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8985U -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8985U
CN216698985U CN202123447684.4U CN202123447684U CN216698985U CN 216698985 U CN216698985 U CN 216698985U CN 202123447684 U CN202123447684 U CN 202123447684U CN 216698985 U CN216698985 U CN 216698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ox
energy storage
power station
type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76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太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Y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76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8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8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8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壳体的箱壁上嵌入有接线箱,接线箱包括有两个窗口,这样在集装箱壳体的箱内箱外都可进行接线,接线箱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和取电接头,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结构集装箱式电站的接口适配,另外,接线箱还进行了内外接线的隔离,也就是接线箱底部用于集装箱壳体外部接线的第一进线口和用于集装箱壳体内部接线的第二进线口之间通过斜向隔板分隔开,如此第一进线口只能允许集装箱壳体外部的走线穿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壳体自带有接线箱模块,并且在箱盖盖合的状态下,箱盖的外表面与集装箱壳体的箱壁的表面齐平,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背景技术
当前,在很多基础建设的场地及生活场合中都会涉及到存在没有电网供电的情况,因此,市场对于多种类型的集装箱电站的需求也再日益增大,集装箱电站结构复杂,其内部集成有多种各样的设备,为了便于外部连接集装箱内多种设备进行调试,现有技术通常会想到使用接线箱来引出并汇集这些设备的接头接口,但是现有的集装箱上并未携带有专门的接线箱,而普通的接线箱有无法满足集装箱电站的接线需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集装箱缺乏用于专门汇集内部设备调试接头接口的接线箱,导致设备调试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包括集装箱壳体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壳体的箱壁上的接线箱;
所述接线箱包括箱体,箱盖,接线板以及背板,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窗口,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进线口;所述箱盖的顶部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箱盖用于盖合所述第一窗口;所述背板卡入所述第二窗口并与所述后面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接线板用于将所述箱体分割成包括所述第一窗口的外箱部分以及包括所述第二窗口的内箱部分;所述接线板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以及多种取电接头;所述内箱部分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内部;且在所述箱盖盖合的状态下,所述箱盖的外表面与所述集装箱壳体的箱壁的表面齐平;
所述进线口包括位于所述外箱部分的第一进线口以及位于所述内箱部分的第二进线口;所述第一进线口和所述第二进线口之间通过斜向隔板隔开,所述斜向隔板用于使所述第一进线口只能允许所述集装箱外部的走线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柜锁,所述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箱盖开启时对所述箱盖进行支撑的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箱部分的内壁与所述箱盖的内表面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箱部分的内壁上设置几字形支架,所述气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几字形支架铰接;所述箱盖的内表面设置有铰座,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座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板的正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接线板的上部和下部隔成通信接口区和取电测试区,多种所述通信接口集中设置在所述通信接口区内,多种所述取电接头集中设置在所述取电测试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线材穿过的缺口,所述外箱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材的线夹。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种所述取电接头包括接线铜排,所述接线铜排包括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铜板两端的紧固件,所述铜板贯穿所述接线板设置并通过L形连接片与所述接线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箱部分的所述铜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所述互感器本体的中间设置有铜板过孔,所述铜板过孔四周的所述互感器本体上设置有吸盘固定机构,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所述吸盘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铜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线板的背面,所述接线板的左边缘上和右边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竖向线槽和第二竖向线槽,所述通信接口区上边缘的所述接线板上和所述通信接口区下边缘的所述接线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线槽和第二横向线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二窗口下方的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适配的插孔;所述背板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搭扣,所述第二窗口上方的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搭扣适配的扣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线口两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内箱部分和所述外箱部分进行垫高的支撑板。
