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2818U -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 Google Patents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2818U
CN216732818U CN202122996120.XU CN202122996120U CN216732818U CN 216732818 U CN216732818 U CN 216732818U CN 202122996120 U CN202122996120 U CN 202122996120U CN 216732818 U CN216732818 U CN 216732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re
screw
main body
mol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61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nsh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nsh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nsh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nshi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61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2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2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2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模芯嵌设于模具模仁中;模芯包括模芯主体和导向件;模芯主体的前端设有成型腔,模芯主体的后端尺寸递减形成方锥形部;导向件包括两导向杆和导杆安装板;两导向杆对称安装于导杆安装板上,导杆安装板嵌设于模芯主体的后端;模仁至少挖设有一定位型腔,定位型腔的尺寸由其开口处向内部递减形成锥形槽,锥形部适配容置于锥形槽;定位型腔的底部对称挖设有两导向孔,两导向杆适配插接于两导向孔;模仁还设有用于固定模芯主体的第一连接组件;在将模芯安装于定位型腔时,通过锥形槽与锥形部相互配合来定位模芯的中心,保证模芯的安装精度。

Description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多数塑料产品的零件,通常使用注塑模具进行零件加工,注塑成型不同的产品对应有不同的模仁型腔,因此,对于大小差异不大的零件,为了节省模具成本,通常根据产品的不同更换不同的模芯,将旧产品的模芯从模架上取下,然后将新产品的模芯套用到原有模架上,通过对模芯的更换可以使用生产出需要的产品,从而节省了模架的成本。
现有的成型模具在安装模芯时,一旦安装钳工的手掌出现偏斜,就会导致模芯的边缘与定位型腔边缘接触,则会造成模芯与模仁上的定位型腔产生碰撞,导致定位型腔产生豁口或模芯产生凹口,进而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出现塑胶胶料溢向豁口的现象,影响模具的正常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模具在安装模芯时,一旦安装钳工的手掌出现偏斜,就会造成模芯与模仁上的定位型腔产生碰撞,导致定位型腔产生豁口或模芯产生凹口,进而在注塑成型时容易出现塑胶胶料溢向豁口的现象,影响模具的正常加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所述模芯嵌设于模具模仁中;所述模芯包括模芯主体和导向件;所述模芯主体的前端设有成型腔,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尺寸递减形成方锥形部;所述导向件包括两导向杆和导杆安装板;两所述导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导杆安装板上,所述导杆安装板嵌设于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所述模仁至少挖设有一定位型腔,所述定位型腔的尺寸由其开口处向内部递减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部适配容置于所述锥形槽;所述定位型腔的底部对称挖设有两导向孔,两所述导向杆适配插接于两所述导向孔;所述模仁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模芯主体的第一连接组件。
可选地,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中部挖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对称设有两第一螺丝孔;所述导杆安装板适配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导杆安装板贯穿设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螺丝孔同轴设置的两第一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穿设有一第一螺丝,且所述第一螺丝的螺杆与所述第一螺丝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穿远离所述第一螺丝孔的一端凹设有第一下沉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一下沉孔。
可选地,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两第二螺丝;所述定位型腔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模仁的两第二连接孔,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设有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设置的两第二螺纹孔,两所述第二螺丝的螺杆分别穿设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且两所述第二螺丝的螺杆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孔远离所述定位型腔的一端凹设有第二下沉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二下沉孔。
可选地,所述定位型腔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贯穿所述模仁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导向杆倾斜设置;所述模芯主体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第三螺纹孔,两所述第三螺纹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三连接孔同轴设置;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穿设有一第三螺丝,且所述第三螺丝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孔远离所述定位型腔的一端凹设有第三下沉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三下沉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夹角为5°-15°。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型腔的深度。
