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60045U -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60045U CN216660045U CN202220334836.5U CN202220334836U CN216660045U CN 216660045 U CN216660045 U CN 216660045U CN 202220334836 U CN202220334836 U CN 202220334836U CN 216660045 U CN216660045 U CN 2166600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inforcing plate
- side reinforcing
- cabin
- energy
- cabin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形成有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溃缩吸能部在X向溃缩吸能。汽车包括前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通过溃缩吸能部和纵梁总成溃缩区在X向溃缩吸能,有效的减少纵梁总成传力区受到X向的冲击力,保护机舱的中段的完整性,进而对A柱和前围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提升汽车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前舱中,前机舱侧加强板前段总成对加强机舱封板和翼子板起支撑作用,同时在碰撞时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目前,现有车型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通常设计为一个壳体件,与机舱封板焊接后形成一个腔体,对机舱封板进行加强,在机舱侧面受到外力撞击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在受到X向的外力冲击时前机舱侧加强板不能很好的溃缩吸能,不能对前围板和侧围A柱形成有效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在X向溃缩吸能,有效的减少纵梁总成传力区受到X向的冲击力,保护机舱的中段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形成有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还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通过所述溃缩吸能部在X向溃缩吸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形成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与轮罩总成配合安装节约空间,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通过异形凹槽提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为机舱封板进行加强;还在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通过溃缩吸能部在X向溃缩吸能,有效地减少纵梁总成传力区受到X向的冲击力,保护机舱中段的完整性,进而对A柱和前围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优选的,所述溃缩吸能部包括沿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长度方向按照设定距离分布,并与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溃缩吸能部、第二溃缩吸能部和第三溃缩吸能部。
通过将第一溃缩吸能部、第二溃缩吸能部和第三溃缩吸能部按照一定的距离分布,并与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长度方向垂直设置,可在X向受外力时溃缩吸能,保护保护机舱的中段的完整性,进而对A柱和前围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一侧连接有侧加强板。
通过侧加强板可提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靠近侧加强板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一翼子板安装支架。
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直接形成安装部安装第一翼子板安装支架,可避免单独设置安装点,实现车身轻量化。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并位于第一溃缩吸能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机舱全包安装支架。
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直接形成安装部安装机舱全包安装支架,替代水箱上横梁组件功能,可降低车辆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同时实现车身轻量化。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并位于第二溃缩吸能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二翼子板安装支架。
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直接形成安装部安装第二翼子板安装支架,可避免单独设置安装点,实现车身轻量化。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并靠近第三溃缩吸能部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前机舱封板连接板,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侧围A柱连接,并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翻边与机舱封板焊接形成腔体。
通过将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与侧围A柱连接,并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翻边与机舱封板焊接形成腔体,提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
优选的,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设置有数个加强部。
通过设置加强部,提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形成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与轮罩总成配合安装节约空间,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通过异形凹槽提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强度和刚度,为机舱封板进行加强;还在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上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通过溃缩吸能部和纵梁总成溃缩区在X向溃缩吸能,有效的减少纵梁总成传力区受到X向的冲击力,保护机舱的中段的完整性,进而对A柱和前围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安装各种安装支架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侧加强板11、第一溃缩吸能部12、第二溃缩吸能部122、第三溃缩吸能部123、加强部13、安装孔14、第一翼子板安装支架2、机舱全包安装支架3、第二翼子板安装支架4、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件5、纵梁前段总成6、侧围A柱7、前机舱封板连接板8。
实施例1,参见图1和图3,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包括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形成有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通过所述溃缩吸能部在X向溃缩吸能。
其中,参见图2,所述溃缩吸能部包括沿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长度方向按照设定距离分布,并与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溃缩吸能部12、第二溃缩吸能部122和第三溃缩吸能部123。
参见图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侧加强板11。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靠近侧加强板11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一翼子板安装支架2。
参见图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位于第一溃缩吸能部12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机舱全包安装支架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位于第二溃缩吸能部122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二翼子板安装支架4。
参见图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靠近第三溃缩吸能部123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件5。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设置有数个加强部13。
参见图1和图3,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前机舱封板连接板8,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4,通过所述安装孔14与侧围A柱7连接,并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翻边与机舱封板焊接形成腔体。该腔体及溃缩吸能部和纵梁前段总成6对X向的冲击力进行溃缩吸能,有效的减少纵梁总成传力区收到的冲击力,保护机舱的中段的完整性,进而对侧围A柱7和前围板起到更好的保护,保护驾驶舱内人员安全。
实施例2,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包括燃油汽车、电动汽车等。具体的,可为两厢轿车、三厢轿车、皮卡车、SUV、MPV、面包车或越野车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形成有沿轮罩总成弯曲的弧度,并凹凸变形形成有异形凹槽,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还形成有数个相互平行的溃缩吸能部,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通过所述溃缩吸能部在X向溃缩吸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吸能部包括沿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长度方向按照设定距离分布,并与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长度方向垂直的第一溃缩吸能部(12)、第二溃缩吸能部(122)和第三溃缩吸能部(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一侧连接有侧加强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靠近侧加强板(11)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一翼子板安装支架(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位于第一溃缩吸能部(12)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机舱全包安装支架(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位于第二溃缩吸能部(122)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第二翼子板安装支架(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并靠近第三溃缩吸能部(123)处形成有安装部,通过所述安装部连接有翼子板安装支架连接件(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前机舱封板连接板(8),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4),通过所述安装孔(14)与侧围A柱(7)连接,并通过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的翻边与机舱封板焊接形成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侧加强板本体(1)上设置有数个加强部(13)。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34836.5U CN216660045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334836.5U CN216660045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60045U true CN216660045U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6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334836.5U Active CN216660045U (zh) | 2022-02-18 | 2022-02-18 |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60045U (zh) |
-
2022
- 2022-02-18 CN CN202220334836.5U patent/CN2166600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306575U (zh) | 双层前防撞梁总成 | |
CN215590835U (zh) | 一种车身结构及汽车 | |
JP2005014902A (ja) | 自動車バンパー補強構造体 | |
CN110282017B (zh) | 一种车身前舱结构 | |
CN102390432A (zh) | 一种汽车纵梁内板总成 | |
CN206734403U (zh) | 一种乘用车的前副车架后段碰撞吸能结构 | |
CN206187110U (zh) | 汽车前纵梁总成吸能隔音结构 | |
JP3045337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CN216660045U (zh) | 一种前机舱侧加强板总成及汽车 | |
KR20190016692A (ko) |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 |
CN210000409U (zh) |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 |
CN109533029B (zh) |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 |
CN111762265A (zh) | 传力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 |
CN111301533A (zh) | 汽车前端结构及车辆 | |
CN205524082U (zh) | 一种可拆卸的电动汽车防撞梁 | |
CN214450791U (zh) | 吸能盒、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CN112572614A (zh) | 车辆的梁结构组件以及具有该梁结构组件的车辆 | |
CN221213877U (zh) | 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CN221293370U (zh) | 一种玻璃钢防撞梁 | |
CN215752668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风窗横梁结构、前围板组件和车辆 | |
CN219312875U (zh) | 一种车身门槛加强结构及车辆 | |
CN211765866U (zh) | 一种汽车连体式耐冲击前防撞梁 | |
CN213768724U (zh) | 汽车前端结构及汽车 | |
CN218228812U (zh) | 汽车前大灯安装结构及汽车 | |
CN113460166B (zh) | 一种模块化偏置碰加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