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50418U -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 Google Patents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50418U
CN216650418U CN202220263150.1U CN202220263150U CN216650418U CN 216650418 U CN216650418 U CN 216650418U CN 202220263150 U CN202220263150 U CN 202220263150U CN 216650418 U CN216650418 U CN 216650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ough
lifting
crusher
deep
s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31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斌
杨志军
何伟
衣风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otuwo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otuwo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otuwo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otuwo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31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50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50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50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包括粉碎机、拖拉机和深播犁;输送机构把粉碎机出口的秸秆碎末转运至支管上口;犁支架是拱形,前端与拖拉机后端通过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连接,后端与犁体连接;粉碎机与犁支架通过柔性绳或者链连接。升降轮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调节粉碎机主体与地面的距离。颗粒料分配器把流动性好的颗粒状物料均匀撒在秸秆碎末上。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检测开土沟的深度、田地工作面积。本实用新型功能集成度高、工作效率高,耕作成本低、能解决浅埋后土壤过于松暄的问题、能解决深层土壤“碳饥饿”的问题、能解决土壤板结问题、能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能实现远程监控工作状况。

Description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和设备,具体涉及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秸秆还田设备是完全独立的两套设备:第一套是由拖拉机带动的粉碎机,把地面上的秸秆拣拾起来粉碎,然后均匀地撒在地面上;第二套是由拖拉机带动的深耕机,连同秸秆碎末一起把地面深耕一遍,使秸秆碎末与土壤混合。这种处理方式尽管把地面深耕一遍,但是并没有把秸秆碎末完全深埋,像玉米秸秆,数量较多,与土壤混合后往往造成耕作层土壤过于松暄,影响下茬作物播种,秸秆腐解慢,出苗质量不高,作业成本高,无法解决深层土壤“碳饥饿”,没有解决深层土壤长期板结问题。并且,一项秸秆还田的技术要分为至少两步完成,工作效率较低,增加了耕作成本。
目前的秸秆还田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低,无法检测深耕的深度,无法知道秸秆还田后是不是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没有应用远程数据传输技术,无法远程监控工作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功能集成度高、工作效率高,耕作成本低、能解决浅埋后土壤过于松暄的问题、能解决深层土壤“碳饥饿”的问题、能解决土壤板结问题、能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能实现远程监控工作状况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包括粉碎机和拖拉机;还包括深播犁;粉碎机和拖拉机相联;深播犁还包括犁体和输送机构;犁体包括支管和两个翼板;支管通过犁支架联接在拖拉机后面,或者联接在粉碎机后面;两个翼板分别布置在左右两边,左边的翼板的工作面朝向左前上方,右边的翼板的工作面朝向右前上方;两个翼板的前端都做成朝向前方的尖角,这样有利于犁体的前端插入到土壤深处;支管一端高、另一端低,比较低的一端与两个翼板固定联接,两个翼板在支管下口下方的位置设有孔,两个翼板朝前行走,把土层掀起,然后秸秆碎末通过支管向下注入到翻起的开土沟里面,翼板走过后,掀起的土层又落回到翻起的土沟内,大概率还能盖回到原来的位置,把秸秆碎末深埋在田地里,地面还能保持平整,有利于下一步耕作处理;输送机构的末端与支管高的一端相连通,输送机构的起始端与粉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粉碎机产生的秸秆碎末通过输送机构,再通过支管注入到翻起的土层下面。