可选地,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均过渡设有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所述定位型腔为锥形槽,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为锥形部,在将所述模芯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时,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先伸进所述定位型腔的开口处,由于所述定位型腔的开口大于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即使出现一点偏斜,也不会出现所述模芯主体的边缘与所述定位型腔的边缘产生碰撞,且通过锥形槽与锥形部相互配合来定位模芯的中心,还有,结合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配合起到导向作用,起到校正所述模芯主体的位置,有效避免所述模芯主体与所述定位型腔出现碰撞产生凹口,保证模芯的安装精度,保证模具能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的安装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一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第二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模仁;110、定位型腔;111、锥形槽;112、导向孔;113、第二连接孔;113a、第二下沉孔;114、第三连接孔;114a、第三下沉孔;120、第三螺丝;
200、模芯;210、模芯主体;211、锥形部;212、第一安装槽;212a、第一螺丝孔;213、第二螺纹孔;214、第三螺纹孔;220、导向件;221、导向杆;221a、圆角;222、导杆安装板;223、第一连接孔;223a、第一下沉孔;230、第一螺丝;
300、第一连接组件;310、第二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200,所述模芯200嵌设于模具模仁100中。
参照图1-图5,所述模芯200包括模芯主体210和导向件220。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前端设有成型腔(图未示出),加工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成型腔。
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尺寸递减形成方锥形部211。所述导向件220包括两导向杆221和导杆安装板222。两所述导向杆221对称安装于所述导杆安装板222上,所述导杆安装板222嵌设于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所述模仁100至少挖设有一定位型腔110,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型腔110设置有四个。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尺寸由其开口处向内部递减形成锥形槽111,所述锥形部211适配容置于所述锥形槽111。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底部对称挖设有两导向孔112,两所述导向杆221适配插接于两所述导向孔112。所述模仁100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模芯主体210的第一连接组件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200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参照图1-图5,所述定位型腔110为锥形槽111,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为锥形部211,在将所述模芯200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110时,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先伸进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开口处,由于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开口大于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即使出现一点偏斜,也不会出现所述模芯主体210的边缘与所述定位型腔110的边缘产生碰撞,且通过锥形槽111与锥形部211相互配合来定位模芯200的中心,还有,结合所述导向杆221与所述导向孔112配合起到导向作用,起到校正所述模芯主体210的位置,有效避免所述模芯主体210与所述定位型腔110出现碰撞产生凹口,使所述模芯主体210紧密连接于所述定位型腔110,保证模芯200的安装精度,保证模具能正常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中部挖设有第一安装槽212,所述第一安装槽212的底部对称设有两第一螺丝孔212a。所述导杆安装板222适配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2,所述导杆安装板222贯穿设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螺丝孔212a同轴设置的两第一连接孔223,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223穿设有一第一螺丝230,且所述第一螺丝230的螺杆与所述第一螺丝孔212a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丝230将所述导杆安装板222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12,使所述导向杆221固定安装于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设置为上述组合结构,便于加工,且连接牢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第一连接孔223穿远离所述第一螺丝孔212a的一端凹设有第一下沉孔223a,所述第一螺丝孔212a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一下沉孔223a,防止所述第一螺丝孔212a的螺帽凸出所述导杆安装板222外,避免对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安装造成影响,且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300包括两第二螺丝310。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模仁100的两第二连接孔113,所述模芯主体210的后端设有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113同轴设置的两第二螺纹孔213,两所述第二螺丝310的螺杆分别穿设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113,且两所述第二螺丝310的螺杆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213螺纹连接。通过两所述第二螺丝310将所述模芯主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110,安装方便,且连接牢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第二连接孔113远离所述定位型腔110的一端凹设有第二下沉孔113a,所述第二螺丝310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二下沉孔113a,防止所述第二螺丝310孔的螺帽凸出模仁100外,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定位型腔110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贯穿所述模仁100的第三连接孔114,所述第三连接孔114与所述导向杆221倾斜设置。所述模芯主体210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第三螺纹孔214,两所述第三螺纹孔214分别与两所述第三连接孔114同轴设置。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114穿设有一第三螺丝120,且所述第三螺丝120与所述第三螺纹孔214螺纹连接。