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3146U -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3146U
CN216663146U CN202220049226.0U CN202220049226U CN216663146U CN 216663146 U CN216663146 U CN 216663146U CN 202220049226 U CN202220049226 U CN 202220049226U CN 216663146 U CN216663146 U CN 216663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haking
box body
filter screen
chromi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92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Risheng Zhibo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Risheng Zhibo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Risheng Zhibo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Risheng Zhibo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92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3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3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3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包括:底板、偏心摇动装置、驱动装置、摇包,偏心摇动装置安装在底板上,驱动装置与偏心摇动装置连接,摇包固定在偏心摇动装置上,还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依次安装有粉尘过滤网和吸附装置,箱体靠近粉尘过滤网的端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烟罩,吸烟罩位于摇包的上方,箱体靠近吸附装置的端部安装有抽烟风机,箱体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底板上的支柱,支柱上安装有能带动箱体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本申请能够及时将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不仅烟气处理效果好,而且避免了车间中存在残留烟气的现象。

Description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铬合金生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背景技术
硅铬合金由硅、铬、铁为主成分的铁合金。它主要用作电硅热法生产中、低、微碳铁的中间合金。硅铬合金作为生产中、低、微碳铬铁的还原剂,对于含碳量的要求比较严格,出炉后的熔融硅铬合金通常通过摇包降碳的方法进行降碳处理。
现有摇包降碳法的步骤为:将盛有熔融硅铬合金和脱碳剂的摇包放在偏心摇动装置上,使铁水包作水平偏心运动。在50~55r/min的转速下使包内熔体产生“海浪波”运动。熔体的质点上、下运动而产生混合和搅拌作用,为硅铬铁合金与脱碳剂混合创造良好条件。SiC从合金中析出后被脱碳剂吸收。降碳剂为微碳铬铁炉渣,或石灰与萤石渣。用量为硅铬铁合金的5%~8%。摇动时间为5~10min。摇包脱碳处理后,硅铬铁合金的碳含量可以降至0.02%。
在熔融硅铬合金和降碳剂混合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目前处理烟气的方法主要是在车间设置抽烟风机,将整个车间内的烟气同一处理。但是,该烟气处理方法效果较差,不能及时处理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导致车间中往往残留部分烟气,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烟气处理方法在处理摇包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时,烟气处理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包括:底板、偏心摇动装置、驱动装置、摇包,所述偏心摇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偏心摇动装置连接并驱动所述偏心摇动装置作水平偏心摇动,所述摇包固定在所述偏心摇动装置上;
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依次安装有粉尘过滤网和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装置,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粉尘过滤网的端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烟罩,所述吸烟罩位于所述摇包的上方,所述箱体靠近所述吸附装置的端部安装有抽烟风机,所述箱体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柱,所述支柱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并能带动所述箱体转动。
可选的,所述粉尘过滤网为呈水平分布的斗形结构,所述粉尘过滤网为大直径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粉尘过滤网的大直径端侧壁密封连接有与所述箱体适配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箱体可拆卸并密封连接。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且位于所述粉尘过滤网正下方的集尘箱,所述集尘箱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位置安装有排灰阀门。
可选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网板,所述网板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网板上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烟孔,四个所述网板均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四个所述网板和所述箱体的内壁构成两个呈倾斜分布的吸附腔体,所述吸附腔体内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碳,所述活性碳的外径大于所述通烟孔的外径。
可选的,两个所述吸附腔体呈V形结构分布。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开有同时与两个所述吸附腔体底部连通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置可拆卸安装有密封板;
