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1827U -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1827U
CN216671827U CN202122738844.4U CN202122738844U CN216671827U CN 216671827 U CN216671827 U CN 216671827U CN 202122738844 U CN202122738844 U CN 202122738844U CN 216671827 U CN216671827 U CN 216671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entre gripping
sliding
shaped plat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88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月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88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1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1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的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有底板、活动拉杆和卡块,底板前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拉杆,活动拉杆的左右两侧前端以及底板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后夹持L形板和卡块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提高EPS应急装置的实用性,后夹持L形板向后移动并带动底板内部的齿轮旋转,左夹持L形板和右夹持L形板跟齿轮随移动,直至卡块弹出将蓄电池的前端底部挡住固定,相比于直接放置的方式,蓄电池组不会发生移位,避免出现蓄电池掉落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EPS应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楼宇消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EPS应急电源适用于消防应急照明时,属消防产品,需符合国家公安部消防局颁发的有关规定,EPS应急电源系统主要包括整流充电器、蓄电池组、逆变器、互投装置和系统控制器等部分。其中逆变器是核心,通常采用DSP或单片CPU对逆变部分进行SPWM调制控制,使之获得良好的交流波形输出;整流充电器的作用是在市电输入正常时,实现对蓄电池组适时充电;逆变器的作用则是在市电非正常时,将蓄电池组存储的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输出,供给负载设备稳定持续的电力;互投装置保证负载在市电及逆变器输出间的顺利切换;系统控制器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并可以发出故障告警信号和接收远程联动控制信号,并可通过标准通讯接口由上位机实现EPS系统的远程监控。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EPS应急装置上的蓄电池组组一般直接摆放在EPS应急装置的内部,如果出现晃动可震动时,蓄电池组容易发生移位,甚至是出现损坏,进而影响后续的供电,再者,停电后未及时供电不利于发现EPS应急装置的位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以解决现有EPS应急装置上的蓄电池组组一般直接摆放在EPS应急装置的内部,如果出现晃动可震动时,蓄电池组容易发生移位,甚至是出现损坏,进而影响后续的供电,再者,停电后未及时供电不利于发现EPS应急装置的位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部的连接杆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的滑动板顶部固定设置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包括有底板、活动拉杆和卡块,底板前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拉杆,活动拉杆的左右两侧前端以及底板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包括有箱体、电路总成、连接杆、箱门和把手,箱体内部分为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顶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总成底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设置有四根连接杆,右空腔内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也设置有四根连接杆,箱体前端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箱门,且箱门上均设置有把手,右端的箱门上设置有机械锁,箱门上均固定设置有夜光条。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板、减震杆、固定板、滑动板、滑杆和活动插销,支撑板的顶部前后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十字滑块,支撑板底部两端均等距离设置有三根减震杆,且减震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支撑板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支撑板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滑杆,滑动板两侧开设有贯穿槽且可沿滑杆外侧前后滑动,支撑板与滑动板之间通过活动插销固定,安装状态下,支撑板的十字滑块均滑动设置在连接杆的内侧,固定板各设置在箱体空腔左右两侧的连接杆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的后侧均设置倒梯形凸起,卡块底部开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部与底板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状态下,底板底部固定设置在滑动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机构还包括有左夹持L形板、右夹持L形板和后夹持L形板,底板内部左侧滑动设置有左夹持L形板,底板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右夹持L形板,底板后侧活动设置有后夹持L形板,底板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左夹持L形板和右夹持L形板交错啮合在齿轮的顶部,后夹持L形板底部啮合在齿轮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后夹持L形板和卡块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提高EPS应急装置的实用性,后夹持L形板向后移动,后夹持L形板同时带动底板内部的齿轮旋转,啮合在齿轮顶部两侧的左夹持L形板和右夹持L形板跟随移动,对蓄电池的两侧进行夹持,直至卡块弹出将蓄电池的前端底部挡住,拆卸蓄电池维修时,拉动活动拉杆带动卡块向下移动将蓄电池抽出即可,相比于直接放置的方式,蓄电池组不会发生移位,避免出现蓄电池掉落损坏的情况,进而提高EPS应急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同时便于蓄电池拆卸维修和更换,滑动板和支撑板的滑动配合便于蓄电池接线。