所述的翼板的工作面是指翼板对土壤施加挤压力、向上拱起力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粉碎机可以联接在拖拉机后面,也可以联接在拖拉机前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深播犁一般比粉碎机靠后,因为粉碎机要先把地面上的秸秆捡拾起来并粉碎,这样捡拾得比较干净,然后再把地面耕起来,耕起的地面和耕起的土掩埋的地面上秸秆已经完全捡拾,能防止秸秆在粉碎之前被掩埋。
所述的输送机构可以是第一输送风机和第一软管的组合;第一输送风机的入料口与粉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第一输送风机的出料口和第一软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软管的第二端和支管高的一端相连通,这种输送机构布置起来最为灵活,因为使用了第一软管,其形状可以改变,粉碎机和犁体可以在第一软管允许的范围内各自独立移动而不会相互牵连,第一输送风机产生空气正压力沿着管路吹送秸秆碎末,不受位置高低的影响和限制,可以把秸秆碎末从比较低的粉碎机的出料口吹送到比较高的支管高的一端。第一软管的直径一般都做得非常大,防止秸秆碎末流动不畅堵塞或粘结在内壁上。
对于犁体有两个或者更多的情况,所述的输送机构可以是一个第二输送风机、两个第二一软管、一个第二二软管和一个配料器的组合;一个第二输送风机给两个犁体供应秸秆碎末,秸秆碎末经过第二二软管输送,经过一个三通接头分流到两个第二一软管,分别供给两个犁体的支管,那么还要考虑两个支管内物料是否均匀分配的问题,配料器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一个配料器包括一个三通接头和一个翻板;三通接头和第二二犁支架固定联接;三通接头有一个开口朝上,另外两个开口朝下;三通接头朝上的开口与第二二软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二软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输送风机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接头朝下的开口分别与两个第二一软管的第一端连通,两个第二一软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支管高的一端连通;翻板在三通接头内,翻板的朝下的一条边上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与三通接头的壁组成铰链联接,翻板的朝上的一条边把三通接头朝上的开口按比例分为两半,秸秆碎末按照需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流入两个第二二软管,一般情况下是让秸秆碎末均匀分配,然后把翻板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在可以使秸秆碎末均匀分配的位置。
输送机构不限于使用输送风机和软管的组合,也可以是其它形式,比如,所述的输送机构还可以是带式输送机和螺旋分配器的组合。带式输送机包括输送机外壳、输送带和两个输送滚筒;两个输送滚筒分别与输送机外壳通过转动副相联,输送带张紧地绕在两个输送滚筒上,带式输送机的前下端入料口与粉碎机的出料口连通;螺旋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桶体、推进螺旋和三个闸板;分配器桶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带式输送机的后上端出料口和推进螺旋的进料口通过软管相连通;推进螺旋设置在分配器桶体内,推进螺旋和分配器桶体通过转动副相联;分配器桶体朝下的一侧设置了三个分配器落料口,三个闸板分别设置在三个分配器落料口上,三个分配器落料口的下端分别与三个支管比较高的一端通过管路连通;推拉闸板可以调节分配器落料口的开口大小,从而调节该分配器落料口的秸秆碎末流出量,达到分配三个分配器落料口落料量的目的。在螺旋分配器升降时,软管可以发生变形,不会受到带式输送机的妨碍。
带式输送机把来自粉碎机的秸秆碎末输送到螺旋分配器的一端,推进螺旋推送秸秆碎末,秸秆碎末通过三个分配器落料口平均分配为三路,分别通过三个犁体注入到土壤深处。
也不限于使用上述三种输送机构,也可以是其它的结构形式,只要是能把粉碎机出口的秸秆碎末转运至支管上口的机构,都属于输送机构,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粉碎机通过粉碎机连杆联接在拖拉机后面,即粉碎机连杆的前端通过铰链与拖拉机后端相联,粉碎机连杆的后端通过铰链与粉碎机相联,在工作时粉碎机可以不受拖拉机的牵制而随着地形上下自由起伏,拖拉机仅对粉碎机施加牵引力,粉碎机的捡拾机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是由拖拉机决定的,而是由粉碎机自身的行走机构决定的;所述的犁支架是拱形,犁支架的前后两端低,中间向上拱起,为粉碎机留出一个放置空间,犁支架的前端与拖拉机后端通过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连接,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是指国标GB/T1593.2—2003中提到的“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犁支架的后端与犁体连接;在工作时,该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能驱动犁体下降到合适的高度,使两个翼板和引导板切入到土层里面;所述的粉碎机位于犁支架拱形部位的下方,所述的粉碎机与犁支架通过柔性的绳或者链相连接。在正常工作时,绳或者链是松驰的;在田间调头或转弯时,或者本实用新型在路上行走时,粉碎机和犁体都不允许与地面接触,这时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能驱动犁支架向上摆动,犁体上升离开地面,犁支架通过柔性的绳或者链向上拖动粉碎机,使粉碎机离开地面,犁体和粉碎机都不刮擦地面,节省动力,防止刮坏路面和田地。
