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4624U -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4624U
CN216694624U CN202220296425.1U CN202220296425U CN216694624U CN 216694624 U CN216694624 U CN 216694624U CN 202220296425 U CN202220296425 U CN 202220296425U CN 216694624 U CN216694624 U CN 216694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flat tube
flat
fins
pip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64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2964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4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4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4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换热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扁管本体内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隔板,以使扁管本体内构成多个微通道,扁管本体的两侧端呈弧形、方形或尖角形,在扁管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翅片,在扁管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翅片,换热器采用前述换热扁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通过扁管本体正面和背面的矩阵排列翅片配合扁管本体内的隔板,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在确保换热扁管的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还具有便于实现换热扁管的单侧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采用该扁管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微通道扁管,又称之为平行流扁管,通常是指采用精炼铝棒、通过热挤压、经表面喷锌防腐处理的薄壁多孔扁形管状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冷剂的空调系统中作为承载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管道零部件,是新一代平行流微通道空调换热器的关键材料。
标准GB∕T 33230-2016 公开了铝及铝合金多孔微通道扁管型材的技术要求,现有文献CN202709840U公开了一种多孔微通道铝扁管,其中,铝扁管包括外表面涂有锌层的铝制管体,管体内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内齿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然而,如前所述多孔微通道铝扁管都属于常规结构,其换热效率有待进一步改善,且其不方便实现换热扁管的单侧换热功能。
另外,就换热扁管而言,其壁厚越薄换热效率越高,但壁厚越薄会导致换热扁管强度和稳定性越差,因此,如何在确保换热扁管的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采用该扁管的换热器,该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包括扁管本体,扁管本体内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隔板,以使扁管本体内构成多个微通道,扁管本体的两侧端呈弧形、方形或尖角形,其特征在于:在扁管本体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翅片,在扁管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翅片。
为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第一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的正面形成65-85°的夹角,第二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的背面形成65-85°的夹角,且所有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表面的夹角相同。
为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所有翅片的尖部、腹部均比翅片根部薄,采用这样地结构能够有利于气流在翅片根部周围形成更优化的扰流,更利于换热。
为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所有翅片的宽度方向与扁管本体宽度方向一致,扁管本体宽度方向是指从扁管本体其中一个弧形端侧延伸至另一弧形端侧的方向。
为进一步提高换热扁管的稳定性,在扁管本体内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肋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微通道的横截面呈矩形或三角形。作为更优选方案,所述微通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此种结构便于实现换热扁管的单侧换热功能,只需要将部分呈三角形的微通道封堵就能够实现单侧换热。
一种采用前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器,所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固定在换热器箱体内,换热器箱体与微通道换热扁管之间的空间作为其中一种换热媒介(如冷媒介质)流动通道,微通道换热扁管的微通道作为另一换热媒介(如热媒介质)流动通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通过扁管本体正面和背面的矩阵排列翅片配合扁管本体内的隔板,不仅换热效率高,其换热扁管换热效率为常规多孔微通道扁管换热效率的3-8倍,而且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在确保换热扁管的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还具有便于实现换热扁管的单侧换热功能,只需要将部分呈三角形的微通道封堵就能够实现单侧换热。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5中B部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纵截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局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包括扁管本体4,扁管本体4内具有间隔布置的五个隔板3,以使扁管本体4内构成六个微通道2,扁管本体4的两侧端1呈弧形,在扁管本体4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翅片6,在扁管本体4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翅片5,第一翅片6布满扁管本体4的正面,第二翅片5布满扁管本体4的背面。其中,第一翅片6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正面形成85°的夹角,第二翅片5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背面形成85°的夹角,即所有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表面的夹角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有翅片的尖部11、腹部12均比翅片根部13薄,即翅片的尖部11厚度小于翅片根部13厚度,翅片腹部12厚度小于翅片根部13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有翅片的宽度方向与扁管本体4宽度方向一致,即如图2所示布置方式,单个翅片纵向布置,单个翅片从扁管本体4顶部的弧形端侧延伸至底部的弧形端侧方向。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2的横截面呈矩形。
