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70593U -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70593U
CN216670593U CN202123018888.6U CN202123018888U CN216670593U CN 216670593 U CN216670593 U CN 216670593U CN 202123018888 U CN202123018888 U CN 202123018888U CN 216670593 U CN216670593 U CN 2166705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air duct
grotto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88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文芳
巩倩雯
孙胜利
薛平
张正模
张国彬
陈海玲
柴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HUANG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DUNHUANG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HUANG ACADEMY filed Critical DUNHUANG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21230188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705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705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705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度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整体、储水箱和套环,装置整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筒,风筒的右侧内侧嵌入连接有凝水板,凝水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风筒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风筒的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左侧外围固定连接有风叶,风叶在经由风机的间接带动下,能够在风筒内产生从右往左的风力,以此能够将装置整体外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并由阻水网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阻隔,使得通过阻水网的空气能够得到除湿的效果,而除水机构能够让用户通过对联动块的控制,间接地对装置整体的除湿效率及除水效率进行相应的控制,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湿度控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石窟壁画是历史最悠久的绘画艺术之一,壁画艺术是民族绘画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构成壁画的材料,诸如泥土、粘合胶介质等对潮湿很敏感,壁画若长期处在高湿状态下,就有可能引发诸多病害,导致壁画损毁。旅游业的发展,参观石窟的客流量日益增长,石窟空间有限,人流拥挤,窟内外空气得不到及时交换,使得石窟内温湿度及CO2急剧上升。温湿度的上升对石窟内文物保护带来潜在的隐患,而CO2的上升对游客参观带来不适。
能够快速改善由游客参观带来的恶性环境,调控石窟内温湿度及CO2,使石窟内的文物及前来参观的游客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的除湿设备不能满足石窟内文物保存环境中进行使用,目前需要一种在保护文物的前题下,能够对石窟内环境进行改善的装置,尤其对空气湿度的调控:1、能够快速净化石窟内空气且风速小;2、除湿功能;3、自动排水;4、轻静音工作模式。但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成型的且适应石窟内的除湿设备以满足上述要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成为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装置让空气进行流通时,无法降低从装置内流出的空气湿度和无法让用户对装置的除湿效率及除水效率进行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整体、储水箱和套环,所述装置整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筒,所述风筒的右侧内侧嵌入连接有凝水板,所述凝水板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风筒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风筒的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外围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阻水网,所述转轴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风机,所述转轴的中间外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底部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水块,所述传动杆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联动块,所述联动块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所述装置整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风筒的右侧嵌入连接有进风口,所述风筒的左侧外围嵌入连接有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设置有两个,并从风机的底部与底座的两端呈倾斜状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除水块设置成弧形形状,且弧度与凝水板的弧度相吻合,所述联动块整体呈十字架形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凝水板的间距小于除水块的顶部直径,所述阻水网的半径小于除水块的顶部至套环之间的间距。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湿机构,能够在风叶经由风机的间接带动下,在风筒内产生从右往左的风力,以此能够将装置整体外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并由阻水网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阻隔,使得通过阻水网的空气能够得到除湿的效果,同时能够对凝成水珠的水分进行收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水机构,能够以压簧的弹性,让传动杆与套环及传动齿轮分离,使得此时的装置整体的除湿效率能够得到加强,而在用户手动对联动块施加作用力使传动杆正常对套环进行传动工作后,能够在此时将装置整体内的除水工作进行加强,从而能够让用户根据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的正面剖视示意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的俯视剖面示意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整体的局部侧面剖视示意简图。
