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6478U - 空气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6478U
CN216666478U CN202122550526.5U CN202122550526U CN216666478U CN 216666478 U CN216666478 U CN 216666478U CN 202122550526 U CN202122550526 U CN 202122550526U CN 216666478 U CN216666478 U CN 2166664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er
sealing
gasket
main bod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505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丽丹
张守伟
蔡国璋
韩志斌
任毓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Fenxi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Fenxi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Fenxi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Fenxi Therm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505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64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64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64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冷却器,其中,密封垫片包括: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包括安装部以及具有弹性的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密封部一体成型;所述密封部为倒置“八”字型,其大开口端用于被压缩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连接。密封垫片受压缩后可对空气冷却器壳体与空气冷却器主体的接触位置进行密封,无需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配合设置密封槽,降低了空气冷却器壳体的铸造难度,提高了空气冷却器成品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空气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冷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
背景技术
大型空气压缩机冷却器是GMC系列空气压缩机冷却系统的重要冷却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水程冷却管束内部不断循环的冷却水来冷却通过气程的压缩空气。工作状态下大型空气压缩机冷却器气程承压约4~6bar,要求密封可靠,不能漏气。
GMC系列大型空气压缩机冷却器是由管板、侧板、翅片、冷却管、前端盖、后端盖和密封部件等组成。其中管板与冷却管组成芯组的水程,管板和侧板、翅片组成芯组的气程。
使用过程中严禁气程的进气侧和出气侧发生串通或短路,因此在大型压缩机冷却器进气侧和出气侧必须进行隔离。
现有技术中,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中开设有凸起的密封槽,空气冷却器主体与空气冷却器的密封是通过橡胶板实现的,与壳体内壁后部的密封是通过H形密封垫实现的,这种密封方式要求对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进行加工铸造,增加了铸造难度。
针对上述必须对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进行加工铸造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设计具有弹性的密封垫片固定在空气冷却器主体上,当空气冷却器主体与空气冷却器壳体装配时,密封垫片被压缩,大开口两侧边分别向两侧分开,开口尺寸增加,使两侧边的空气不互通进而实现密封效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必须对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进行加工铸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垫片,包括: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包括安装部以及具有弹性的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密封部一体成型;所述密封部为倒置“八”字型,其大开口端用于被压缩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连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垫片主体的制造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安装部为长方体,用于安装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槽中。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空气冷却器主体、空气冷却器壳体以及上述的密封垫片,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固定有所述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安装部与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固连,密封部被压缩后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处于拆卸状态时,其顶面密封垫片的顶端所在平面与底面密封垫片的顶端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相对内壁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之间差值为10-40毫米。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密封垫片相适配的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密封垫片的安装部。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密封垫片的纵向长度与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上相应固定面的纵向长度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了具有弹性的密封垫片,使空气冷却器主体与空气冷却器壳体装配时,密封垫片被压缩,开口两侧边内侧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紧密贴合以实现密封功能,不必在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特别铸造密封槽,从而减少了空气冷却器壳体的铸造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密封垫片101-安装部102-密封部2-空气冷却器主体3-空气冷却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在装配与空气冷却器壳体时,常在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的上壁、下壁以及后壁开设密封槽,在空气冷却器的顶面、底面对应位置固定橡胶板,以及后端面(也即后续提到的密封端面)的相应位置上设置H形密封垫片,用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的密封槽相配合实现密封的目的。但这种密封方式依赖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上的密封槽,而铸造空气冷却器壳体时会加大铸造难度,降低加工成品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垫片,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密封垫片1包括:垫片主体,垫片主体包括安装部101以及具有弹性的密封部102,安装部101与密封部102一体成型;密封部102 为倒置“八”字型,其大开口端用于被压缩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安装部101用于与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连接。
如图1所示,垫片主体包括两个部分:一体成型的安装部101以及密封部102。其中密封部102具有弹性,在受到压缩后可以产生弹性形变。具体的,以密封部102向安装部 101方向为正方向,密封部102为倒置的“八”字形,密封部102小开口一端与安装部101 连接,大开口一端被压缩后可向外侧弯曲。装配前,垫片主体留有预定压缩量,在实际装配时,大开口一端面向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当大开口一端受到内壁挤压时,大开口的两个开口侧边分别向两侧弯曲延伸,使开口侧边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大,直至压缩量被压缩完毕,此时,密封部102大开口端的两个开口侧边分别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紧密贴合,其一开口侧边的外侧为进气侧,另一开口侧边的外侧为出气侧,进气侧与出气侧的空气不会出现串通,进气侧进入的空气只能由空气冷却器主体的翅片处通过,从而实现了空气冷却器主体与空气冷却器壳体接触部分密封的目的。
如此,密封垫片1可独立完成密封功能,不需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的密封槽配合密封。因此在铸造空气冷却器壳体时,不需要在相应位置铸造密封槽,从而降低了空气冷却器壳体的铸造难度,提高了空气冷却成品的加工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垫片主体的制造材料为橡胶。
垫片主体需采用一种弹性材料组成,以使其被压缩时能够发生形变,不受压缩时能够恢复到原有形状和尺寸,因此本实施例采用橡胶材质制造垫片主体。考虑到密封的垫片的使用环境为空气冷却器内部,而进入空气冷却器的多为温度较高的气体,密封垫片1长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密封垫片1受热变形,因此优选的采用航空用耐高温橡胶作为垫片主体的制造材料,以提高密封垫片1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安装部101为长方体,用于安装在空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槽中。
