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7797U -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7797U
CN216667797U CN202022039535.3U CN202022039535U CN216667797U CN 216667797 U CN216667797 U CN 216667797U CN 202022039535 U CN202022039535 U CN 202022039535U CN 216667797 U CN216667797 U CN 2166677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ipe
liquid storage
fixedly arranged
guid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3953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汝霞
王鸣
徐晓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3953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77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77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具体涉及采暖设备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有采暖组件;所述采暖组件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储液筒内部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侧固定设有第一螺旋桨叶片,所述第一螺旋桨叶片设置为多个,所述导流筒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导流管。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即可,无需采用循环泵,降低了能源的使用,且通过第二螺旋桨叶片对空气进行引流,使得热空气能够集中的吹向人体,增加了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且能够在气温较冷的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时,能够为人体达到锻炼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背景技术
采暖装置即取暖器,是指用于取暖的设备,取暖设备根据加热介质不同和加热原理不同,大体可以分为燃气取暖设备、电加热取暖设备、锅炉取暖设备、电壁挂炉取暖。
现有技术中的采暖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原理基本为加热器加热液质,之后通过液泵循环泵送加热后的液质,使得热量能够分散传递至散热片上,进而使得周围空气被加热,而由于加热后的液质需要不断循环,使得液泵需要持续工作,能耗较大,不利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采暖装置,通过采用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即可,无需采用循环泵,降低了能源的使用,且通过第二螺旋桨叶片对空气进行引流,使得热空气能够集中的吹向人体,增加了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且能够在气温较冷的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时,能够为人体达到锻炼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设有采暖组件;
所述采暖组件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储液筒内部设有导流筒,所述导流筒内侧固定设有第一螺旋桨叶片,所述第一螺旋桨叶片设置为多个,所述导流筒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导流管,所述储液筒一侧贯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导流管贯穿设于第一轴承内侧,所述第一导流管远离储液筒一端套接有圈型管,所述圈型管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螺旋桨叶片,所述第二螺旋桨叶片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螺旋桨叶片远离圈型管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导流管外侧,所述圈型管一侧贯穿设有第一分流连接管,所述第一分流连接管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分流连接管远离圈型管一端贯穿设于第一导流管上,所述第一导流管内侧贯穿设有第二导流管,所述圈型管远离第一分流连接管一侧贯穿设有第二分流连接管,所述第二分流连接管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分流连接管远离圈型管一端与第二导流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上套接有皮带,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固定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侧贯穿设有连接轴组件,所述连接轴组件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皮带套接于第二皮带轮上,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固定设有自行车脚蹬部件,所述自行车脚蹬部件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轴组件远离第二皮带轮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筒顶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管上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筒底部固定设有发电电机,所述发电电机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轴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固定安装有棘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采用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即可,无需采用循环泵,降低了能源的使用,且通过第二螺旋桨叶片对空气进行引流,使得热空气能够集中的吹向人体,增加了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且能够在气温较冷的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时,能够为人体达到锻炼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2、通过人工驱动第一导流管转动时,可利用发电电机工作发电存储于蓄电池中,后续可为驱动电机供电,进一步达到了节能效果,第一连接杆和第二齿轮通过棘轮机构连接,使得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导流管转动时避免自行车脚蹬部件被带动摆动而与人体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进一步达到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液筒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流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座;2、固定座;3、采暖组件;4、储液筒;5、加热器;6、导流筒;7、第一螺旋桨叶片;8、第一导流管;9、第一轴承;10、圈型管;11、第二螺旋桨叶片;12、第一分流连接管;13、第二导流管;14、第二分流连接管;15、第一皮带轮;16、皮带;17、第一支撑座;18、第二轴承;19、连接轴组件;20、第二皮带轮;21、第二支撑座;22、自行车脚蹬部件;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驱动电机;26、第三齿轮;27、第四齿轮;28、发电电机;29、第五齿轮;30、蓄电池;31、第一连接杆; 32、棘轮机构;33、连接架;34、第二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座2,固定座2上固定设有采暖组件3;
采暖组件3包括储液筒4,储液筒4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储液筒4 内部设有导流筒6,导流筒6内侧固定设有第一螺旋桨叶片7,第一螺旋桨叶片7设置为多个,导流筒6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导流管8,储液筒4一侧贯穿设有第一轴承9,第一导流管8贯穿设于第一轴承9内侧,第一导流管8远离储液筒4一端套接有圈型管10,圈型管10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螺旋桨叶片11,第二螺旋桨叶片11设置为多个,第二螺旋桨叶片11远离圈型管10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导流管8外侧,圈型管10一侧贯穿设有第一分流连接管12,第一分流连接管12设置为多个,第一分流连接管12远离圈型管10一端贯穿设于第一导流管8上,第一导流管8内侧贯穿设有第二导流管13,圈型管10远离第一分流连接管12一侧贯穿设有第二分流连接管14,第二分流连接管14设置为多个,第二分流连接管14远离圈型管10一端与第二导流管13固定连接,第一导流管8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15,第一皮带轮15上套接有皮带16,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座17,第一支撑座17上固定设有第二轴承18,第二轴承18内侧贯穿设有连接轴组件19,连接轴组件19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20,皮带16套接于第二皮带轮20上,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座21,第二支撑座21上固定设有自行车脚蹬部件22,自行车脚蹬部件22 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23,连接轴组件19远离第二皮带轮20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4,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相啮合。
