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7054U -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7054U
CN216687054U CN202123181220.3U CN202123181220U CN216687054U CN 216687054 U CN216687054 U CN 216687054U CN 202123181220 U CN202123181220 U CN 202123181220U CN 216687054 U CN216687054 U CN 216687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elevator
handrail
escalator
steriliz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812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Zhongke Advanced 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Zhongke Advanced 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Zhongke Advanced 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Zhongke Advanced Ultraviolet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812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7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7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7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专利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位置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至少部分地和工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工作面上。提供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以组装的方式实现,结构简单,节省成本,易于后期的保养和维修,并尽可能的避免杀菌装置与乘梯人之间的接触带来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背景技术
公共场所的扶手电梯一直是细菌聚集的重灾区。在日常使用扶手电梯时,为了保持干净的扶手表面卫生环境,扶手电梯杀菌设备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设备,人们对多用途设施杀菌消毒的关注度显著提高。近年来,扶手电梯日常清洁人员,对扶手的清洁,采用的是消毒液,部分已经剔除了消毒液,选用针对扶手电梯的深紫外光杀菌设备,对电梯扶手的表面杀菌、抑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例如在专利CN212817277U中,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垂直,共同作用在杀菌装置上,第二支板与电梯相连接,杀菌装置的结构部件需要通过开模具实现,成本较高,且在后期保养的过程中需要整体拆卸,其制作成本高,后期定时保养和维修进行的操作繁琐,浪费人力物力。
现有技术中,例如在专利CN211078133U中,杀菌装置置于其工作面与扶手相对的地面上,与电梯不接触。具有将乘梯人携带的物品以及身着的衣物卷入其中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专利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而提出的,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以实现便于在电梯上安装或者便于自身组装,或尽可能的避免电梯上设置的杀菌装置与乘坐电梯的人之间的接触带来的风险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位置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至少部分地和工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工作面上。
通过上述方案,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能够方便地安装在电梯上,并且由于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工作面上,由此可以保持工作面的稳定工作。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包括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设置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后方设置有深紫外LED光源。
通过透光部和紫外光源的设置能够方便从所述工作面的后方检修和维护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降低维修保养操作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这样设置连接面,可以便于将梁截面安装在扶手电梯环形扶手中设置的玻璃板或者其他挡板上,便于安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作面具有U型的形状,其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底壁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从至少三个方向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
这种形状能够对扶手电梯的扶手朝外的三个方向进行杀菌,提高杀菌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墙壁至少部分地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墙壁至少部分地可拆卸地设置;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
通过这种可拆卸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在电梯上安装所述杀菌装置,并且还能够在安装状态下方便地检修和维护。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
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先固定所述连接部,例如胶黏固定,待胶黏固定稳定之后再安装主体部分,这样便于施工和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壁、后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孔。
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地对所述第一部分进行安装和检修。
