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0373U -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0373U
CN216740373U CN202122239657.1U CN202122239657U CN216740373U CN 216740373 U CN216740373 U CN 216740373U CN 202122239657 U CN202122239657 U CN 202122239657U CN 216740373 U CN216740373 U CN 216740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bearing column
colum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96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nling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96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0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0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0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本体,所述承重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槽、固定块、支撑柱、放置槽、第一弹簧、移动板、拉动柱、卡槽、旋转块、安装块、长螺栓、第二弹簧、拉板、拉环、卡块、滑槽和滑块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好且延长承重柱使用寿命的优点,使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承重效果,防止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出现断裂损坏,降低一定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承重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背景技术
承重构件是指一般包括梁、板等支撑的构件,承受楼板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重量传递给墙、柱、墩,同时对墙身起水平支撑作用,增强房屋的刚度和整体性。
建筑在进行建造时,需要用到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目前现有的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有以下缺点:现有的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较差,导致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断裂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缩短了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具备对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好且延长承重柱使用寿命的优点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较差,导致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断裂损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本体,所述承重柱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底板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承重柱本体表面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柱,所述拉动柱的外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拉动柱的底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螺栓,所述长螺栓的底部贯穿至螺纹槽的内腔并与螺纹槽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板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端贯穿至卡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与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腔的直径大于拉动柱的直径,所述卡槽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螺纹槽的内腔设置有螺纹一,所述长螺栓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二,且螺纹一和螺纹二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一安装孔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安装板顶部的四角,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二安装孔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底板顶部的四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槽、固定块、支撑柱、放置槽、第一弹簧、移动板、拉动柱、卡槽、旋转块、安装块、长螺栓、第二弹簧、拉板、拉环、卡块、滑槽和滑块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好且延长承重柱使用寿命的优点,使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承重效果,防止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出现断裂损坏,降低一定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槽和长螺栓,对安装块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弹簧,对移动板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通过设置卡槽和卡块,对拉动柱起到卡紧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对拉板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拉环,起到方便拉动拉板和卡块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对移动板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板;2、承重柱本体;3、安装板;4、第一安装孔; 5、第二安装孔;6、螺纹槽;7、固定块;8、支撑柱;9、放置槽; 10、第一弹簧;11、移动板;12、拉动柱;13、卡槽;14、旋转块; 15、安装块;16、长螺栓;17、第二弹簧;18、拉板;19、拉环;20、卡块;21、滑槽;2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申请文件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包括底板1,底板 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本体2,承重柱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底板 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底板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槽6,承重柱本体2表面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的正面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9,放置槽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 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柱 12,拉动柱12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3,拉动柱12的底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旋转块14,旋转块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5,安装块15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螺栓16,长螺栓16的底部贯穿至螺纹槽6的内腔并与螺纹槽6的内腔螺纹连接,支撑柱8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第二弹簧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8,拉板 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9,拉板18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块 20,卡块20的内端贯穿至卡槽13的内腔,放置槽9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内侧与移动板11的外侧固定连接,支撑柱8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20的直径,放置槽9内腔的直径大于拉动柱12的直径,卡槽13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20的直径,螺纹槽6 