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9187U - 一种车身行李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行李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9187U
CN216709187U CN202122335369.6U CN202122335369U CN216709187U CN 216709187 U CN216709187 U CN 216709187U CN 202122335369 U CN202122335369 U CN 202122335369U CN 216709187 U CN216709187 U CN 216709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vehicle body
connecting block
groove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536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Heng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Heng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Heng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Hengjin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536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9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9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9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行李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身行李架,包括车身,所述车身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行李架连接架,每个所述行李架连接架上均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夹紧旋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滑动连接于第一通槽内的第一连接杆和滑动连接于第二通槽内的第二连接杆,通过移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来调整整个装置的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可以实现很方便的拆装和调节,方便安装在行李架连接架间距不同的车身上,通过设置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可以在整个装置拆除后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旋转到同一方向,不需要完全拆分也可以节省很大的放置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行李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行李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身行李架。
背景技术
车顶行李架是加装在汽车车身顶部,用来安全方便地固定行李物品的支撑架或部件,一般用于两厢式的旅行车、SUV和MPV等车型上,车顶行李架除了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外,它可以能放行李箱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等,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许多方便,是汽车车顶一切搭载方案的基础,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在出游时派上大用场,只要车主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现有技术中,汽车行李架包括下述三种安装结构,第一种为先将底座通过螺栓锁紧在车顶上,再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面,在用螺栓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时,需要在横杆上方开孔,第二种为将横杆拆分成直杆和上盖结构,安装时先将直杆和底座用螺钉连接起来,最后再将塑料上盖扣上,第三种为车顶内部的装饰件没有安装前,先将预装在行李架底部的双头螺栓锁紧在车顶上,这些行李架都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行李架大小及间距需要根据车定安装架的宽度进行定制,使用成本较高,且不能换到其他车辆上使用,而且现有的车身行李架均为固定设计,安装很麻烦且安装到车身上以后不能调节前后间距,当遇到较大件的行李,则不能对其有效承载,且固定式设计在拆除下来以后收放非常占据空间,如果在行路过程中需要拆除则收纳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车身行李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身行李架,包括车身,所述车身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行李架连接架,每个所述行李架连接架上均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夹紧旋钮,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二夹紧旋钮,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插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块,每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三连接块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三夹紧旋钮。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夹紧旋钮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夹紧旋钮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一通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夹紧旋钮与第一通孔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一夹紧旋钮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的内部。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夹紧旋钮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夹紧旋钮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二通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二夹紧旋钮与第二通孔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夹紧旋钮螺纹连接于第二通孔的内部。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均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一通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二通槽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通槽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插接有一个销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三通孔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销轴与第三通孔在同一轴心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三通槽,所述第三通槽的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三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三通槽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内表面直径与销轴的外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四通孔与销轴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销轴的一侧插接于第四通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三夹紧旋钮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五通孔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且所述第三夹紧旋钮与第五通孔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三夹紧旋钮螺纹连接于第五通孔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现有技术中,汽车行李架包括下述三种安装结构,第一种为先将底座通过螺栓锁紧在车顶上,再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面,在用螺栓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时,需要在横杆上方开孔,第二种为将横杆拆分成直杆和上盖结构,安装时先将直杆和底座用螺钉连接起来,最后再将塑料上盖扣上,第三种为车顶内部的装饰件没有安装前,先将预装在行李架底部的双头螺栓锁紧在车顶上,这些行李架都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行李架大小及间距需要根据车定安装架的宽度进行定制,使用成本较高,且不能换到其他车辆上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连接于第一通槽内的第一连接杆和滑动连接于第二通槽内的第二连接杆,可以通过移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来调整整个装置的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通过转动第二夹紧旋钮和第三夹紧旋钮来进行紧固,可以实现很方便的拆装和调节,方便安装在行李架连接架间距不同的车身上。
