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8326U -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8326U
CN216738326U CN202220370798.9U CN202220370798U CN216738326U CN 216738326 U CN216738326 U CN 216738326U CN 202220370798 U CN202220370798 U CN 202220370798U CN 216738326 U CN216738326 U CN 216738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culture
cover body
fungu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707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3707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8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8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8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属于实验仪器领域。包括皿本体、培养筒、内盖体和外盖体,所述皿本体包括皿底、环形外壁面形成的外皿和环形内壁面形成的内皿,所述外皿和内皿均设置有在所皿底的上端面,所述外皿环绕设置在所述皿底的外沿,所述内皿套设在所述外皿内;所述培养筒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培养腔,所述培养筒放置在所述皿底上且位于所述内皿内;所述内盖体盖设在所述内皿形成的上开口上,所述内盖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外盖体盖设在所述外皿形成的上开口上。解决采用传统真菌培养皿培养菌株时,取样操作操作繁琐且不容易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不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中,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真菌培养且常常需要定时观察培养和观察皿中的微生物的成长繁殖状况,以便根据其生长改变外部环境或者培养基,来达到实验目的。现有的实验室用真菌培养皿大多由塑料制成,它由一个平皿和盖体组成。传统的真菌培养皿在取样观察时,需要通过刀具或镊子等工具配合使用,将培养好的样品从真菌培养皿内将取出放在玻片上观察,这样操作较繁琐;且取出真菌过程中,不容易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不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解决采用传统真菌培养皿培养菌株时,取样操作操作繁琐且不容易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不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包括皿本体、培养筒、内盖体和外盖体,所述皿本体包括皿底、环形外壁面形成的外皿和环形内壁面形成的内皿,所述外皿和内皿均设置有在所皿底的上端面,所述外皿环绕设置在所述皿底的外沿,所述内皿套设在所述外皿内;所述培养筒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培养腔,所述培养筒放置在所述皿底上且位于所述内皿内;所述内盖体盖设在所述内皿形成的上开口上,所述内盖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外盖体盖设在所述外皿形成的上开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筒呈方形柱形、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皿底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培养筒底部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筒的上端低于所述内皿的上端,所述所述内皿的上端低于外皿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皿围成正方形,所述内皿围成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盖体外周设置有第一环形边,所述第一环形边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内盖体盖设在所述内皿时,所述内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边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体外周设置有第二环形边,所述第二环形边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外盖体盖设在所述外皿时,所述外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边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真菌培养基放置在培养筒内,培养筒放置在皿底中心,盖上内盖和外盖,真菌生长后会一部分真菌会生长到内盖底面,通过打开外盖观察,在内盖底面真菌的量适量后,由于内盖上已经生长有真菌,直接取下内盖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极大减少真菌取样的操作步骤,同时能够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解决采用传统真菌培养皿培养菌株时,取样操作繁琐且不容易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不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放置槽,可以便于培养筒的定位放置,使真菌生长在内盖底面的中部,便于上显微镜时的观察使用,同时,设置有放置槽,可以防止在移动整个培养皿时,培养筒发生偏移。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向外张的第一环形边和第二环形边,便于内盖和外盖的盖合和自动定位,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图;
附图中,1-皿本体、2-培养筒、3-内盖体、4-外盖体、11-皿底、12-外皿、13-内皿、14- 放置槽、31-第一环形边、41-第二环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包括皿本体1、培养筒2、内盖体3和外盖体4,所述皿本体1包括皿底11、环形外壁面形成的外皿12和环形内壁面形成的内皿13,所述外皿12和内皿13均设置有在所皿底11的上端面,所述外皿12环绕设置在所述皿底11的外沿,所述内皿13套设在所述外皿12内;所述培养筒2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培养腔,所述培养筒2放置在所述皿底11上且位于所述内皿13内;所述内盖体3盖设在所述内皿13 形成的上开口上,所述内盖体3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外盖体4盖设在所述外皿12形成的上开口上。具体的,所述培养筒2的上端低于所述内皿13的上端,所述所述内皿13的上端低于外皿12的上端。内盖体3可以采用透明塑料片或玻璃片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培养筒2呈方形柱形、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培养筒2为正方形柱体。