本实用新型的粉碎机还包括升降轮和升降调节结构,升降轮在地面上滚动,用作行走机构,升降轮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调节粉碎机主体与地面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调节粉碎机主体内的拣拾机构距离地面二至三厘米,但是也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调节,田地土质软硬度不同,干湿度不同,升降轮和固定轮会或多或少地陷入土层内不同的距离,根据陷入土层内的情况需要调节升降轮,以使拣拾机构与地面保持在二至三厘米的距离。
所述的固定轮与粉碎机主体通过转动副相联,固定轮的高度不能调节;粉碎机的行走机构可以包括两个升降轮和两个固定轮,也可以包括四个升降轮而不设固定轮。
所述的升降调节结构可以是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也可以是伸缩式升降调节结构。
所述的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升降臂、升降连杆、曲柄组件和摆动升降液压缸;所述的曲柄组件包括曲柄轴、摆动臂和驱动臂;摆动臂的第一端和驱动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曲柄轴固定联接;曲柄轴和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的缸体与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臂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的中部与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的第一端和升降轮通过转动副相联;升降臂的第二端和升降连杆的第一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连杆的第二端和摆动臂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伸缩,驱动曲柄组件摆动,摆动臂通过升降连杆驱动升降臂摆动,升降轮随着升降臂摆动,从而达到调节粉碎机主体与地面距离的目的。
所述的伸缩式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伸缩升降液压缸,伸缩升降液压缸的缸体与粉碎机主体支架固定联接,伸缩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升降轮通过转动副相联;伸缩升降液压缸伸缩,驱动升降轮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粉碎机主体与地面距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深播犁还包括颗粒料分配器,颗粒料分配器包括分配斗、分料管和分料板;分料板内设置有多个分料槽,分料槽的第二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开口宽度相等,出料口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出料口的总宽度尺寸与犁体的支管内空间的直径尺寸相同;分料板倾斜放置,分料板第二端的高度比第一端低;在支管壁上设置一个倾斜的豁口,分料板固定安装在豁口内;分配斗的下端是圆锥形漏斗,圆锥形漏斗的最底部均匀设置多个落料孔,落料孔的数量与分料槽的数量相同,多个落料孔的直径和形状都相同,多个落料孔相对于圆锥形漏斗的轴心线均匀圆周阵列;多个分料管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落料孔的下端相联通;多个分料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多个分料槽的第一端相连通;把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的肥料或者颗粒状的腐熟剂等物料放入分配斗,物料以相同的流量分别通过多个分料管流入多个分料槽,分别通过多个出料口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均匀撒在秸秆碎末上,使肥料或者腐熟剂左右均匀地撒在开土沟内,肥效或药效均匀,腐熟剂能使秸秆碎末快速腐烂,快速为土壤增强肥效,快速解决深层土壤“碳饥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液体料分配器;液体料分配器包括液体料槽、输液泵、输液硬管、喷头和输液软管;所述的液体料槽固定在犁支架上,所述的输液泵的第一端与液体料槽内的空间相连通,所述的输液泵的第二端与输液软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的输液软管的第二端与输液硬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的输液硬管的第二端与喷头连通,所述的输液硬管穿透支管的壁并与支管固定联接;所述的喷头位于支管内,一般位于支管内空间中央并开口朝下;把液体的腐熟剂、肥料、杀虫剂或者杀菌剂放在液体料槽内,经过输液泵泵压,经过输液软管和输液硬管输送,经过喷头喷洒在秸秆碎末上,然后秸秆碎末再注入到土壤深处,腐熟剂秸秆碎末快速腐烂降解,快速为土壤增强肥效,快速解决深层土壤“碳饥饿”的问题,肥料使土壤增强肥力,杀虫剂或者杀菌剂杀灭土壤中的病虫害。