2、现有的车身行李架均为固定设计,安装很麻烦且安装到车身上以后不能调节前后间距,当遇到较大件的行李,则不能对其有效承载,且固定式设计在拆除下来以后收放非常占据空间,如果在行路过程中需要拆除则收纳非常不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可以在整个装置拆除后将第二连接杆到与第一连接杆旋转到同一方向,不需要将装置完全拆分也可以节省很大的放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身,2-行李架连接架,3-第一连接块,301-卡接槽,302-第一通孔,303-第一通槽,304-第二通孔,4-第一夹紧旋钮,5-第二夹紧旋钮,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块,701-第二通槽,702-第三通孔,703-销轴,8-第三连接块,801-第三通槽,802-第四通孔,803-第五通孔,9-第二连接杆,10-第三夹紧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4所示,一种车身行李架,它包括车身1,车身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行李架连接架2,每个行李架连接架2上均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3,每个第一连接块3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夹紧旋钮4,每个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二夹紧旋钮5,同侧的两个第一连接块3的内部插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杆6,每个第一连接杆6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7,每个第二连接块7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块8,每两个第三连接块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杆9,每个第三连接块8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三夹紧旋钮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连接于第一通槽303内的第一连接杆6和滑动连接于第二通槽701内的第二连接杆9,可以通过移动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9来调整整个装置的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通过转动第二夹紧旋钮5和第三夹紧旋钮10来进行紧固,可以实现很方便的拆装和调节,方便安装在行李架连接架2间距不同的车身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第一连接块3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卡接槽301,卡接槽3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302,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第一夹紧旋钮4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第一夹紧旋钮4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第一夹紧旋钮4与第一通孔302在同一轴心线上,第一夹紧旋钮4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302的内部,顺时针旋转第一夹紧旋钮4,第一夹紧旋钮4逐渐靠近行李架连接架2并与其搭接,两侧的四个第一旋钮4夹紧两个行李架连接架2将整个装置固定在车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303,第一通槽303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304,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第二夹紧旋钮5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第二夹紧旋钮5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第二夹紧旋钮5与第二通孔304在同一轴心线上,第二夹紧旋钮5螺纹连接于第二通孔304的内部,顺时针旋转第二夹紧旋钮5,第二夹紧旋钮5逐渐靠近第一连接杆6并与其搭接,第二夹紧旋钮5可以将第一连接块3与第一连接杆6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连接杆6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303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每个第一连接杆6均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一通槽303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连接块7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二通槽701,第二通槽701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6的外表面相适配,第一连接杆6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二通槽701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二通槽7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702,第三通孔702内插接有一个销轴703,销轴703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三通孔7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销轴703与第三通孔702在同一轴心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三通槽801,第三通槽801的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杆9的外表面相适配,第二连接杆9滑动连接于第三通槽801的内部,第三通槽8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802,第四通孔802的内表面直径与销轴703的外表面直径相等,且第四通孔802与销轴703在同一轴心线上,销轴703的一侧插接于第四通孔802的内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第二连接块7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块8,可以在整个装置拆除后将第二连接杆9到与第一连接杆6旋转到同一方向,不需要将装置完全拆分也可以节省很大的放置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三连接块8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五通孔803,第五通孔8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第三夹紧旋钮10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五通孔803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且第三夹紧旋钮10与第五通孔803在同一轴心线上,第三夹紧旋钮10螺纹连接于第五通孔803的内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汽车行李架包括下述三种安装结构,第一种为先将底座通过螺栓锁紧在车顶上,再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面,在用螺栓将横杆锁紧在底座上时,需要在横杆上方开孔,第二种为将横杆拆分成直杆和上盖结构,安装时先将直杆和底座用螺钉连接起来,最后再将塑料上盖扣上,第三种为车顶内部的装饰件没有安装前,先将预装在行李架底部的双头螺栓锁紧在车顶上,这些行李架都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行李架大小及间距需要根据车定安装架的宽度进行定制,使用成本较高,且不能换到其他车辆上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连接于第一通槽303内的第一连接杆6和滑动连接于第二通槽701内的第二连接杆9,可以通过移动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9来调整整个装置的前后间距和左右间距,通过转动第二夹紧旋钮5和第三夹紧旋钮10来进行紧固,可以实现很方便的拆装和调节,方便安装在行李架连接架2间距不同的车身上,现有的车身行李架均为固定设计,安装很麻烦且安装到车身上以后不能调节前后