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00741U - 一种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00741U
CN216700741U CN202122641048.9U CN202122641048U CN216700741U CN 216700741 U CN216700741 U CN 216700741U CN 202122641048 U CN202122641048 U CN 202122641048U CN 216700741 U CN216700741 U CN 216700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wire
assembly
heat sink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10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易兵
戴俊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inners Sun Plastic and Electron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10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00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00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00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散热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包括壳体、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其中,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均置于壳体的内部,散热组件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可以辅助电子设备散热;线件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和发光组件,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固定件开设有走线槽,线件穿设于走线槽。该散热器可以有效防止散热器内部的线件分布散乱,有利于保护线件,避免线件加速老化而影响发光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散热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可以辅助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散热,然而现有散热器中内部的导线分布散乱,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抵触到散热片上,导线长期与散热片接触会加速导线的老化,影响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散热器内部的导线分布散乱而影响元件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散热器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散热组件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线件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和发光组件,固定件固定连接于壳体的内壁,固定件开设有走线槽,线件穿设于走线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固定件的侧面开设有缺口,缺口连通走线槽,缺口用于供线件被放入走线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散热器还包括压件,压件容置于走线槽内,用于压住线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压件的宽度大于缺口的宽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于背向缺口的一侧,压件开设有容纳槽,线件容置于容纳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容纳槽具有朝向走线槽的内壁的开口,开口朝容纳槽的宽度方向两侧扩张。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壳体包括背壳部和盖壳部,盖壳部能拆卸地盖设于背壳部,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均置于背壳部和盖壳部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发光组件包括灯件和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通过线件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灯件电连接于第二控制器;于灯件对应的位置,背壳部上设有透光部,透光部用于供灯件发出的光线穿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于背向背壳部的一侧,盖壳部设有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两个夹持部相对设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鳍片组件和制冷件,风扇安装于鳍片组件上,制冷件的一侧抵接鳍片组件,另一侧抵接盖壳部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散热器通过壳体将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包裹在内,线件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和发光组件,从而将发光组件和第一控制器电导通,在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开设走线槽,将线件穿设于走线槽,对线件的分布进行限制,因此第一控制器和发光组件之间的线件位置布设有序,有利于避免线件与散热组件接触而加速老化。显然,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可以有效防止散热器内部的线件分布散乱,有利于保护线件,避免线件加速老化而影响发光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散热器的另一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散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散热器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7的散热器的压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如下:
1、壳体;11、背壳部;111、透光部;112、安装槽;12、盖壳部;121、夹持部;
2、第一控制器;21、接口;
3、散热组件;31、风扇;32、鳍片组件;33、制冷件;
4、发光组件;41、灯件;42、第二控制器;
5、线件;
6、固定件;61、走线槽;62、缺口;
7、压件;71、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的散热器,主要用于辅助电子设备散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另外,该散热器不仅能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还能发光,以起到烘托氛围的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散热器包括壳体1、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发光组件4、线件5和固定件6,其中,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发光组件4、线件5和固定件6均置于壳体1的内部,散热组件3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可以辅助电子设备散热;线件5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2和发光组件4,固定件6固定连接于壳体1的内壁,固定件6开设有走线槽61,线件5穿设于走线槽61。
示例性的是,固定件6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零件,也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子部件组装而成,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包括两个子部件,两个子部件呈夹角设置,夹角处形成走线槽61。优选的,线件5可以为导线。
可以理解的是,该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该散热器通过壳体1将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发光组件4、线件5和固定件6包裹在内,线件5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2和发光组件4,从而将发光组件4和第一控制器2电导通,在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件6,固定件6上开设走线槽61,将线件5穿设于走线槽61,对线件5的分布进行限制,因此第一控制器2和发光组件4之间的线件5位置布设有序,有利于避免线件5与散热组件3接触而加速老化。
