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0270U -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0270U
CN216730270U CN202122822086.4U CN202122822086U CN216730270U CN 216730270 U CN216730270 U CN 216730270U CN 202122822086 U CN202122822086 U CN 202122822086U CN 216730270 U CN216730270 U CN 216730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connecting seat
fixedly connected
sea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20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卓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uoli Tengf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uoli Teng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uoli Tengf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uoli Tengf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20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0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0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0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传动单元、后固定单元和前固定单元;夹紧气缸的顶部设有转轴;传动单元包括转动臂;转动臂为两个,正对设置,均为“V”型结构,其中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的左端,另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的右端;后固定单元包括后安装座和后定位销;后安装座固定于两转动臂的后端;后安装座上开设有后定位孔;后定位销固定于后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后端的内部;前固定单元包括前安装座和前定位销;前安装座固定于两转动臂的前端;前安装座上开设有前定位孔;前定位销固定于前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前端的内部。

Description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车身焊装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白车身进行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翻转后再进行焊接的情况。出于焊装线节拍及焊装线投入成本的考虑,通常会选择夹紧气缸作为钣金条的夹紧装置来使用。在钣金条需要翻转时,夹紧装置能够提供持续的夹紧力给钣金条。
然而,使用传统的夹紧装置固定钣金条时,钣金条的位置易发生偏移,制约了焊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使用传统的夹紧装置固定钣金条时,钣金条的位置易发生偏移,制约了焊装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传动单元、后固定单元和前固定单元;
夹紧气缸的顶部设有转轴;
传动单元包括转动臂;转动臂为两个,正对设置,均为“V”型结构,其中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的左端,另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的右端;
后固定单元包括后安装座和后定位销;后安装座固定于两转动臂的后端;后安装座上开设有后定位孔;后定位销固定于后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后端的内部;
前固定单元包括前安装座和前定位销;前安装座固定于两转动臂的前端;前安装座上开设有前定位孔;前定位销固定于前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前端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固定单元还包括后压紧块;
后安装座的底部与后压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后侧设有第一连接耳;第一连接耳的中部开设有后定位孔;
前固定单元还包括前压紧块;
前安装座的的后侧与两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前侧与前压紧块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二连接耳;第二连接耳的中部开设有前定位孔。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动单元还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
前支撑梁的左端与其中一个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三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与后安装座的后侧固定连接;
后支撑梁的左端与其中一个转动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转动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后侧与后安装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动单元还包括压杆、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
压杆的一端与后支撑梁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固定有第一连接座;
第二连接座的前侧与第一连接座的后侧固定连接,右侧面与第三连接座的左侧固定连接;
第三连接座的底部与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分别与压杆、第二连接座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第三连接座分别与第二连接座、后安装座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后压紧块与后安装座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前安装座分别与第三连接耳、前压紧块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
第一垫片夹设于第一连接座的后侧与第二连接座的前侧之间;
第二垫片夹设于第二连接座的右侧与第三连接座的左侧之间;
第三垫片夹设于第三连接座的底部与后安装座的顶部之间;
第四垫片夹设于后安装座的底部与后压紧块的顶部之间。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角座和第四连接座;
角座的上部设有立柱;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气阀;气阀能够与夹紧气缸连通;
第四连接座的后侧与立柱的前侧固定连接,前侧与夹紧气缸的缸筒的后侧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罩;