进一步的,储液筒4顶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25,驱动电机25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26,以便于驱动电机25驱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
进一步的,第一导流管8上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27,第三齿轮26与第四齿轮27相啮合,以便于传动。
进一步的,储液筒4底部固定设有发电电机28,发电电机28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五齿轮29,第五齿轮29与第四齿轮27相啮合,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30,以便于发电而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
进一步的,连接轴组件19包括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上固定安装有棘轮机构32,使第一连接杆31转动时不会带动第二连接杆34转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加热器5工作对储液筒4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之后踩踏自行车脚蹬部件22而带动第一齿轮23转动,第一齿轮23转动带动第二齿轮24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20、皮带16和第一皮带轮 15传动而带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带动导流筒6转动,通过导流筒6内部的第一螺旋桨叶片7对储液筒4内部的液体进行输送,将加热后的液体输送至第一导流管8内部,之后通过第一分流连接管12分流至圈型管10内部,进而将热量传导至第二螺旋桨叶片11,使第二螺旋桨叶片11 被加热,且第一导流管8转动而同时带动第二螺旋桨叶片11摆动,从而使得空气缓慢流过第二螺旋桨叶片11而将热空气吹向人体,达到取暖的效果,液体可通过第二分流连接管14和第二导流管13流入储液筒4内部,形成循环,只需要采用加热器5对液体进行加热即可,无需采用循环泵,降低了能源的使用,且通过第二螺旋桨叶片11对空气进行引流,使得热空气能够集中的吹向人体,增加了热量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且能够在气温较冷的季节,不宜在室外活动时,能够为人体达到锻炼效果,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25工作能够带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在人体需要休息时,提供驱动支持,当人工驱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时,第一导流管8带动第四齿轮27转动,进而带动发电电机28工作发电存储于蓄电池30中,后续可为驱动电机25供电,进一步达到了节能效果,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齿轮24通过棘轮机构32 连接,使得驱动电机25工作带动第一导流管8转动时,第一连接杆31能够相对于第二连接杆34转动,使第二连接杆34不会被带动转动,避免自行车脚蹬部件22被带动摆动而与人体碰撞。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固定设有采暖组件(3);
所述采暖组件(3)包括储液筒(4),所述储液筒(4)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器(5),所述储液筒(4)内部设有导流筒(6),所述导流筒(6)内侧固定设有第一螺旋桨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桨叶片(7)设置为多个,所述导流筒(6)一端固定设有第一导流管(8),所述储液筒(4)一侧贯穿设有第一轴承(9),所述第一导流管(8)贯穿设于第一轴承(9)内侧,所述第一导流管(8)远离储液筒(4)一端套接有圈型管(10),所述圈型管(10)内侧固定设有第二螺旋桨叶片(11),所述第二螺旋桨叶片(11)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螺旋桨叶片(11)远离圈型管(10)一端固定设于第一导流管(8)外侧,所述圈型管(10)一侧贯穿设有第一分流连接管(12),所述第一分流连接管(12)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一分流连接管(12)远离圈型管(10)一端贯穿设于第一导流管(8)上,所述第一导流管(8)内侧贯穿设有第二导流管(13),所述圈型管(10)远离第一分流连接管(12)一侧贯穿设有第二分流连接管(14),所述第二分流连接管(14)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分流连接管(14)远离圈型管(10)一端与第二导流管(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流管(8)上固定套接有第一皮带轮(15),所述第一皮带轮(15)上套接有皮带(16),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第一支撑座(17),所述第一支撑座(17)上固定设有第二轴承(18),所述第二轴承(18)内侧贯穿设有连接轴组件(19),所述连接轴组件(19)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皮带轮(20),所述皮带(16)套接于第二皮带轮(20)上,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第二支撑座(21),所述第二支撑座(21)上固定设有自行车脚蹬部件(22),所述自行车脚蹬部件(22)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23),所述连接轴组件(19)远离第二皮带轮(20)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2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顶部固定设有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8)上固定套接有第四齿轮(27),所述第三齿轮(26)与第四齿轮(27)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4)底部固定设有发电电机(28),所述发电电机(28)输出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五齿轮(29),所述第五齿轮(29)与第四齿轮(27)相啮合,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有蓄电池(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采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组件(19)包括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上固定安装有棘轮机构(32)。
CN202022039535.3U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Active CN2166677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9535.3U CN216667797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39535.3U CN216667797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7797U true CN21666779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5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39535.3U Active CN216667797U (zh) 2020-09-17 2020-09-17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77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67797U (zh) 一种节能采暖装置
CN111964194B (zh) 一种增压冷风鼓风系统
CN213810831U (zh) 一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供暖装置
CN212585542U (zh) 船舶用空调余热回收系统
CN206891212U (zh) 一种混合动力冷却塔
CN111947451B (zh) 一种氧化球团竖炉汽化冷却蒸汽发电的余能回收装置
CN207487443U (zh) 一种基于中央空调群控系统的节能型冷却塔
CN210568812U (zh) 一种热风式蓄热电暖器
CN203750106U (zh) 蒸发冷却结合机械能、太阳能自发电户外自行车用空调
CN214533393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散热装置
CN108945819A (zh) 一种保温外卖箱
CN217763988U (zh) 一种低温复叠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269550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双电源柜
CN219414958U (zh) 一种建筑节能供热装置
CN216874179U (zh) 一种风送式简易水循环棚室增温装备
CN201637301U (zh) 自助循环换温机
CN217178919U (zh) 一种太阳能及电辅助供暖系统
CN210446281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折叠椅
CN214620503U (zh) 一种带钢清洗快速烘干装置
CN216281825U (zh) 一种车间加工辅助大面积散热机构
CN218779024U (zh) 一种化学镍的降温装置
CN217013054U (zh) 一种双摆臂头发加热器
CN214581199U (zh) 一种锅炉送风加热系统
CN219934326U (zh) 一种节能型空气源热泵
CN219199280U (zh) 一种植物油燃烧设备节能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