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3097U -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63097U
CN216663097U CN202123055945.8U CN202123055945U CN216663097U CN 216663097 U CN216663097 U CN 216663097U CN 202123055945 U CN202123055945 U CN 202123055945U CN 216663097 U CN216663097 U CN 21666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incubator
alga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59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锦富
周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Weifa Commercial Bank
Original Assignee
We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59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63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6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63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包括培养箱、温度调节器、安装座和控制器,培养箱内填充有培养基,培养基内含有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藻类,培养箱上设有位于培养箱的下部的第一进气口和位于培养箱的顶部的第一出气口,安装座上设有可供温度调节器放置的空腔,安装座的两端设有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与培养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处均设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调节藻类反应时的温度,保证藻类的生长状态,实现室内的负碳排,藻类产量和质量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对生活空间的空气要求越来越高,故通常会在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来净化空气,但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内的温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导致藻类产量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冬季时,温度较低,大大抑制了藻类的生长,藻类生长状态变化较大,造成藻类产量不稳定,无法保证空气的净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能调节藻类反应时的温度,保证藻类的生长状态,实现室内的负碳排,藻类产量和质量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包括培养箱、温度调节器、安装座和控制器,所述培养箱内填充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内含有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藻类,所述培养箱上设有位于所述培养箱的下部的第一进气口和位于所述培养箱的顶部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可供所述温度调节器放置的空腔,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与所述培养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处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设有蜂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应箱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制冷器和制热器,所述安装座通过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连通的进风腔、冷风腔、热风腔和混风腔,所述制冷器设置在所述冷风腔,所述制热器设置在所述热风腔,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制冷器、制热器和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进风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紫外杀菌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混风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的出风口处设有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还包括透明座和光源,所述透明座设有多个且分别沿所述反应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应箱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座互相上下交错布置形成S形流通通道,所述光源内嵌在所述透明座上,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透明座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透明座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设有蜂窝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反应箱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温度调节器对空气进行调温,再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以满足室内空间中人或动物对增氧及减碳需求,实现室内的负碳排,且通过对空气进行调温,以调节藻类反应时的温度,培养基的温度更均匀,保证藻类的生长状态,大大地提高了藻类的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培养箱1、温度调节器2、安装座3和控制器,所述培养箱1内填充有培养基11,所述培养基11内含有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藻类,所述培养箱1上设有位于所述培养箱1的下部的第一进气口12和位于所述培养箱1的顶部的第一出气口13,所述安装座3上设有可供所述温度调节器2放置的空腔,所述安装座3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12连通的第二进气口31和与所述培养箱1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32,第二出气口32处设有单向阀。
空气依次从第一进气口12和第二进气口31进入安装座3内,温度调节器2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再将空气从第二出气口32排至培养基11内,使藻类在合适的温度内进行繁殖和光合作用,最后从第一出气口13排出至外界,由此,通过温度调节器2对空气进行调温,再利用藻类的光合作用将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减少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以满足室内空间中人或动物对增氧及减碳需求,实现室内的负碳排,且通过对空气进行调温,以调节藻类反应时的温度,培养基11的温度更均匀。
示例性的,所述反应箱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温度调节器2,以调节空气的加热温度。
示例性的,所述温度调节器2包括制冷器21和制热器22,所述安装座3通过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连通的进风腔33、冷风腔34、热风腔35和混风腔36,所述制冷器21设置在所述冷风腔34,所述制热器22设置在所述热风腔35,所述冷风腔34和热风腔35上设有气泵6,所述气泵6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腔33连通,所述气泵6优选放置在冷风腔34和热风腔35的进风口,所述制冷器21、制热器22和气泵6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气泵6可代替为风扇;由此,控制器控制气泵6工作,使空气进入冷风腔34或热风腔35内,经过降温或加热后进入混风腔36进行混合,混合后的空气再进入培养基11内,对培养基11的温度进行调节,调节方便快捷。
示例性的,所述进风腔33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紫外杀菌灯7,具体的,所述第一出气口13处也设有紫外杀菌灯7,由此,能对进入的气体和排出的气体进行杀菌消毒,能防止外界的污染气体进入反应箱内污染培养基11,保证藻类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防止反应箱内产生的污染气体直接排至外界,保证用户呼吸的空气的洁净度。
示例性的,所述混风腔36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操作人员通过检测混风腔36内空气的温度和培养基11的温度,以设定混风腔36内空气的温度,且还能根据混风腔36内空气的温度控制冷风腔34或热风腔35工作,使混风腔36内空气达到预设温度,能更准确地控制空气温度。