所述箱体的上端开有与两个所述吸附腔体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加料管,每个所述加料管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支柱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并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转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通过摇包的上方设有吸烟罩,吸烟罩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粉尘过滤网和用于吸附有害气体的吸附装置,以及箱体上安装有抽烟风机,使得在熔融硅铬合金降碳时产生的烟气能通过吸烟罩吸入箱体内,烟气在箱体内依次经过除尘处理和吸附处理后排出箱体,该烟气处理方法相对于现有的处理方法,该烟气处理方法能够及时将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不仅烟气处理效果好,而且避免了车间中存在残留烟气的现象,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申请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通过支柱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带动箱体转动,使得在降碳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箱体转动,箱体带动吸烟罩移动至摇包上方进行高效吸烟,降碳完成后,能将吸烟罩移动至远离摇包位置,方便摇包的吊装和运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的局部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底板1、偏心摇动装置2、摇架3、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从动偏心摇动机构5、驱动装置6、驱动电机7、减速机8、摇包9、箱体10、粉尘过滤网11、吸附装置12、吸烟罩13、进烟管14、抽烟风机15、支柱16、安装环17、集尘箱18、排灰阀门19、网板20、通烟21、吸附腔体22、密封板23、加料管24、密封盖25、转轴26、减速电机27、传动机构28、盖板2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也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包括:底板1、偏心摇动装置2、驱动装置6、摇包9,偏心摇动装置2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驱动装置6与偏心摇动装置2连接并驱动偏心摇动装置2作水平偏心摇动,摇包9固定在偏心摇动装置2上。
偏心摇动装置2包括摇架3,摇架3呈正三角形结构,摇架3的其中一个端部的下端连接有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摇架3的另外两个端部下端分别连接有从动偏心摇动机构5,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和从动偏心摇动机构5均固定在底板1上,摇包9固定在摇架3上。
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通过减速机8与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连接。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还包括箱体10,箱体10的内部依次安装有粉尘过滤网11和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装置12。箱体10靠近粉尘过滤网11的端部下端密封连接有与其连通的进烟管14,进烟管14与吸烟罩13连通,且进烟管14与吸烟罩13的上端密封连接,吸烟罩13位于摇包9的上方。箱体10靠近吸附装置12的端部可拆卸安装有抽烟风机15,箱体1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底板1上的支柱16,支柱16上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箱体10连接并能带动箱体10水平转动。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箱体10转动,使得吸烟罩13移动至远离摇包9位置,向摇包9中加入熔融硅铬合金和脱碳剂,将吸烟罩13移动至摇包9上方。然后启动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带动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动作,使得主动偏心摇动机构4和两个从动偏心摇动机构5带动摇架3摇动,进而使得摇包9摇动,摇包9内的熔融硅铬合金产生“海浪波”运动,为熔融硅铬铁合金与脱碳剂混合创造良好条件,SiC从合金中析出后被脱碳剂吸收,即完成熔融硅铬合金的降碳处理。
同时,启动抽烟风机15,抽烟风机15工作后,吸烟罩13将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入箱体10中,箱体10中的烟气依次经过粉尘过滤网11和吸附装置12,使得烟气在箱体10内得到净化处理,处理后的烟气从抽烟风机15位置排出。最后,降碳完成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箱体10转动,使得吸烟罩13再次移动至远离摇包9位置,转运完成降碳的熔融硅铬铁合金。
该降碳方式在摇包9上方可以将从摇包9中排出的烟气进行吸收,能够及时将降碳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吸走并进行净化处理,不仅烟气处理效果好,而且能够避免车间中存在残留烟气的现象,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吸烟罩13的移动能够方便摇包9的吊装和运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粉尘过滤网11为呈水平分布的斗形结构,粉尘过滤网11为大直径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粉尘过滤网11的大直径端侧壁密封连接有与箱体10适配的安装环17,安装环17与箱体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
具体地,箱体10的上端开有位于粉尘过滤网11上方的安装口,安装口位置可拆卸固定并密封安装有盖板29,箱体10的内壁和盖板29的下端均开有与安装环17适配的插槽,所有插槽构成环形结构,所有插槽与插板插接并密封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粉尘过滤网11呈斗形结构能够增大过滤面积,进而提高过滤效果。通过设有安装口和盖板29,以及设有插槽,插槽与安装环17插接,便于粉尘过滤网11的安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且位于粉尘过滤网11正下方的集尘箱18,集尘箱18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排灰口位置安装有排灰阀门19。
具体地,集尘箱18为上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集尘箱18的开口端与箱体10的底部密封固定连接,箱体10的底部开有位于集尘箱18上方的排灰孔。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粉尘过滤网11拦截的粉尘最终会沉降至集尘箱18中,便于粉尘的收集,通过排灰阀门19可定期清理集尘箱18中的粉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吸附装置12包括网板20,网板2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网板20上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烟孔21,四个网板20均固定在箱体10的内部,四个网板20和箱体的内壁构成两个呈倾斜分布的吸附腔体22,吸附腔体22内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碳,活性碳充满吸附腔体22,活性碳的外径大于通烟孔21的外径。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烟气经过吸附腔体22时,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能被活性碳吸收,进而实现烟气的净化。颗粒状的活性碳能够增加烟气与活性碳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吸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吸附腔体22呈V形结构分布,能够增加活性碳的填充量,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的底部开有同时与两个吸附腔体22底部连通的排料口,排料口位置可拆卸安装有密封板23。
