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16695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16695U
CN216716695U CN202220234376.9U CN202220234376U CN216716695U CN 216716695 U CN216716695 U CN 216716695U CN 202220234376 U CN202220234376 U CN 202220234376U CN 216716695 U CN216716695 U CN 216716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box
refrigerator
touch pane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43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家行
申乃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43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16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16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16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箱体上的箱门、以及加湿盒,加湿盒包括壳体、加湿组件、以及触控组件;触控组件包括触控面板、控制板、以及抵接件。加湿盒的壳体设置于箱体内,加湿盒内的加湿组件工作,以对冰箱内加湿。触控面板嵌装于窗口处,控制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于壳体上;控制板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后方;抵接件抵顶在控制板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向前压合在触控面板上,通过控制板和触控面板之间的压合,能够有效的保证触控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抵接,保证正常的触控功能,从而保证加湿盒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按冷空气循环模式,冰箱通常分为风冷冰箱和直冷冰箱,其中风冷冰箱是通过箱内风扇强制箱内空气流动,因此箱内温度均匀,冷却速度快,使用方便。
一般来说,风冷冰箱由于整体湿度较低且由于风扇吹风导致存放于冷藏室的果蔬类食材风干比较严重,这类食材存放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瘪甚至腐败的情况,导致食材食用价值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个问题,冰箱行业开发了各类的保湿、调湿抽屉,以控制冰箱内的湿度。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冰箱可设置可拆卸的加湿盒,以在需要时将加湿盒放置于冰箱内。在加湿盒上设置有触控组件,以能够调节加湿盒的使用参数,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触控组件经常按压后,触控组件的内部容易松动,而不能有效的触控,影响加湿盒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加湿盒的冰箱,以有效的保证触控组件内部之间的抵接,从而保证加湿盒的正常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箱体上的箱门、以及加湿盒,所述加湿盒包括壳体、加湿组件、以及触控组件;壳体外侧面连接在所述箱门或所述箱体上;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窗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突伸的限位柱;加湿组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向箱体内加湿;触控组件包括触控面板、控制板、以及抵接件;所述触控面板嵌装于所述窗口处,所述控制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后方;所述抵接件固定在限位柱上,并抵顶在所述控制板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向前压合在所述触控面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沿竖向设置,所述抵接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限位柱的上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抵接件上开设有穿孔,以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穿孔,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抵接件固定于所述限位柱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的上端突伸有卡勾;所述抵接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抵接件的穿孔可拆卸的卡合于所述卡勾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接件的向前超出所述限位柱,所述抵接件为柔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弹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为多个。