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9595U -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9595U
CN216659595U CN202122771120.XU CN202122771120U CN216659595U CN 216659595 U CN216659595 U CN 216659595U CN 202122771120 U CN202122771120 U CN 202122771120U CN 216659595 U CN216659595 U CN 216659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vehicle
charged
gun
mo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11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继宇
王秀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tesco Automotive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11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9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9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9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连接装置包括:充电枪、被充电枪和充电唤醒电路。充电唤醒电路包括设于充电枪上的信号输入端和设于被充电枪上的信号输出端。当充电枪插入充电车辆,且被充电枪插入被充电车辆时,信号输入端能够接收充电车辆输出的插枪信号,信号输出端能够向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输出唤醒信号,以使得被充电车辆能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设于充电连接装置上的充电唤醒电路,唤醒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使得被充电车辆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连接装置、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通过充电连接装置相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的重要战略。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往往会因充电设施不完备而导致新能源汽车续航不力和充电不能。即便目前已经出现了V2V(Vehicle to Vehicle)车车互充技术,可以将一辆电动汽车的电能通过充电连接装置为另外一辆电动汽车的电池进行充电,实现紧急救助的服务。但是目前的充电唤醒技术仍存在问题,即当充电汽车为被充电汽车进行充电时,如何将被充电汽车从休眠状态唤醒以接收充电汽车的供电,一直是困扰本领域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通过充电连接装置进行车车互充时,无法将被充电车辆从休眠状态唤醒以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通过充电唤醒电路唤醒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以使得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实现充电车辆为被充电车辆充电。
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连接装置包括:充电枪,用于与充电车辆的第一充电接口插接;被充电枪,用于与被充电车辆的第二充电接口插接;以及充电唤醒电路,设于充电枪和被充电枪之间。充电唤醒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信号输入端设置在充电枪上,信号输出端设置在被充电枪上。
其中,当充电枪插入第一充电接口,且被充电枪插入第二充电接口时,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能够接收充电车辆输出的插枪信号,且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能够向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输出唤醒信号,以使得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控制被充电车辆接收来自充电车辆的供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电唤醒电路可以唤醒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从而控制被充电车辆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实现充电车辆对被充电车辆的充电。
进一步地,设于充电连接装置中的充电唤醒电路包括位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第一MOS管的门极与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第二MOS管的门极连接,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第二MOS管的源极接第一高电平,并且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第二MOS管的门极相连;第二MOS管的漏极与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相连,并且通过第一下拉电阻接地;
信号输入端接收插枪信号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导通,第二MOS管的漏极跳变为高电平,信号输出端输出唤醒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唤醒电路中,通过导通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以控制充电唤醒电路的闭合,使得充电唤醒电路实现唤醒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的功能。
进一步地,插枪信号为高电平信号;第一MOS管为NMOS管;当信号输入端接收插枪信号时,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压高于第一MOS管的源极的电压,第一MOS管导通。
进一步地,第二MOS管为PMOS管;当第一MOS管导通时,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由第一高电平跳变为低于第一高电平的第二高电平,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低于其源极电平,第二MOS管导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唤醒电路中,当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收不同的电平信号时,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的门极、漏极和源极的电平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使得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处于导通状态或者处于截至状态,从而使得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发出不同的信号。当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接收到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不同的信号时,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控制其是否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
