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21335U -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21335U
CN216721335U CN202122639301.7U CN202122639301U CN216721335U CN 216721335 U CN216721335 U CN 216721335U CN 202122639301 U CN202122639301 U CN 202122639301U CN 216721335 U CN216721335 U CN 216721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pin
control module
infrared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393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会欣
邓飞
刘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HUA LIDAO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HUA LIDAO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HUA LIDAO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HUA LIDAO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393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21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21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21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装置应用于氢能设备,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和/或受氢设备,氢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和主控模块。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收发模块、主控模块和第一收发模块的通路,接收自外部设备的第一红外信号,实现第一红外信号到第一串行信号的转换,并向所述氢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通过第一收发模块、主控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的通路,接收氢能设备的数据,并将所接收的数据转换为第二红外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实现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氢能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氢能设备的兴起,当加氢设备给受氢设备补充氢气时,需要为加氢设备和受氢设备配置通信功能,如受氢设备和加氢设备之间采用有线连接进行通讯,则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不利于手工操作。为此提出一种红外通讯方案,将加氢设备和受氢设备通讯数据转换成红外线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旨在为氢能设备配置无线通信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应用于氢能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和/或受氢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串行信号时,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控制模块转发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并且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串行信号时,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数据;
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收发模块的第一红外信号,将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成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第一红外信号;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收发模块、主控模块和第一收发模块的通路,接收自外部设备的第一红外信号,实现第一红外信号到第一串行信号的转换,并向所述氢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通过第一收发模块、主控模块和第二收发模块的通路,根据第一串行信号获取以第二串行信号的形式发送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为第二红外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实现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传输。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氢能设备,所述氢能设备中包括控制模块和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转换装置,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转换装置中的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以第二串行信号的形式输出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转换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收发模块的一个可选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一个可选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收发模块的另一个可选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另一个可选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转换装置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收发模块的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收发模块的另一个可选的结构原理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氢能设备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中的“至少一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申请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中的每一个本身可以是元素,也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等于可以与大于连用,适用于大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与小于连用,适用于与小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当等于与大于连用时,不与小于连用;当等于与小于连用时,不与大于连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名词进行解释,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控制器局部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是一种多主机局部网,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实时性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多种控制设备、交通工具、医疗仪器以及建筑、环境控制等众多部门。
2、RS485又名TIA-485-A,ANSI/TIA/EIA-485或TIA/EIA-485,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该标准由电信行业协会和电子工业联盟定义。使用该标准的数字通信网络能在远距离条件下以及电子噪声大的环境下有效传输信号。RS485使得连接本地网络以及多支路通信链路的配置成为可能。RS485有两线制和四线制两种接线,四线制只能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现很少采用,多采用的是两线制接线方式,这种接线方式为总线式拓扑结构,在同一总线上最多可以挂接32个节点。
目前,由于氢能车和氢能机等氢能设备的刚刚兴起,它还不具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通讯功能。现有的氢能设备一般采用有线通信,在获取氢能设备相应的数据或者要对氢能设备进行控制时,则需要通过相应的通信连接线来进行信号传输,较为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应用于氢能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和/或受氢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100、第二收发模块300和主控模块200;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和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200发送的第一串行信号时,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第一串行信号;并且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串行信号时,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主控模块200发送数据;
主控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的第一红外信号,将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成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第二收发模块300,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并向所述主控模块200发送所述第一红外信号;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
示例的,所述氢能设备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通过串行总线连接,并进行通信。
示例的,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包括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氢能设备输出相应的第一数据。
示例的,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加氢数据、温度数据、电压数据、氢能使用数据、设备状态等。
示例的,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氢能设备,也可以是任意具有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功能的设备,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示例的,所述受氢设备包括用氢设备和储氢设备等,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其中,所述用氢设备使用氢气作为能源进行相应的工作,所述储氢设备用于存储氢气。
具体实现中,当所述外部设备需要获取所述氢能设备的数据时,向所述数据转换装置发送第一红外信号,由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接收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再由所述主控模块200将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转换为第一串行信号,由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将所述第一串行信号通过串行总线传输至所述氢能设备的控制模块中,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中的控制指令将相应的数据通过所述串行总线以第二串行信号的形式输出至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再由所述主控模块200将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为第二红外信号,最后通过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发送给所述外部设备,完成所述氢能设备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收发模块300、主控模块200和第一收发模块100的通路,接收自外部设备的第一红外信号,实现第一红外信号到第一串行信号的转换,并向所述氢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通过第一收发模块100、主控模块200和第二收发模块300的通路,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串行信号时,根据既定数据协议向所述主控模块200发送数据,主控模块200将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为第二红外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实现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包括:CAN收发单元101,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CAN总线信号外围保护单元102,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101,用于提高信号抗扰能力;第一滤波单元103,连接所述CAN总线信号外围保护单元102,用于进行共模滤波处理;第二滤波单元104,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用于进行电源滤波;第三滤波单元105,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用于进行高频滤波处理。
