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1729U -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1729U
CN216741729U CN202123446877.8U CN202123446877U CN216741729U CN 216741729 U CN216741729 U CN 216741729U CN 202123446877 U CN202123446877 U CN 202123446877U CN 216741729 U CN216741729 U CN 216741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air
heat dissipation
flow channel
wind sc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68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欣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68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1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1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1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风斗结构包括:发电机组的集装箱的侧壁,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风斗,风斗设置在集装箱内部,风斗与侧壁叩合形成竖直的风道,风道与风口连通,且风斗的上部设有第二风口,第二风口与发电机组的散热流道连通;至少一块消音板,消音板竖直地设置在风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能提升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散热效率,并且在风斗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块消音板,这些消音板能够有效降低风道中的噪音。

Description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发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式发电机组被广泛应用于野外工程、抢险、救护等领域。现有的发电机组集装箱一般采用内燃机进行发电,由于柴油发电的成本相对很低,因此市面上的应急用的集装箱式发电机组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发电机组集装箱中的发电机组一般是通过设置进、出风口将内部的热量带走,进、出风口相对设置,这样的结构设计没有充分利用到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冷风流经集装箱内部的路径较短,导致散热性能较差,在此情况下设计一种风斗来有效延长冷风与集装箱的散热面积很有必要,但使用风斗又会造成噪音较大的问题,如何设计出一种有效降噪和延长冷风在集装箱内部流通路径的风斗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电机组的散热流道散热性不佳并且噪音较大等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所述风斗结构包括:所述发电机组的集装箱的侧壁,所述侧壁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风斗,所述风斗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内部,所述风斗与所述侧壁叩合形成竖直的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风口连通,且所述风斗的上部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发电机组的散热流道连通;至少一块消音板,所述消音板竖直地设置在所述风斗内。
进一步地,所述风斗包括第一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与所述第一风口相对设置以将风向朝所述风道的上方引导。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件为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一端连接所述侧壁,且所述第一斜板自与所述侧壁的连接端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流道设于所述风道的上端部,所述风斗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和所述散热流道的连接处上的第二导风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件为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流道连接,且从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风斗的连接端到与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散热流道的连接端向上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风斗为导热材质,且所述风斗的内表面上设有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消音板通过连接条与所述风斗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消音板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个面与所述消音板的板面连接,另一个面与所述风斗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口设有网格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风斗的设置使得冷风在从集装箱底部进入到集装箱内部之后被风斗强行引入集装箱的顶部,从而延长冷风在集装箱内部的路径,提升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散热效率,并且在风斗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块消音板,这些消音板能够有效降低风道中的噪音。并且冷风输送到集装箱内部先在风斗中自下而上流动,能够使水汽凝聚下流,避免水汽大量进入到集装箱内造成集装箱内部结构生锈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消风斗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消风斗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要附图标记为:
1、集装箱;11、侧壁;2、散热流道;3、风斗;31、基板;32、侧板;33、消音板;34、第一风口;35、第二风口;36、第一导风件;37、第二导风件;4、连接条;5、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发电机组包括集装箱1,发电机组的内燃机、控制部分等均内置在集装箱1中,在集装箱1的内部设有一个散热流道2,散热流道2位于集装箱1内的顶部,散热流道2具有朝下正对集装箱内的出风口,在散热流道2的两侧各设有一个风斗3,风斗3与集装箱1的内壁叩合,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风道,位于散热流道2两侧的风斗3与散热流道2连通,形成一个“几”字形的风道结构,风斗3与集装箱1所形成的风道的下部有第一风口34,风道的上部有第二风口35,风斗3的设置使得冷风在从集装箱1底部进入到集装箱1内部之后被风斗3强行引入集装箱1的顶部,从而延长冷风在集装箱1内部的路径,提升发电机组散热流道2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在风斗3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块消音板33,消音板33竖直设置,这些消音板33能够有效降低风道中的噪音,消音板33的排布方式既可以间隔排布,也可以相互交叉排布形成截面为网格状的流道,以保证降噪效果。
进一步地,风斗3为一个具有长度的壳体,风斗3的长度方向为竖直,在风斗3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具有开口,风斗3的开口用于与集装箱1的侧壁11叩合在一起形成风道,风斗3与侧壁11相对的板体为基板31,基板31两侧各通过一个侧板32与集装箱1的侧壁11连接固定。