夜光条和减震杆的设置,有利于提高EPS应急装置的减震效果,支撑板与固定板之间的减震杆能对装夹机构以及内部的蓄电池提供有效减震,同时上的夜光条能有效的发现应急设备的位置,在停电后未及时便于发现发现EPS应急装置的位置,避免出现人员与应急装置发生碰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护壳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装夹机构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保护壳;101、箱体;102、电路总成;103、连接杆;104、箱门;105、把手;2、支撑机构;201、支撑板;202、减震杆;203、固定板;204、滑动板;205、滑杆;206、活动插销;3、装夹机构;301、底板;302、活动拉杆;303、卡块;304、左夹持L形板;305、右夹持L形板;306、后夹持L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包括保护壳1;保护壳1内部的连接杆103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2;支撑机构2上的滑动板204顶部固定设置有装夹机构3;装夹机构3包括有底板301、活动拉杆302和卡块303,底板301前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拉杆302,活动拉杆302的左右两侧前端以及底板301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303。
其中,保护壳1包括有箱体101、电路总成102、连接杆103、箱门104和把手105,箱体101内部分为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顶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总成102底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设置有四根连接杆103,右空腔内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也设置有四根连接杆103,箱体101前端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箱门104,且箱门104上均设置有把手105,右端的箱门104上设置有机械锁,箱门104上均固定设置有夜光条,夜光条便于在未及时供电时提供指引。
其中,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减震杆202、固定板203、滑动板204、滑杆205和活动插销206,支撑板201的顶部前后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十字滑块,支撑板201底部两端均等距离设置有三根减震杆202,且减震杆202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03,支撑板20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204,支撑板201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滑杆205,滑动板204两侧开设有贯穿槽且可沿滑杆205外侧前后滑动,支撑板201与滑动板204之间通过活动插销206固定,安装状态下,支撑板201的十字滑块均滑动设置在连接杆103的内侧,固定板203各设置在箱体101空腔左右两侧的连接杆103之间,支撑板201和固定板203之间的减震杆202能有效的保护蓄电池。
其中,卡块303的后侧均设置倒梯形凸起,卡块303底部开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部与底板301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状态下,底板301底部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04的顶部,卡块303的设置便于蓄电池的安装。
其中,装夹机构3还包括有左夹持L形板、304右夹持L形板305和后夹持L形板306,底板301内部左侧滑动设置有左夹持L形板304,底板301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右夹持L形板305,底板301后侧活动设置有后夹持L形板306,底板30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左夹持L形板304和右夹持L形板305交错啮合在齿轮的顶部,后夹持L形板306底部啮合在齿轮的底部,通过左夹持L形板、304右夹持L形板和305和后夹持L形板306的配合实现蓄电池的快速装夹。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装载蓄电池时,将蓄电池放置到底板301顶部前端,然后将蓄电池向后移动,直至蓄电池与后夹持L形板306的顶部前端接触,后夹持L形板306向后移动,后夹持L形板306同时带动底板301内部的齿轮旋转,啮合在齿轮顶部两侧的左夹持L形板304和右夹持L形板305跟随移动,对蓄电池的两侧进行夹持,直至卡块303弹出将蓄电池的前端底部挡住,拆卸蓄电池维修时,拉动活动拉杆302带动卡块303向下移动将蓄电池抽出即可,接线时可拔出活动插销206将滑动板204从支撑板201顶部抽出即可,同时支撑板201与固定板203之间的减震杆202能对装夹机构3以及内部的蓄电池提供有效减震,同时105上的夜光条能有效的发现应急设备的位置,握住把手并向中间拉动将箱门104关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壳(1);所述保护壳(1)内部的连接杆(103)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上的滑动板(204)顶部固定设置有装夹机构(3);所述装夹机构(3)包括有底板(301)、活动拉杆(302)和卡块(303),底板(301)前端内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