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8789U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8789U
CN216718789U CN202220038504.2U CN202220038504U CN216718789U CN 216718789 U CN216718789 U CN 216718789U CN 202220038504 U CN202220038504 U CN 202220038504U CN 216718789 U CN216718789 U CN 2167187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optical element
optical
coil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850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炜哲
许展荣
张少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Taiw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Taiw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Taiwan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Taiwa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87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87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66Electromagnets with movable wind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2Permanent magnets [PM]
    • H01F7/0273Magnetic circuits with PM for magnetic field generation
    • H01F7/0289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moving coi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Mechanical Light Control Or Optical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磁性元件及一驱动线圈,且驱动磁性元件对应于驱动线圈。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更具体地来说,本公开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许多电子装置(例如电脑或平板电脑)皆具有照相或录影的功能。然而,当需要将焦距较长的光学元件(例如镜头)设置于前述电子装置中时,会造成电子装置厚度的增加,不利于电子装置的轻薄化。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可使电子装置轻薄化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及光学装置始成为一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公知的问题点,本公开提供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包括一固定部、一活动部以及一驱动组件。活动部可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驱动活动部相对固定部运动。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磁性元件及一驱动线圈,且驱动磁性元件对应于驱动线圈。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活动部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磁性元件包括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且驱动线圈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上,且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及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且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固定地设置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上。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活动部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且驱动线圈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感光元件承载座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磁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磁性元件。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对应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线圈还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上,且对应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及第二驱动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相对二侧。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平行于一光轴,且第二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垂直于光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包括一感测元件。感测元件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磁力发射面。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沿着一光轴方向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沿着一光轴方向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大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线圈并未设置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一侧。第二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二侧。第一侧与第二侧相对。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活动部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第一侧。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磁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且驱动线圈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设置于感光元件承载座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对应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第三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三侧。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垂直于一光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驱动线圈并未设置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沿着一光轴观察时,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一最短距离大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的一最短距离。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大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使用单一个驱动磁性元件来驱使光学元件承载座沿着光轴运动,且可以用相同的驱动磁性元件来驱使感光元件承载座沿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运动或围绕光轴运动(转动)。再者,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以具有偏心的驱动组件、偏心的光学元件承载座及偏心的光学元件。因此,可以减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体积及重量,进而可以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一外框以虚线表示。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省略外框。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D-D’线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E-E’线的剖视图,其中示出有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磁力线以及一第二驱动磁性元件的磁力线。
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沿着图2的F-F’线的剖视图,其中示出有一第三驱动磁性元件的磁力线。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示意图,其中外框以虚线表示。
附图标记如下:
1:电子装置
10:固定部
11:外框
12:框架
13:底座
20:活动部
21:光学元件承载座
22: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
23:感光元件承载座
24: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
30:驱动组件
30':驱动组件中心
31:驱动磁性元件
32:驱动线圈
33: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
40:弹性组件
41:上部弹性元件
42:下部弹性元件
50:电路组件
51: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
52: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
60:感测元件
10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100a:第一侧
100b:第二侧
100c:第三侧
100d:第四侧
100':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心
121:框架金属片
211:光学元件承载座本体
212:光学元件承载座止动元件
231: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
232: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
311:第一驱动磁性元件
312: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313:第三驱动磁性元件
321: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
322: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
323: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
324: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
325: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
AX1:第一轴
AX2:第二轴
OA:光轴
OE:光学元件
OE':光学元件中心
S1:最短距离
S2:最短距离
S3:最短距离
S4:最短距离
S5:最短距离
S6:最短距离
S7:最短距离
SE:感光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然而,可轻易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许多合适的创作概念而可实施于广泛的各种特定背景。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仅仅用于说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公开,并非用以局限本公开的范围。
能理解的是,虽然在此可使用用语“第一”、“第二”等来叙述各种元件、层及/或部分,这些元件、层及/或部分不应被这些用语限定,且这些用语仅是用来区别不同的元件、层及/或部分。因此,以下讨论的一第一元件、层及/或部分可在不偏离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教示的情况下被称为一第二元件、层及/或部分。另外,为了简洁起见,在说明书中亦可不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来区别不同元件。在不违背随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权利要求所记载的第一元件及/或第二元件可解读为说明书中符合叙述的任何元件。
除非另外定义,在本文所使用的全部用语(包括技术及科学用语)具有与此篇公开所属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义。能理解的是这些用语,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读成具有一与相关技术及本公开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应以一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方式解读,除非在此特别定义。
首先请参阅图1,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1内,用以照相或摄影,其中前述电子装置1例如可为智能手机或是数字相机,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应注意的是,图1中所示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与电子装置1的位置及大小关仅为一示例,而非限制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与电子装置1的位置及大小关系。实际上,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装设在此电子装置1中的不同位置。
请参阅图2,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示意图,其中外框以虚线表示。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爆炸图。