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的外周侧面为圆柱形,所述触控面板的外周侧面的后端凸设有止挡圈,所述止挡圈抵接于所述壳体前侧壁的后侧面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以及用于触控的触控部;所述基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控部凸设在所述基板的前侧面,所述触控部的前侧面抵接于所述触控面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沿竖向延伸的隔板,所述基板的底端抵接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面上;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止位筋;所述基板左右一端的前侧抵接于所述止位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面上凸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抵接于所述基板的底端的后侧面,所述定位筋的上表面的前端向下前方倾斜设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加湿盒的壳体设置于箱体内,加湿盒内的加湿组件工作,以对冰箱内加湿。触控面板嵌装于窗口处,控制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于壳体上;控制板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后方;抵接件抵顶在控制板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向前压合在触控面板上,通过控制板和触控面板之间的压合,能够有效的保证触控面板和控制板之间的抵接,保证正常的触控功能,从而保证加湿盒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冰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体未示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壳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和控制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壳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箱门;2、加湿盒;21、壳体;211、窗口;212、隔板;213、止位筋;214、定位筋;215、限位柱;216、卡勾;22、加湿组件;221、储水模块;222、电气模块;23、触控组件;231、触控面板;2311、止挡圈;2312、凹槽;232、控制板;2321、基板;2322、触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冰箱可设置可拆卸的加湿盒,以在需要时将加湿盒放置于冰箱内。在加湿盒上设置有触控组件,以能够调节加湿盒的使用参数,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触控组件经常按压后,触控组件的内部容易松动,而不能有效的触控,影响加湿盒的使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内设置用于加湿的加湿盒,加湿盒设置于箱体上或者设置于箱门上。下述以加湿盒设置于箱门上为例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以加湿盒固定于箱门的一侧后方,背向后方的方向为前方,加湿盒沿水平方向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冰箱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体未示出。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图中未示出)、箱门1以及加湿盒2。箱体内设置有风道组件、制冷组件。
箱体内限定出冰箱的制冷间室,以在制冷间室内存储物品。制冷间室的前侧开口,箱门1可开合的盖设于箱体的前侧,以封闭和打开制冷间室,在制冷间室内取放物品。加湿盒2连接在箱体或箱门1上,以对制冷间室内的物品加湿。箱体内的制冷间室被分割形成冷藏室和冷冻室,冷藏室和冷冻室为单独的空间,箱门1可转动的连接在箱体上,能够选择性的打开或关闭冷藏室,加湿盒2用于对冷藏室内的空气加湿。冷冻室通过抽屉式的箱门1或转动式的箱门1打开或关闭。
箱体和箱门的具体结构的连接关系,参照相关技术中箱体和箱门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制冷组件用于给箱体内的制冷间室提供冷量,制冷组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毛血管等组件。以制冷组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参照相关技术中的制冷组件,在此不作赘述。
风道组件用连通制冷间室,以用于将制冷组件产生的冷量树洞至制冷间室内,给制冷间室制冷。风道组件的具体结构和位置关系,参照相关技术中风道组件的结构和位置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所示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4,加湿盒2连接在箱门1的内侧面,用于对存储间室内的空气加湿,加湿盒2为一整体结构,能够单独生产和组装,并挂装在箱门1上。
本实施例中,加湿盒2可拆卸地挂装在箱门1上,在需要使用加湿盒2时将加湿盒2挂装在箱门1上。不需要使用加湿盒2时,将加湿盒2从箱门1上取下。
加湿盒2包括壳体21、容置于壳体21内的加湿组件22、以及固定于壳体21上的触控组件23。加湿组件22和触控组件23均容置于壳体21上;加湿组件22包括储水模块221以及电气模块222。储水模块221以及电气模块222均位于壳体21内,使得加湿盒2为一个整体。储水模块221提供水分,电气模块222提供流动气流,将储水模块221中的水分带到箱体的存储间室内。储水模块221内设置有加湿水,电气模块222包括风机,风机将加湿水带动冰箱内,以给制冷间室加湿。加湿组件22的结构参照相关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壳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再次参阅图1至图6,壳体21外侧面连接在箱门1或箱体上,以将加湿盒2安装于冰箱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21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壳体21沿左右方向形成有两个相间隔的容置腔室,储水模块221设置于其中一个容置腔室内,电气模块222和触控组件23设置于另一个容置腔室内。电气模块222和触控组件23设置于同一个容置腔室内,并与储水模块221相间隔,能够有效的避免导线接触加湿水,保证用电的安全。
壳体2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窗口211,以用于安装触控组件23。
本实施例中,窗口211为矩形结构,且顶角处设置倒圆角。在一些实施例中,窗口211为正方形,椭圆形、五边形等其它形状。