通过两所述第三螺纹孔214将所述模芯主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110,两所述第三螺纹孔214和两所述第二螺丝310共同来将所述模芯主体2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110,由于两所述第三螺纹孔214和两所述第二螺丝310的固定模芯主体210方向不同,在模芯主体210受到不同方向的拉力时,也不会轻易从所述定位型腔110脱落,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第三连接孔114远离所述定位型腔110的一端凹设有第三下沉孔114a,所述第三螺丝120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三下沉孔114a,防止所述第三螺丝120孔的螺帽凸出模仁100外,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孔114与所述导向杆221之间的夹角为5°-15°,优选上述夹角为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导向杆221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型腔110的深度,在将模芯主体210安装于所述定位型腔110时,由于导向杆221的长度大于定位型腔110的深度,将所述导向杆221的前端靠近所述导向孔112,此时模芯主体210的后端还未伸进所述定位型腔110的开口,操作人员可通过模芯主体210的后端与定位型腔110的开口之间的间隙观察到所述导向孔112,以便操作人员精准地将导向杆221插进所述导向孔112内,有利于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导向杆221的前端均过渡设有圆角221a,便于所述导向杆221插进所述导向孔112内,不易碰撞到所述导向孔112的开口边缘。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所述模芯嵌设于模具模仁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包括模芯主体和导向件;所述模芯主体的前端设有成型腔,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尺寸递减形成方锥形部;所述导向件包括两导向杆和导杆安装板;两所述导向杆对称安装于所述导杆安装板上,所述导杆安装板嵌设于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所述模仁至少挖设有一定位型腔,所述定位型腔的尺寸由其开口处向内部递减形成锥形槽,所述锥形部适配容置于所述锥形槽;所述定位型腔的底部对称挖设有两导向孔,两所述导向杆适配插接于两所述导向孔;所述模仁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模芯主体的第一连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中部挖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对称设有两第一螺丝孔;所述导杆安装板适配容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导杆安装板贯穿设有分别与两所述第一螺丝孔同轴设置的两第一连接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孔穿设有一第一螺丝,且所述第一螺丝的螺杆与所述第一螺丝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穿远离所述第一螺丝孔的一端凹设有第一下沉孔,所述第一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一下沉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两第二螺丝;所述定位型腔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模仁的两第二连接孔,所述模芯主体的后端设有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同轴设置的两第二螺纹孔,两所述第二螺丝的螺杆分别穿设于两所述第二连接孔,且两所述第二螺丝的螺杆分别与两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远离所述定位型腔的一端凹设有第二下沉孔,所述第二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二下沉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型腔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贯穿所述模仁的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导向杆倾斜设置;所述模芯主体的相对两侧壁均设有第三螺纹孔,两所述第三螺纹孔分别与两所述第三连接孔同轴设置;每一所述第三连接孔穿设有一第三螺丝,且所述第三螺丝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远离所述定位型腔的一端凹设有第三下沉孔,所述第三螺丝孔的螺帽容置于所述第三下沉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导向杆之间的夹角为5°-15°。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型腔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前端均过渡设有圆角。
CN202122996120.XU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Active CN216732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120.XU CN216732818U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6120.XU CN216732818U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2818U true CN216732818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6120.XU Active CN216732818U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2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32818U (zh) 用于模具的紧密连接模芯
CN217562942U (zh) 一种导向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732817U (zh) 用于模具的防装反型模芯
CN215703775U (zh) 一种可拆卸司筒套的模具结构
CN205552055U (zh) 一种防火门支座打孔的夹具
CN211729875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塑料成型模具
CN212045647U (zh) 用于成型带螺母塑胶件的模具
CN210074403U (zh) 一种信号连接器模具装置的连接端子定位机构
CN210257050U (zh) 一种螺丝批头收纳座注塑模具
CN213563967U (zh) 一种模仁避空的注塑模具
CN211231188U (zh) 一种榫卯连接结构
CN212602838U (zh) 设有推杆的模具
CN218985554U (zh) 一种方便更换镶件的模具
CN214022751U (zh) 一种板材折弯装置
CN211662662U (zh) 螺纹件植入结构
CN214349026U (zh) 一种组装式模具镶块
CN217395613U (zh) 一种顶出装置和一种模具
CN217582719U (zh) 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模特连接件
CN220408592U (zh) 用于磁棒安装的工装
CN211803357U (zh) 一种开孔模具的凹模结构
CN220331721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塑料检查井生产模具
CN213972387U (zh) 一种塑胶模的快速拆装结构
CN220903970U (zh) 一种用于移液吸头的注塑模具
CN220049974U (zh) 一种压铸模具抽芯机构
CN218429612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喷嘴对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