拉杆(302),活动拉杆(302)的左右两侧前端以及底板(301)的内部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卡块(3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包括有箱体(101)、电路总成(102)、连接杆(103)、箱门(104)和把手(105),箱体(101)内部分为左空腔和右空腔,左空腔顶部固定设置有电路总成(102)底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设置有四根连接杆(103),右空腔内部左右两侧前后对称也设置有四根连接杆(103),箱体(101)前端左右对称滑动设置有箱门(104),且箱门(104)上均设置有把手(105),右端的箱门(104)上设置有机械锁,箱门(104)上均固定设置有夜光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有支撑板(201)、减震杆(202)、固定板(203)、滑动板(204)、滑杆(205)和活动插销(206),支撑板(201)的顶部前后两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十字滑块,支撑板(201)底部两端均等距离设置有三根减震杆(202),且减震杆(202)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203),支撑板(201)的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动板(204),支撑板(201)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滑杆(205),滑动板(204)两侧开设有贯穿槽且可沿滑杆(205)外侧前后滑动,支撑板(201)与滑动板(204)之间通过活动插销(206)固定,安装状态下,支撑板(201)的十字滑块均滑动设置在连接杆(103)的内侧,固定板(203)各设置在箱体(101)空腔左右两侧的连接杆(103)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03)的后侧均设置倒梯形凸起,卡块(303)底部开设有圆孔,该圆孔的内部与底板(301)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安装状态下,底板(301)底部固定设置在滑动板(204)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机构(3)还包括有左夹持L形板(304)、右夹持L形板(305)和后夹持L形板(306),底板(301)内部左侧滑动设置有左夹持L形板(304),底板(301)内部右侧滑动设置有右夹持L形板(305),底板(301)后侧活动设置有后夹持L形板(306),底板(30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齿轮,左夹持L形板(304)和右夹持L形板(305)交错啮合在齿轮的顶部,后夹持L形板(306)底部啮合在齿轮的底部。
CN202122738844.4U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Active CN21667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8844.4U CN216671827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8844.4U CN216671827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1827U true CN21667182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8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8844.4U Active CN216671827U (zh) 2021-11-10 2021-11-10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1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37209U (zh) 轻便型一体化不间断交直流电源
WO2016041422A1 (zh) 一种用于平衡电网负荷的电池储能装置及方法
CN216671827U (zh) 一种用于楼宇消防的智能eps应急装置
CN210350852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不间断电源
CN204538792U (zh) 一种并联电源系统和电源模块
CN107492609B (zh) 一种智能控制的新能源电池箱
CN212518165U (zh) 一种抽屉式低压开关柜
CN102412098B (zh) 具有除故障锁的节能交流接触器
CN211720033U (zh) 一种安装稳固的动力柜
CN204905996U (zh) 一种380v电力应急移动电源
CN210093752U (zh) 一种便于检修和维护的电梯控制柜
CN109703387B (zh) 一种汽车锂电池储能装置的智能抽拉式装置
CN208423855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充电保护器
CN207937496U (zh) 一种耗能监控装置
CN202651873U (zh) 一种发电机组移动应急启动装置
CN203166616U (zh) 一体化电源柜
CN106130173B (zh) 一种并机主控柜
CN203377677U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
CN217956770U (zh) 一种具有强启功能的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CN214538303U (zh) 一种给予监控系统显示的逆变器温度报警终端
CN219611074U (zh) 一种高压配电柜固定装置
CN216055998U (zh) 一种低压抽出式开关柜
CN218783609U (zh) 一种并联式核容交直流电源柜
CN102916474A (zh) 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锂电池直流电源装置
CN214523406U (zh) 一种适用于动力电池快速充电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00 room 21305, unit 2, building 1, Wanda Plaza, Daming Palace,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00 room 21305, unit 2, building 1, Wanda Plaza, Daming Palace,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Qintai Fire Enginee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