本实施例中,壳体21内设置沿竖向延伸的隔板212,隔板212和壳体21的一个左右侧壁相对,并与该侧壁分列于窗口211的左右两侧。隔板212上设置有止位筋213,和隔板212相对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止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的内侧面和隔板212上对应设置有止位筋213。止位筋213开设于隔板212和壳体21相对的内侧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内相对设置有两个隔板212,两个隔板212的相对面上开设止位筋213。
壳体21内侧的底面上凸设有定位筋214,定位筋214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为多个。定位筋214的上表面的前端向下前方倾斜设置。
壳体21内设置有突伸的限位柱215。限位柱215位于窗口211的后方。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15沿竖向设置,限位柱215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为多个。具体地,限位柱215沿左右方向设置为一个、二个、三个、四个或以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柱215沿其它方向延伸,只需保证限位柱215位于触控面板231的后方即可。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31和控制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7,触控组件23用于触控,以控制加湿盒2的工作模式。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控组件23还能够用于显示和触控,触控组件23包括触控面板231、控制板232、以及抵接件233。控制板232卡合在壳体21上,并和窗口211相对,控制板232电控连接加湿组件22,以能够控制加湿组件22工作。触控面板231穿设在窗口211处。控制板232位于触控面板231的后方;抵接件233固定在限位柱215上,并抵顶在控制板232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232向前压合在触控面板231上。
触控面板231的嵌装于窗口211内,且触控面板231从后向前的限位于壳体21上,触控面板231抵接于控制板232的前端。触控面板231的外周为与窗口211相适配的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相互适配,限定触控面板231相对于壳体21沿周向的运动。
触控面板231的外周侧面的后端凸设有止挡圈2311,止挡圈2311抵接于壳体21前侧壁的后侧面上,从而限制触控面板231相对壳体21向前脱出。
触控面板231从后向前的穿设在窗口211内,且触控面板231的外周贴合于窗口211,触控面板231的止挡圈2311止挡于壳体21前侧壁的后侧面,从而方便触控面板231在壳体21上的快速安装。
触控面板231为柔性材料制成,从而能够通过按压触控面板231变形,使得触控面板231按压控制板232。
触控面板231的后侧面上设置还有凹槽(未示出),以用于容置和限位控制板232上的相应结构,和控制板232之间相互限位。
再次出参阅图2至图7,控制板232能够从壳体21的上端开口伸入壳体21内,并能够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卡合在壳体21内。控制板232的前端抵接于触控面板231,以使得触控面板231能够按压控制板232。控制板232包括基板2321、以及用于显示和/或触控的触控部2322;基板2321沿竖向设置,并卡合在壳体21内;触控部2322凸设在基板2321的前侧面,触控部2322的前侧面抵接于触控面板231。
定位筋214抵接于基板2321的底端的后侧面,限制基板2321下端的向后移动。本实施例中,定位筋214的上表面的前端向下前方倾斜设置,在将显示控制板232安装在壳体21上时,方便基板2321的卡合。
止位筋213抵接于基板2321的前侧面的左右方向的一端,基板2321的前侧面左右方向的另一端抵接于壳体21上,从而限定基板2321相对壳体21向前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触控部2322固定在基板2321的前侧面,触控部2322的前端伸入触控面板231后侧面的凹槽内,且触控面板231前端的外周侧面限位于触控面板231内。
触控面板231能够从后向前的卡合在壳体21的窗口211处,方便触控面板231在壳体21上的快速安装,控制板232从壳体21上端的开口处伸入壳体21内,并能够沿从后向前的方向卡合在壳体21内,控制板232的前端抵接于触控面板231,从而完成了触控组件23在壳体21上的安装限位,方便触控组件23的安装,提高生产的效率。
参阅图3至图6,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15沿竖向设置,抵接件233可拆卸的固定限位柱215的上端,以通过抵接件233抵顶在基板2321的后侧面。通过抵接件233的可拆卸连接,能够有效的避免控制板232在安装时和抵接件233发生干扰,将控制板232卡合在壳体21上后,将抵接件233安装在限位柱215上。
抵接件233的向前超出限位柱215,抵接件233为柔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弹性。通过柔性材料的弹性,使得抵接件233保持对控制板232的弹性,保持控制板232和触控面板231之间的紧密接触。
抵接件233上开设有穿孔,穿孔沿竖向贯通抵接件233,以通过穿孔和限位柱215连接。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15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抵接件233上开设有穿孔,以通过紧固件217穿过穿孔,并螺纹连接螺纹孔,将抵接件233固定于限位柱上215。
图8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壳体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加湿盒第二实施例的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加湿盒2的结构参照加湿盒第一实施例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