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在集装箱壳体的箱壁上嵌入有接线箱,接线箱包括有两个窗口,这样在集装箱壳体的箱内箱外都可进行接线,接线箱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和取电接头,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结构集装箱式电站的接口适配,另外,接线箱还进行了内外接线的隔离,也就是接线箱底部用于集装箱壳体外部接线的第一进线口和用于集装箱壳体内部接线的第二进线口之间通过斜向隔板分隔开,如此第一进线口只能允许集装箱壳体外部的走线穿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壳体自带有接线箱模块,并且在箱盖盖合的状态下,箱盖的外表面与集装箱壳体的箱壁的表面齐平,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箱盖支撑机构的接线箱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视角)。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箱盖支撑机构的接线箱的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的接线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区的放大图。
图6为图2中B区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C区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E区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的接线板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F区的放大图。
图11为图3中D区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中G区的放大图。
图13为图3中H区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如下:
480-集装箱壳体;470-接线箱;10-箱体;20-接线板;30-箱盖;40-背板; 50-前面板;60-后面板;70-顶板;80-底板;90-左侧板;430-右侧板;100- 第一窗口;110-第二窗口;120-进线口;130-外箱部分;140-内箱部分;490- 斜向隔板;150-气撑杆;440-柜锁;160-几字形支架;170-铰座;180-挡水沿; 190-方形框架;200-挡板;210-通信接口区;220-取电测试区;230-缺口;240- 线夹;250-铜板;260-紧固件;300-L形连接片;310-电流互感器;320-互感器本体;330-吸盘固定机构;340-第一竖向线槽;350-第二竖向线槽;360-第一横向线槽;370-第二横向线槽;380-插销;450-插孔;390-伸缩搭扣;460- 扣孔;400-第一进线口;410-第二进线口;420-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包括集装箱壳体480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壳体480的箱壁上的接线箱470,所述接线箱470嵌入在所述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箱壁上,参见图2和图3,所述接线箱包括箱体10,接线板20,箱盖30以及背板40;其中,所述箱体10 包括前面板50、后面板60、顶板70、底板80、左侧板90和右侧板430,所述箱体10的所述前面板50上设置有第一窗口100,所述箱体10的所述后面板60 上设置有第二窗口110,所述箱体10的所述底板80上设置有进线口120;
参见图2和图3,所述接线板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所述接线板20与所述第一窗口100和所述第二窗口110的平面平行,参见图4,所述接线板20 用于将所述箱体10分割成包括所述第一窗口100的外箱部分130以及包括所述第二窗口110的内箱部分140,所述接线板20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以及多种取电接头;多种所述通信接口包括USB接口、HDMI接口、VGA接口以及COM 1 接口等等,多种所述取电接头则包括接线铜排、充电插头以及充电插座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箱盖30可以通过顶部、底部、左边缘或右边缘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底部、左边缘或右边缘铰接,示例性的,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箱盖30的顶部与所述前面板50的顶部铰接,铰接方式例如合页连接,所述箱盖30用于盖合所述第一窗口100;所述背板40卡入所述第二窗口110并与所述后面板60可拆卸连接。所述背板40卡入所述第二窗口110的意思是所述背板40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第二窗口110相同,所述背板40卡入所述第二窗口110后,所述背板40的外表面和所述后面板60的外表面齐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箱盖30面向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外部,需要打开的频率更高,所以采用铰接结构,所述背板40面向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内部,打开的频率较低,且为了节省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内部空间,所以采用卡入的方式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箱部分140朝向所述集装箱 480的内部;且在所述箱盖30盖合的状态下,所述箱盖30的外表面与所述集装箱壳体480的箱壁的表面齐平;参见图2和图4,所述底板80上的所述进线口120包括位于所述外箱部分130的第一进线口400和位于所述内箱部分140 的第二进线口410;参见图1和图12,所述第一进线口400和所述第二进线口 410之间通过斜向隔板490隔开,所述斜向隔板490用于使所述第一进线口400 只能允许所述集装箱480外部的走线穿过。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箱470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箱盖30开启时对所述箱盖30进行支撑的气撑杆150(又称气弹簧);所述气撑杆15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箱部分140的内壁与所述箱盖30的内表面铰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气撑杆150可以设置有1-2根,示例性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气撑杆150设置有2根,用于在所述箱盖30打开时分别对所述箱盖30的左边缘和所述箱盖30的右边缘进行支撑,配套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箱盖 30上还设置有柜锁440。