优选的,所述第二腔室包括可拆卸地设置的上壁和下壁,所述上壁形成为所述工作面;所述下壁设置有通风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方便地打开所述第二部分进行安装和检修。
优选的,所述墙壁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墙壁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所述墙壁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宽度相同。
通过上述方式,以对墙壁与墙壁之间的安装和连接进行限位,有利于主体进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前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以及所述LED灯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内设置的控制板电连接。
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是否有人员接近,从而控制所述杀菌装置的启停。
还提供了一种扶手电梯,包括扶手,上述的任意一项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梯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杀菌装置以距离地面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工作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置有间隔,供所述扶手从中循环穿过。
上述设置在工作面与连接面之间设置的间隔使得扶手从中穿过,进而对扶手进行消毒;在所述杀菌装置与地面之间设置的间隔避免乘梯人与杀菌装置接触,以防止乘梯人的随身物品或衣物被卷入其中,对乘梯人和电梯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优选的,所述扶手电梯还包括支撑扶手的支撑板;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将杀菌装置与电梯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连接面的中部以供施加胶黏剂;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周边的至少部分位置上,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凹槽以容纳所述第一区域中溢出的胶黏剂。
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连接面与电梯主体的连接更加稳定,所述凹槽用于容纳溢出的胶粘剂进而减少连接粘贴时的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扶手电梯杀菌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后期进行保养和维修时易于拆卸,且拆卸操作简单;杀菌装置与扶手电梯单侧连接且距离地面一定距离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电梯上设置的杀菌装置与乘坐电梯的人之间的接触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扶手电梯杀菌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扶手电梯杀菌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组装板上的插接部结构图;
图4为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侧视图;
图5为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梯主视图;
图6为本公开的连接面的主视图;
图7为本公开的连接面的侧视图;
图8为本公开的连接面凹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第一部分;1A、第一方向;110、第一腔室;111、第一板;112、第二板;113、第三板;114、第四板;115、第五板;116、第六板;121、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第三支架;124、第四支架;125、第五支架;130、通风孔;140、插接部;150、工作面;2、第二部分;2A、第二方向;210、第二腔室;3、连接部;301、连接面;301A凹槽;302、连接臂;4、散热片;5、风扇;6、电源;7、控制板;8、红外感应器;9、指示灯;1001、第一灯板;1002、第二灯板;1003、第三灯板;11、玻璃板;12、扶手电梯;1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全文中描述使用的术语“顶部”、“底部”、“在……上方”、“下”和“在……上”是相对于装置的部件的相对位置,例如装置内部的顶部和底部衬底的相对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装置是多功能的,与它们在空间中的方位无关。
为便于对本申请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如图1~3所示。
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包括主体和连接部。
主体,包括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所述第一部分1沿着第一方向1A设置,所述第二部分2沿着第二方向2A设置,并连接第一部分1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方向1A和第二方向2A相交,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方向1A和所述第二方向2A存在一定地夹角,所述第一方向1A与所述第二方向2A不平行。所述第一位置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1的底部,也可以是距离第一部分1底部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主体通过上述方式设置,其形状有利于和扶手电梯的配合,从而对电梯的扶手进行杀菌和消毒。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第二位置上,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部分2顶面所在平面以上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上端,所述第二位置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1的顶端,也可以是距离第一部分1顶部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处。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且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之下。如此设置能够有效的为所述杀菌装置与所述扶手的连接提供连接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2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1位于沿第二方向2A设置的第二部分2的同一侧。