限位柱215上未开设螺纹孔,限位柱215的上端突伸有卡勾216;抵接件233的穿孔可拆卸的卡合于勾卡勾216上。通过卡勾216的设置,避免了紧固件的使用,且利用卡勾216的卡合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加湿盒2的壳体21设置于箱体内,加湿盒2内的加湿组件22工作,以对冰箱内加湿。触控面板231嵌装于窗口211处,控制板232沿竖向设置,并卡合于壳体21上;控制板232位于触控面板231的后方;抵接件233顶在控制板232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232向前压合在触控面板231上,通过控制板232和触控面板231之间的压合,能够有效的保证触控面板231和控制板232之间的抵接,保证正常的触控功能,从而保证加湿盒2的正常使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可开合的盖设于所述箱体上的箱门、以及加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盒包括:
壳体,其外侧面连接在所述箱门或所述箱体上;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贯通的窗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突伸的限位柱;
加湿组件,其容置于所述壳体内,以用于向箱体内加湿;
触控组件,包括触控面板、控制板、以及抵接件;所述触控面板嵌装于所述窗口处,所述控制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后方;所述抵接件固定在限位柱上,并抵顶在所述控制板的后侧面,以将控制板向前压合在所述触控面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沿竖向设置,所述抵接件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限位柱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抵接件上开设有穿孔,以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穿孔,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将所述抵接件固定于所述限位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上端突伸有卡勾;所述抵接件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抵接件的穿孔可拆卸的卡合于所述卡勾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件的向前超出所述限位柱,所述抵接件为柔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的外周侧面为圆柱形,所述触控面板的外周侧面的后端凸设有止挡圈,所述止挡圈抵接于所述壳体前侧壁的后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以及用于触控的触控部;所述基板沿竖向设置,并卡合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控部凸设在所述基板的前侧面,所述触控部的前侧面抵接于所述触控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沿竖向延伸的隔板,所述基板的底端抵接在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面上;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止位筋;所述基板左右一端的前侧抵接于所述止位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底面上凸设有定位筋,所述定位筋抵接于所述基板的底端的后侧面,所述定位筋的上表面的前端向下前方倾斜设置。
CN202220234376.9U 2022-01-27 2022-01-27 冰箱 Active CN216716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376.9U CN2167166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4376.9U CN2167166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16695U true CN216716695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3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4376.9U Active CN216716695U (zh) 2022-01-27 2022-01-27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16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47017B2 (en) Refrigerator and evaporator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for
CN214039084U (zh) 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
CN108387063B (zh) 嵌入式冰箱
CN216716695U (zh) 冰箱
CN216716698U (zh) 冰箱
CN107120894B (zh) 变容积冷冻冷藏风冷式制冷设备
CN217785544U (zh) 冰箱支架和具有其的冰箱和汽车
CN216716699U (zh) 冰箱
EP4060259A1 (en) Refrigerator
CN216716696U (zh) 冰箱
JP4241626B2 (ja) 冷蔵庫
CN110986464A (zh) 一种冷藏风道结构及风冷冰箱
KR101573534B1 (ko) 모터 장착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트레이 어셈블리
CN116558185A (zh) 冰箱
CN217083030U (zh) 一种冷柜的散热面板安装结构
CN218993785U (zh) 制冷设备的风道板、箱胆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20931348U (zh) 一种空调固定结构及控制柜
CN219222993U (zh) 冰箱机械室和冰箱
CN217715591U (zh) 一种设置风门装置的接水装置
CN214746672U (zh) 冰箱
CN218821172U (zh) 一种冰箱
CN220507369U (zh) 冰箱
CN213747437U (zh) 卧式风冷柜
CN218348974U (zh) 具有磁场的冰箱
CN216347244U (zh) 一种卧式冷冻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