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广泛应用在工业、医疗、管道、防爆、汽车等领域,汽车内窥镜主要用于检测诊断汽车发动机,大大降低了修理时间及费用,同时也避免了对机件多次拆装而造成的损害。在汽车发动机的清洗和保养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汽车保养时,内窥镜设备的价格都会平摊到用户保养费用上,因此商家对内窥镜的价格特别敏感,内窥镜制造厂家必须大幅降低内窥镜的制造成本,才能使得内窥镜更好推广应用到汽车保养中去。现有的内窥镜其大部分成本都在于电子显示屏和主板上,导致内窥镜的价格居高不下,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特立项研发本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利用智能终端代替内窥镜自带的显示屏,大幅降低内窥镜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内窥镜主体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与所述内窥镜主体通信连接;
所述内窥镜主体包括:摄像头、管线、壳体和转向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转向组件的主体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向组件的牵引线连接于所述摄像头上,所述管线包覆于牵引线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转向组件的作用下实现360°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球、手柄和多条牵引线,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转向球的顶部,所述转向球外周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部,每一牵引线固定于一固定部上,多条牵引线均连接于摄像头上;所述转向球转动带动牵引线牵引摄像头,实现摄像头的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和固定部的数量均为4个及以上,多个固定部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向球的横向一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卡槽,所述牵引线头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适配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穿孔,每一牵引线穿过所述穿孔后容置于所述管线内。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内窥镜主体的壳体上,另一端可进行伸缩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的与智能设备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层。
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通过蓝牙、USB数据线或Wifi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内窥镜上设计安装夹持部,用于夹持固定智能终端,并使智能终端与内窥镜的摄像头通信连接,利用智能终端代替传统内窥镜的显示屏,实现了无显示屏的内窥镜设备,大大降低了内窥镜的生产成本,且利用智能终端显示,相较于现有内窥镜的显示屏,观测效果大幅提高。
(2)夹持部为可伸缩设计,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通用性强。
(3)内窥镜主体上设置转向组件,实现摄像头的万向转动,内窥镜可实现多角度观测,产品性能大大提高,且利用手柄控制转向,使用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的转向组件与壳体拆解的示意图。
图4为图3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请参阅图1-4,该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包括:内窥镜主体10和安装于所述内窥镜主体10上的夹持部20。所述内窥镜主体10不设有显示屏,夹持部20用于固定智能终端,内窥镜主体10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二者可通过USB数据线、Wifi或蓝牙等通信连接。内窥镜主体10探测到的景象通过智能终端进行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免去了现有内窥镜的显示屏设计,大幅降低了内窥镜的生产成本,且智能终端的显示效果更佳,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显示效果的智能终端,内窥镜的使用更加灵活便捷。
市场上已有的转向内窥镜,多为两方向转向,摄像头的检测探头只能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转向,如需要多角度观察,只能通过手腕转动,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摇杆式转向控制,摄像头的检测探头可实现立体空间的万向转向,仅需要单个手指就可以使检测探头实现360°转动,大大提高了内窥镜的操作便利性。具体的,所述内窥镜主体10包括:摄像头11、管线12、壳体13和转向组件14,所述壳体13上设有容置腔131,所述转向组件14的主体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置腔131内,所述转向组件14的主体部分可在所述容置腔内转动,所述转向组件14的牵引线141连接于所述摄像头11上。
当所述转向组件14转动时,带动牵引线141牵引摄像头11,使摄像头11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多个角度的检测效果。所述管线12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向组件14,另一端连接于所摄像头11,并包覆于牵引线141外,对牵引线141起到保护作用。所述摄像头11在所述转向组件14的作用下实现360°旋转。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14包括:转向球140、手柄142和多条牵引线141,所述手柄142固定于所述转向球140的顶部,通过推动手柄142,实现对转向球140的转向控制。所述转向球140外周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部143,每一牵引线141固定于一固定部143上,多条牵引线141均连接于摄像头11上。所述转向球140转动带动牵引线141牵引摄像头11,实现摄像头11的检测角度控制。
