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4339U -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4339U
CN216674339U CN202122466319.1U CN202122466319U CN216674339U CN 216674339 U CN216674339 U CN 216674339U CN 202122466319 U CN202122466319 U CN 202122466319U CN 216674339 U CN216674339 U CN 216674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oxygen supply
water body
supply devic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663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从锋
吴凡
杨正健
赵萍
刘德富
郭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filed Critical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TGU
Priority to CN2021224663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4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4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4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包括给氧面板、调节装置和供氧装置,所述给氧面板放置于水体底部,用于给水体给氧;所述调节装置通过软管分别与给氧面板和供氧装置连接,用于调节进入给氧面板的氧气量;所述供氧装置用于提供氧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促进底层水体的循环流通,利于水体水质的改善,也能够很好的运用于水产养殖,有利于水体中的鱼类生长,有着广阔的经济运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涉及到水生态恢复,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背景技术
溶解氧是水体中非常重要的理化指标,而水体中溶解氧的多少取决于增氧与耗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来说,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包括水生生物、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代谢消耗,水体与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耗氧等几个方面。而水体中溶解氧的补充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空气的溶解、水体交换等方面。当水体中的溶解氧过低时,将导致水体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逐渐升高,危害水体中的鱼类。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当前,我国对于水体进行人工增氧主要使用的是叶轮式增氧机,其实现了将空气中的氧气及时转移到水体中,不仅达到了水体增氧的目的,同时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有害气体,具有促进上下水层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提高鱼池活性等作用。但是,叶轮式增氧机对于水体的扰动过大,易使水中的溶解氧过于饱和,大量的氧气因此形成了微气泡。而微气泡则会附着在鱼鳃处,导致鱼得气泡病,影响鱼的健康。同时,对水体高扰动的给氧装置也易使水体底部的杂质被扰动到水体中,水质污染概率将会增大。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水生态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对于水体底部溶解氧的研究也一直是重要的课题。传统增氧装置一般对于表层水体的增氧效果比较好,但对于中下层或较大面积的水体给氧不均匀,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对于水体水质的改善。就水产养殖业而言,水体底层溶解氧含量多少对于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影响。即使在水质良好的水域,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饵料和鱼类的排泄物会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和有机质,沉淀在底部造成底层水体变质。同时,有机质分解后产生的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氨等有害气体溶解在水体中,进一步加重了底部水体的污染。而一种低扰动和给氧效果好的装置能使底层水体循环流通,有利于水体水质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促进底层水体的循环流通,利于水体水质的改善,也能够很好的运用于水产养殖,有利于水体中的鱼类生长,有着广阔的经济运用前景。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包括给氧面板、调节装置和供氧装置,所述给氧面板放置于水体底部,用于给水体给氧;所述调节装置通过软管分别与给氧面板和供氧装置连接,用于调节进入给氧面板的氧气量;所述供氧装置用于提供氧气。
优选地,所述给氧面板主要由硅胶管组成,所述硅胶管布置成循环回路,所述硅胶管连接成网格形状。
优选地,所述硅胶管上设有第一减压阀,所述第一减压阀用于控制气体进入硅胶管中。
优选地,所述硅胶管连接组成的面板网格中单个网格的尺寸大小为50mm×50mm,面板整体尺寸为3000mm×4000mm;硅胶管为透气不透水材质,管直径为6mm。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钢瓶、气阀、压力表、出口;所述气阀设有三个,其中一个气阀设在与供氧装置连接的软管上,用于控制氧气的输入量,另外两个气阀分别设在与硅胶管连接的软管上,用于控制进气量和回气;所述压力表用于显示钢瓶内的压力;所述钢瓶内部装有无水氯化钙,所述无水氯化钙用于干燥氧气;所述出口位于钢瓶的底部一侧,用于更换无水氯化钙。
优选地,所述供氧装置包括高压氧气罐和第二减压阀,所述高压氧气罐的内部装有高压氧气,所述第二减压阀用于控制释放出来的氧气。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软管将该装置的硅胶管、压力罐、供氧装置三个部分连接起来。当供氧装置打开阀门提供氧气时,氧气会经过钢瓶中的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后,进入透气不透水的硅胶管中。进入硅胶管中的氧气会有部分进入水体中,有效地增大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剩余氧气则会顺着回路,重新进入钢瓶中,经过干燥后可以再次利用,节省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促进底层水体的循环流通,利于水体水质的改善,也能够很好的运用于水产养殖,有利于水体中的鱼类生长,有着广阔的经济运用前景。