综上,相比现有技术,散热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散热器可以有效防止散热器内部的线件5分布散乱,有利于保护线件5,避免线件5加速老化而影响发光组件4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8,对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固定件6的侧面开设有缺口62,缺口62连通走线槽61,缺口62用于供线件5被放入走线槽61。可以理解的是,线件5从走线槽61的一端穿设至走线槽61的另一端,而缺口62开设在固定件6的侧面,使得线件5在装配的过程中可以从侧面的缺口62放入走线槽61,而不需要从走线槽61的一端穿至另一端,有利于降低装配人员的工作难度,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6至图8所示,散热器还包括压件7,压件7容置于走线槽61内,用于压住线件5。示例性的是,压件7呈柱状,线件5穿设于走线槽61后,压件7也处于走线槽61内,可以压住线件5,避免线件5在走线槽61内晃动,尤其是线件5的直径远小于走线槽61的宽度时,压件7可以有效减小线件5在走线槽61内的移动空间,更进一步限制线件5的位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7所示,压件7的宽度大于缺口62的宽度。示例性的是,固定件6由两个子部件组成,两个子部件呈夹角设置,夹角处形成走线槽61,两个子部件分别设有延伸部(图未示),两个延伸部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形成该缺口62,压件7的宽度大于缺口62的宽度,可以避免压件7从缺口62脱离走线槽61,确保装配完成后压件7持续压住线件5。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于背向缺口62的一侧,压件7开设有容纳槽71,线件5容置于容纳槽71。可以理解的是,在压件7压住线件5时,线件5被扣在容纳槽71内,且压件7上的容纳槽71背向固定件6的缺口62,即使线件5从容纳槽71脱离,也不容易从缺口62脱离走线槽61,进一步增强线件5位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容纳槽71具有朝向走线槽61的内壁的开口(图未示),容纳槽71的开口朝容纳槽71的宽度方向两侧扩张。可以理解的是,容纳槽71的开口扩张后,开口的宽度大于容纳槽71自身的宽度,有利于将线件5置于容纳槽71之中。本实施例中,容纳槽71的开口边沿可以为倒角或弧面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壳体1包括背壳部11和盖壳部12,盖壳部12能拆卸地盖设于背壳部11,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发光组件4、线件5和固定件6均置于背壳部11和盖壳部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控制器2、散热组件3、发光组件4、线件5和固定件6置于背壳部11上,再将盖壳部12盖设于背壳部11,背壳部11和盖壳部12可拆卸连接,组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和图7所示,发光组件4包括灯件41和第二控制器42,第二控制器42通过线件5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2,灯件41电连接于第二控制器42;于灯件41对应的位置,背壳部11上设有透光部111,透光部111用于供灯件41发出的光线穿过。
示例性的是,背壳部11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112,第二控制器42安装于安装槽112内,实现位置固定,灯件41与第二控制器42连接,灯件41优选为氛围灯,可以产生灯光效果,使得散热器使用过程中更加炫酷,灯件41发出的光线穿过背壳部11的透光部111,从而散发到散热器的外部,便于用户从外部欣赏炫酷的灯光。优选的,透光部111的材质可以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塑胶、硅胶等。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器2上设有接口21,线件5的一端与接口21焊接,实现第一控制器2和第二控制器42的电导通。在其他实施例中,线件5的一端与第一控制器2的接口21通过插接口21连接,实现可拆卸连接,方便线件5与第一控制器2的装配和拆卸。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于背向背壳部11的一侧,盖壳部12设有至少两个夹持部121,至少两个夹持部121相对设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21的数量为两个,将电子设备夹持在两个夹持部121之间,对电子设备进行固定,散热器可以对电子设备辅助散热,提高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散热组件3包括风扇31、鳍片组件32和制冷件33,风扇31安装于鳍片组件32上,制冷件33的一侧抵接鳍片组件32,另一侧抵接盖壳部12的内壁。示例性的是,制冷件33优选为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件33抵接盖壳部12的内壁和鳍片组件32,鳍片组件32包括多个散热鳍片,风扇31安装于多个散热鳍片之间,将电子设备夹持于夹持部121之间后,电子设备会抵接盖壳部12的外壁,而制冷件33抵接盖壳部12的内壁,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可以传导至制冷件33,制冷件33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散热鳍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空气中,风扇31将热风吹到散热器外部,加快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控制器、散热组件、发光组件、线件和固定件,所述散热组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线件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发光组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固定件开设有走线槽,所述线件穿设于所述走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侧面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连通所述走线槽,所述缺口用于供所述线件被放入所述走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压件,所述压件容置于所述走线槽内,用于压住所述线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的宽度大于所述缺口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于背向所述缺口的一侧,所述压件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线件容置于所述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具有朝向所述走线槽的内壁的开口,所述开口朝所述容纳槽的宽度方向两侧扩张。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背壳部和盖壳部,所述盖壳部能拆卸地盖设于所述背壳部,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散热组件、所述发光组件、所述线件和所述固定件均置于所述背壳部和所述盖壳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灯件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线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灯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器;于所述灯件对应的位置,所述背壳部上设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用于供所述灯件发出的光线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于背向所述背壳部的一侧,所述盖壳部设有至少两个夹持部,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相对设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扇、鳍片组件和制冷件,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鳍片组件上,所述制冷件的一侧抵接所述鳍片组件,另一侧抵接所述盖壳部的内壁。
CN202122641048.9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散热器 Active CN216700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048.9U CN2167007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048.9U CN2167007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00741U true CN216700741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0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1048.9U Active CN216700741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00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34964B1 (en) LED lamp with a heat sink assembly
US7259964B2 (en) Display device
US7854534B2 (en) LED lamp
EP2400214B1 (en) Lighting device
US20100246172A1 (en) Led lamp
US6446708B1 (en)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US20040108100A1 (en) Heat dissipator
US20080068807A1 (en) Heat-dissipating device for back light source for flat panel display
CN211502460U (zh) 一种灯具
US7520640B1 (en) LED wall lamp with a heat sink
US7282841B2 (en) Lamp assembly with LED light sources including threaded heat conduction base
CN216700741U (zh) 一种散热器
CN101603673A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KR101638027B1 (ko) 엘이디 조명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101294943B1 (ko) 방열구조를 가지는 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조명장치
WO2007146062A2 (en) Led light and heat sink apparatus
CN210567659U (zh) 一种灯具
CN212135117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灯具外壳及其成像灯
CN216310495U (zh) 灯光设备
CN217928579U (zh) 一种方便安装且可快速散热的小型车灯
CN218787497U (zh) 一种散热结构及led灯具
CN219933803U (zh) 一种车灯散热器装置
CN218336867U (zh) 一种具有氛围灯功能的散热器
CN217635285U (zh) 防护散热型工矿灯
CN219036333U (zh) 一种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