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7562U - 一种净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7562U
CN216687562U CN202220053159.XU CN202220053159U CN216687562U CN 216687562 U CN216687562 U CN 216687562U CN 202220053159 U CN202220053159 U CN 202220053159U CN 216687562 U CN216687562 U CN 216687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inlet
valve body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31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武彬
方永生
董情
龙云钲
李锦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7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7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设备。所述净水设备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滤芯,每个滤芯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净水出水口;多个滤芯的净水出水口连通;集成阀,与多个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集成阀在制水状态时将原水由进水口通入滤芯内,经滤芯过滤后,净水由净水出水口排出;集成阀还适于在冲洗状态时,将原水由其中一个或多个滤芯的进水口通入滤芯内;此时多个滤芯的净水出水口关断且相连通,净水冲洗另外一个或多个滤芯后,将废水由另外一个或多个滤芯的进水口或排水口排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净水设备通过集成阀对通路的切换即可实现制水模式与冲洗模式之间的切换,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净水器的使用逐渐普及,为保证净水器的净水质量,净水器中的滤芯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常见的清洗方式有手工拆卸清洗和自动清洗,其中,手工拆卸清洗的方法操作繁琐,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而现有的自动清洗技术存在诸多弊端,其中,原水正反冲洗的方法在水质差的地方会出现越洗越堵的情况;若采用净水进行自动冲洗,需要设置储水罐,并需通过多个电动阀门配合来实现对滤芯的冲洗,存在冲洗系统的管路连接方式复杂、零部件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净水设备结构复杂、清洗不便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简化结构、清洗方便的净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净水设备的冲洗控制方法冲洗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冲洗效果好的冲洗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净水设备,包括:
滤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滤芯并联设置,每个滤芯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净水出水口;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连通;
集成阀,与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集成阀适于在制水状态时将原水由所述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经滤芯过滤后,净水由所述净水出水口排出;
所述集成阀还适于由制水状态切换至冲洗状态,并在冲洗状态时,所述集成阀适于将原水由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此时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关断且相连通,净水冲洗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后,将废水由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排出。
可选的,所述滤芯包括:
第一独立滤芯,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一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第二独立滤芯,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二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所述滤芯适于根据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导通状态在制水模式和冲洗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冲洗模式包括: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及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
可选的,当所述滤芯处于所述制水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腔室连通,并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依序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侧至外侧后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依序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侧至外侧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可选的,所述净水设备还包括:第一出入管路与第二出入管路,所述第一出入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所述第二出入管路适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
可选的,所述集成阀包括:
阀体,在所述阀体上分别构造有阀体进口、至少三个腔室和至少三个出口,所述至少三个腔室包括第一阀体腔室、第二阀体腔室以及第三阀体腔室,所述至少三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
阀芯,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上端面,在所述阀芯上构造有阀芯进口和至少三个阀芯出口,所述阀芯的第一阀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阀体腔室,所述阀芯的第二阀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室,所述阀芯的第三阀芯出口连通阀体的第三阀体腔室,所述阀芯进口连通所述阀体进口;以及
转盘,在所述转盘上分别构造有多个流路,通过所述转盘的转动,来促使相应的流路与对应的阀芯进口以及阀芯出口相连通,以对各个所述流路进行切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阀体腔室、所述第二阀体腔室、所述第三阀体腔室彼此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与所述第一出入管路相连通;
所述第二阀体腔室与所述第二出入管路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体腔室与所述废水出水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的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第三阀体腔室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的至少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阀体进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转盘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其中,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呈并联式设置并连接至外部;
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流路连接至外部,而后由外部经其中另一个流路回流到所述阀体的内部并经所述阀体流出到外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阀芯进口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阀芯进口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
可选的,所述转盘还包括第三流路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连通所述阀芯进口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或
所述第三流路连通所述阀芯进口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