具体而言,当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到来自充电车辆的插枪信号即第一高电平信号时,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压高于第一MOS管的源极的电压,使得第一MOS管导通。此时,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由第一高电平跳变为第二高电平,其中第二高电平低于第一高电平,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低于其源极电平,使得第二MOS管导通。
当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都导通时,第二MOS管的漏极跳变为第一高电平,以使得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向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输出唤醒信号,使得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被唤醒,从而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
当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接收到来自充电车辆的除插枪信号外的其它信号即低电平信号时,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平与第一MOS管的源极的电平相同,不符合第一MOS管导通的条件,使得第一MOS管截至。此时,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等于其源极电平,也不符合其导通的条件,使得第二MOS管截至。
当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都截至时,充电唤醒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不会向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输出唤醒信号,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不会被唤醒,也不会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设于充电连接装置的充电唤醒电路中,第一MOS管的门极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其中,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MOS管的门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二极管能够稳定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压,避免驱动电压太高,造成第一MOS管Q1损坏。
进一步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二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位于信号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的门极之间;并且,第二分压电阻靠近第一MOS管的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接地;其中,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分压电阻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分压电阻能够对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电压进行分压,使得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压在目标电压范围内。第二二极管能够稳定第二分压电阻分压后的输入电压。
进一步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三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位于第二二极管与第一MOS管的门极之间;并且,第三分压电阻靠近第一MOS管的一端通过RC电路接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串联连接,二者能够对充电唤醒电路的输入电压进行分压,使得输入电压为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目标电压范围。RC电路中,电容C能够起到滤波作用;第二下拉电阻R6起到下拉作用,即当充电唤醒电路30的输入电压为低电平时,确保第一MOS管Q1的门极为低电压,使得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不超出其所需的电压值的范围。
进一步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第二分压电阻与第三分压电阻之间设有第三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分压电阻连接,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分压电阻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二极管能够过滤流向第三分压电阻的直流信号中的交流杂波干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充电唤醒电路中,位于信号输入端与第一MOS管的门极之间的二极管、电阻、电容各电元器件起到限流稳压、过滤干扰波段的作用,使得输入电压为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目标电压范围,即,使得输入电压为第一MOS管的门极所需要的电压值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包括设于充电枪上的第一通信端口和设于被充电枪上的第二通信端口;