优选的,所述牵引线141和固定部143的数量均为4,四个固定部143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向球140的横向一周上,即分别对应四个不同的方向设置。也可根据需求设置更多条牵引线141,如6条、8条、12条等,实现对摄像头更精确的检测角度控制。实际,本实施例中的内窥镜主体10可通过设置多条牵引线141实现摄像头360°无死角的万向转向功能。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部143上设有圆柱形的卡槽144,所述牵引线141头部设有圆柱形的固定块145,所述固定部143的外侧设有一缝隙146,安装时,牵引线141从缝隙146穿过,将所述固定块145适配于所述卡槽144内。该安装方式简单快捷,且牵引线141具有一定的活动余量,避免牵引线与固定部硬性连接时,发生多次或大幅转向时牵引线易断裂或脱离固定部的情况发生。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14还包括一定位板147,所述定位板147上设有多个穿孔(未标示),每一牵引线141穿过所述穿孔后容置于所述管线12内。所述定位板147起到对多条牵引线141的限位作用,防止多条牵引线141的相互干扰,从而影响摄像头11的转向效果。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部20为凹形槽,凹形槽内安装固定智能终端。所述夹持部20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内窥镜主体10的壳体13上,另一端通过设置伸缩杆22实现伸缩调节,并通过调节螺丝拧紧,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智能终端。
另外,所述夹持部20的凹形槽底部,即所述夹持部与智能终端的背面接触面上设有防滑21层,所述防滑层21可以为贴附的橡胶膜层或无纺布等,既起到防滑效果,又对智能终端的背面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硬性接触产生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方向为基于本实用新型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在内窥镜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方向和方位会随内窥镜的监测方向发生任意变化,因此该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通过在内窥镜主体上设计夹持部,实现了内窥镜与智能终端的组合使用,免去了内窥镜显示屏的设计安装,节省了内窥镜的生产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的万向内窥镜通过设置转向组件,实现对检测角度的多向调节,提高了内窥镜的检测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主体和安装于所述内窥镜主体上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与所述内窥镜主体通信连接;
所述内窥镜主体包括:摄像头、管线、壳体和转向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容置腔,所述转向组件的主体部分容纳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转向组件的牵引线连接于所述摄像头上,所述管线包覆于牵引线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转向组件的作用下实现36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球、手柄和多条牵引线,所述手柄固定于所述转向球的顶部,所述转向球外周上间隔设有多个固定部,每一牵引线固定于一固定部上,多条牵引线均连接于摄像头上;所述转向球转动带动牵引线牵引摄像头,实现摄像头的转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线和固定部的数量均为4个及以上,多个固定部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向球的横向一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卡槽,所述牵引线头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适配于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穿孔,每一牵引线穿过所述穿孔后容置于所述管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一端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内窥镜主体的壳体上,另一端可进行伸缩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与智能设备的接触面上设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通过蓝牙、USB数据线或Wifi与智能终端通信连接。
CN202220402110.0U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Ceased CN216748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110.0U CN216748277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2110.0U CN216748277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8277U true CN216748277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2110.0U Ceased CN216748277U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82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1152920A (ja) 電子デバイス用スタイラス
US8326396B2 (en) Dry electrode for detecting EEG signals and attaching device for holding the dry electrode
US11820456B2 (en) In-frame mounted bicycle monitoring device
CN216748277U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万向内窥镜
US20120005860A1 (en) Hinge mechansim with adjustable torque
CN208755878U (zh) 扫地机器人和扫地机器人系统
CN203012326U (zh) 相机支架
CN211393398U (zh) 旋转防缠绕供电装置
CN220446515U (zh) 一种含有可旋转工业相机的机器人视觉导航装置
CN208185898U (zh) 一种石油管道监控装置
CN109826874A (zh) 转向节
CN220820789U (zh) 一种用于商品防盗的安全装置
CN202083406U (zh) 一种可转动的赫斯曼连接器
CN217032412U (zh) 位移传感器
CN210570508U (zh) 一种便携式馈线长度测量仪
CN114081473B (zh) 一种基于碳纤维技术的可穿戴设备
CN220893448U (zh) 拆卸式变送器探头
CN211929803U (zh) 一种结构紧凑具有防脱落结构的多接头usb连接器
CN209799612U (zh) 电子锁传输数据线防磨损结构
CN220180700U (zh) 角度调节视角的便捷式显示器支架
CN203286226U (zh) 旋转式线缆夹持装置
CN107387964B (zh) 显示器支架
CN103135662A (zh) 可携式电子模组
CN212497349U (zh) 一种检测螺栓松动的垫圈装置
CN209880990U (zh) 移动电源自带一体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30815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233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614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