示例性的,所述冷风腔34和热风腔35的出风口处设有电磁阀4,能有效防止混风腔36内的空气进入冷风腔34或热风腔35内,能准确控制混风腔36内空气的温度。
示例性的,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还包括透明座8和光源9,所述透明座8设有多个且分别沿所述反应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反应箱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座8互相上下交错布置形成S形流通通道,所述光源9内嵌在所述透明座8上,所述光源9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使空气能沿S形流通通道流动,以通过延长二氧化碳的流动路径,延长二氧化碳在培养基11内停留的时间,提高藻类的二氧化碳吸收率,提高氧气的生产率。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出气口32设置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透明座8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气口13设置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透明座8的上方,进一步延长二氧化碳的流动路径。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出气口32处设有蜂窝板5,通过蜂窝板5的设置,将空气均匀切割成多份,使空气能与培养基11上的藻类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且进一步提高培养基11温度的均匀度,同时避免长期使用气石所产生的气孔被堵塞维护问题。
示例性的,所述反应箱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控制器能根据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控制光源9的开关,如: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室内有人时,控制光源9关闭,反之,则开启,能有效避免光源9对用户造成影响,特别是用户使用需要在黑暗环境下使用的仪器时(如:投影仪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源9包括多个不同波长的单色灯管,用户能根据藻类的种类调节切换不同波长的灯管进行照射,使用方便快捷,且能使藻类始终处于合适的生长环境,保证了藻类的产量和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温度调节器、安装座和控制器,所述培养箱内填充有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内含有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藻类,所述培养箱上设有位于所述培养箱的下部的第一进气口和位于所述培养箱的顶部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可供所述温度调节器放置的空腔,所述安装座的两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的第二进气口和与所述培养箱的内腔连通的第二出气口,第二出气口处设有单向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器包括制冷器和制热器,所述安装座通过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连通的进风腔、冷风腔、热风腔和混风腔,所述制冷器设置在所述冷风腔,所述制热器设置在所述热风腔,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所述制冷器、制热器和气泵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紫外杀菌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腔内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腔和热风腔的出风口处设有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座和光源,所述透明座设有多个且分别沿所述培养箱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培养箱上,相邻的两个所述透明座互相上下交错布置形成S形流通通道,所述光源内嵌在所述透明座上,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透明座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位于最上端的所述透明座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处设有蜂窝板。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的外侧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红外传感器。
CN202123055945.8U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Active CN216663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5945.8U CN216663097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5945.8U CN216663097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63097U true CN216663097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9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5945.8U Active CN216663097U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63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150A (zh) * 2023-12-21 2024-01-26 山东永华臻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培养棚的内环境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48150A (zh) * 2023-12-21 2024-01-26 山东永华臻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藻培养棚的内环境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97969C (en) Cultivation device
KR101034513B1 (ko) 수경재배장치
KR100883691B1 (ko) 식물생육장치 및 그 제어 시스템
CN216663097U (zh) 一种调温式藻类生物反应器
JP2018526024A5 (zh)
JP2013034402A (ja) 水耕栽培装置
WO2013086915A1 (zh) 一种全波长可控光源的生物培养装置
US2020026791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able of selecting optimal plant cultivation method
CN212589248U (zh) 一种农业育苗培育箱
KR20210012015A (ko) 수족관용 통합 컨트롤 여과장치
CN107258394A (zh) 智能植物生长实验装置及其温度调控方法
CN216513852U (zh) 一种节能光生物反应器
CN207411118U (zh) 一种智能植物组织培养室
JP4704241B2 (ja) 植物育成装置
CN111465682A (zh) 培养罐
CN212487586U (zh) 农业用育种装置
KR20200014499A (ko) 그래핀막을 갖는 온실 제어 시스템
CN104604664A (zh) 一种多功能培养箱
CN102668928A (zh) 一种水下led生物光照反应器
JP6248256B2 (ja) 完全人工光型植物栽培設備
CN209788050U (zh) 一种智能净化接菌机
CN109997618B (zh) 一种智能净化接菌机
KR101165788B1 (ko) 광생물 배양 시스템
KR101190586B1 (ko) 광합성 미생물 광배양 실험장치
CN2484743Y (zh) 幼蚕孵育专用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2

Address after: Room 2C, Building 7, Hubin New Village, No. 2020 Yijing Road, Bibo Community, Huangbei Street,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uohu District Weifa Commercial Bank

Address before: Room A048, room 2205, 2nd floor, building 2, No.152 Shengli Road, Pengjiang district, Jiangm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9000

Patentee before: Weif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m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