上述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的位置处,整个主体呈现凹陷状,所述凹陷的部分为第二部分2沿第二方向2A设置的部分,所述凹陷的顶部为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沿第一方向1A设置的部分。由于第二部分2的顶面低于所述第一部分1的顶面,所述连接部与扶手电梯的连接腾出相应的空间。如此设置将电梯扶手完全囊括在凹陷内部,能够从各个方向无死角的对电梯扶手进行杀毒消毒,以大大提升杀菌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所述电梯杀菌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第二部分2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的一侧与电梯的玻璃面相贴合或挤压,具体而言,与电梯的玻璃面相贴合和挤压的面为硅胶面,具有一定的弹性的同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摩擦,一定程度上使得所述杀菌装置能够固定在扶手电梯上。相应的,所述连接面301也为硅胶,杀菌装置与扶手电梯上的玻璃接触的两侧共同作用,将杀菌装置固定在电梯上。
所述主体由板构成,所述板上设置有插接部140,板与板之间的连接通过插接部140实现。所述插接部140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在板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作为板的插接部140,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被插接的板的厚度相适配,被插接的板从插接部140插入,以实现板与板之间的连接,但所述连接方式会导致在进行板与板的连接时,有一部分板裸露在插接部140之外,影响整体的美观。所述插接部140还可以是螺丝和螺母,通过螺丝和螺母的配合,将板进行连接。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的边缘的厚度小于板的中部的厚度,其边缘的宽度为所述被插接板的厚度,并通过螺丝与螺母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实现板与板之间的稳定连接的同时,保证所述主体的美观,此外,还能有效的减少所述杀菌装置的成本。在对所述主体外壳组合安装的过程中,上述结构能够有效的进行限位,有利于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六块板共同作用构成所述主体,所述板与板之间进行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板分别为第一板111、第二板112、第三板113、第四板114、第五板115以及第六板116,参照图1。
所述第一板111的中间部分的顶面低于其左右两侧的顶面,呈现下凹结构。所述第一板111能够与电梯扶手相适配。电梯扶手包括顶面和左右两侧面,当扶手转动到下方时,左右两侧面的最高点将高于其顶面,形成下凹结构,与所述外壳的第一板111的形状结构相适配。
所述第一板111的上表面的部分面为工作面150,所述工作面150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一侧沿着第二方向2A延伸。其包括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设置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后方设置有深紫外LED光源。所述工作面150具有U型的形状,其两个侧壁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1固定,其底壁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2A延伸,所述工作面150至少从三个方向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150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部分1固定设置,基本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第二区域,从所述第一区域基本上沿着第二方向2A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地延伸;和第三区域,在第二区域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的端部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
所述第二板112沿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其位于所述第一板111其中一个侧面的上方。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112与所述第一板111连接。本实施例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111与所述第二板112为一个整体,即所述板中部位置的顶面低于其左右两侧面的顶面,呈现下凹结构,且左右两侧面的高度不相同,其中一个侧面的高度高于其另一侧面的高度。
第三板113和第四板114,二者形状相同,且分别位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三板113与所述第四板114分别连接第一板111和第二板1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111与所述第二板112置于所述第三板113和所述第四板114之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板111的前侧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所述第一板111的后侧与所述第四板114连接。
所述第五板115位于所述主体的顶部。
所述第六板116下侧中部部分的顶面低于其左右两侧的顶面,整体呈现下凹结构。其下凹的部分基本上沿所述第二方向2A延伸,其两侧沿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所述第六板116的左右两个侧面的高度不同,其中一个侧面的高度高于其另一个侧面的高度。所述第六板116与所述第一板111相连接。
所述第一板111、第二板112、第三板113、第四板114、第五板115以及第六板116共同形成封闭的外壳,其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以放置所述杀菌设备的其他元件。
所述第一部分1内设有第一腔室110,所述第二部分2内设有第二腔室210,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所述第二腔室210连通,以使得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中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包括:
第一支架121,所述固定在主体的外壳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21分别与所述第六板116与第三板113以及所述第六板116与第四板114连接。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第一支架121的底面与所述第六板116下端的顶面相连接,其前面与所述第三板113的后侧面相连接;其另一个第一支架121的底面与所述第六板116下端的顶面相连接,其后面与所述第四板114的前侧面相连接。