可选的,在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盘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的阀芯进口通过所述转盘的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所述阀芯进口通过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所述第一阀芯出口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一阀体腔室,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二阀体腔室,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盘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进口通过所述转盘的第三流路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所述第二阀芯出口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一阀芯出口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一阀体腔室,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二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二阀体腔室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阀芯出口经转盘的所述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的第三阀体腔室与所述废水出水口相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转盘旋转到第三位置,所述阀芯进口通过所述转盘的第三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所述第一阀芯出口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二阀芯出口连通所述阀体的第二阀体腔室,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阀芯出口经所述转盘的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的第三阀体腔室与所述废水出水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四流路构造为腰型槽,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腰型槽会转动至与所述阀芯中的两个相邻的阀芯出口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排水口包括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
在制水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同时关断;
在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二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在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二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一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设备,通过设置集成阀与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集成阀包括将所述原水进水口与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同时连通的制水模式,以及将所述原水进水口与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并将废水出水口与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的冲洗模式,通过所述集成阀对通路的切换即可实现制水模式与冲洗模式之间的切换,无需复杂的连接管路和阀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所述冲洗模式下是利用其中一个或多个滤芯制得的净水对另外的滤芯进行冲洗,净水冲洗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设备,通过在阀体上构造有阀体进口、第一阀体腔室、第二阀体腔室、第一出入管路、第二出入管路以及第三出口,同时,在阀芯上构造有阀芯进口和至少三个阀芯出口,该阀芯的第一阀芯出口连通该第一阀体腔室,该阀芯的第二阀芯出口连通该第二阀体腔室、第三阀芯出口连通阀体第三阀体腔室,该阀芯进口连通该阀体进口,同时,通过在转盘上分别构造有多个流路,通过转盘的转动,来促使相应的流路与对应的阀芯进口以及阀芯出口相连通,以对各个该流路进行切换,可见,通过增设集成阀,可以省去同时使用多个阀门的情况,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以及集成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阀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阀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阀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阀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转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集成阀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集成阀处于第三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b0、集成阀;b1、阀体;b11、原水进水口;b12、第一阀体腔室;b13、第二阀体腔室;b14、第一出入管路;b15、第二出入管路;b16、废水出水口;b17、第三阀体腔室;b2、阀芯;b21、阀芯进口;b22、第一阀芯出口; b23、第二阀芯出口;b3、转盘;b31、第一流路;b32、第二流路;b33、第三流路;b34、固定孔;b35、腰型槽;b4、电机;b5、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包括:
滤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滤芯并联设置,每个滤芯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净水出水口;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连通;
集成阀b0,与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集成阀b0适于在制水状态时将原水由所述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经滤芯过滤后,净水由所述净水出水口排出;
所述集成阀b0还适于由制水状态切换至冲洗状态,并在冲洗状态时,所述集成阀b0适于将原水由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此时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关断且相连通,净水冲洗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后,将废水由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原水指的是未经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过滤的水,经过净水设备的滤芯过滤后得到净水,所述废水指的是对净水设备的滤芯进行清洗之后的水。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集成阀处于冲洗状态时,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关断且相连通,指的是,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整体处于关断状态,使得净水无法排出,而滤芯之间的净水出水口却彼此导通,方便净水由一个滤芯流入另一个滤芯内部,以便实现净水的反向冲洗。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通过设置集成阀b0与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集成阀b0包括将所述原水进水口b11与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同时连通的制水模式,以及将所述原水进水口b11与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并将废水出水口与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的冲洗模式,通过所述集成阀b0对通路的切换即可实现制水模式与冲洗模式之间的切换,无需复杂的连接管路和阀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在所述冲洗模式下是利用其中一个或多个滤芯制得的净水对另外的滤芯进行冲洗,净水冲洗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
具体地,所述滤芯包括:
第一独立滤芯,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一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第二独立滤芯,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二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所述滤芯适于根据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导通状态在制水模式和冲洗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冲洗模式包括: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及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状态指的是只有所述第一独立滤芯制取净水,且所制取的净水用来冲洗第二独立滤芯的超滤膜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状态指的是只有所述第二独立滤芯制取净水,且制取的净水用来冲洗所述第一独立滤芯的超滤膜的工作状态;所述内外两侧的外侧指的是当滤芯处于制水状态时,与原水接触的一侧,所述内外两侧的内侧指的是所述外侧相对的一侧。
具体地,当所述滤芯处于所述制水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腔室连通,并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依序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侧至外侧后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至内侧后依序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侧至外侧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具体地,第一出入管路b14与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一出入管路 b14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b0,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适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b0。