示例的,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为CAN模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为CAN信号,所述氢能设备和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通过CAN总线进行通信。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CAN模块和CAN总线实现所述数据转换装置与所述氢能设备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CAN收发单元101包括第一CAN收发器U1,所述第一CAN收发器中包括集成在所述CAN收发器中的CAN收发电路、信号隔离电路以及电源隔离电路;所述CAN总线信号外围保护单元102包括第一保护管T1、第二保护管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所述第一滤波单元103包括用于削弱所述CAN收发单元之外进入的共模噪声信号的共模电感L1;第二滤波单元104包括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三滤波单元105包括第二电容C2和第一电阻R1;
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分别与主控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三脚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到电源负极,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四脚均接入第一电源,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五脚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六脚与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四脚连接,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七脚与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一脚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端、第一保护器的第一脚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端与所述第二保护管T2的一端及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端与所述第二保护管T2的另一端及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端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的第三脚与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端、第一保护管T1的第二脚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管T1的第三脚接地。
示例的,所述第一电源为5V。
示例的,所述第一电容用于电源滤波;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电源负极和地隔离电路,并且有利于静电测试。
示例的,所述第一保护管包括气体放电管等保护器件,所述第二保护管包括TVS保护管等,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示例的,所述第一CAN收发器U1的型号包括CTM1051M。
示例的,所述CAN收发单元101也可以包括第二CAN收发器(型号TJA1051T)或者其他更多类型的CAN收发器,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型号的CAN收发器匹配的外部电路不同,但同样能实现相应CAN信号收发功能。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具体电路实现了对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的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主控模块200包括第一主控芯片U2,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2的TXCAN引脚与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二脚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2的RXCAN引脚与第一CAN收发器U1的第一脚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2的IR_TXD引脚、IR_RXD引脚、SD1_PS0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连接。
示例的,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2的型号包括MC9S12G96F0MLF、MC9S12XEP100MAL等,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主控芯片U2分别与第一CAN收发器U1和第二收发模块300连接,实现了CAN信号和红外信号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包括:
RS485收发单元106,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
第四滤波单元107,连接所述RS485收发单元106,用于进行滤波处理。
示例的,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为RS485模块,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为RS485信号,所述氢能设备和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通过RS485总线进行通信。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RS485模块和RS485总线实现所述数据转换装置与所述氢能设备的信息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RS485收发单元106包括第一RS485收发器U3,所述第四滤波单元107包括第三电容C3;或者,所述RS485收发单元106包括RS485收发单元106、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1脚和第2脚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200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4脚和所述第三电容C1的一端均接入第二电源,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3脚和所述第三电容C1的另一端均接数字地,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5脚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7脚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6脚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8脚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示例的,所述第二电源为5V。
示例的,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型号包括TD501M485等,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示例的,所述RS485收发单元106也可以包括第二RS485收发器(型号ADM2483),或者其他更多类型的RS485收发器,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的型号的RS485收发器匹配的外部电路不同,但同样能实现相应RS485信号收发功能。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具体电路实现了对第一串行信号和第二串行信号的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主控模块200包括第二主控芯片U4(可与所述第一主控芯片U2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第二主控芯片U4的TXD2引脚与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2脚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U4的RXD2引脚与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U3的第1脚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U4的IR_TXD2引脚、IR_RXD2引脚、SD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连接。
示例的,所述第二主控芯片U4的型号包括MC9S12G96F0MLF、MC9S12XEP100MAL等,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主控芯片U4分别与第一RS485收发器U3和第二收发模块300连接,实现了RS485信号和红外信号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包括:红外收发单元301,连接所述主控模块200,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红外信号;第一电源滤波单元302,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单元301,用于进行滤波处理;第一功率限制单元303,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单元,用于控制红外收发功率。
示例的,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为红外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和/或第二红外信号。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实现了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信号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红外收发单元301包括红外收发器U5;第一功率限制单元303包括第四电阻R4;第一电源滤波单元302包括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和第五电阻R5;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一脚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均接入第三电源,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三脚(如图9中的IR_TXD)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红外发送引脚(如图4中的IR_TXD)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四脚(如图9中的IR_RXD)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红外接收引脚(如图4中的IR_RXD)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五脚(如图9中的SD1_PS0)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关断引脚(如图4中的SD1_PS0)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六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源,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八脚均接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一脚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均接入第三电源,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三脚(如图10中的IR_TXD2)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红外发送引脚(如图7中的IR_TXD2)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四脚(如图10中的IR_RXD2)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红外接收引脚(如图7中的IR_RXD2)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五脚(如图10中的SD)与所述主控模块200的关断引脚(如图7中的SD)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六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源,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和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第八脚均接地。
所述第三电源为5V。
示例的,所述红外收发器U5的型号为TFDU40301,也可以是其他型号的红外收发器U5,在此不做唯一性限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具体电路实现了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信号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氢系统的示意图。所述加氢系统包括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氢能设备(如图11所示的20或30),所述氢能设备中包括控制模块(如图11所示的第一控制模块21或第二控制模块31)和上文所述的数据转换装置,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转换装置中的第一收发模块100或第二收发模块30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100以第二串行信号的形式输出数据;或者,用于向所述第二收发模块300发送第一红外信号或者接收所述第二红外模块发送的第二红外信号。