除第一支架121之外,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支架122,所述第二支架122分别与所述第三板113、所述第四板114、所述第五板115以及所述第六板116连接。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第二支架122的上侧与所述第五板115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2的右侧与所述第六板116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2的前侧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其另一个第二支架122的上侧与所述第五板115连接,其右侧与所述第六板116连接,其后侧与所述第四板114连接。
优选的,通过螺母与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还包括第三支架123,两个所述第三支架123置于与两个所述第二支架122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三支架12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板112、第三板113、第六板116以及第二板112、第四板114、第六板116。进一步地,其中一个第三支架123的前侧连接所述第三板113,其左侧与所述第二板112相连接,其上侧与所述第五板115相连接;其另一个第三支架123的后侧与所述第四板114相连接,其左侧与所述第二板112相连接,其上侧同样与所述第五板115相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还包括第四支架124,两个所述第四支架124均与所述第一板111、第三板113、第四板114以及第六板116连接。其中一个第四支架124的前侧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其后侧与所述第四板114连接,其左侧与所述第三灯板1003连接,右侧与所述第六板116连接;另一个第四支架124的前侧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其后侧与所述第四板114连接,其左侧与所述第一板111连接,其右侧与所述第二灯板1002连接。
所述外壳内部还包括第五支架125,所述第五支架125与所述第六板116连接。所述第五支架125的右侧与所述第六板116的右侧内壁连接。第五支架125的下侧与所述第一板111右侧的顶部连接。优选的,通过螺栓和螺母将二者固定连接。
所述板与主体内部的支架相互配合连接,彼此可拆卸。当所述杀菌装置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拆卸的方式,检修和维护其内部的器件。
所述第二腔室210内设置有灯板,所述灯板上设置有深紫外LED灯作为深紫外LED光源。所述灯板具有U型的形状,所述灯板至少从三个方向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所述灯板包括第一灯板1001、第二灯板1002以及第三灯板1003。所述第一灯板1001沿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所述第二灯板1002从第一灯板1001沿所述第二方向2A远离所述第一灯板1001延伸;所述第三灯板1003,在第二灯板1002远离所述第一灯板1001的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如此设置所述灯板能够使的灯板上的深紫LED灯从包围扶手的各个方向对扶手进行照射,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在所述第二灯板1002下方依次设置有散热片4以及风扇5。所述灯板为所述杀菌装置中发热的来源,其工作时将释放大量的热,使得所述空腔内部的温度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他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运行,所述散热片4以及风扇5的配合能够有效减少甚至避免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种种问题。
所述散热片4与所述第一板111和所述第二灯板1002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111、所述第一灯板1001以及所述散热片4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孔,能够使销栓或螺栓穿过,将三者固定在一起。
所述散热片4下方设置风扇5,所述风扇5通过两个第一支架121固定在所述外壳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21上均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相对,将风扇5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21之间并通过所述卡槽固定,所述风扇5将加速所述散热片4散出的热量的流通,以降低外壳内部的温度,使得外壳腔室中的器件处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所述第二腔室210的下表面设置有通风孔130,具体而言,所述第六板116的底面上设通风孔130,所述风扇5和所述通风孔130配合以加速所述腔室内部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流通速度。
所述第二腔室210中还形成有气流,所述深紫外LED灯位于气流的上游侧,设在第六板116底部的通风孔130位于气流的下游侧。气流依次通过散热片4、风扇5以及通风孔130,加速主体内部的气流与外界气流的交换。
所述第一腔室110中设置有电源6,所述电源6为所述扶手电梯杀菌装置提供所需要地电能,在供电过程中所述电源6将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会使得所述空腔中的温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述空腔内部器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状态。针对上述情况,所述杀菌装置将进行相应的设计以降低所述空腔内的温度,加速空气流通,为内部器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所述第一腔室110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孔130。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上均设有通风孔130,产生对流以加速腔室内部的空气流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腔内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6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122上,所述电源6置于电源板上,所述电源板上具有开孔,相同的,所述第二支架122的右侧面上设置有与电源板上的开孔相同的开孔,所述电源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架122通过螺栓与螺母固定。