其中,当充电枪插入第一充电接口,且被充电枪插入第二充电接口时,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第一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且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第二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以使得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能够通过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充电车辆与被充电车辆通过通信模块交换协议数据,实现通信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连接装置、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通过充电连接装置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充电连接装置,唤醒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系统,使得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系统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实现充电车辆为被充电车辆充电。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充电唤醒电路的电路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充电枪,2-被充电枪,3-线缆,10-充电连接装置,30-充电唤醒电路,V1-第一高电平,V2-接地,I-快充唤醒输入,O-快充唤醒输出,Q1-第一MOS管,Q2-第二MOS管,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C-电容,R1-第一限流电阻,R2-第一分压电阻,R3-第一下拉电阻,R4-第二分压电阻,R5-第三分压电阻,R6-第二下拉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10,用于连接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车辆为放电车辆,用于为被充电车辆提供电能,相应地,被充电车辆为接收充电车辆提供电能的车辆。
充电连接装置10包括:充电枪1、被充电枪2、线缆3。充电连接装置10的内部设有充电唤醒电路30。参考图2,充电唤醒电路30包括信号输入端I、信号输出端O和位于信号输入端I和信号输出端O之间的主体部分。其中,信号输入端I设于充电枪1上,信号输出端O设于被充电枪2上,主体部分设置于充电枪1或者被充电枪2或者线缆3中。
充电枪1的枪口与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适配,充电枪1可以与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插接。被充电枪2的枪口与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适配,被充电枪2可以与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插接。充电车辆为供电车辆,被充电车辆可以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线缆3一端连接充电枪1,另一端连接被充电枪2。
充电车辆设有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源管理单元),该BMS可以输出CP(Control Pilotfunction,控制确认)信号(又称“插枪信号”)。当充电枪1插入到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时,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入端I可以接收到充电车辆的BMS输出的插枪信号。
同理,被充电车辆设有BMS,该BMS可以接收唤醒信号。当被充电枪2插入到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时,被充电车辆的BMS可以接收信号输出端O输出的唤醒信号。当被充电车辆的BMS接收到信号输出端O输出的唤醒信号,该BMS控制被充电车辆接收来自充电车辆的供电。以下结合图2介绍设于充电连接装置10中的充电唤醒电路30的具体结构。在图2中,MOS管的门极表示为G极,源极表示为S极,漏极表示为D极。
参考图2,充电唤醒电路30包括信号输入端I、信号输出端O以及位于信号输入端I和信号输出端O之间的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包括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
信号输入端I设置在充电枪1上,用于接收充电车辆的BMS输出的插枪信号。插枪信号为12V的高电平信号。信号输出端O设置在被充电枪2上,用于向被充电车辆输出唤醒信号。
在充电唤醒电路中,第一MOS管Q1的门极G与信号输入端I连接。第一MOS管Q1的源极S接地,使得源极S为低电平。第一MOS管Q1的漏极D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与第二MOS管Q2的门极G连接。
第二MOS管Q2的源极S接电源V1(电源V1用于提供第一高电平,本实施例为+12V的电平),并且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2与第二MOS管Q2的门极G相连;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与信号输出端O相连,并且通过第一下拉电阻R3接地。
本实施例中,在信号输入端I未接收到插枪信号时(例如,充电枪1未插入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时),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截止,信号输出端O的电平为接地电平,因此,信号输出端O不对外输出信号。
当信号输入端I接收到插枪信号时,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导通。信号输出端O的电平跳变为等于第二MOS管Q2的漏极D极电平(即第一高电平V1)。此时,信号输出端O向外输出高电平信号(即唤醒信号)。
以下结合图2介绍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中,第一MOS管为NMOS管,第二MOS管为PMOS管。
本实施例中,插枪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例如,+12V的电平信号)。当信号输入端I接收充电车辆的BMS输出的插枪信号时,信号输入端I的电平变为高电平,与信号输入端I连接的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平跳变为12V。由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S接地,为低电平,根据NMOS管的工作原理,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高于第一MOS管Q1的源极S的电压,使得第一MOS管Q1导通,电流由第一MOS管Q1的漏极D流向其接地的源极S。
第一MOS管Q1的漏极D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1与第二MOS管Q2的门极G连接。当第一MOS管Q1导通时,电源V1依次经过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一限流电阻R1之后接地。因此,C点的电压为电源V1(用于提供第一高电平)经第一分压电阻R2分压后的电压(作为第二高电平)。可以理解,第二高电平低于第一高电平。例如,当第一分压电阻R2和第一限流电阻R1的阻值相等时,第二高电平为第一高电平的一半(即,+6V)。
也就是说,电源V1提供的第一高电平通过第一分压电阻R2的分压作用,使得第二MOS管Q2的门极G电平由12V的第一高电平跳变为6V的第二高电平。由于第二MOS管Q2的源极S连接第一高电平,根据PMOS管的工作原理,第二MOS管Q2的门极G电平低于其源极S的电平,第二MOS管Q2导通,电流由第二MOS管Q2的源极S流向其漏极D。
第一MOS管Q1和第二MOS管Q2都导通时,第二MOS管Q2的漏极D跳变为12V的高电平,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出端O向外输出高电平信号(即唤醒信号)使得被充电车辆的BMS被唤醒。被充电车辆的BMS被唤醒后,可以控制被充电车辆接收来自充电车辆的供电。
在其他情况下,当信号输入端I未接收到插枪信号时,信号输入端I的电平为低电平。与信号输入端I连接的第一MOS管Q1的门极G也为低电平。第一MOS管Q1的源极S接地,为低电平。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S的电压相同,根据NMOS管的工作原理,其不满足第一MOS管Q1的导通条件,因而第一MOS管Q1截至。