本实用新型的深播犁还包括封闭软板,封闭软板由有弹性的非金属工程材料制成,比如可以由橡胶或者聚氨酯做成,封闭软板包围住支管下开口的后部,在工作时,秸秆碎末经过输送风机输送,会通过支管下开口的后部的缺口随着高速气流喷出,扬起来散在开土沟外面,不能充分深埋在开土沟内,在增设了封闭软板后,封闭软板能随着泥土形状而弯曲改变形状,变形后封闭软板下端贴附在泥土表面,能与翼板一起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把下面的泥土覆盖住,能阻止秸秆碎末通过支管下开口的后部的缺口随着高速气流喷出,使秸秆碎末充分深埋在开土沟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合拢器,合拢器的前上端与支管的后部通过铰链相连;合拢器上设置两个合拢器翼板,其中一个合拢器翼板位于另一个合拢器翼板的左边;两个合拢器翼板中间形成一个通道,通道的前端开口比后端开口大,合拢器的后端靠重力压在已经注入了秸秆碎末并已经填埋的土壤上方,并被支管拖动状向前行走,能把翻起到开土沟两边没有填到开土沟正上方的土壤向中间合拢到开土沟正上方,达到充分填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集成有拣拾、粉碎、深耕和深播功能,功能齐全,工作效率较高,降低了耕作成本,能解决浅埋后土壤过于松暄的问题、深层土壤“碳饥饿”的问题、土壤长期板结问题,提高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采用了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实现了工作状况的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深播犁50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犁体1的正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颗粒料分配器54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粉碎机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使用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的状况;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粉碎机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使用伸缩式升降调节结构的状况;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深播犁60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配料器64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液体料分配器6800的正向局部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合拢器69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开土沟深度检测系统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第三深播犁7000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螺旋分配器7100的三维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带式输送机7200的三维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
1-犁体;11-支管;12-翼板;13-引导板;131-引导刃;14-第一铰链孔;15-第二铰链孔;16-犁内水银槽;17-犁内压力传感器;18-犁水银管;
2-俯仰液压缸;0121-第一铰链;0122-第二铰链;0123-第三铰链;
3-粉碎机;31-升降轮;32-升降臂;33-升降连杆;34-曲柄组件;341-曲柄轴;342-摆动臂;343-驱动臂;35-摆动升降液压缸;36-固定轮;37-伸缩升降液压缸;38-粉碎机连杆;
4-拖拉机;41-标准连接装置;411-标准下连接杆;412-标准上连接杆;
5000-第一深播犁;5100-第一犁支架;5200-第一输送风机;5300-第一软管;5400-颗粒料分配器;5410-分配斗;5411-落料孔;5420-分料管;5430-分料板;5431-分料槽;5432-出料口;A-出料口总宽度;5500-封闭软板;5600-钢丝绳;
6000-第二深播犁;6100-第二一犁支架;6110-导套;6200-第二二犁支架;6210-导杆;6300-第二一软管;6400-配料器;6410-三通接头;6420-翻板;6500-第二二软管;6600-升降液压缸;6700-第二输送风机;6800-液体料分配器;6810-液体料槽;6820-输液泵;6830-输液硬管;6840-喷头;6850-输液软管;6900-合拢器;6910-合拢器铰链;6920-合拢器翼板;
7000-第三深播犁;7100-螺旋分配器;7110-分配器桶体;7111-分配器落料口;7112-分配器进料口;7120-推进螺旋;7130-闸板;7140-液压马达;7200-带式输送机;7210-输送机外壳;7211-输送机落料口;7220-输送带;7221-输送带拨板;7230-输送滚筒;7300-第三犁支架;7400-摆动液压缸;