参见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箱部分130 的内壁上设置几字形支架160,所述气撑杆150的一端与所述几字形支架160 铰接;参见图2和图6,所述箱盖30的内表面设置有铰座170,所述箱盖30 的内表面是指所述箱盖30盖合后朝向所述接线板20的表面,所述气撑杆150 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座170铰接。所述几字形支架160的设置数量依据所述气撑杆150的数量确定,当所述气撑杆150设置有2根时,所述外箱部分130的左内壁和右内壁上各设有一个所述几字形支架160,同样的所述箱盖30的内表面上设置的铰座170也设置有2个。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窗口100四周的所述前面板50上设置有挡水沿180,参见图7,所述挡水沿180由4条倒L 形的围边组成,参见图2,所述箱盖3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方形框架190,所述方形框架190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挡水沿180适配,所述铰座170安装在所述方形框架190的左右两条边上。
参见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板20的正面上设置有挡板200,所述接线板20的正面为所述接线板20面向所述第一窗口100 的表面,所述挡板200用于将所述接线板20的上部和下部隔成通信接口区210 和取电测试区220,多种所述通信接口集中设置在所述通信接口区210内,多种所述取电接头集中设置在所述取电测试区22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电测试区220的所述接线板20为绝缘材质,本实用新型接线箱的接线板20对通信接口和取电接头部分进行了集中分开设置,提高了接线的安全性。
参件图4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200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线材穿过的缺口230,所述外箱部分130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材的线夹24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接线后设备的整体美观,走线一般是通过箱体10底部的进线口穿入外箱部分130内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引导线材连至通信接口区210,所以在所述外箱部分130的内壁上设置了线夹240,以及在挡板200的两端设置了用于线材穿过的缺口230。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种所述取电接头包括接线铜排,参见图9,所述接线铜排包括铜板250以及设置在所述铜板250两端的紧固件 260,所述铜板250贯穿所述接线板20设置并通过L形连接片300与所述接线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板20的背面为所述接线板20朝向所述背板 40的一面。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接线板20上设置有若干的铜板穿孔,所述铜板穿孔略大于所述铜板250以便于所述铜板250穿过,在所述接线板20 的背面每个铜板穿孔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L形连接片300,两侧的所述L形连接片300对称设置,所述铜板250穿过所述铜板250穿孔后利用紧固件将所述铜板250和所述L形连接片300固定。
参见图9,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箱部分140的所述铜板250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310,参见图10,所述电流互感器310包括互感器本体320,所述互感器本体320的中间设置有铜板过孔,所述铜板过孔四周的所述互感器本体320上设置有吸盘固定机构330,所述电流互感器310通过所述吸盘固定机构320固定在所述铜板250上。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流互感器310使用的可以是开口电流互感器AKH-0.66,通过电流互感器 310可以使得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内部的大电流转换为小电流,以提高后续测量得安全性。
参见图9,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接线板20的背面,所述接线板20的左边缘上和右边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竖向线槽340和第二竖向线槽350,所述通信接口区210上边缘的所述接线板20上和所述通信接口区210 下边缘的所述接线板20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线槽360和第二横向线槽3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向线槽360和所述第二横向线槽370用于从所述第一竖向线槽340和所述第二竖向线槽引线350,所述第一竖向线槽340、所述第二竖向线槽350、所述第一横向线槽360和所述第二横向线槽370主要用于引导线材转向所述接线板20的背面的通信接口区210,这些线槽的结构大致相同,都包括槽体以及阵列设置在所述槽体的两个侧边上的若干夹线口。
参见图2、图3、图9、图11和图13,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背板40的底部设置有插销380,所述第二窗口110下方的所述后面板 60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380适配的插孔450;所述背板40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搭扣390,所述第二窗口110上方的所述后面板60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搭扣390 适配的扣孔4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板40安装时,先将底部的插销380拆入插孔450中,之后推压所述背板40的顶部使伸缩搭扣390入扣孔460中,解锁时则相反,即先按压伸缩搭扣390使其从扣孔460中脱离,之后在从插孔450 中取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伸缩搭扣390可以是DK725-3B伸缩搭扣。
参见图4和图2,所述第二进线口410两侧的所述底板80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内箱部分140和所述外箱部分130进行垫高的支撑板4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箱部分140和所述外箱部分130是一体的,只是所述进线口120对应被接线板20分为了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进线口410)用于集装箱式储能电站内部的走线穿过进入内箱部分140,第二部分(第一进线口400)用于外部测试设备的走线穿过进入外箱部分130,在底板80上设置支撑板420将外箱部分130和内箱部分140抬高可以更加便于从底部进行穿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在集装箱壳体的箱壁上嵌入有接线箱,接线箱包括有两个窗口,这样在集装箱壳体的箱内箱外都可进行接线,接线箱的内部设置有接线板,接线板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和取电接头,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结构集装箱式电站的接口适配,另外,接线箱还进行了内外接线的隔离,也就是接线箱底部用于集装箱壳体外部接线的第一进线口和用于集装箱壳体内部接线的第二进线口之间通过斜向隔板分隔开,如此第一进线口只能允许集装箱壳体外部的走线穿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壳体自带有接线箱模块,并且在箱盖盖合的状态下,箱盖的外表面与集装箱壳体的箱壁的表面齐平,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多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壳体以及嵌入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壳体的箱壁上的接线箱;