第一MOS管Q1截至时,第二MOS管Q2的门极G的电平为低电平,其源极S电平也为低电平。根据PMOS管的工作原理,第二MOS管Q2的门极G的电平与其源极S电平相同,不满足第二MOS管Q2的导通条件,因而第二MOS管Q2截至。当第二MOS管Q2截至时,第一下拉电阻R3确保第二MOS管Q2的漏极D为低电平。
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都截至时,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出端O的电平为接地电平,因此不会向被充电车辆的BMS输出唤醒信号,被充电车辆的BMS不会被唤醒,也就不会接收充电车辆的供电。
参考图2,充电唤醒电路30还包括,位于信号输入端I与第一MOS管Q1之间的用于稳定电压、过滤杂波的部分。
信号输入端I与第二分压电阻R4连接,信号输入端I用于接收充电车辆的BMS输出的插枪信号,即高电平信号。第二分压电阻R4能够对信号输入端I的高电平进行分压,以使得输入电压维持在第一MOS管Q1的门极G所需的电压值范围。即,第二分压电阻R4使得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在目标电压范围内。
第二分压电阻R4靠近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第二分压电阻R4连接。第二二极管D2能够稳定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入端I的输入电压。
第三二极管D3位于第二分压电阻R4与第三分压电阻R5之间。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二分压电阻R4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还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与R5第三分压电阻连接。第三二极管D3能够过滤流向第三分压电阻R5的直流信号中的交流杂波干扰。
第三分压电阻R5位于第二二极管D2与第一MOS管Q1的门极G之间。并且,第三分压电阻R5靠近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一端通过RC电路接地。第三分压电阻R5和第二分压电阻R4串联连接,二者能够对充电唤醒电路30的输入电压进行分压,使得输入电压为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目标电压范围。
在RC电路中,电容C能够起到滤波作用。第二下拉电阻R6起到下拉作用,当充电唤醒电路30的输入电压为低电平时,确保第一MOS管Q1的门极为低电压,使得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不超出其所需的电压值的范围。
第一MOS管Q1的门极G通过第一二极管D1接地。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还与第一MOS管Q1的源极S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MOS管Q1的门极G连接第一二极管D1可以将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电压稳定在分压后的电压值内,避免驱动电压太高,造成第一MOS管Q1损坏。
充电唤醒电路30中,位于信号输入端I和第一MOS管Q1之间的各电元器件起到限流稳压的作用,将输入电压稳定维持在第一MOS管Q1的门极G的目标电压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流电阻R1为33000欧姆,第一分压电阻R2为33000欧姆,第一下拉电阻R3为4700欧姆,第二分压电阻R4为25500欧姆,第三分压电阻R5为10000欧姆,第二下拉电阻R6为82000欧姆。电容C为47纳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连接装置10中还设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包括设于充电枪上的第一通信端口和设于被充电枪上的第二通信端口;其中,当充电枪插入第一充电接口,且被充电枪插入第二充电接口时,充电车辆的BMS与第一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且被充电车辆的BMS与第二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以使得充电车辆的BMS与被充电车辆的BMS能够通过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以下简述本实施例中充电车辆向被充电车辆进行充电的过程。
S1:将充电枪1插入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将被充电枪2插入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
S2:当充电枪1插入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时,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入端I接收到充电车辆BMS输出的插枪信号;同时,充电唤醒电路30的信号输出端O向被充电车辆的BMS输出唤醒信号;
S3:被充电车辆的BMS被唤醒信号唤醒;
S4:被充电车辆的BMS通过充电连接装置10中的通信模块与充电车辆的BMS进行通信,双方通过相关协议(例如,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又称“27930协议”)进行握手;
S5:充电车辆的BMS控制充电车辆向被充电车辆进行充电,被充电车辆的BMS控制被充电车辆接收来自充电车辆的供电。
本申请提供的充电连接装置10既可以用于交流充电,也可以用于直流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中,充电枪1和被充电枪2还设有与两者相适配的盖口,当不使用充电连接装置10时,将盖口盖好,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上述充电连接装置10,还包括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中均设有与充电连接装置10向适配的充电接口。充电车辆与被充电车辆通过充电连接装置10连接。也就是说,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与充电连接装置10的充电枪1连接,被充电车辆的充电接口与充电连接装置10的被充电枪2相连接。通过充电连接装置10,充电车辆能够为被充电车辆充电。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连接装置,用于连接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连接装置包括:
充电枪,用于与所述充电车辆的第一充电接口插接;
被充电枪,用于与所述被充电车辆的第二充电接口插接;以及
充电唤醒电路,设于所述充电枪和所述被充电枪之间;所述充电唤醒电路包括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入端设置在所述充电枪上,所述信号输出端设置在所述被充电枪上;