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或第二腔室210的前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8,所述红外感应器8以及所述LED灯与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或第二腔室210内设置的控制板7电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8穿过并透出所述第三板113,用以检测是否有人体靠近。优选的,将所述红外感应器8设置在所述第三板113靠近下端以及较短一侧的位置。所述红外感应器8与将要乘坐电梯的行人相对,并设置在较低的位置,有利于更精准的检测到行人是否靠近。
所述第一腔室110和/或第二腔室210的前表面还设置有指示灯9,所述指示灯9与所述控制板7电连接。所述指示灯9同样与所述第三板113连接,所述指示灯9穿过并透出所述第三板113,用以显示杀菌装置的运行状态。所述红外感应器8以及所述指示灯9均与所述电源6以及所述控制板7进行电连接。
所述控制板7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架125的左侧,与所述第五支架12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7位于所述电源6以及所述灯之间,能够简化所述控制板7与所述电源6以及与所述灯的电连接导线的排布,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
在电源6、控制板7等易于发热的器件周围设置通风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尽量保证外壳内部腔室的温度保持在合适的工作温度。
为了使得设备内部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加速外壳内部腔室与外界的空气流通,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分布在对应的内部具有电学器件的板的相应位置上,能够直接且高效的降低温度,延长器件寿命。优选的,在第二板112的正中间位置、第三板113的右下位置、第四板114的左下和右下位置、第六板116的底部和右侧位置处设置散热孔,以具有针对性的对内部环境进行降温。
所述杀菌装置的开关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外部。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面301,所述连接面301至少部分地和所述工作面150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一侧,且所述连接面30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A的投影位于所述工作面150上。所述连接面301沿着所述第一方向1A延伸。这样设置连接面,可以便于将连接面面安装在扶手电梯环形扶手中设置的玻璃板或者其他挡板上,便于安装连接。
进一步地,当所述连接面301沿第一方向1A设置时,所述连接面30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部分2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同一侧;当所述连接面301所在平面与第一方向1A相交时,所述连接面301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2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同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第一部分1沿同样的方向设置,能够使得连接面301与电梯的连接更加牢靠和稳定,以防在外力作用下掉落或损坏。
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臂302,所述连接臂30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面30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1连接。具体而言,与所述第一部分1连接的一端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侧壁面上,也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一部分1的顶面上。
优选的,连接臂302与所述第一部分1连接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板115的顶面连接,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先固定所述连接部,例如胶黏固定,待胶黏固定稳定之后再安装主体部分,这样便于施工和安装。所述连接臂302上设置有开孔,所述第五板115上设置有与连接臂302上的开孔相对应的开孔,使用螺丝和螺母将二者连接起来。如此设置可以很好的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固定在一起,二者通过螺丝和螺母的配合方式,易于拆卸。当主体内部出现故障时,能够将所述主体与所述连接部分离,有针对性的对所述主体进行维修和定期维护。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302为T型板,以使得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连接臂302的连接更加稳定,结构简单且强度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扶手电梯,如图4~8所示。
扶手电梯12,所述扶手电梯12包括扶手13以及阶梯。所述扶手13围绕玻璃板11设置,所述阶梯在轮动的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所述扶手13相对应的围绕着玻璃板11的一周进行转动。
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包括连接面301、工作面以及主体。所述连接面301用于与电梯扶手电梯12进行连接,所述工作面用于对电梯扶手13进行杀菌消毒的作业,所述主体则用于连接连接面301以及工作面,使二者相对固定。
所述连接面301连接在所述电梯入口处的支撑板上,如此设置使得乘梯人攀扶的位置是刚进行杀菌的扶手13,不会使其经过其他地方以对扶手13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为玻璃板。