第一风口34具体设置在集装箱1的侧壁11上,且第一风口34位于集装箱1的底部,风斗3与该第一风口34相对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导风件36,第一导风件36用于引导风向竖直向上流动,减小风阻,从而降低噪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件36为第一斜板,第一斜板呈倾斜状,其水平位置较低的一端与集装箱1的侧壁11相连接,且其水平位置较高的一端与风斗3的基板31相连接,第一斜板自与侧壁11连接的一端到第一斜板与基板31连接的一端向上倾斜;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风件36也可以设置为弧形的板体,弧形板体与基板31和侧壁11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气流与风斗3之间的抖动会更低,降噪效果更加明显,当然第一导风件36也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形式。
风斗3的上端通过第二风口35与散热流道2连通,并且由于气流在从风斗3到散热流道2流动的时候要转换近90°方向,因此本申请在风道和散热流道2的连接处上的第二导风件37,更好的将风斗3中的气流导向到散热流道2当中;其中,第二导风件37为第二斜板,第二斜板的一端与风斗3的基板31连接,另一端与散热流道2连接,且从第二斜板与所述风斗3的连接端到与第二斜板与散热流道2的连接端向上倾斜,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保持近似平行状态即可,第二导风件37也可以有效降低风阻,从而达到降噪效果;同理,第二斜板可以设置为两块,另一块第二斜板也可以连接集装箱1侧壁11与散热流道2之间,两块第二斜板统称为第二导风件37;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导风件37也可以设置为带有弧度的板体。
进一步地,为提升对数发电机组的散热性能,本申请中的风斗3为导热材质,例如铁等,还在风斗3内侧(基板31和侧板32的内表面)设置了导热层,例如导热硅胶,这样有利于冷风与集装箱1内部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就安装方式而言,本申请中的风斗3与集装箱1侧壁11之间均是通过螺钉安装,而消音板33与风斗3之间也是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例如:消音板33的形状为矩形的板体,并且消音板33的宽度与基板31的宽度保持一直是,消音板33的两侧分别与侧板32通过连接条4固定,而连接条4设置为“L”形的钣金结构,消音板33固定在连接条4的夹角处,连接条4的一个面与消音板33通过螺钉固定,另一个面与风斗3的侧板32通过螺钉固定,这样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更换消音板33,降低装配难度。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在第一风口34设有网格板5,网格板5上具有若干个均匀布置的小孔,这样能够保证在进风的时候放置尺寸较大的物体进入风道,同时还能够起到降噪的作用。
以上为便于表述,均以风斗3结构用于进风为例进行说明,而当在散热流道2的两侧都设置有该风斗3结构的时候,两个风斗3均用于进风,风斗3将冷风输送到散热流道2,之后散热流道2将冷风由上到下的输送到集装箱1内部,从而对集装箱内部快速散热,并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水汽进入到集装箱内部,减缓集装箱内部的内燃机等结构受潮生锈等程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斗结构包括:
所述发电机组的集装箱(1)的侧壁(11),所述侧壁(11)的底部设有第一风口(34);
风斗(3),所述风斗(3)设置在所述集装箱(1)内部,所述风斗(3)与所述侧壁(11)叩合形成竖直的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风口连通,且所述风斗(3)的上部设有第二风口(35),所述第二风口(35)与所述发电机组的散热流道(2)连通;
至少一块消音板(33),所述消音板(33)竖直地设置在所述风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斗(3)包括第一导风件(36),所述第一导风件(36)与所述第一风口(34)相对设置以将风向朝所述风道的上方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件(36)为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一端连接所述侧壁(11),且所述第一斜板自与所述侧壁(11)的连接端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流道(2)设于所述风道的上端部,所述风斗(3)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和所述散热流道(2)的连接处上的第二导风件(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件(37)为第二斜板,所述第二斜板的一端与所述风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流道(2)连接,且从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风斗(3)的连接端到与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散热流道(2)的连接端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斗(3)为导热材质,且所述风斗(3)的内表面上设有导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板(33)通过连接条(4)与所述风斗(3)之间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4)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消音板(33)在竖直方向上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连接条(4),所述连接条(4)的一个面与所述消音板(33)的板面连接,另一个面与所述风斗(3)内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34)设有网格板(5)。
CN202123446877.8U 2021-12-31 2021-12-31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Active CN216741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6877.8U CN21674172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6877.8U CN21674172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1729U true CN216741729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6877.8U Active CN216741729U (zh) 2021-12-31 2021-12-31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1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7893B (zh) 光伏逆变装置的冷却结构以及冷却方式
CN102889820B (zh) 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
JP5848323B2 (ja) エアコンの室内機
CN105720502A (zh) 一种密闭无尘高效散热动力柜
CN205509319U (zh) 一种密闭无尘高效散热动力柜
CN216741729U (zh) 发电机组散热流道的风斗结构
CN202902995U (zh) 用于换热器的冷凝水导流结构以及换热器
CN106659063A (zh) 一种内置风道式密封机箱
CN110685799B (zh) 集装箱式发电机组
CN208060588U (zh) 一种集成电力电路用的集成电表箱安装结构
CN204497350U (zh) 换热器及电池组件
CN207782640U (zh) 功率单元自循环风冷辅助散热结构及功率单元驱动装置
CN206977792U (zh) 一种散热型充电模块的电路板组
CN217903216U (zh) 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风道结构和储能电站
CN208111642U (zh) 一种风冷组件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池箱
CN208778087U (zh) 一种集成式高低温散热器
CN110925076A (zh) 单层组合式内燃机发电机组散热器
CN220628680U (zh) 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站导风道结构及变电站
CN218548426U (zh) 一种晶闸管换流阀用水冷散热器
CN210578032U (zh) 一种低噪音电机冷却罩
CN202206705U (zh) 一种水冷控制器
CN217950512U (zh) 一种外翅片正反波交错分布的板翅式散热器
CN214666178U (zh) 一种零能耗免维护的油冷却器
CN216694547U (zh) 一种离心抽风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
CN217058009U (zh) 一种装配式隔板结构及其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