图中:1、装置整体;2、底座;3、万向轮;4、支架;5、风机;6、风筒;7、进风口;8、出风口;9、储水箱;10、转轴;11、风叶;12、套环;13、除水块;14、阻水网;15、固定块;16、传动齿轮;17、传动杆;18、压簧;19、联动块;20、凝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储水箱9和套环12,装置整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筒6,风筒6的右侧内侧嵌入连接有凝水板20,凝水板2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风筒6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9,风筒6的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0,转轴10的左侧外围固定连接有风叶11,转轴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阻水网14,转轴10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风机5,转轴10的中间外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16的底部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7,传动杆17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套环12,套环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水块13,传动杆1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联动块19,联动块19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簧18,装置整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底部四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风筒6的右侧嵌入连接有进风口7,风筒6的左侧外围嵌入连接有出风口8。
优选的,风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支架4设置有两个,并从风机5的底部与底座2的两端呈倾斜状进行连接,支架4设置于风机5的底部,并设置有两个,然后从风机5的底部与底座2的两端呈倾斜状进行连接,使得两个支架4的顶部间距小于底部间距,以此能够让其呈三角支撑的状态对风机5进行支撑,同时两个支架4的内部分别嵌入有弹性元件,使其能够在风机5进行运转的过程中,能够由此弹性元件对风机5所产生的振动进行削弱,以此间接地达到减震降噪的效果,减小装置整体1所产生的噪音,同时加上风机5自身运转的功率较小的前提,间接地达到轻静音的效果。
优选的,固定块15与凝水板20的间距小于除水块13的顶部直径,阻水网14的半径小于除水块13的顶部至套环之间的间距12,风筒6右侧内侧的凝水板20、凝水板20内侧底部的固定块15、风筒6右侧底部的储水箱9、风筒6内部中间的转轴10、转轴10左侧外围的风叶11和转轴10右端的阻水网14共同组成除湿机构,转轴10设置于风筒6的内部中间,并在转轴10的左侧外围设置有风叶11,且转轴10的左端与风机5相连,然后在风机5进行运转后,能够通过转轴10带动风叶11进行转动,并以此在风筒6的内部产生从右往左的风力,使得装置整体1外的空气能够从风筒6的右侧(进风口7)进入,再从其左侧(出风口8)出来,由此让风叶11的右侧产生吸力,并在空气从进风口7进入后,由于转轴10的右侧设置有阻水网14,使得空气在进入风筒6内后,由阻水网14对空气中含有的水气进行阻隔,以此减少经过阻水网14后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使得此空气在从出风口8出去后不会加重外界的湿度,同时被阻隔在阻水网14右侧的水分在凝水板20的内壁位置处进行一段的停留后,能够凝水水珠,使其在凝成水珠后整体的重力得到增加,从而能够让其更加容易地向下滑落至储水箱9内,以便于后续用户在将管道与储水箱9相连后进行排水工作,同时由于凝水板20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与凝水板20的间距小于除水块13的顶部直径,使得用户在使用除水机构带动除水块13在凝水板20的内壁滑动,并在除水块13经过固定块15的底部时,能够由固定块15及凝水板20共同对除水块13进行挤压,使得吸附在除水块13上的水珠能够被拧出并与除水块13分离,所以通过装置整体1内设置有除湿机构,能够在风叶11经由风机5的间接带动下,在风筒6内产生从右往左的风力,以此能够将装置整体1外的空气从进风口7吸入,并由阻水网14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阻隔,使得通过阻水网14的空气能够得到除湿的效果,同时能够对凝成水珠的水分进行收集。
优选的,除水块13设置成弧形形状,且弧度与凝水板20的弧度相吻合,联动块19整体呈十字架形状,转轴10中间外围的传动齿轮16、传动齿轮16底部右侧的传动杆17、传动杆17顶部右侧的套环12、套环12顶部的除水块13、传动杆17底部的联动块19和联动块19两侧顶部的压簧18共同组成除水机构,传动齿轮16设置于转轴10的中间外围,并在传动齿轮16的底部右侧设置有传动杆17,且传动杆17的顶部右侧与套环12相互啮合,使得传动齿轮16在与转轴10同时进行转动后,能够通过传动杆17的顶部部分进行传动,使其能够间接地带动套环12进行反方向旋转,并以此让套环12顶部的除水块13绕着套环12进行转动,同时由于除水块13设置成弧形形状,且弧度与凝水板20的弧度相吻合,使得除水块13能够紧贴着凝水板20的内壁进行活动,以此能够将凝水板20内所吸附的水珠进行清楚,直至除水块13在经过固定块15的位置处后,被固定块15及凝水板20一起挤压,使得除水块13自身上的水珠能够快速地进入储水箱9内,避免风筒6内的水气过多而影响装置整体1的正常运转,同时能够避免装置整体1在停止工作后,水气未得到清除而容易从装置整体1内流出,同时由于传动杆17的底部与联动块19相互连接,并在联动块19的两侧顶部设置有压簧18,使得联动块19能够在压簧18的弹性作用下,向下偏移,以此让传动杆17的顶部与套环12及传动齿轮16分离,使得此时的套环12及除水块13停止转动,从而能够让此时处于风筒6内的水气进行正常冷凝,且此时的转轴10因为未带动套环12进行转动,使得此时的风叶11的转动速率加快,从而将装置整体1对外所产生的吸力加强,使得空气在装置整体1内部流通的速度加快,进而能够间接地提高装置整体1的除湿效率,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联动块19整体呈十字架形状,使得联动块19的底部能够向风筒6的外部凸出,而用户则能够手动对此凸出的部分施加作用力,使其带动传动杆17正常对套环12进行传动工作,使得此时能够加快装置整体1内的除水工作,所以通过装置整体1内设置有除水