(2)该装置具有很好的简便性和适用性,装置构造与操作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于装置大小、给氧范围进行调整,做到合理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中硅胶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中硅胶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中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中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给氧面板;2、调节装置;3、供氧装置;1-1、硅胶管;1-2、第一减压阀;2-1、钢瓶;2-2、气阀;2-3、压力表;2-4、出口;2-5、无水氯化钙;3-1、高压氧气瓶;3-2、第二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包括给氧面板1、调节装置2、供氧装置3,由此组成一套完整的给氧系统。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给氧面板1主要由硅胶管1-1组成,硅胶管1-1为透气不透水材质,管直径为6mm。连接组成的面板网格大小为50mm×50mm,面板整体尺寸为3000mm×4000mm。
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装置2以钢瓶2-1为主体,钢瓶2-1的直径为300mm,高500mm。钢瓶2-1上方开有三个进出气孔,直径为5mm,供连接软管插入,连接软管上均设有气阀2-2;钢瓶2-1的底部开有直径为30mm的出口2-4,用于更换无水氯化钙2-5。
如图5所示,所述供氧装置3的主体为直径为100mm、高400mm的高压氧气罐3-1,高压氧气瓶3-1的顶部设有第二减压阀3-2。
实施例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包括给氧面板1、调节装置2、供氧装置3。
给氧面板1如图2和图3所示,其包括硅胶管1-1,硅胶管1-1布置成循环回路,使气体能够重复利用。第一减压阀1-2用来控制气体进入硅胶管1-1中。
调节装置2如图4所示,基本构件包括钢瓶2-1、气阀2-2、压力表2-3、出口2-4。钢瓶2-1内部装有干燥用无水氯化钙2-5。当氧气进入钢瓶2-1时,经无水氯化钙2-5干燥后再进入硅胶管1-1中,同时硅胶管1-1中未利用完的氧气会重新进入钢瓶2-1中干燥。
供氧装置如图5所示,主体为高压氧气罐3-1,通过第二减压阀3-2来控制释放出来的氧气。
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通过软管将装置的硅胶管1-1、钢瓶2-1、高压氧气罐3-1三个部分连接起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先将硅胶管1-1放入水体底部,检查仪器之间连接的气密性。然后打开供氧装置3提供氧气,氧气会经过钢瓶2-1中的无水氯化钙2-5进行干燥,由钢瓶2-1上的压力表2-3可以判断瓶中氧气的含量,配合气阀2-2与第一减压阀1-2则可以控制释放多少干燥后的氧气进入透气不透水的硅胶管1-1中。进入硅胶管1-1中的氧气会有部分进入水体中,有效地增大了水体中的溶解氧。剩余氧气则顺着回路,重新进入钢瓶2-1中,再次经过干燥后,又可以被利用起来,可以减少供氧装置3耗氧量,从而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氧面板(1)、调节装置(2)和供氧装置(3),所述给氧面板(1)放置于水体底部,用于给水体给氧;所述调节装置(2)通过软管分别与给氧面板(1)和供氧装置(3)连接,用于调节进入给氧面板(1)的氧气量;所述供氧装置(3)用于提供氧气;
所述给氧面板(1)主要由硅胶管(1-1)组成,所述硅胶管(1-1)布置成循环回路,所述硅胶管(1-1)连接成网格形状;
所述硅胶管(1-1)上设有第一减压阀(1-2),所述第一减压阀(1-2)用于控制气体进入硅胶管(1-1)中;
所述硅胶管(1-1)连接组成的面板网格中单个网格的尺寸大小为50mm×50mm,面板整体尺寸为3000mm×4000mm;硅胶管(1-1)为透气不透水材质,管直径为6mm;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钢瓶(2-1)、气阀(2-2)、压力表(2-3)、出口(2-4);所述气阀(2-2)设有三个,其中一个气阀(2-2)设在与供氧装置(3)连接的软管上,用于控制氧气的输入量,另外两个气阀(2-2)分别设在与硅胶管(1-1)连接的软管上,用于控制进气量和回气;所述压力表(2-3)用于显示钢瓶(2-1)内的压力;所述钢瓶(2-1)内部装有无水氯化钙(2-5),所述无水氯化钙(2-5)用于干燥氧气;所述出口(2-4)位于钢瓶(2-1)的底部一侧,用于更换无水氯化钙(2-5);
所述供氧装置(3)包括高压氧气罐(3-1)和第二减压阀(3-2),所述高压氧气罐(3-1)的内部装有高压氧气,所述第二减压阀(3-2)用于控制释放出来的氧气。
CN202122466319.1U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Active CN216674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6319.1U CN216674339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66319.1U CN216674339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4339U true CN216674339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9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66319.1U Active CN216674339U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43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77320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淡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方法
CN105859051A (zh) 一种沼液光处理养殖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205398612U (zh) 提高微藻生长速率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06365300A (zh) 一种自净式养殖装置及其自净方法
CN104250058B (zh) 禽粪发酵液生产水溶肥的废水综合处理方法
CN209178090U (zh) 一种锚定式受污染水体原位净化处理装置
CN202530075U (zh) 一种用于培养光合微生物反应器
CN216674339U (zh) 一种水体低扰动给氧装置
CN206423369U (zh) 养殖鱼一体化养殖系统
CN209957792U (zh) 一种气升式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1547859A (zh) 一种新型的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4676070U (zh) 一种新型的内循环沼气池
CN107988053B (zh) 一种实现固定化培养及废水深度净化的微藻培养系统
CN211896289U (zh) 一种微生物原位扩培装置
CN207498139U (zh) 城市黑臭水体净化设备
CN208617492U (zh) 一种微生物菌群母液培养箱
CN209081540U (zh) 一种悬浮式受污染水体原位净化处理装置
CN206706102U (zh) 一种新型光生物反应器
CN214413840U (zh) 一种鱼类二氧化碳休眠实验装置
CN210506331U (zh) 一种小球藻高浓度半开放连续培养装置
CN205099475U (zh) 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CN217838981U (zh) 一种新型微藻培育装置
CN210215094U (zh) 一种基于梯度反应墙的黑臭河流净化系统
CN203034020U (zh) 一种微藻二级培养装置
CN207958384U (zh) 一种菌种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