箱体10的上端开有与两个吸附腔体22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加料管24,每个加料管24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25。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添加活性碳时,打开密封盖25,将活性碳通过加料管24加入吸附腔体22中,活性炭充满吸附腔体22后,盖上密封盖25即可。需要更换活性碳时,打开密封板23,从排料口位置收集活性碳即可,进而便于活性碳的更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的底部固定有转轴26,转轴26与支柱16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转轴26连接并带动转轴26转动。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驱动机构带动转轴26转动,转轴26带动箱体10转动,箱体10转动进而带动移动罩的移动,从而便于摇包9的吊装和运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27,减速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28与转轴26连接,减速电机27固定在支柱16上,传动机构28采用链传动机构。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需要调节吸烟罩13位置时,启动减速电机27,减速电机27通过链传动机构28带动转轴26转动,只需控制减速电机27即可实现吸烟罩13的移动,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特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包括:底板(1)、偏心摇动装置(2)、驱动装置(6)、摇包(9),所述偏心摇动装置(2)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驱动装置(6)与所述偏心摇动装置(2)连接并驱动所述偏心摇动装置(2)作水平偏心摇动,所述摇包(9)固定在所述偏心摇动装置(2)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箱体(10);
所述箱体(10)的内部依次安装有粉尘过滤网(11)和用于吸附烟气中有害气体的吸附装置(12);
所述箱体(10)靠近所述粉尘过滤网(11)的端部连接有与其连通的吸烟罩(13),所述吸烟罩(13)位于所述摇包(9)的上方;
所述箱体(10)靠近所述吸附装置(12)的端部安装有抽烟风机(15);
所述箱体(10)的底部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所述底板(1)上的支柱(16),所述支柱(16)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箱体(10)连接并能带动所述箱体(10)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过滤网(11)为呈水平分布的斗形结构,所述粉尘过滤网(11)为大直径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粉尘过滤网(11)的大直径端侧壁密封连接有与所述箱体(10)适配的安装环(17),所述安装环(17)与所述箱体(10)可拆卸并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安装有与其连通且位于所述粉尘过滤网(11)正下方的集尘箱(18),所述集尘箱(18)的底部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位置安装有排灰阀门(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12)包括网板(20),所述网板(20)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网板(20)上均开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烟孔(21),四个所述网板(20)均安装在所述箱体(10)的内部,四个所述网板(20)和所述箱体(10)的内壁构成两个呈倾斜分布的吸附腔体(22),所述吸附腔体(22)内填充有颗粒状的活性碳,所述活性碳的外径大于所述通烟孔(21)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吸附腔体(22)呈V形结构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开有同时与两个所述吸附腔体(22)底部连通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置可拆卸安装有密封板(23);
所述箱体(10)的上端开有与两个所述吸附腔体(22)一一对应且连通的加料管(24),每个所述加料管(24)分别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盖(2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固定有转轴(26),所述转轴(26)与所述支柱(16)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26)连接并带动所述转轴(26)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27),所述减速电机(27)的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28)与所述转轴(26)连接。
CN202220049226.0U 2022-01-10 2022-01-10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Active CN216663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9226.0U CN2166631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9226.0U CN2166631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3146U true CN216663146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2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9226.0U Active CN2166631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3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9203A (zh) 一种大气净化处理用高效除尘装置
CN112275073A (zh) 用于工业粉尘车间的空气过滤净化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663146U (zh) 熔融硅铬合金降碳装置
CN108176304A (zh) 一种振动分离的鼓风式医用药粉混合装置
CN219209967U (zh) 一种活性炭再生控制装置
CN210303127U (zh)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6910141U (zh) 一种具有上料结构的外墙涂料搅拌装置
CN214972917U (zh) 一种复合机有机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CN212914994U (zh) 一种焊烟净化装置
CN107469611B (zh) 一种焦炉脱硫系统
CN216023725U (zh) 一种污染源烟气颗粒物净化装置
CN217449620U (zh) 一种废铜熔炼有害废气回收装置
CN207102268U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216537397U (zh) 一种水泥窑窑尾烟气处理装置
CN218795055U (zh) 一种尾气处理装置
CN212199321U (zh) 一种用陶粒烧结的铁水净化装置
CN217340530U (zh) 一种脉冲布袋除尘器装置
CN211676874U (zh) 一种工业炉窑的废气净化装置
CN211864362U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除尘装置
CN218627187U (zh) 一种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20723608U (zh) 一种煤焦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20328300U (zh) 一种走烟气结构置顶的挥发式鼓风炉
CN214862624U (zh) 引流砂原料搅拌装置
CN216639349U (zh) 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生产用中和釜
CN217287764U (zh) 一种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