所述接线箱包括箱体,箱盖,接线板以及背板,所述箱体的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箱体的后面板上设置有第二窗口,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设置有进线口;所述箱盖的顶部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箱盖用于盖合所述第一窗口;所述背板卡入所述第二窗口并与所述后面板可拆卸连接;
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接线板用于将所述箱体分割成包括所述第一窗口的外箱部分以及包括所述第二窗口的内箱部分;所述接线板上安装有多种通信接口以及多种取电接头;所述内箱部分朝向所述集装箱的内部;且在所述箱盖盖合的状态下,所述箱盖的外表面与所述集装箱壳体的箱壁的表面齐平;
所述进线口包括位于所述外箱部分的第一进线口以及位于所述内箱部分的第二进线口;所述第一进线口和所述第二进线口之间通过斜向隔板隔开,所述斜向隔板用于使所述第一进线口只能允许所述集装箱外部的走线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柜锁,所述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箱盖开启时对所述箱盖进行支撑的气撑杆;所述气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箱部分的内壁与所述箱盖的内表面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部分的内壁上设置几字形支架,所述气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几字形支架铰接;所述箱盖的内表面设置有铰座,所述气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的正面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将所述接线板的上部和下部隔成通信接口区和取电测试区,多种所述通信接口集中设置在所述通信接口区内,多种所述取电接头集中设置在所述取电测试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线材穿过的缺口,所述外箱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线材的线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多种所述取电接头包括接线铜排,所述接线铜排包括铜板以及设置在所述铜板两端的紧固件,所述铜板贯穿所述接线板设置并通过L形连接片与所述接线板的背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部分的所述铜板上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本体,所述互感器本体的中间设置有铜板过孔,所述铜板过孔四周的所述互感器本体上设置有吸盘固定机构,所述电流互感器通过所述吸盘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铜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线板的背面,所述接线板的左边缘上和右边缘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竖向线槽和第二竖向线槽,所述通信接口区上边缘的所述接线板上和所述通信接口区下边缘的所述接线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线槽和第二横向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底部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二窗口下方的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销适配的插孔;所述背板的顶部设置有伸缩搭扣,所述第二窗口上方的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搭扣适配的扣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线口两侧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内箱部分和所述外箱部分进行垫高的支撑板。
CN202123447684.4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Active CN216698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7684.4U CN2166989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7684.4U CN2166989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8985U true CN216698985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17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7684.4U Active CN216698985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8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98985U (zh)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的集装箱壳体
CN204789675U (zh) 一种电表箱
CN114046201B (zh) 一种集装箱式储能电站
CN216751099U (zh) 一种带箱盖支撑的接线箱
CN216751098U (zh) 一种接线箱的箱盖防水结构
CN210167971U (zh) 模组模块化整流柜
CN216751097U (zh) 一种接线箱的背板拆卸结构
CN206195295U (zh) 一种母线槽
CN216751100U (zh) 一种带线材固定的接线箱
CN209516237U (zh) 一种移动排插
CN211858715U (zh) 电芯固定装置
CN213304703U (zh) 一种配电箱
CN213423280U (zh) 便装式电能计量箱
CN218161373U (zh) 一种煤改电专用配电箱
CN213125472U (zh) 一种便于安装与检修的接线盒
CN215896631U (zh) 一种储能电池接线柱
CN214255575U (zh) 一种通信配线箱
CN210468482U (zh) 一种配电箱用辅助安装结构以及配电箱
CN218216461U (zh) 一种多芯电缆用绝缘保护管
CN218274471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用插拔装置
CN216625195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接线盒
CN213517265U (zh) 一种防水一体式电表箱
CN210628890U (zh) 一种便于引线的高低压电力开关柜
CN219034555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入户门
CN212849383U (zh) 一种分布式直流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