如图2及图3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以包括一固定部10、一活动部20、一驱动组件30、一弹性组件40、一电路组件50以及一感测元件60。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可以具有一第一侧100a、一第二侧100b、一第三侧100c以及一第四侧100d。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侧100a与第二侧100b相对,且第一侧100a与第二侧100b彼此平行。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三侧100c与第四侧100d相对,且第三侧100c与第四侧100d彼此平行。
活动部20可以相对于固定部10运动,而驱动组件30可以驱动活动部20相对于固定部10运动。活动部20可以承载一光学元件OE。
固定部10可以包括一外框11、一框架12以及一底座13。外框11可以设置在底座13上,以形成一内部空间,并容纳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元件。
活动部20可以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一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一感光元件承载座23以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
驱动组件30可以包括一驱动磁性元件31、一驱动线圈32、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33。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弹性组件40可以设置于驱动组件30及外框11之间。弹性组件40可以包括一上部弹性元件41以及一下部弹性元件42。
电路组件50可以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以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可以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四侧100d。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外框11可以具有导磁材料,以增强并集中驱动磁性元件31的磁力。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框架12可以包括一框架金属片121。
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可以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本体211以及一光学元件承载座止动元件212。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可以固定地承载光学元件OE。因此,当光学元件承载座21运动时,光学元件OE将随着光学元件承载座21运动。
如图所示,光学元件承载座止动元件212可以从光学元件承载座本体211朝向框架12延伸。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一侧100a。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导引光学元件承载座21,使得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可以在所想要的维度(例如,一光轴OA)上运动。
如图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具有球状,以有助于光学元件承载座21稳定的在光轴OA上运动。
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固定地承载一感光元件SE。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沿着垂直于光轴OA的一第一轴AX1以及一第二轴AX2运动。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围绕光轴OA而运动(转动)。
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以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磁性元件31可以对应于驱动线圈32。驱动磁性元件31可以包括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一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以及一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
驱动线圈32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以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上部弹性元件41可以设置于框架12上方,且下部弹性元件42设置在框架金属片121下方(图5)。
请参阅图4,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示意图,其中省略外框。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及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可以分别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相对二侧。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及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可以沿着第一轴AX1排列。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一侧100a。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二侧100b。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三侧100c。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磁性元件31并未设置在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四侧100d。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上,且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也就是说,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第一侧100a,且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设置邻近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33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及光学元件承载座21之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固定地设置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33上。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33可以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如此一来,可以集中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进而可以用更强的驱动力来使光学元件承载座21沿着光轴OA运动。
请参阅图4,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并未设置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之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并未设置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之间。如此一来,可以减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体积及重量,进而可以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的一最短距离S1大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的一最短距离S2。应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最短距离S1及最短距离S2可以平行于第一轴AX1。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的一最短距离S1大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与光学元件承载座21的一最短距离S3。应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最短距离S3可以平行于第二轴AX2。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一最短距离S4大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的一最短距离S5。
应注意的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前述的最短距离S4及最短距离S5可以是平行于第一轴AX1。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与光学元件OE(未表示在图4中)可以是偏心的。而且,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组件30可以是偏心的。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驱动组件30的一驱动组件中心30’可以并未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一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心100’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光学元件OE的一光学元件中心OE’可以并未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中心100’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光学元件OE的光学元件中心OE’可以并未与驱动组件30的驱动组件中心30’重叠。
然而,根据本公开一些其他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光学元件OE的光学元件中心OE’并未与驱动组件30的驱动组件中心30’可以重叠(未表示于附图中)。
请参阅图5及图6,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如图5及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设置于感光元件承载座23上。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23之间。
如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对应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与感光元件承载座23之间。
请参阅图7,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C-C’线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可以设置于感光元件承载座23上。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可以对应于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与感光元件承载座23之间。
请参阅图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可以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未与全部的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完全重叠。
请参阅图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可以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未与全部的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完全重叠。
请参阅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可以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未与全部的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完全重叠。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未与全部的驱动磁性元件31完全重叠。
上述的配置可以使得当驱动组件30的驱动线圈32没有接收电流时,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通过磁力而运动回到原始位置。应注意的是,此处的原始位置可以是指感光元件承载座23没有受到电磁驱动力时的自然静止位置。
请参阅图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磁性元件31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驱动线圈32之间可以具有不为零的间隙。
请参阅图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驱动线圈32可以设置在驱动磁性元件31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8,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D-D’线的剖视图。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在光轴OA上,光学元件承载座止动元件212与固定部10的框架12的一最短距离S6可以小于光学元件承载座本体21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23的一最短距离S7。
如此一来,可以限制光学元件承载座21沿着光轴OA的运动范围,并且可以避免光学元件承载座21接触感光元件承载座23,进而可以避免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及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受到损害。
请参阅图5,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可以设置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6,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可以设置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可以设置于驱动线圈3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可以设置于驱动线圈32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2可以接触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设置于框架1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23之间。