其中,当所述充电枪插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且所述被充电枪插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时,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入端能够接收所述充电车辆输出的插枪信号,且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出端能够向所述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输出唤醒信号,以使得所述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控制所述被充电车辆接收来自所述充电车辆的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包括位于所述信号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MOS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的门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接第一高电平,并且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二MOS管的门极相连;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的所述信号输出端相连,并且通过第一下拉电阻接地;
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插枪信号时,所述第一MOS管和所述第二MOS管导通,所述第二MOS管的漏极跳变为高电平,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唤醒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枪信号为高电平信号;
所述第一MOS管为NMOS管;当所述信号输入端接收所述插枪信号时,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的电压,所述第一MOS管导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OS管为PMOS管;
当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时,所述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由第一高电平跳变为低于所述第一高电平的第二高电平,所述第二MOS管的门极电平低于其源极电平,所述第二MOS管导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
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设于所述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分压电阻靠近所述第一MOS管的一端通过第二二极管接地;其中,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
第三分压电阻,所述第三分压电阻设于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第一MOS管的门极之间;并且,所述第三分压电阻靠近所述第一MOS管的一端通过RC电路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唤醒电路还包括:
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之间设有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充电枪上的第一通信端口和设于所述被充电枪上的第二通信端口;
其中,当所述充电枪插入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且所述被充电枪插入所述第二充电接口时,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第一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且所述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第二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以使得所述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与所述被充电车辆的电源管理单元能够通过所述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10.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充电车辆和被充电车辆,所述充电车辆和所述被充电车辆通过所述充电连接装置相连接。
CN202122771120.X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Active CN216659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1120.XU CN2166595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1120.XU CN2166595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9595U true CN216659595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84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1120.XU Active CN2166595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9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5759B (zh) 用于使用电源适配器的电子产品的待机电源切断设备
CN112471604B (zh) 一种电子烟、用于电子烟的烟杆、烟弹和密钥控制芯片
CN203660579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0027071U (zh) 车载充电机休眠电路和开关电源
WO2024088014A1 (zh) Bms休眠唤醒电路、方法、bms和用电设备
CN112009306A (zh) 一种交流充电cp信号的唤醒和休眠电路
US8344702B2 (en) Battery hav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CN216659595U (zh) 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及充电系统
CN113056387B (zh) 一种充电控制装置、方法及电动汽车
CN211335606U (zh) 一种充电检测与唤醒电路及电池管理系统
CN211519274U (zh) 充电枪检测电路和充电设备
CN112706628A (zh) 充电电路的唤醒系统
CN114211994B (zh) 一种充电检测电路、充电检测方法及车辆
CN111391702A (zh) 一种bms直流插枪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US9669725B2 (en) Store for electrical energy, and holding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store for an electrically drivable vehicle
CN113103884B (zh) 一种唤醒信号发生电路以及车辆充电系统
CN115431799A (zh) 充放电控制系统
CN210626630U (zh) 唤醒源检测电路、电源唤醒源检测装置和系统
CN211296228U (zh) 通过充电枪cp信号控制常电输入的电路
CN220605591U (zh) 一种基于bms的抗干扰充电唤醒电路
CN217705546U (zh) 一种电动汽车cp唤醒电路
CN210608708U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装置
CN218198599U (zh) 无钥匙感应防盗器系统
CN219779794U (zh) 基于两轮电动车锂电池的移动电源
CN218678520U (zh) 电动汽车慢充唤醒电路及充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