作为变形,所述排水口包括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侧或外侧连通时,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侧或外侧连通时,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
在制水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同时关断;
在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二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在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二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一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通过设置第一排水口,从而在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状态时,使原水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后由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排出,并由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进入,继而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后从所述第一排水口排出。
通过设置第二排水口,从而在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状态时,使原水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后由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排出,并由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进入,继而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后从所述第二排水口排出。
具体地,所述集成阀b0包括:
阀体b1,在所述阀体b1上分别构造有阀体进口、至少三个腔室和至少三个出口,所述至少三个腔室包括第一阀体腔室b12、第二阀体腔室b13以及第三阀体腔室b17,所述至少三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
阀芯b2,设置在所述阀体b1的上端面,在所述阀芯上构造有阀芯进口 b21和至少三个阀芯出口,所述阀芯的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阀芯b2的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阀芯b2的第三阀芯出口连通阀体b1的第三阀体腔室b17,所述阀芯进口b21连通所述阀体进口;以及
转盘b3,在所述转盘b3上分别构造有多个流路,通过所述转盘b3的转动,来促使相应的流路与对应的阀芯进口b21以及阀芯出口相连通,以对各个所述流路进行切换。
优选的,所述阀体进口适于与所述原水进水口b11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设备,通过在阀体上构造有阀体进口、第一阀体腔室b12、第二阀体腔室b13、第一出入管路b14、第二出入管路b15以及第三出口,同时,在阀芯b2上构造有阀芯进口b21和至少三个阀芯出口,该阀芯b2的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该第一阀体腔室b12,该阀芯b2的第二阀芯出口连通该第二阀体腔室b13、第三阀芯出口连通阀体第三阀体腔室 b17,该阀芯进口b21连通该阀体进口上,同时,通过在转盘b3上分别构造有多个流路,通过转盘b3的转动,来促使相应的流路与对应的阀芯进口 b21以及阀芯出口相连通,以对各个该流路进行切换,可见,通过增设集成阀b0,可以省去同时使用多个阀门的情况,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以及集成度高的优点。
具体地,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彼此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与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相连通;
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与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相连通;
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与所述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的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的至少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阀体进口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转盘b3包括第一流路b31和第二流路b32,其中,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b31和所述第二流路b32呈并联式设置并连接至外部;
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流路连接至外部,而后由外部经其中另一个流路回流到所述阀体b1的内部并经所述阀体b1 流出到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集成阀b0被应用的环境可以是制水模式;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集成阀b0被应用的环境是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当所述集成阀 b0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集成阀b0被应用的环境是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一流路b31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第二流路b32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
具体地,所述转盘b3还包括第三流路b33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 b33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或
所述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
具体地,在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b2的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所述第一流路b31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第二流路b32 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一阀体腔室b12,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二阀体腔室b13,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 b22,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一阀体腔室b12,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二出入管路b15与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经转盘b3的所述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b1的第三阀体腔室b17与所述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第三位置,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 b23,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二阀体腔室b13,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经所述转盘b3的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的第三阀体腔室b17与所述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四流路构造为腰型槽b35,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腰型槽b35会转动至与所述阀芯b2中的两个相邻的阀芯出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阀芯b2上可设有5个口,一个进水口、两个出水口以及两个废水口,进一步优选的,两个废水口也可以合并为一个。
具体地,所述集成阀b0还包括:电机b4和压盖b5,其中,所述压盖 b5设置在所述转盘b3上,在所述转盘b3上构造有与所述电机b4的电机轴相适配的固定孔b34,所述电机b4设置在所述压盖b5上,所述电机b4和所述压盖b5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为一体,在所述压盖b5上构造有通孔,所述电机b4的电机轴穿过所述通孔并能插入到所述固定孔b34内,其中,通过所述电机轴的转动,带动所述转盘b3转动。
优选的,本申请通过增设电机b4并将电机b4的电机轴穿过压盖b5上的通孔后,再插入到转盘b3上的固定孔b34内,需要说明的是,该电机轴插入到固定孔b34内,该电机轴与固定孔b34之间在周向上为固定连接,即,电机轴转动,可以带动转盘b3转动,以达到切换不同流路的目的。
上述所述的“紧固件”可为螺栓、螺钉或铆钉等。
具体地,所述压盖b5与所述阀体b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为一体,以将所述转盘b3和所述阀芯b2固定在所述压盖b5和所述阀体b1之间。
优选的,通过将阀芯b2放置在阀体b1的上端面,将转盘b3设置在阀芯b2的上端面,将压盖b5设置在转盘b3的上端面,将电机b4的电机轴穿过压盖b5上的通孔之后,再插入到该转盘b3上的固定孔b34内,之后,使用紧固件将电机b4与阀体b1连接为一体,同时,使用紧固件将电机b4 与压盖b5连接为一体,这样,便可以实现该集成阀整体的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转盘b3和所述阀芯b2均由硬质材料制造而成。
