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7741U -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7741U
CN216737741U CN202123412744.9U CN202123412744U CN216737741U CN 216737741 U CN216737741 U CN 216737741U CN 202123412744 U CN202123412744 U CN 202123412744U CN 216737741 U CN216737741 U CN 216737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pressure sensor
magnetic suspension
electromagnetic valve
clamping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127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传兵
代振飞
王慧芳
李小燕
张�成
赵远
苏俊厚
朱海南
唐猛
王俊
朱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127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7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7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7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磁悬浮鼓风机、曝气管道、多个曝气盘、电磁阀,曝气管道的一端与磁悬浮风机连接,曝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底部,并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配气管,配气管上均匀间隔安装曝气盘,曝气盘为微孔曝气器,曝气盘的安装座包括上卡弧和下卡弧,上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凸台,下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凹槽,卡固凸台与卡固凹槽相配合;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均安装在曝气管道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磁悬浮鼓风机和电磁阀之间,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池体内并与曝气头所在高度一致,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曝气处理中氧利用率低导致能耗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微孔曝气装置是活性污泥水处理曝气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在曝气池内通过曝气装置增加污水中氧的含量,池内提供一定污水停留时间,满足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氧量以及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的混合条件,用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生化反应,改善水体环境。
国内外通常采用的曝气技术有机械曝气、扬水曝气、鼓风曝气三大类。机械曝气虽然设备构造简单、运行管理方便,但能耗大,产期不均匀;扬水曝气具有设备美观,具有景观功用的优点,但设备安装维修较为困难,能耗较大,动力压力效率和氧传质效率较差;鼓风曝气一般由鼓风机提供经净化的空气,经管道送入生物池底部的微孔曝气器进行曝气,可通过曝气头气孔的开孔大小控制气泡的尺寸及数量,应用较多。但传统的曝气装置普遍存在氧利用率低导致能耗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曝气处理中氧利用率低导致能耗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磁悬浮鼓风机、曝气管道、多个曝气盘、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曝气管道的一端与磁悬浮风机连接,曝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底部,并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配气管,配气管上均匀间隔安装所述曝气盘,曝气盘为微孔曝气器,曝气盘包括曝气头和安装座,安装座包括上卡弧和下卡弧,上卡弧和下卡弧整体均为半圆形弧状结构,上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凸台,下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凹槽,卡固凸台与卡固凹槽相配合,曝气头与上卡弧螺接,且曝气头的气孔方向朝上设置,曝气头通过安装座卡接在配气管上;
所述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均安装在曝气管道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磁悬浮鼓风机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池体内并与曝气头所在高度一致,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电磁阀和磁悬浮鼓风机连接。
可选地,磁悬浮鼓风机的出口与曝气管道连接处安装有耐高温硬密封蝶阀。
可选地,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数值大小的比较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阀和磁悬浮鼓风机启闭的驱动模块。
可选地,下卡弧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传统的连续曝气充氧方式,服务面积大大增加;脉冲式的曝气方式提高了出气压力和速度,加速了水体的紊动程度,解决传统曝气方式氧利用率低的问题,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使用耐高温的硬密封蝶阀替代相对笨重的闸阀作为磁悬浮风机出口阀,操作阀门时更方便。
(3)脉冲曝气的方式能够及时冲去曝气盘附着物,防止微孔曝气口堵塞,同时,延续曝气盘使用寿命。
(4)曝气盘安装到配气管上时,通过上卡弧和下卡弧配合,安装方便、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盘与配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磁悬浮鼓风机,2、曝气管道,3、电磁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二压力传感器,6、配气管,7、曝气头,8、上卡弧,9、下卡弧,10、卡固凸台,11、卡固凹槽,12、防滑棱,13、耐高温硬密封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的实施例: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磁悬浮鼓风机1、曝气管道2、多个曝气盘、电磁阀3、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曝气管道2的一端与磁悬浮风机连接,曝气管道2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底部,并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配气管6,配气管6上均匀间隔安装所述曝气盘,曝气盘为微孔曝气器,曝气盘包括曝气头7和安装座,曝气头7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具体结构不再赘述,微孔曝气器在水中产生的气泡的直径通常小于 3 mm,相比传统曝气,微孔曝气器具有氧转移效率高,布气均匀等特点,既能保障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同时降低用风量,提高氧利用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所述安装座包括上卡弧8和下卡弧9,上卡弧8和下卡弧9整体均为半圆形弧状结构,上卡弧8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凸台10,下卡弧9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凹槽11,卡固凸台10与卡固凹槽11相配合,曝气头7与上卡弧8螺接,且曝气头7的气孔方向朝上设置,曝气头7通过安装座卡接在配气管6上;
将曝气盘通过安装座卡接在配气管6上时,先将下卡弧9贴紧配气管6的下半圈,再将上卡弧8沿卡固凹槽11滑入,即可将上卡弧8与下卡弧9贴紧固定在配气管6上,配气管6的出气孔与曝气头7的进气孔连通,将磁悬浮鼓风机1经曝气管道2鼓入的空气经曝气盘进入池体内的液体中。