如此一来,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相对于固定部10的框架12而运动。举例来说,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沿着第一轴AX1或第二轴AX2而相对于固定部10的框架12运动。举例来说,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围绕光轴OA而相对于固定部10的框架12运动(转动)。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设置于框架金属片121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之间。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接触框架金属片121及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如此一来,可以避免框架1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受到损害,而且还可以有助于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的运动。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可以围绕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如此一来,可以限制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的运动范围。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例如,第一轴AX1或第二轴AX2)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可以至少部分重叠。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沿着光轴OA延伸。如此一来,可以增强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的结构,避免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受到损害。
请参阅图5、图6及图7,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下部弹性元件42可以接触框架金属片121,且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不具有金属材料。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下部弹性元件42可以具有金属材料,使得下部弹性元件42可以与框架金属片121电性连接。
在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不具有金属材料的一些实施例中,纵使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直接接触框架金属片12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框架金属片12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仍然不会通过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而电性连接。然而,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框架金属片121与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可以通过其他元件而彼此电性连接。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一外部电流可以从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流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并依序流入框架金属片121、下部弹性元件42及驱动组件30的驱动线圈32的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
如此一来,可以驱动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及光学元件OE沿着光轴OA运动。而且,可以有助于驱动线圈32与外部电流连接。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一外部电流可以从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流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并流入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231及驱动组件30的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
如此一来,可以驱动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及感光元件SE沿着第一轴AX1或第二轴AX2运动。或者,可以驱动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及感光元件SE围绕光轴OA运动。而且,可以有助于驱动线圈32与外部电流连接。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具有杆状(未表示在附图中),且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具有金属材质。而且,一外部电流可以从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流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并依序流入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及驱动组件30的驱动线圈32的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
如此一来,可以驱动光学元件承载座21及光学元件OE沿着光轴OA运动。而且,可以有助于驱动线圈32与外部电流连接。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22可以具有杆状),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具有金属材料而不影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内的电流流动。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可以贴附到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上(未表示在附图中),使得一外部电流可以从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直接流动到驱动组件30的驱动线圈32的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光学元件承载座电路板51贴附到光学元件承载座21),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可以具有金属材料而不影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内的电流流动。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的电流方向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的电流方向可以相同(例如,沿着光轴OA观察时,电流方向都是顺时针或是电流方向都是逆时针)。
如此一来,当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接收相同方向的电流(例如,沿着光轴OA观察时,电流方向都是顺时针或是电流方向都是逆时针)时,可以驱动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及感光元件SE沿着第一轴AX1运动(正向或逆向)。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沿着光轴OA观察时,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的电流方向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的电流方向可以不同(例如,沿着光轴OA观察时,其中一者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而另一者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
如此一来,当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接收不同方向(例如,沿着光轴OA观察时,其中一者的电流方向是顺时针而另一者的电流方向是逆时针)的电流时,可以驱动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及感光元件SE围绕光轴OA运动(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当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接收电流时,可以驱动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及感光元件SE沿着第二轴AX2运动(正向或逆向)。
请参阅图9,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E-E’线的剖视图,其中示出有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线以及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的磁力线。
应注意的是,在图9中,带有箭头的线条是代表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线或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的磁力线,其中图9中的磁力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只是一示例,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实施例。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发射面(垂直于磁力线)可以平行于光轴OA。举例来说,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发射面可以垂直于第一轴AX1。
如此一来,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可以接收到较多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进而可以用更强的驱动力来使光学元件承载座21沿着光轴OA运动。
请继续参阅图9,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可以同时对应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321、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与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如此一来,可以减少所需要的元件数量,进而可以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感测元件60可以设置在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上。而且,感测元件60可以对应于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发射面。如此一来,感测元件60可以接收到较多的第一驱动磁性元件311的磁力,进而可以更精准地感测光学元件承载座21的位置。
请参阅图9,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的磁力发射面(垂直于磁力线)可以垂直于光轴OA。如此一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322及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3可以接收到较多的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的磁力,进而可以用更强的驱动力来使感光元件承载座23沿着第一轴AX1运动或围绕光轴OA运动(转动)。
请参阅图10,图10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沿着图2的F-F’线的剖视图,其中示出有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的磁力线。
应注意的是,在图10中,带有箭头的线条是代表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的磁力线,其中图10中的磁力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只是一示例,而不是限制本公开实施例。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的磁力发射面(垂直于磁力线)可以垂直于光轴OA。如此一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324可以接收到较多的第三驱动磁性元件313的磁力,进而可以用更强的驱动力来使感光元件承载座23沿着第二轴AX2运动。
请参阅图11,图11是根据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0的示意图,其中外框以虚线表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0的主要元件和配置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类似,其相似之处将不再重复。
如图11所示,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0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的主要差异在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0的驱动组件30的驱动线圈32可以还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5。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5可以设置于光学元件承载座21上,且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325可以对应于第二驱动磁性元件312。
如此一来,可以用更强的驱动力来使光学元件承载座21沿着光轴OA运动。