防护罩罩设于夹紧气缸的前侧。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护罩的前侧开设有通孔。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紧气缸的左侧设有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通过设置前固定单元和后固定单元,后固定单元的后安装座上开设有后定位孔,在后定位孔内固定有后定位销。前固定单元的前安装座上开设有前定位孔,在前定位孔内固定有前定位销。前定位销能够插入钣金条的前端的盲孔内,后定位销能够插入钣金条的后端的盲孔内。相对仅固定钣金条的一端的形式,在焊接时,钣金条不易发生左右偏移,使得焊装能够顺畅的进行,保障了焊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线”、“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衔接”、“铰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110、传动单元120、后固定单元130和前固定单元140。其中,夹紧气缸110的顶部设有转轴111。传动单元120包括转动臂121。转动臂121为两个,正对设置,均为“V”型结构,其中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111的左端,另一个的中部固定于转轴111的右端。后固定单元130包括后安装座131和后定位销132。后安装座131固定于两转动臂121的后端,在后安装座131上开设有后定位孔。后定位销132固定于后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200的后端的内部。前固定单元140包括前安装座141和前定位销142。前安装座141固定于两转动臂121的前端,在前安装座141上开设有前定位孔。前定位销142固定于前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200的前端的内部。
在此实施例中,夹紧气缸110为强力夹紧气缸110,其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弧形结构的钣金条200的后端能够固定于后固定单元130上,前端能够固定于前固定单元140上,相对仅固定钣金条200的一端的形式,在焊接时,钣金条200不易发生左右偏移,使得焊装能够顺畅的进行,保障了焊装效率。夹紧气缸110的转轴111通过转动臂121能够带动前固定单元140和后固定单元130转动,进而带动弧形结构的钣金条200转动,使得在焊接前钣金条200能够发生转动,满足焊装需要。具体地,转动臂121为两个,使得力能够更稳定的传递。在后固定单元130的后安装座131上开设有后定位孔,在后定位孔内固定有后定位销132。在前固定单元140的前安装座141上开设有前定位孔,在前定位孔内固定有前定位销142。前定位销142能够插入钣金条200的前端的盲孔内,后定位销132能够插入钣金条200的后端的盲孔内。如此,使得钣金条200安装时的定位性较好,且安装后不易发生左右偏移,保障了生产节拍。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后固定单元130还包括后压紧块133。后安装座131的底部与后压紧块133的顶部固定连接,后侧设有第一连接耳1311。在第一连接耳1311的中部开设有后定位孔。前固定单元140还包括前压紧块143,前安装座141的的后侧与两转动臂121的前端固定连接,前侧与前压紧块143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二连接耳1411。在第二连接耳1411的中部开设有前定位孔。前压紧块143能够有效地提高前安装座141与转动臂121的前端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前安装座141不易产生晃动。后压紧块133能够有效地提高后安装座131与转动臂121的后端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后安装座131不易产生晃动,进而使得固定在前安装座141和后安装座131上的钣金条200不易发生晃动,进一步地保障了焊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20还包括前支撑梁122和后支撑梁123。前支撑梁122的左端与其中一个转动臂121的前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转动臂121的前端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三连接耳1221。第三连接耳1221与后安装座131的后侧固定连接。后支撑梁123的左端与其中一个转动臂121的后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转动臂121的后端转动连接,后侧与后安装座131固定连接。前支撑梁122能够较好地支撑固定前安装座141,后支撑梁123能够较好地支撑固定后安装座131。转动臂121能够带动前支撑梁122和后支撑梁123转动,进而带动前安装座141和后安装座131转动。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20还包括压杆124、第一连接座125、第二连接座126和第三连接座127。压杆124的一端与后支撑梁123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固定有第一连接座125。第二连接座126的前侧与第一连接座125的后侧固定连接,右侧面与第三连接座127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座127的底部与后安装座131的顶部固定连接。传动单元120采用模块化设计,有效地提高了传动单元120的制造效率。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单元120的顶部结构与汽车后保险杠的侧壁相适配,能够承载有汽车后保险杠。其中,第一连接座125分别与压杆124、第二连接座126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第三连接座127分别与第二连接座126、后安装座131采用螺接方式连接。后压紧块133与后安装座131采用螺接方式连接;前安装座141分别与第三连接耳1221、前压紧块143采用螺接方式连接。如此,便于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拆卸维修和组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其中,第一垫片夹设于第一连接座125的后侧与第二连接座126的前侧之间,第二垫片夹设于第二连接座126的右侧与第三连接座127的左侧之间,第三垫片夹设于第三连接座127的底部与后安装座131的顶部之间,第四垫片夹设于后安装座131的底部与后压紧块133的顶部之间。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零部件之间的磨损,有效地延长了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角座150和第四连接座160,角座150的上部设有立柱,下部设有底座。底座能够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气阀180,气阀180通过通气管能够与夹紧气缸110连通。第四连接座160的后侧与立柱的前侧固定连接,前侧与夹紧气缸110的缸筒的后侧固定连接。角座150能够支撑固定夹紧气缸110,使得夹紧气缸110位置的稳定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罩170,防护罩170罩设于夹紧气缸110的前侧。防护罩170能够对夹紧气缸110形成保护,提高了操作时的安全性。具体地,防护罩170的上部与夹紧气缸110的缸筒的上部转动连接,如此,便于对夹紧气缸110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防护罩170的前侧开设有通孔,使得防护罩170实现轻量化设计。而且,便于手部操作防护罩170。另外,在夹紧气缸110的左侧设有操作杆112。需要人体手部固定钣金条200时,通过操作杆112控制夹紧气缸110,使其处于闲置状态,提高操作时的安全性。需要指出的是,操作杆112控制夹紧气缸的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一个具体实施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紧气缸、传动单元、后固定单元和前固定单元;
所述夹紧气缸的顶部设有转轴;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转动臂;所述转动臂为两个,正对设置,均为“V”型结构,其中一个的中部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左端,另一个的中部固定于所述转轴的右端;