机构,能够以压簧18的弹性,让传动杆17与套环12及传动齿轮16分离,使得此时的装置整体1的除湿效率能够得到加强,而在用户手动对联动块19施加作用力使传动杆17正常对套环12进行传动工作后,能够在此时将装置整体1内的除水工作进行加强,从而能够让用户根据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在用户使用装置整体1对窟内的空气进行除湿时,可将装置整体1通过万向轮3的作用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处,而后让风机5进行运转,使其能够带动风叶11进行转动,并以此在风筒6内产生从右往左的风力,使得装置整体1外的空气能够从进风口7进入风筒6内,而后由阻水网14对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阻隔,使得通过阻水网14的空气能够得到除湿的效果,然后由凝水板20对处于阻水网14右侧的水分进行吸附工作,并在水分停留在此位置一段时间后,让其凝成水珠,使其能够在重力作用下向储水箱9内流动,以便于后续用户在将管道与储水箱9相连后进行排水工作,然后在装置整体1正常对空气进行引导并过滤水分的过程中,能够让用户根据需要,对联动块19施加作用力的方式,带动传动杆17正常对套环12进行传动工作后,能够在此时将装置整体1内的除水工作进行加强,而在用户未对联动块19施加作用力时,则能够以压簧18的弹性,让传动杆17与套环12及传动齿轮16分离,使得此时的装置整体1的除湿效率能够得到加强,以此能够提高装置整体1的实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整体(1)、储水箱(9)和套环(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筒(6),所述风筒(6)的右侧内侧嵌入连接有凝水板(20),所述凝水板(20)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风筒(6)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箱(9),所述风筒(6)的内部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左侧外围固定连接有风叶(11),所述转轴(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阻水网(14),所述转轴(10)的左端活动连接有风机(5),所述转轴(10)的中间外围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6),所述传动齿轮(16)的底部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7),所述传动杆(17)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套环(12),所述套环(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除水块(13),所述传动杆(1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联动块(19),所述联动块(19)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压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整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底部四周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风筒(6)的右侧嵌入连接有进风口(7),所述风筒(6)的左侧外围嵌入连接有出风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设置有两个,并从风机(5)的底部与底座(2)的两端呈倾斜状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水块(13)设置成弧形形状,且弧度与凝水板(20)的弧度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19)整体呈十字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5)与凝水板(20)的间距小于除水块(13)的顶部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网(14)的半径小于除水块(13)的顶部至套环(12)之间的间距。
CN202123018888.6U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6705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8888.6U CN21667059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8888.6U CN21667059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70593U true CN216670593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8888.6U Active CN216670593U (zh) 2021-12-03 2021-12-03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705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05246U (zh) 一种工厂用净化装置
CN112254249B (zh) 一种建筑物通风循环系统
CN206420040U (zh) 一种除湿、空气净化及杀菌一体的溶液除湿装置
CN113566321B (zh) 除湿装置
CN216670593U (zh) 一种自适应石窟内湿度控制装置
CN207555737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外机
CN211372951U (zh) 一种雨伞快干装置
CN107052017A (zh) 一种环保耐腐蚀型实验室专用通风设备
CN205425255U (zh) 一种带有物品烘干功能的简易家用空气去湿器
CN206453223U (zh) 一种风冷式密集烤房的除湿装置
CN108826483A (zh) 显热除湿净化机
CN207688287U (zh) 一种除湿净化机
CN202254202U (zh) 一种空调用新型节能滤网装置
CN206973745U (zh) 净化除湿机
CN208282289U (zh) 一种物联网空调用空调外机安装架
CN207751134U (zh) 设有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净化系统
CN207323431U (zh) 一种办公室用吸尘器
CN207146595U (zh) 空气处理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09726370U (zh) 一种加湿净化除湿一体机
CN115875760B (zh) 一种利用折扇结构进行快速除湿的装置
CN203671794U (zh) 一种分体空调室外机集水盘
CN209026970U (zh) 一种转轮除湿机
CN214581509U (zh) 一种迷你转轮型除湿设备
CN215388617U (zh) 一种气膜建筑用除湿装置
CN207515104U (zh) 一种具有新风净化功能的吊装式除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