8-地面检测组件;81-拖动重锤;82-拖动绳;83-重锤内水银槽;84-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5-重锤水银管;86-高水银槽;87-水银。
B-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高度;C-地面;
D-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高度;E-犁体底面高度;
H1-开土沟底相对于地面的深度;
H2-“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与“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之间的高度差;
H3-“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H4-“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与犁体底面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如图1-6所示,包括一个粉碎机3和一个拖拉机4;还包括第一深播犁5000;粉碎机3通过粉碎机连杆38联接在拖拉机4后面,即粉碎机连杆38的前端通过铰链与拖拉机4后端相联,粉碎机连杆38的后端通过铰链与粉碎机3相联,在工作时粉碎机3可以不受拖拉机4的牵制而随着地形上下自由起伏,拖拉机4仅对粉碎机3施加牵引力;
第一深播犁5000包括第一犁支架5100、犁体1和俯仰液压缸2;犁体1位于粉碎机3后方;
犁体1包括支管11和两个翼板12;两个翼板12分别布置在左右两边,左边的翼板12的工作面朝向左前上方,右边的翼板12的工作面朝向右前上方;两个翼板12相邻接的边是翼板脊楞;翼板脊楞的走向是前端低、后端高,两个翼板12在翼板脊楞的前端处都做成朝向前方的尖角,这样有利于犁体1的前端插入到土壤深处,并且耕耘过后掀起的土层大概率还能盖回到原来的位置,深播秸秆碎末后地面保持平整,有利于下一步耕作处理;
如果两个翼板12都是平板,则翼板脊楞是条直线;如果两个翼板12都是曲面板,则翼板脊楞也可以是一条曲线;翼板脊楞两端点的连线与水平面成8至20度角,这样既有利于两个翼板12切入地面,又有利于耕耘过后掀起的土层盖回到原来的位置。
支管11一端高、另一端低,比较低的一端与两个翼板12固定联接,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形,两个翼板12在支管11下口下方的位置设有孔,两个翼板12朝前行走,把土层掀起,然后秸秆碎末通过支管11向下注入到翻起的土层下面,翼板12走过后,掀起的土层又落回到翻起的土沟内,把秸秆碎末深埋在田地里。
所述的犁体1还包括引导板13,引导板13垂直于左右方向设置,引导板13朝上的边固定联接在翼板脊楞的下面,引导板13的前边设置有引导刃131,引导刃131朝前,引导刃131的下端比上端靠前,这样能产生主动向深层切入的力,有利于两个翼板12切入到土层里面,防止犁体1脱离地面。引导板13还能使犁体1朝前移动,不跑偏,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第一深播犁5000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末端与支管11高的一端相连通,输送机构的起始端与粉碎机3的出料口相连通,粉碎机3产生的秸秆碎末通过输送机构,再通过支管11注入到翻起的土层下面。
所述的输送机构是第一输送风机5200和第一软管5300的组合;第一输送风机5200的入料口与粉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第一输送风机5200的出料口和第一软管5300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软管5300的第二端和支管11高的一端相连通,这种输送机构布置起来最为灵活,因为使用了第一软管5300,其形状可以改变,粉碎机3和犁体1可以在第一软管5300允许的范围内各自独立移动而不会相互牵连,第一输送风机5200产生空气正压力沿着管路吹送秸秆碎末,不受位置高低的影响和限制,可以把秸秆碎末从比较低的粉碎机3的出料口吹送到比较高的支管11高的一端。第一软管5300的直径一般都做得非常大,比如内直径大于200毫米,防止秸秆碎末流动不畅堵塞或粘结在内壁上;
第一犁支架5100的前端与拖拉机的连接按照国标GB/T1593.2—2003,名称为《农业轮式拖拉机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第一犁支架5100的后端与犁体1连接;在工作时,该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能驱动犁体1下降到合适的高度,使两个翼板12和引导板13切入到土层里面;在路上行走时,或者在工作期间调头转弯时,该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能驱动犁体1上升离开地面,不刮擦地面,节省动力,防止刮坏路面。
所述的第一犁支架5100是拱形,所述的粉碎机3位于第一犁支架5100拱形部位的下方,所述的粉碎机3与第一犁支架5100通过钢丝绳5600相连接。在正常工作时,钢丝绳5600是松驰的;在田间调头或转弯时,或者本实施例在路上行走时,粉碎机3和犁体1都不允许与地面接触,这时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能驱动第一犁支架5100和犁体1上升离开地面,第一犁支架5100向上摆动,通过钢丝绳5600向上拖动粉碎机3,使粉碎机3离开地面,犁体1和粉碎机3都不刮擦地面,节省动力,防止刮坏路面和田地。钢丝绳5600也可以使用链代替。