所述后固定单元包括后安装座和后定位销;所述后安装座固定于两所述转动臂的后端;所述后安装座上开设有后定位孔;所述后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后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后端的内部;
所述前固定单元包括前安装座和前定位销;所述前安装座固定于两所述转动臂的前端;所述前安装座上开设有前定位孔;所述前定位销固定于所述前定位孔内,一端能够插入弧形结构的钣金条的前端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定单元还包括后压紧块;
所述后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后压紧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后侧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后定位孔;
所述前固定单元还包括前压紧块;
所述前安装座的后侧与两所述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前侧与所述前压紧块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前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
所述前支撑梁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所述转动臂的前端固定连接,顶部设有第三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与所述后安装座的后侧固定连接;
所述后支撑梁的左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右端与另一个所述转动臂的后端转动连接,后侧与所述后安装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还包括压杆、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第三连接座;
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撑梁的后侧固定连接,顶部固定有所述第一连接座;
第二连接座的前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后侧固定连接,右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后安装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分别与所述压杆、所述第二连接座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座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后安装座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所述后压紧块与所述后安装座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所述前安装座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耳、所述前压紧块采用螺接方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三垫片和第四垫片;
所述第一垫片夹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后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前侧之间;
所述第二垫片夹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右侧与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左侧之间;
所述第三垫片夹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底部与所述后安装座的顶部之间;
所述第四垫片夹设于所述后安装座的底部与所述后压紧块的顶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座和第四连接座;
所述角座的上部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气阀;所述气阀能够与所述夹紧气缸连通;
所述第四连接座的后侧与所述立柱的前侧固定连接,前侧与所述夹紧气缸的缸筒的后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
所述防护罩罩设于所述夹紧气缸的前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前侧开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缸的左侧设有操作杆。
CN202122822086.4U 2021-11-17 2021-11-17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Active CN216730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086.4U CN216730270U (zh) 2021-11-17 2021-11-17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086.4U CN216730270U (zh) 2021-11-17 2021-11-17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0270U true CN216730270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8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2086.4U Active CN216730270U (zh) 2021-11-17 2021-11-17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0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8086B (zh) 螺钉夹持装置及螺钉工具
CN110883718A (zh) 一种用于钣金件的真空吸附夹具
CN216730270U (zh) 带有双定位结构的夹紧装置
CN114310066A (zh) 一种防止夹具压臂掉落的防坠机构及夹具
CN217253802U (zh) 一种焊接机
CN214816038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旋转臂
CN215004065U (zh) Nb-ioi高精度智能无线压力变送器
CN217940591U (zh) 一种用于pcb板喷涂设备的夹具
CN220481512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尺寸差速器壳加工夹具
CN214368103U (zh) 一种排水管道用阀门装置
CN215848269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抓取装置
CN210978543U (zh) 翻转式真空阀及气相沉积设备
CN216020785U (zh) 一种吸水式吸尘器的可调式手柄
CN217205959U (zh) 一种玻璃门用吊夹
CN211516624U (zh) 一种拧紧机
CN218853371U (zh) 一种升降式消防水炮
CN217618516U (zh) 一种保护装置以及焊接装置
CN219007678U (zh) 杯托组件及使用其的弹出式杯托总成
CN108568622A (zh) 后围外板总成自动上件工装
CN210435617U (zh) 带孔钣金件的单面定位夹紧机构
CN215920339U (zh) 一种自适应扭灯头机构
CN216913825U (zh) 一种气动助力机械手
CN218033236U (zh) 一种喷枪壳体配件
CN214823819U (zh) 一种快速单车支架夹
CN210634821U (zh) 双幅板自动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