培养筒2的边长为10mm,高度为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皿底11上设置有放置槽14,所述放置槽14与所述培养筒2底部相匹配。设置有放置槽14,可以便于培养筒2的定位放置,使真菌生长在内盖底面的中部,便于上显微镜时的观察使用。同时,设置有放置槽14,可以防止在移动整个培养皿时,培养筒2发生偏移。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皿12围成正方形,外皿12的边长为49mm,高度为15mm;所述内皿13围成圆形,内皿13的直径为40mm,高度为1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盖体3外周设置有第一环形边31,所述第一环形边31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内盖体3盖设在所述内皿13时,所述内皿13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边31内。进一步的,所述外盖体4外周设置有第二环形边41,所述第二环形边41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外盖体4盖设在所述外皿12时,所述外皿12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边41内。通过设置有向外张的第一环形边31和第二环形边41,便于内盖和外盖的盖合和自动定位,进一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具体的,内盖体3直径为45mm,高度为5mm;外盖体4的直径为70mm,高度为9mm。
使用时,将真菌培养基放置在培养筒2内,培养筒2放置在皿底11中心,盖上内盖和外盖,真菌生长后会一部分真菌会生长到内盖底面,通过打开外盖观察,在内盖底面真菌的量适量后,由于内盖上已经生长有真菌,直接取下内盖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即可,极大减少真菌取样的操作步骤,同时能够保持菌体形态的完整,便于真菌生长状态的原生态展现。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皿本体、培养筒、内盖体和外盖体,所述皿本体包括皿底、环形外壁面形成的外皿和环形内壁面形成的内皿,所述外皿和内皿均设置有在所皿底的上端面,所述外皿环绕设置在所述皿底的外沿,所述内皿套设在所述外皿内;所述培养筒上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培养腔,所述培养筒放置在所述皿底上且位于所述内皿内;所述内盖体盖设在所述内皿形成的上开口上,所述内盖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外盖体盖设在所述外皿形成的上开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呈方形柱形、圆柱形或椭圆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底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培养筒底部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筒的上端低于所述内皿的上端,所述内皿的上端低于外皿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皿围成正方形,所述内皿围成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体外周设置有第一环形边,所述第一环形边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内盖体盖设在所述内皿时,所述内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边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体外周设置有第二环形边,所述第二环形边形成的开口向外张,所述外盖体盖设在所述外皿时,所述外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环形边内。
CN202220370798.9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Active CN216738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0798.9U CN21673832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70798.9U CN21673832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8326U true CN216738326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0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70798.9U Active CN216738326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8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8547A (zh) * 2022-06-29 2022-08-30 珠海美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原体培养形态观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8547A (zh) * 2022-06-29 2022-08-30 珠海美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原体培养形态观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8326U (zh) 一种真菌形态结构观察培养皿
AU2015258081B2 (en) Culture dish
WO2014131079A1 (en) Structure for culturing cells
CN104450505B (zh) 一种组织块法培养皿
CN208733092U (zh) 一种分区划线辅助装置
US20220032287A1 (en) Preservation tube for sampling swab
CN202190561U (zh) 一种北冬虫夏草培养盒
CN213977668U (zh) 一种细胞培养皿
CN203136726U (zh) 一种高通量植物组织培养盒
CN210856118U (zh) 一种分子生物学培养皿
CN201501859U (zh) 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的真菌小培养装置
CN203692125U (zh) 一种高光效新型植物组织培养瓶
CN209906782U (zh) 一种培养瓶以及丝状真菌的培养装置
CN204490877U (zh) 一种培养皿
CN208869583U (zh) 一种培养皿的固定装置
CN209797961U (zh) 一种大型真菌菌丝收集培养皿
CN113549537A (zh) 一种用于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的培养皿
CN107760590B (zh) 一种生物实验用组合式培养基器皿及其使用方法
CN202396183U (zh) 食用菌孢子采集器
CN207227451U (zh) 一种生物细胞培养皿
CN205170864U (zh) 一种细胞培养瓶
CN220098998U (zh) 一种新型培养平皿
CN211241207U (zh)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瓶
CN217398862U (zh) 一种生物培养瓶
CN208234904U (zh) 一种细胞学和微生物学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