示例的,所述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20和/或受氢设备30,所述受氢设备20包括氢能车,所述加氢设备30包括加氢机、制冷设备、烟雾报警设备、监控设备等。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实现了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信息交互。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装置应用于氢能设备,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和/或受氢设备,氢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100、第二收发模块300和主控模块200。本实施例通过第二收发模块300、主控模块200和第一收发模块100的通路,接收自外部设备的第一红外信号,实现第一红外信号到第一串行信号的转换,并向所述氢能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通过第一收发模块100、主控模块200和第二收发模块300的通路,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主控模块200发送数据,主控模块200将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为第二红外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以实现氢能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无线传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氢能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加氢设备和/或受氢设备,所述氢能设备包括控制模块,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模块、第二收发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模块发送的第一串行信号时,根据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并且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串行信号时,根据所述预设数据协议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数据;
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收发模块的第一红外信号,将所述第一红外信号转换成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以及,用于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二串行信号转换成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第二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所述第一红外信号,并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第一红外信号;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红外信号,并向所述外部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红外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包括:
CAN收发单元,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
CAN总线信号外围保护单元,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所述用于提高信号抗扰能力;
第一滤波单元,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用于进行共模滤波处理;
第二滤波单元,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用于进行电源滤波;
第三滤波单元,连接所述CAN收发单元,用于进行高频滤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收发单元包括第一CAN收发器,所述第一CAN收发器中包括集成在所述CAN收发器中的CAN收发电路、信号隔离电路以及电源隔离电路;CAN总线信号外围保护单元包括第一保护管、第二保护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用于削弱所述CAN收发单元之外进入的共模噪声信号的共模电感;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三滤波单元包括第二电容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三脚与第一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四脚接入第一电源的正极;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三脚和第四脚之间接入所述第一电容,对电源进行滤波;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五脚与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六脚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四脚连接,所述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七脚与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一脚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二脚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保护器的第一脚及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保护管的一端及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保护管的另一端及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共模电感的第三脚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保护管的第二脚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管的第三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一主控芯片,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TXCAN引脚与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二脚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RXCAN引脚与第一CAN收发器的第一脚、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IR_TXD引脚、IR_RXD引脚、SD1_PS0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包括:
RS485收发单元,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第一串行信号和所述第二串行信号;
第四滤波单元,连接所述RS485收发单元,用于进行滤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485收发单元包括第一RS485收发器,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包括集成于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内部的RS485数据收发电路、电源隔离电路和信号隔离电路;所述第四滤波单元包括第三电容;
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1脚和第2脚分别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4脚和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均接入第二电源,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3脚和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均接数字地,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7脚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6脚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二主控芯片,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TXD2引脚与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2脚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RXD2引脚与所述第一RS485收发器的第1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发模块包括:
红外收发单元,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红外信号;
第一电源滤波单元,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单元,用于进行滤波处理;
第一功率限制单元,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单元,用于控制红外收发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收发单元包括红外收发器;第一功率限制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一电源滤波单元包括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五电阻;
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一脚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均接入第三电源,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三脚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红外发送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四脚与所述主控模块的红外接收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五脚与所述主控模块的关断引脚连接,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六脚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及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所述第三电源,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红外收发器的第八脚均接地。
10.一种氢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氢能设备中包括控制模块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转换装置,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据转换装置中的第一收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串行信号时,向所述第一收发模块以第二串行信号的形式输出数据。
CN202122639301.7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Active CN216721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301.7U CN21672133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39301.7U CN21672133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21335U true CN216721335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39301.7U Active CN216721335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21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70728A (zh) 基于can总线的电动汽车用通讯电路
CN204917489U (zh) 电梯控制系统
CN105515927A (zh) 基于以太网Cat.5布线架构的远距离串口通信系统及方法
CN210867765U (zh) 远程控制网络交换机
CN216721335U (zh) 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及氢能设备
CN101662369B (zh) 万用网络适配器
CN105812216B (zh) PBUS无变压器EtherCAT通信电路及应用方法
CN213987495U (zh) 焊接机器人及其数据分析处理装置
CN209447019U (zh) Rs485设备连接电路和系统
CN212811729U (zh) 基于can通信的板内通信电路及装置
CN213367785U (zh) 基于can通信的板内通信电路及装置
CN211018828U (zh) 多功能无线中继器
CN209627394U (zh) 一种数字信号采集器及系统
CN208820756U (zh) 一种rs485通信隔离电路
CN202904869U (zh) 一种带有中继功能的rs485总线接口
CN210899210U (zh) 一种抗干扰的can通讯电路
CN210578569U (zh) 一种新型光耦通信与自动编码电路
CN203416280U (zh) 电梯控制器can通讯接口装置
CN208820779U (zh) 一种船用总线隔离收发电路
CN204334574U (zh) 汇聚型uni光接入设备
CN217643568U (zh) 一种终端设备网串一体通讯系统
CN215912115U (zh) 通信测试电路及通信测试工具
CN110417583B (zh) 一种数据通信设备及带外管理系统
CN214799502U (zh) 带usb充电口的poe交换机
CN216852011U (zh) 一种对can通讯产品进行测试的辅助设备及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