所述连接面301作为杀菌装置与电梯连接的位置,能够实现将整个杀菌装置悬空的挂在电梯上,使得杀菌装置与电梯的接触面仅有连接面301,杀菌装置与电梯之间不存在容易卡入异物的封闭的间隙,由此降低乘梯人的随身物品或义务卡入电梯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工作面之间间隔有一定的距离,二者通过所述主体固定连接,使得二者相对固定。所述连接面301沿着与玻璃板11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面301朝向玻璃板11设置并与玻璃板11的侧面连接。这里所述的连接包括多种连接方式,只要能按上述所说方向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玻璃板11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均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玻璃板11通过胶粘剂的方式将二者固定连接。具体为,在所述连接面301上涂抹胶粘剂,并将涂抹有胶粘剂的一面与所述玻璃板11侧面接触,通过胶粘剂的粘性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若将连接面301整面均涂上胶粘剂,在连接时将所述连接面301压向所述玻璃板11,会有一部分胶粘剂溢出在所述连接面301的周围,容易使所述连接面301在玻璃板11上发生滑动,致使连接位置发生变化,由于连接面301与所述工作面相对固定,当连接面301的位置变化时,相应的工作面与所述扶手13的配合关系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影响杀菌效果。上述方式可行,但进行连接操作时具有一定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与连接面301边缘有一定距离处,设置有凹槽301A,所述凹槽301A沿所述连接面301一周设置,所述凹槽301A的宽度以及深度与所述连接面301的规格相匹配,在连接面301的凹槽301A以内的面上涂抹胶粘剂,在将连接面301压向所述玻璃板11时,溢出的胶粘剂将流入到所述凹槽301A内,如此设置将连接时溢出的胶粘剂导入到凹槽301A内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且不易发生滑动。
示例性的,如图3~5所示,连接面301为直径为100~120mm的圆形,距离所述连接面301的边缘的10~15mm处设置有宽度为3~5mm,深度为1.5~3.5mm的凹槽301A。优选的,所述连接面301为120mm的圆形,距离所述连接面301的边缘的10mm处设置有宽度为3mm,深度为1.5mm的凹槽301A。上述设置能够将连接面301由压向玻璃板11时溢出的多余的胶粘剂导入到凹槽301A内,以使得连接面301与玻璃板11的连接更加稳固。
为了降低所述杀菌装置与乘坐电梯的乘梯人的接触,所述连接面301置于所述电梯入口处的玻璃板11的外侧,如此设置使得所述主体也位于所述玻璃板11的外侧,进而减少了所述杀菌装置与乘梯人的接触。这里所述的外侧为背对阶梯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面301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玻璃板11上的开孔与所述连接面301上的开孔的个数和结构相适配。当所述开孔的个数为一个时,所述开孔在所述连接板的中心位置处,如此设置能够保证所述连接板的平衡,以使得所述杀菌装置与所述玻璃板11更加稳固的固定在一起。当所述开孔的个数为多个时,所述开孔的位置对称的设置,同样能够保证所述连接板的稳定和平衡,开孔个数较多相对于开孔个数为一个具有更稳定的性能。在此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玻璃板11的连接通过连接件实现,所述连接件为柱状,穿过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玻璃板11上设置的开孔,将二者固定在一起。示例性的,所述连接件可以是螺丝和螺母,通过螺丝和螺母相互配合的方式将连接面301与所述玻璃板11相固定。
在此中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面301可以在电梯入口处玻璃板11的外侧,也可以在所述玻璃板11的内侧。当所述连接面301在所述玻璃板11的外侧时,所述连接件将承受大部分的所述杀菌装置的重量;当所述连接面301在所述玻璃板11的内侧时,所述玻璃板11将作为支点承受大部分所述杀菌装饰的重量。二者相比,将连接面301设置在所述玻璃板11的内侧为更为稳固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梯具有更稳定的性能,但却增加了乘梯人将随身物品以及衣服等卡入其中的风险,出于减少安全隐患的考虑,在此实施方式中更为优选的方案为将连接面301设置在电梯的外侧面。
本实施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上述两者结合起来,在连接面301上设置凹槽301A,并在凹槽301A以内的连接面301上涂抹胶粘剂,所述连接面301置于电梯入口的外侧面,并在所述连接面301上设置多个开孔,相应的所述玻璃板11上也设置有多个开孔,通过连接件将二者的开孔连接起来。两种实施方式的结合能够使得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玻璃板11的连接更加稳定,所述连接面301的位置牢靠不发生移动能够使工作面相对稳定的与扶手13相对,对扶手13进行杀菌。
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所述扶手13的表面相对设置,将所述扶手13的外表面全面覆盖。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工作面之间距离有一定的间隔,所述扶手13将从所述间隔中穿过并于所述连接面301相对。由于扶手13围绕玻璃板11设置,在电梯进行工作时,所述扶手13沿所述玻璃板11循环转动。所述连接面301与所述工作面相对固定,所以杀菌装置通过将连接面301固定在电梯合适的位置处,所述工作面能对围绕玻璃板11设置的整个扶手13进行消毒。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面具有U型的形状,以整体罩在所述扶手13的周围。具体而言,所述工作面成凹槽状,基本上具有底面和两个侧面,从至少三个方向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13。所述工作面150上设置有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后方设置有消毒光源,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消毒光源具体为深紫外LED灯,进一步地,所述深紫外LED灯放置在灯板上,所述灯板具有与所述工作面150基本上相对应的结构。具体而言,所述灯板成U型设置,包括第一灯板1001、第二灯板以及第三灯板1003,所述第一灯板1001和第三灯板1003相互平行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灯板的两侧,所述第一灯板1001与所述第三灯板1003与所述第二灯板垂直。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所述扶手13可以从多个方向接收工作面150的杀菌光线,以使得扶手13保持干净清洁。
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连接所述连接面301以及所述工作面150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L型,包括第一部分403A和与第一部分403A连接的第二部分403B,所述第一部分403A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部分403B沿与第一方向成一定夹角的第二方向设置。所述工作面150置于所述第二部分403B上,相应的,所述第二部分403B的形状与所述工作面150相适配,即所述第二部分403B基本上沿第二方向设置,在第二部分403B远离第一部分403A的位置处部分第二部分403B沿第一方向设置,该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403A位于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403B的同一侧。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403B的顶面与所述工作面150侧面的顶面基本持平,通过所述形状以减小所述杀菌装置在电梯入口内侧的部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杀菌装置与乘梯人的接触机会。