所述电磁阀3和第一压力传感器4均安装在曝气管道2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4位于磁悬浮鼓风机1和电磁阀3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5安装在池体内并与曝气头7所在高度一致,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电磁阀3和磁悬浮鼓风机1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磁悬浮鼓风机1的出口与曝气管道2连接处安装有耐高温硬密封蝶阀13。
选用耐高温的硬密封蝶阀作为磁悬浮鼓风机1的出口阀,既能抵抗风机运行时气流与管道摩擦产生的高温,又能增加调节阀门的方便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压力数值大小的比较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阀3和磁悬浮鼓风机1启闭的驱动模块。
第一压力传感器4测得的为曝气管内的气压,第二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为曝气头7所在高度的水压,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测得压力数值后形成电信号,被控制器的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比较模块用于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压力数值大小,当第一压力传感器4数值大于第二压力传感器5数值时,驱动模块控制电磁阀3打开,同时磁悬浮鼓风机1启动,磁悬浮鼓风机1鼓入的空气沿曝气管经曝气盘进入池体内的液体中;当第一压力传感器4数值小于或等于第二压力传感器5数值时,驱动模块控制电磁阀3闭合,同时磁悬浮鼓风机1关闭,如此反复形成脉冲曝气。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比较模块和驱动模块均为控制器的现有技术,属于控制器的成熟功能,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的安装位置及其与控制器的结合。
在微孔曝气的基础上,同时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测得的压力数值,控制曝气盘的开启、关闭,进一步提高氧利用率,降低能耗,气泡在脉冲式曝气情况下,周期性的气压使膜片收缩、鼓起,产生周期性气泡簇,曝气头7的微孔膜片亦会随着气压的周期性上下振动,气泡通过微小孔眼时被振动拉伸、挤压,使气泡尽快脱离孔眼,形成微小气泡,可增大气液接触面积,提高氧的转移率。曝气盘的周期性振动能够防止污泥等颗粒物在曝气膜片上聚集,堵塞曝气孔,有利于曝气盘的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下卡弧9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棱12。将曝气盘通过安装座卡接在配气管6上时,下卡弧9上的防滑棱12可加大与配气管6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保持曝气盘与配气管6安装后的相对位置。
上述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悬浮鼓风机、曝气管道、多个曝气盘、电磁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曝气管道的一端与磁悬浮风机连接,曝气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底部,并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配气管,配气管上均匀间隔安装所述曝气盘,曝气盘为微孔曝气器,曝气盘包括曝气头和安装座,安装座包括上卡弧和下卡弧,上卡弧和下卡弧整体均为半圆形弧状结构,上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凸台,下卡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卡固凹槽,卡固凸台与卡固凹槽相配合,曝气头与上卡弧螺接,且曝气头的气孔方向朝上设置,曝气头通过安装座卡接在配气管上;
所述电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均安装在曝气管道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磁悬浮鼓风机和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池体内并与曝气头所在高度一致,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电磁阀和磁悬浮鼓风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磁悬浮鼓风机的出口与曝气管道连接处安装有耐高温硬密封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包括用于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比较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压力数值大小的比较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磁阀和磁悬浮鼓风机启闭的驱动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卡弧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棱。
CN202123412744.9U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Active CN216737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2744.9U CN216737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12744.9U CN216737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7741U true CN21673774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12744.9U Active CN216737741U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7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7741U (zh) 一种脉冲式微孔曝气装置
CN214399990U (zh) 一种搅拌曝气器
CN215161417U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底层曝气增氧系统
CN202440368U (zh) 无堵塞、免维护污水生化处理曝气器
CN200974796Y (zh) 水体弥散增氧用微孔管增氧盘
CN2249239Y (zh) 微孔可变曝气器
CN206476804U (zh) 一种防堵塞多点式微曝气水力混合布水器
CN202865015U (zh) 一种启闭式曝气器
CN211311048U (zh) 一种污水处理中自动清洗的可提升曝气装置
CN201999783U (zh) 一种用于矩形水池的高效射流曝气装置
CN204848429U (zh) 一种新型曝气器整体提升装置
CN2427517Y (zh) 管式可变微孔曝气器
CN2339573Y (zh) 一种改进的膜片式微孔曝气器
CN207192910U (zh) 一种好氧池曝气系统
CN208279366U (zh) 一种用于mbr膜系统的防堵塞曝气装置
CN113072174B (zh) 一种防倒灌穿孔曝气器
CN2339572Y (zh) 动态曝气器
CN112194262A (zh) 一种磁驱动旋混式微孔曝气器
CN2512775Y (zh) 盘式橡胶膜微孔曝气器
CN215479990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体高效微纳米活氧曝气装置
CN21205076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深层曝气池结构
CN112939211B (zh) 一种利用液力剪切和气体浮力强化曝气的装置和方法
CN215327187U (zh) 一种具备搅动功能的盘式膜片曝气器
CN203329883U (zh) 一种干式射流器
CN215102259U (zh) 一种充氧布气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50000 No. 906, floor 9, building 2,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west of the second street, south of Jingnan 1st Road, Zhengzhou area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ngzhou pilot Free Trade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00 Henan Zhe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econd Avenue West, south of the road south, X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2 Building 9 floor 906.

Patentee before: HUAXIA B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