间距,当遇到较大件的行李,则不能对其有效承载,且固定式设计在拆除下来以后收放非常占据空间,如果在行路过程中需要拆除则收纳非常不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第二连接块7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接块8,可以在整个装置拆除后将第二连接杆9到与第一连接杆6旋转到同一方向,不需要将装置完全拆分也可以节省很大的放置空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行李架连接架(2),每个所述行李架连接架(2)上均卡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3),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一夹紧旋钮(4),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二夹紧旋钮(5),同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内部插接有一个第一连接杆(6),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块(7),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块(7)的顶部均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三连接块(8),每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块(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杆(9),每个所述第三连接块(8)的顶部均螺纹连接有一个第三夹紧旋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底部均开设有一个卡接槽(301),所述卡接槽(3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302),所述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夹紧旋钮(4)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一夹紧旋钮(4)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一通孔(3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一夹紧旋钮(4)与第一通孔(302)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一夹紧旋钮(4)螺纹连接于第一通孔(30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槽(303),所述第一通槽(303)的顶部均开设有一个第二通孔(304),所述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夹紧旋钮(5)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第二夹紧旋钮(5)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二通孔(304)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二夹紧旋钮(5)与第二通孔(304)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二夹紧旋钮(5)螺纹连接于第二通孔(30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外表面与第一通槽(303)的内表面直径相等,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6)均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一通槽(30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二通槽(701),所述第二通槽(701)的内表面与第一连接杆(6)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杆(6)滑动连接于同侧的两个第二通槽(70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7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三通孔(702),所述第三通孔(702)内插接有一个销轴(703),所述销轴(703)的外表面直径与第三通孔(702)的内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销轴(703)与第三通孔(702)在同一轴心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8)的内部开设有一个第三通槽(801),所述第三通槽(801)的内表面与第二连接杆(9)的外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杆(9)滑动连接于第三通槽(801)的内部,所述第三通槽(801)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四通孔(802),所述第四通孔(802)的内表面直径与销轴(703)的外表面直径相等,且所述第四通孔(802)与销轴(703)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销轴(703)的一侧插接于第四通孔(80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8)的一侧开设有一个第五通孔(803),所述第五通孔(8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所述第三夹紧旋钮(10)的外表面开设有与第五通孔(803)内表面相适配的螺纹,且所述第三夹紧旋钮(10)与第五通孔(803)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第三夹紧旋钮(10)螺纹连接于第五通孔(803)的内部。
CN202122335369.6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车身行李架 Active CN216709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369.6U CN216709187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车身行李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5369.6U CN216709187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车身行李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9187U true CN216709187U (zh) 2022-06-10

Family

ID=8187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5369.6U Active CN216709187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车身行李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9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55332B2 (en) Hinged utility rack for vehicles
CA2169574C (en) Single arm holder and bracket for bicycle rack
US5516020A (en) Truck mount bicycle rack
US3891132A (en)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a bicycle on a vehicle
CN104736418B (zh) 用于越野车辆的模块化框架结构
CN203974688U (zh) 连接器组件和剪式千斤顶
US20080110841A1 (en) Multi-function vehicle-carrying frame
US4219142A (en) Bicycle rack for autos
US5879102A (en) Clamp for minimizing interplay between two components
JP2018534207A (ja) 車両用多目的キャリア
US20080011795A1 (en) Bicycle transport rack
CN216709187U (zh) 一种车身行李架
US20200094749A1 (en) Hidden Easy Bike Rack
US10549700B2 (en) Pickup box adaptable side-mounted rail
US6616022B1 (en) Bicycle support system
US20090302077A1 (en) Bicycle Rack for Pick-up Trucks
US20160243998A1 (en) A Carrier For Mounting To A Vehicle
CN202053967U (zh) 一种车载架
CN220615676U (zh) 用于固定车顶行李架的锁紧装置
CN221049609U (zh) 车顶翻转行李架
CN220009629U (zh) 行李架组件及车辆
CN21408406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行李架
CN22057715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车用支架
CN216611066U (zh)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
CN217347670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的多功能龙门式置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