以上所述的第一犁支架5100的后端与犁体1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所述的活动连接,是指犁体1与第一犁支架5100的后端通过第一铰链0121相连,俯仰液压缸2的缸体与第一犁支架5100的后端通过第三铰链0123相连,俯仰液压缸2的缸杆与犁体1通过第二铰链0122相连;第一铰链0121、第二铰链0122和第三铰链0123成三角形分布;俯仰液压缸2驱动犁体1在上下方向上摆动,以改变翼板12和引导板13组合体的俯仰角度,以合适的角度切入到地面以下。
本实施例的第一深播犁5000还包括颗粒料分配器5400,颗粒料分配器5400包括分配斗5410、分料管5420和分料板5430;犁体1包括支管11;分料板5430内设置有五个分料槽5431,分料槽5431的第二端设有五个出料口5432,五个出料口5432的开口宽度相等,出料口5432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出料口5432的总宽度尺寸A与犁体1的支管11内空间的直径尺寸相同;分料板5430倾斜放置,分料板5430第二端的高度比第一端低;如图2所示,在支管11壁上设置一个倾斜的豁口,分料板5430固定安装在豁口内;分配斗5410的下端是漏斗状,漏斗的最底部均匀设置五个落料孔5411,五个落料孔5411的直径和形状都相同;五个分料管5420的第一端分别与五个落料孔5411的下端相联通;五个分料管5420的第二端分别与五个分料槽5431的第一端相连通;把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的肥料或者颗粒状的腐熟剂等物料放入分配斗5410,物料以相同的流量分别通过五个分料管5420流入五个分料槽5431,分别通过五个出料口5432在左右宽度方向上均匀地与秸秆碎末相混合,使肥料或者腐熟剂均匀地撒在开土沟内,药效均匀。
本实施例的粉碎机3还包括升降轮31和升降调节结构,升降轮31在地面上滚动,升降轮31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调节粉碎机3主体与地面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调节粉碎机3主体内的拣拾机构距离地面二至三厘米,但是也需要根据现场情况调节,田地土质软硬度不同,干湿度不同,升降轮31和固定轮36会或多或少地陷入土层内不同的距离,根据陷入土层内的情况需要调节升降轮31,以使拣拾机构与地面保持在二至三厘米的距离。
所述的升降调节结构可以是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也可以是伸缩式升降调节结构。
所述的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升降臂32、升降连杆33、曲柄组件34和摆动升降液压缸35;所述的曲柄组件34包括曲柄轴341、摆动臂342和驱动臂343;摆动臂342的第一端和驱动臂343的第一端分别与曲柄轴341固定联接;曲柄轴341和粉碎机3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35的缸体与粉碎机3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35的活塞杆与驱动臂343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32的中部与粉碎机3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32的第一端和升降轮31通过转动副相联;升降臂32的第二端和升降连杆33的第一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连杆33的第二端和摆动臂342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35伸缩,驱动曲柄组件34摆动,摆动臂342通过升降连杆33驱动升降臂32摆动,升降轮31随着升降臂32摆动,从而达到调节粉碎机3主体与地面距离的目的。
所述的伸缩式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伸缩升降液压缸37,伸缩升降液压缸37的缸体与粉碎机3主体支架固定联接,伸缩升降液压缸37的活塞杆与升降轮31通过转动副相联;伸缩升降液压缸37伸缩,驱动升降轮31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调节粉碎机3主体与地面距离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第一深播犁5000还包括封闭软板5500,封闭软板5500由有弹性的非金属工程材料制成,比如可以由橡胶或者聚氨酯做成,封闭软板5500包围住支管11下开口的后部,在工作时,秸秆碎末经过第一输送风机5200输送,会通过支管11下开口的后部的缺口随着高速气流喷出,扬起来散在开土沟外面,不能充分深埋在开土沟内,在增设了封闭软板5500后,封闭软板5500能随着泥土形状而弯曲改变形状,变形后封闭软板5500下端贴附在泥土表面,能与翼板12一起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空间,把下面的泥土覆盖住,能阻止秸秆碎末通过支管11下开口的后部的缺口随着高速气流喷出,使秸秆碎末充分深埋在开土沟内。
实施例2,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如图7-11所示,第二深播犁6000包括四个犁体1、四个俯仰液压缸2、一个第二一犁支架6100、一个第二二犁支架6200、两个第二输送风机6700、四个第二一软管6300、配料器6400和两个第二二软管6500;