上述设置与杀菌装置在电梯玻璃板11上的单侧设置相匹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沿着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在第一位置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工作面,所述工作面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延伸;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位置上,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面,所述连接面至少部分地和工作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同一侧,所述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位于所述工作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包括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设置的透光部,所述透光部的后方设置有深紫外LED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具有U型的形状,其一侧壁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底壁基本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从至少三个方向朝向所述电梯的扶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内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墙壁至少部分地可拆卸地设置;
所述第二部分内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墙壁至少部分地可拆卸地设置;
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壁、后壁、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室包括可拆卸地设置的上壁和下壁,所述上壁形成为所述工作面;所述下壁设置有通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壁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于所述墙壁的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所述墙壁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宽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的前表面设置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以及所述LED灯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内设置的控制板电连接。
11.一种扶手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扶手;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
所述连接面与所述电梯固定连接以将所述杀菌装置以距离地面预定间隔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体上;
所述工作面与所述连接面之间置有间隔,供所述扶手从中循环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电梯还包括支撑扶手的支撑板;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扶手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在所述连接面的中部以供施加胶黏剂;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周边的至少部分位置上,所述第二区域包括凹槽以容纳所述第一区域中溢出的胶黏剂。
CN202123181220.3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Active CN216687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1220.3U CN216687054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1220.3U CN216687054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7054U true CN216687054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4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81220.3U Active CN216687054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7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0368B2 (en) Ceiling-mounted decontamination unit with luminaire
KR101101137B1 (ko) 팬 장착 제균 조명장치
KR101961730B1 (ko) 살균기능을 갖는 자유 조립식 평판형 led 등기구
CN216687054U (zh) 一种扶手电梯杀菌装置及扶手电梯
CN215875612U (zh) 一种杀菌灯
KR101030695B1 (ko) 음이온 엘이디 형광등
US20230059472A1 (en) Air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2018133257A (ja) 照明器具
CN210163691U (zh) 前面板结构、消毒灯的面罩结构、主机部件和晾衣机
CN213146751U (zh) 挂壁式杀菌型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695153U (zh) 紫外灯杀菌模块及空调器
CN209926467U (zh) 一种除菌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CN213346969U (zh) 车用杀菌盒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CN113384718A (zh) 一种电梯杀菌灯
JP2018133256A (ja) 電気機器
CN114533916A (zh) 一种基于紫外线自动杀菌的电梯轿厢
CN217031532U (zh) 一种空气消毒净化装置
CN212740374U (zh) 一种杀菌灯
CN213286306U (zh) 一种复合式灭菌器
CN212817277U (zh) 扶梯扶手带用杀菌装置、扶梯
CN109805871A (zh) 一种洗碗机的照明杀菌装置
CN214745618U (zh) 一种多功能灯具
CN219807642U (zh) 扶手带紫外线消毒装置
CN217057736U (zh) 空调器
CN212456715U (zh) 反光件、通风组件及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