为实现整体密封,垫片主体中的安装部101采用设为长方体,其纵长方向上有一定的长度,与空气冷却器主体上的安装槽相适配,实现该安装面上的完整密封。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01采用实心结构,为密封部102被压缩时提供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空气冷却器主体2、空气冷却器壳体3以及上述的密封垫片1,空气冷却器主体2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可拆卸连接;空气冷却器主体 2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固定有密封垫片1,密封垫片1的安装部101与空气冷却器主体2固连,密封部102被压缩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抵接。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固定有一个密封垫片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冷却器壳体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光滑,上壁分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空气冷却器主体2装配到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部时,其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均需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的内壁进行密封。密封垫片1在空气冷却器主体2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的中部位置设置,在安装后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密封垫片1被压缩后,一侧为进气侧,另一侧为出气侧,这两侧的空气不会经空气冷却器主体2以及空气冷却器壳体3接触位置互通,只能从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翅片位置经过以实现散热目的,从而实现了空气冷却器壳体3与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密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冷却器主体2处于拆卸状态时,其顶面密封垫片1的顶端所在平面与底面密封垫片1的顶端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空气冷却器壳体3相对内壁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
由于空气冷却器主体2上的密封垫片1需要留有压缩量,才能使其密封部102在装配时被压缩,进而使密封部102中的开口侧边与空气冷却器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密封性能,因此安装了密封垫片1的空气冷却器主体2,其顶面的密封垫片1顶部与底面密封垫片1的顶部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也即空气冷却器顶面的最高平面与底面最低平面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应大于空气冷却器壳体3相对内壁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即为密封垫片1装配时的最终压缩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之间差值为10-40毫米。
为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至少为10mm,以满足密封垫片1密封部102两侧边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的接触面积要求;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不超过40mm,以防止在密封垫片1压缩完毕时,进气侧或出气侧的空气流通造成阻碍。另外,在空气冷却器主体2中心轴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中心轴重合的情况下,顶面的密封垫片1、底面的密封垫片1各高于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5-20毫米。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垂直距离与第二垂直距离的差值为20mm,即在空气冷却器主体2中心轴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中心轴重合的情况下,顶面的密封垫片1、底面的密封垫片1各高于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10mm。
另外,密封端面固定的密封垫片1也应留有一定的压缩量,在空气冷却器主体2向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部压缩时,保证此处的密封垫片1与壳体内壁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实现密封端面的密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设有与密封垫片1相适配的安装槽,用于固定密封垫片1的安装部101。
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固定密封垫片1,空气冷却器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均开设相应的安装槽,该安装槽与密封垫片1的安装部101适配,密封垫片1装卡入对应安装槽后通过螺钉等固定件进行进一步紧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密封垫片1的纵向长度与在空气冷却器主体2上相应固定面的纵向长度相同。
不论是空气冷却器主体2的顶面、底面还是密封端面,均应设置与其纵向长度相同的密封垫片1,避免长度不足造成的部分部位漏气的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计了具有弹性的密封垫片1,使空气冷却器主体2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装配时,密封垫片1被压缩,开口两侧边内侧与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紧密贴合以实现密封功能,不必在空气冷却器壳体3内壁特别铸造密封槽,从而减少了空气冷却器壳体3的铸造难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冷却器主体、空气冷却器壳体以及密封垫片;
所述密封垫片包括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包括安装部以及具有弹性的密封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密封部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部为倒置“八”字型,其大开口端用于被压缩后与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
所述安装部用于与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连接;
所述垫片主体的制造材料为橡胶;
所述安装部为长方体,用于安装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安装槽中;
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固定有所述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的安装部与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固连,密封部被压缩后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处于拆卸状态时,其顶面密封垫片的顶端所在平面与底面密封垫片的顶端所在平面之间的第一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空气冷却器壳体相对内壁之间的第二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垂直距离与所述第二垂直距离之间差值为10-4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密封端面分别设有与所述密封垫片相适配的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密封垫片的安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垫片的纵向长度与在所述空气冷却器主体上相应固定面的纵向长度相同。
CN202122550526.5U 2021-10-22 2021-10-22 空气冷却器 Active CN2166664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0526.5U CN216666478U (zh) 2021-10-22 2021-10-22 空气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50526.5U CN216666478U (zh) 2021-10-22 2021-10-22 空气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6478U true CN216666478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4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50526.5U Active CN216666478U (zh) 2021-10-22 2021-10-22 空气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64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2465A (zh) 一种强迫风冷散热防水机箱
CN210669042U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电气柜散热结构
CN216666478U (zh) 空气冷却器
CN111262392B (zh) 一种便于装配的水冷电机
CN205940230U (zh) 一种压缩空气用水冷却器
CN116259911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
CN114583329B (zh) 一种提高新能源电池高效储能的散热结构
WO2018218502A1 (zh) 固定架、电池模块以及电池包
CN213684442U (zh)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真空泵泵体
CN211908537U (zh) 一种轴流风机强制散热装置
CN212380367U (zh) 一种多组触点大功率继电器
CN212183958U (zh)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降温装置
CN113431779B (zh) 一种两级压缩螺杆空压机
CN221748094U (zh) 一种油冷散热电机壳
CN209806299U (zh) 一种机电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19328194U (zh) 一种蒸发式冷风机用组合外壳
CN221784002U (zh) 一种永磁同步伺服电机
CN221709880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物联网交换机
CN213687046U (zh) 盖板结构及空调机组
CN217790140U (zh) 一种无线图传电台的散热防护结构
CN221946452U (zh) 一种工业串口服务器
CN211702782U (zh) 散热装置及变频器
CN218377651U (zh) 风机腔密封装置及温度调整设备
CN220771075U (zh) 一种防尘led模组
CN212086079U (zh) 集成式光伏逆变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