优选的,所述硬质材料包括陶瓷。
优选的,所述转盘b3与所述阀芯b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以达到切换不同的流路的目的,并且因为材质的原因,可以实现所述转盘b3与所述阀芯b2之间的相互密封的功能。
具体地,所述集成阀b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芯b2和所述阀体b1之间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能对所述阀芯b2的各个腔室进行密封并将所述阀体 b1形成独立的腔室以与所述阀芯b2的各个阀芯出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垫片或橡胶垫片。
优选的,所述转盘b3能相对所述阀芯b2进行相互转动以切换不同的流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盘b3可以通过所述电机b4进行驱动,同时,也可以通过手动转动的方式驱动所述转盘b3进行转动。
以下对所述净水设备的工作模式进行详细的记述:
当所述净水设备处于制水模式时,所述废水出水口b16关闭,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所述原水进水口b11通过阀体进口同时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连通,原水由所述原水进水口b11导入,依序经过所述阀芯进口b21、所述第一流路b31、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 进入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再经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所述第一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腔室,经过所述第一超滤膜过滤后制取得到净水,所制得的净水流经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排出;同时,原水由所述原水进水口b11导入,依序经过所述阀芯进口b21、所述第二流路b32、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进入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再经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进入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腔室,经过所述第二超滤膜过滤后制取得到净水,所制得的净水经由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排出。
当所述净水设备处于冲洗模式时,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直接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b16打开,当处于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原水进水口b11 通过阀体进口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与第三阀体腔室b17相连通,原水由所述原水进水口b11导入,依序经过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所述第一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腔室,经过所述第一超滤膜过滤后制取得到净水,所制得的净水经由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进入所述第二独立滤芯,流经所述第二超滤膜,对所述第二超滤膜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的废水依序经由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后,由所述废水出水口b16排出;
当处于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三位置,所述原水进水口b11通过阀体进口与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连通,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与第三阀体腔室b17相连通,原水由所述原水进水口b11导入,依序经过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二进水口进入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腔室,经过所述第二超滤膜过滤后制取得到净水,所制得的净水经由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进入所述第一独立滤芯,流经所述第一超滤膜,对所述第一超滤膜进行清洗,清洗之后的废水依序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后,由所述废水出水口b16 排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2)

1.一种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芯,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滤芯并联设置,每个滤芯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净水出水口;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连通;
集成阀(b0),与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相连通;
所述集成阀(b0)适于在制水状态时将原水由所述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经滤芯过滤后,净水由所述净水出水口排出;
所述集成阀(b0)还适于由制水状态切换至冲洗状态,并在冲洗状态时,所述集成阀(b0)适于将原水由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通入所述滤芯内;此时多个所述滤芯的净水出水口关断且相连通,净水冲洗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后,将废水由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滤芯的进水口或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
第一独立滤芯,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一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第二独立滤芯,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设置有第二超滤膜,并设置有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内外两侧连通;
所述滤芯适于根据进水口与出水口的导通状态在制水模式和冲洗模式之间切换,所述冲洗模式包括: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及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滤芯处于所述制水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后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腔室连通,并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后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后依序与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后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滤芯处于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模式时,所述第一净水出水口及所述第二进水口为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为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经由所述第二超滤膜后依序与所述第二净水出水口、第一净水出水口连通,继而经由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内侧至外侧后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出入管路(b14)与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适于连通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b0),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适于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集成阀(b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阀(b0)包括:
阀体(b1),在所述阀体(b1)上分别构造有阀体进口、至少三个腔室和至少三个出口,所述至少三个腔室包括第一阀体腔室(b12)、第二阀体腔室(b13)以及第三阀体腔室(b17),所述至少三个出口包括第一出口、第二出口以及第三出口;
阀芯(b2),设置在所述阀体(b1)的上端面,在所述阀芯上构造有阀芯进口(b21)和至少三个阀芯出口,所述阀芯的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阀芯(b2)的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阀芯(b2)的第三阀芯出口连通阀体(b1)的第三阀体腔室(b17),所述阀芯进口(b21)连通所述阀体进口;以及
转盘(b3),在所述转盘(b3)上分别构造有多个流路,通过所述转盘(b3)的转动,来促使相应的流路与对应的阀芯进口(b21)以及阀芯出口相连通,以对各个所述流路进行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彼此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与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第一进水口依序连通;