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光学元件驱动机构100与光学元件驱动机构200的活动部20的感光元件承载座23可以不包括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232。取代的是,固定部10的框架12可以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未表示在附图中)。同样地,框架12的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容纳部(未表示在附图中)可以围绕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未表示在图11中),以限制感光元件承载座滚动元件24的运动范围。
总的来说,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以通过使用单一个驱动磁性元件来驱使光学元件承载座沿着光轴运动,且可以用相同的驱动磁性元件来驱使感光元件承载座沿着垂直于光轴的方向运动或围绕光轴运动(转动)。再者,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以具有偏心的驱动组件、偏心的光学元件承载座及偏心的光学元件。因此,可以减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体积及重量,进而可以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再者,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可以通过感光元件承载座金属片而使用磁力来使感光元件承载座回到原始位置。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还可以通过框架金属片来将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元件电性连接到外部电路。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驱动磁性元件的磁力发射面的配置可以有助于驱动光学元件承载座。因此,可以减少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体积及重量,进而可以达到小型化的效果。
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其优点已公开如上,但应该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更动、替代与润饰。此外,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未局限于说明书内所述特定实施例中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可从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中理解现行或未来所发展出的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只要可以在此处所述实施例中实施大抵相同功能或获得大抵相同结果皆可根据本公开使用。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包括上述工艺、机器、制造、物质组成、装置、方法及步骤。另外,每一权利要求构成个别的实施例,且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也包括各个权利要求及实施例的组合。

Claims (20)

1.一种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部;
一活动部,可相对该固定部运动;以及
一驱动组件,驱动该活动部相对该固定部运动,
其中该驱动组件包括一驱动磁性元件及一驱动线圈,且该驱动磁性元件对应于该驱动线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该驱动磁性元件包括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且该驱动线圈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
其中该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设置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上,且对应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组件还包括一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
其中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设置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及该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且该光学元件承载座驱动线圈固定地设置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导磁片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且该驱动线圈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
其中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该感光元件承载座上,
其中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对应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磁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其中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及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对应于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线圈还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
其中该光学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上,且对应于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及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分别设置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相对二侧。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平行于一光轴,且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垂直于该光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感测元件,
其中该感测元件对应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该磁力发射面。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及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光轴方向观察时,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一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及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二驱动线圈的电流方向不同。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线圈并未设置于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一侧,
其中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二侧,
其中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活动部包括一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
其中该光学元件承载座导引元件设置在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该第一侧。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磁性元件还包括一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且该驱动线圈还包括一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
其中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设置于该感光元件承载座上,
其中该感光元件承载座第三驱动线圈对应于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
其中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设置于该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一第三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的一磁力发射面垂直于一光轴。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驱动线圈并未设置于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光轴观察时,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的一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该第二驱动磁性元件的一最短距离。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元件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大于该第三驱动磁性元件与该光学元件承载座的一最短距离。
CN202220038504.2U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Active CN21671878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35402P 2021-01-08 2021-01-08
US63/135,402 2021-01-08
US202163143344P 2021-01-29 2021-01-29
US63/143,344 2021-01-29
US202163183395P 2021-05-03 2021-05-03
US63/183,395 2021-05-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8789U true CN216718789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91550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5442.8A Pending CN114755795A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20038504.2U Active CN216718789U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20038564.4U Active CN216748246U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10015047.XA Pending CN114755794A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5442.8A Pending CN114755795A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8564.4U Active CN216748246U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02210015047.XA Pending CN114755794A (zh) 2021-01-08 2022-01-07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2) US20220221680A1 (zh)
CN (4) CN114755795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21680A1 (en) 2022-07-14
CN216748246U (zh) 2022-06-14
CN114755794A (zh) 2022-07-15
US20220221685A1 (en) 2022-07-14
CN114755795A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2713B (zh) 光学机构
CN211698335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07404607B (zh) 摄像模块及其影像撷取单元
CN102830570B (zh) 小型成像装置
CN209928110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及光学组件驱动系统
CN211698368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117031682A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US20240128836A1 (en)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US11619799B2 (en) Voice coil motor
US11782324B2 (en)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CN216718780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US20190227255A1 (en) Driving module and driving mechanism thereof
CN216718789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780273U (zh) 传感器移位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设备
CN216817067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KR20230070709A (ko) 센서 시프트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219625774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417825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321359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8446151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10524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8446133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219417826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CN116300267A (zh) 一种对焦结构及其摄像装置
CN218824877U (zh)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