一种本实施例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器,所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固定在换热器箱体内,换热器箱体与微通道换热扁管之间的空间作为其中一种换热媒介流动通道,微通道换热扁管的微通道2作为另一换热媒介流动通道。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包括扁管本体4,扁管本体4内具有间隔布置的五个隔板3,以使扁管本体4内构成六个微通道2,扁管本体4的两侧端1呈弧形,在扁管本体4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翅片6,在扁管本体4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翅片5,第一翅片6布满扁管本体4的正面,第二翅片5布满扁管本体4的背面。其中,第一翅片6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正面形成80°的夹角,第二翅片5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背面形成80°的夹角,即所有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表面的夹角相同。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所有翅片的尖部11、腹部12均比翅片根部13薄,即翅片的尖部11厚度小于翅片根部13厚度,翅片腹部12厚度小于翅片根部13厚度。
本实施例中,所有翅片的宽度方向与扁管本体4宽度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并配置可塞入微通道2中的堵头或可盖住部分微通道2的封板。
一种本实施例中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器,所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固定在换热器箱体内,换热器箱体与微通道换热扁管之间的空间作为热媒介流动通道,微通道换热扁管的微通道2作为冷媒介流动通道。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当需要控制换热扁管左侧壁仅具有换热功能时,只需要将三角形底边位于右侧的微通道封堵就能够实现右单侧换热;当需要控制换热扁管右侧壁仅具有换热功能时,只需要将三角形底边位于左侧的微通道封堵就能够实现左单侧换热。
实施例3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参照实施例1并结合图7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扁管本体4内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肋部7。
实施例4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参照实施例1,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扁管本体的两侧端呈方形或尖角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通过扁管本体正面和背面的矩阵排列翅片配合扁管本体内的隔板,不仅换热效率高,其换热扁管换热效率为同规格的常规多孔微通道扁管换热效率的3-8倍,而且具有高强度和高稳定性的优点,在确保换热扁管的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兼顾其高强度和高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还具有便于实现换热扁管的单侧换热功能,只需要将部分呈三角形的微通道封堵就能够实现单侧换热。

Claims (7)

1.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包括扁管本体(4),扁管本体(4)内具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隔板(3),以使扁管本体(4)内构成多个微通道(2),扁管本体(4)的两侧端(1)呈弧形、方形或尖角形,其特征在于:在扁管本体(4)的正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一翅片(6),在扁管本体(4)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第二翅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翅片(6)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正面形成65-85°的夹角,第二翅片(5)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4)的背面形成65-85°的夹角,且所有翅片的外弧面与扁管本体表面的夹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有翅片的尖部(11)、腹部(12)均比翅片根部(13)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有翅片的宽度方向与扁管本体(4)宽度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在扁管本体(4)内壁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肋部(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2)的横截面呈矩形或三角形。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固定在换热器箱体内,换热器箱体与微通道换热扁管之间的空间作为其中一种换热媒介流动通道,微通道换热扁管的微通道(2)作为另一换热媒介流动通道。
CN202220296425.1U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Active CN216694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6425.1U CN216694624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6425.1U CN216694624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4624U true CN21669462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6425.1U Active CN216694624U (zh) 2022-02-14 2022-02-14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46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5926237B2 (ja) 熱交換器
WO2017114089A1 (zh) 散热器
CN102748903B (zh) 换热器及其扁平换热管
CN102829665A (zh) 用于散热的多流道铝扁管
CN105841541A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热水器
CN216694624U (zh) 一种多孔微通道换热扁管及换热器
CN203249530U (zh) 一种微通道扁管及具有该扁管的换热器
CN209857688U (zh) 新型微通板、及具备该微通板的暖气片和空调末端设备
CN201748836U (zh) 用于散热的口琴管
JP2007183076A (ja) 熱交換器
CN211626225U (zh) 一种传热管散热结构
CN104296563A (zh) 扁管式制冷剂芯体结构
CN205825777U (zh) 微通道热管换热器
CN102748977A (zh) 换热器的扁平换热管及其换热器
CN212778797U (zh) 一种蜂窝结构散热器
CN115307477A (zh) 管翅单体和具有其的换热器、空调器
CN210051023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2620242U (zh) 一种带波浪状飞翼的散热管结构
CN210741196U (zh) 热超导换热板
CN203928842U (zh) 矩形平齿翅片管及矩形平齿翅片管换热管束
CN109612300B (zh) 微通板
CN203964745U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和具有该翅片的换热器
CN207881282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02885627U (zh) 用于散热的多流道铝扁管
CN219955722U (zh) 一种高效换热的微通道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