的内腔设置有螺纹一,长螺栓16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二,且螺纹一和螺纹二之间螺纹连接,第一安装孔4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一安装孔4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安装板3顶部的四角,第二安装孔5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二安装孔5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底板1顶部的四角,通过设置螺纹槽6和长螺栓16,对安装块15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一弹簧10,对移动板11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通过设置卡槽13和卡块20,对拉动柱12起到卡紧固定的作用,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7,对拉板18起到弹力复位的作用,通过设置拉环19,起到方便拉动拉板18和卡块20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滑槽21和滑块22,对移动板11起到移动时稳定的作用,通过设置螺纹槽6、固定块7、支撑柱8、放置槽9、第一弹簧10、移动板11、拉动柱12、卡槽13、旋转块14、安装块15、长螺栓16、第二弹簧17、拉板18、拉环19、卡块20、滑槽21和滑块22相互配合,达到了对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好且延长承重柱使用寿命的优点,使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在长期使用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承重效果,防止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出现断裂损坏,降低一定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智能建筑的承重柱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使用时,首先通过螺丝通过第一安装孔4和第二安装孔5对承重柱本体2进行安装固定,然后拧开长螺栓16,然后再拉动拉环19,拉环19拉动拉板18开始移动,拉板18移动带动第二弹簧17发生形变,同时拉板18移动带动卡块20离开卡槽13的内腔,然后再拉动安装块15,安装块15带动旋转块14在拉动柱12的表面开始转动,旋转块14通过活动销拉动拉动柱12开始移动,拉动柱12移动带动移动板11开始移动,移动板11移动带动滑块22在滑槽21的内腔滑动,使移动板11移动稳定,同时移动板11移动拉动第一弹簧10发生形变,调节完成后,松开拉环19,通过第二弹簧17的弹力使卡块 20复位,卡块20复位卡入相应卡槽13的内腔,然后再通过长螺栓 16贯穿安装块15通过螺纹槽6进行拧紧固定即可,能够有效的对承重柱本体2进行四角支撑,增加承重柱本体2的支撑强度,从而达到了对智能建筑的承重柱承重效果好且延长承重柱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同时本申请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本申请文件中各部件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柱本体(2),所述承重柱本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角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槽(6),所述承重柱本体(2)表面顶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正面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9),所述放置槽(9)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弹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动柱(12),所述拉动柱(12)的外侧开设有卡槽(13),所述拉动柱(12)的底部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旋转块(14),所述旋转块(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5),所述安装块(15)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长螺栓(16),所述长螺栓(16)的底部贯穿至螺纹槽(6)的内腔并与螺纹槽(6)的内腔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8)外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所述第二弹簧(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拉板(18),所述拉板(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19),所述拉板(18)内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的内端贯穿至卡槽(13)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内侧与移动板(11) 的外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外侧的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20)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9)内腔的直径大于拉动柱(12)的直径,所述卡槽(13)内腔的直径大于卡块(20)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6)的内腔设置有螺纹一,所述长螺栓(16)的表面设置有螺纹二,且螺纹一和螺纹二之间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一安装孔(4)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安装板(3)顶部的四角,所述第二安装孔(5)的数量为四组,且四组第二安装孔(5)呈等距离对称开设在底板(1)顶部的四角。
CN202122239657.1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Active CN216740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657.1U CN21674037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9657.1U CN21674037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0373U true CN216740373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8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9657.1U Active CN216740373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0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98594U (zh) 一种便于拆卸和安装的配电柜
CN210899986U (zh) 一种易于安装的电器柜
CN216740373U (zh)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承重柱
CN21674317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管道固定装置
CN115162531A (zh) 易于组装的活动板房
CN212695514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安装的托举装置
CN210286677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用便于移动的梯架
CN218102668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直流屏
CN213986685U (zh) 一种防雷设施雷击检测装置
CN220565666U (zh) 一种铝合金爬架滑槽型导轨
CN218935899U (zh) 一种可实现快速拆装的室内用的显示屏挂架
CN214255221U (zh) 一种侧边设置有防撞保护结构的充气式环网柜
CN215955760U (zh) 用于建筑施工的安防配电柜
CN214899397U (zh) 一种配电柜自流平封堵结构
CN218334853U (zh) 一种配电柜挂壁结构
CN220393000U (zh) 一种井下安全挡板
CN217762940U (zh) 一种建筑室内组合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CN210781736U (zh) 一种防爆电气控制器
CN213954866U (zh) 一种新型控制器安装网孔架
CN21292655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便于安装的钢结构墙板
CN212104579U (zh) 一种钢结构连接附件
CN114319574B (zh) 可调节架空建筑基座
CN214204276U (zh) 一种立式多功能配电箱
CN212535027U (zh) 一种建筑悬挑式脚手架安装结构
CN218061705U (zh) 一种集成房屋用抗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2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10101, Building 1, Yonghe Jinwan Hui, No. 570 Lihua North Road,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Qinling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1104, 11 / F, block a, CIC international, No.10, Jinye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Shaanxi 710000

Patentee before: Wanb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