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与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第二进水口依序连通;
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与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的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第三阀体腔室(b17)相连通;
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和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的至少其中一个适于选择性与所述阀体进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b3)包括第一流路(b31)和第二流路(b32),其中,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流路(b31)和所述第二流路(b32)呈并联式设置并连接至外部;
当所述集成阀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其中一个流路连接至外部,而后由外部经其中另一个流路回流到所述阀体(b1)的内部并经所述阀体(b1)流出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路(b31)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第二流路(b32) 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b3)还包括第三流路(b33)和第四流路,所述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或
所述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阀芯进口(b21)和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和所述第三阀芯出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b2)的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所述第一流路(b31)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第二流路(b32)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一阀体腔室(b12),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二阀体腔室(b13),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一阀体腔室(b12),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一出入管路(b14)、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二进水口、第二出入管路(b15)与所述第二阀体腔室(b13)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经转盘(b3)的所述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b1)的第三阀体腔室(b17)与所述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转盘(b3)旋转到第三位置,所述阀芯进口(b21)通过所述转盘(b3)的第三流路(b33)连通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通过所述第四流路连通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此时所述第二阀芯出口(b23)连通所述阀体(b1)的第二阀体腔室(b13),再依序通过所述第二出入管路(b15)、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独立滤芯连通,再经由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入管路与所述第一阀体腔室(b12)连通,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阀芯出口(b22)经所述转盘(b3)的第四流路、所述第三阀芯出口、所述阀体的第三阀体腔室(b17)与所述废水出水口(b16)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流路构造为腰型槽(b35),当所述集成阀(b0)处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所述腰型槽(b35)会转动至与所述阀芯(b2)中的两个相邻的阀芯出口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包括第一排水口与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一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水口与所述第二超滤膜的外侧或内侧相连通;
在制水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同时关断;
在第一独立滤芯反冲第二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一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二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在第二独立滤芯反冲第一独立滤芯状态时,所述第二排水口关断,所述第一排水口选择性开启。
CN202220053159.XU 2021-10-29 2022-01-10 一种净水设备 Active CN21668756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1688 2021-10-29
CN202122641688X 2021-10-29
CN2021112720249 2021-10-29
CN202111272024 2021-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7562U true CN21668756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074623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3159.XU Active CN216687562U (zh) 2021-10-29 2022-01-10 一种净水设备
CN202210021174.0A Pending CN114229960A (zh) 2021-10-29 2022-01-10 一种净水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1174.0A Pending CN114229960A (zh) 2021-10-29 2022-01-10 一种净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6687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9960A (zh) * 2021-10-29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46366A (zh) * 2021-10-29 2022-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阀及具有该集成阀的净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6799B (zh) * 2012-06-05 2016-09-28 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过滤器组装体及水处理装置
CN113350872B (zh) * 2021-05-04 2022-12-09 安徽美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滤芯集成水路板的滤芯并联工作与反冲洗控制方法
CN216687562U (zh) * 2021-10-29 2022-06-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9960A (zh) * 2021-10-29 2022-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9960A (zh) 2022-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87562U (zh) 一种净水设备
CN216472379U (zh) 一种净水设备及净水系统
CN113786653B (zh) 一种净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16935509U (zh) 超滤冲洗系统及净水设备
CN101143303B (zh) 一种家用全自动双膜自冲洗净水装置
CN114100230B (zh) 一种水处理过滤系统及多路阀
CN216549749U (zh) 一种净水设备
CN114180676A (zh) 一种净水设备
CN216093086U (zh) 一种超滤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113929227A (zh) 净水系统及具有该净水系统的净水设备
CN113856470A (zh) 一种超滤复合滤芯及净水设备
CN214158784U (zh) 滤芯可更换且可清洗的水龙头净水装置
CN212403711U (zh) 一种大通量净水机
CN214233100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2467330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净水器
CN216005408U (zh) 净水系统及具有该净水系统的净水设备
CN216457309U (zh) 一种一体化水路板及净水设备
CN110980879A (zh) 前置水路切换装置及具有前置水路切换装置的净水机
CN114890561B (zh) 一种纯水设备
CN216458070U (zh) 一种采用废水支路与进水并联的净水系统
CN216726141U (zh) 一种过滤器控制阀芯及带有该阀芯的过滤器
CN219526292U (zh)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净水器
CN216320315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的过滤器及龙头净水器
CN217041641U (zh) 龙头净水器
CN214209694U (zh) 滤芯可更换且可清洗的水龙头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