犁体1的结构与功能同实施例1,犁体1与第二二犁支架6200后端之间通过俯仰液压缸2和铰链连接,同实施例1中的犁体1与第一犁支架5100连接;
所述的粉碎机3通过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联接在拖拉机4后面;第二一犁支架6100固定联接在粉碎机3上;第二一犁支架6100和第二二犁支架6200联接。
所述的第二一犁支架6100和第二二犁支架6200联接是指:所述的第二二犁支架6200上设置有导杆6210,第二一犁支架6100上设置导套6110,导杆6210和导套6110滑动配合组成移动副;还包括升降液压缸6600;升降液压缸6600的缸体和第二一犁支架6100固定联接,升降液压缸6600的活塞杆和第二二犁支架6200固定联接,升降液压缸6600驱动四个犁体1、四个俯仰液压缸2和第二二犁支架6200的组合升降运动;
本实施例应用于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已被其它农具比如粉碎机占用的状况,犁体1连接在粉碎机3的后面,仍然具有升降和俯仰调节功能。
本实施例的第二输送风机6700有两个,犁体1有四个,每个第二输送风机6700给两个犁体1供应秸秆碎末,秸秆碎末经过第二二软管6500输送,经过一个三通接头分流到两个第二一软管6300,分别供给两个犁体1的支管11,那么还要考虑两个支管11内物料是否均匀分配的问题。
本实施例使用了两个配料器6400,一个配料器6400包括一个三通接头6410和一个翻板6420;三通接头6410和第二二犁支架6200固定联接;三通接头6410有一个开口朝上,另外两个开口朝下;三通接头6410朝上的开口与第二二软管6500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二软管6500的第一端与第二输送风机6700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接头6410朝下的开口分别与两个第二一软管6300的第一端连通,两个第二一软管6300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支管11高的一端连通;翻板6420在三通接头6410内,翻板6420的朝下的一条边上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与三通接头6410的壁组成铰链联接,翻板6420的朝上的一条边把三通接头6410朝上的开口按比例分为两半,秸秆碎末按照需要分为两部分分别流入两个第二二软管6500,一般情况下是让秸秆碎末均匀分配,然后把翻板6420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在可以使秸秆碎末均匀分配的位置。秸秆碎末均匀分配并不一定对应着翻板6420的朝上的一条边把三通接头6410朝上的开口平均分为两半,第二一软管6300和第二二软管6500的直径一般做得都非常大,受自重、惯性和软管摆放姿态等因素影响,大部分秸秆碎末会基本上在靠下的部分流动,但是也会朝一侧跑偏,翻板6420翻动到什么位置合适,要在工作现场一边观察一边调节,确定好位置后再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在当前位置。为了让秸秆碎末的分配比例比较稳定,一般要让第二一软管6300和第二二软管6500分别与机架固定联接,尽量固定住它们的摆放姿态,防止它们在工作时频繁地摆动,使秸秆碎末的流动状态比较稳定。
所述的输送机构是指一个第二输送风机6700、两个第二一软管6300、一个第二二软管6500和一个配料器6400的组合。
本实施例使用了四个犁体1,左右方向排列,相比实施例1中使用一个,能更均匀地把秸秆碎末注入到土壤深处,能更均匀地改良土壤。
本实施例还包括合拢器6900,合拢器6900的前上端与支管11的后部通过铰链相连;合拢器6900上设置两个合拢器翼板6920,其中一个合拢器翼板6920位于另一个合拢器翼板6920的左边;两个合拢器翼板6920中间形成一个通道,通道的前端开口比后端开口大,合拢器6900的后端靠重力压在已经注入了秸秆碎末并已经填埋的土壤上方,并被支管11拖动状向前行走,能把翻起到开土沟两边没有填到开土沟正上方的土壤向中间合拢到开土沟正上方,达到充分填埋的目的。
其它未提及的结构、功能和有益效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还包括地面检测组件8和控制器,如图1和图12所示,地面检测组件8包括拖动重锤81、拖动绳82、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重锤水银管85、高水银槽86和水银87;拖动绳82的第一端与拖动重锤81联接,拖动绳82的第二端与拖拉机4联接,拖拉机4拖动重锤81,重锤81在地面上滑动,重锤81靠自重能压倒杂草和秸秆,重锤81的下表面紧贴在地面上;重锤81内设置重锤内水银槽83,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安装在重锤81上,“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位于重锤内水银槽83内;高水银槽86与拖拉机4的机架固定联接,高水银槽86的安装位置高于重锤81;重锤水银管85的第一端与重锤内水银槽83的空间相联通,重锤水银管85的第二端与高水银槽86内的空间相联通;所述的拖动重锤81上还可以安装滚轮,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犁体1还包括犁内压力传感器17和犁水银管18;犁体1内设置犁内水银槽16;犁内压力传感器17安装在犁体1内,“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位于犁内水银槽16内;犁水银管18的第一端与犁内水银槽16的空间相联通,犁水银管18的第二端与高水银槽86内的空间相联通;重锤内水银槽83、重锤水银管85、犁内水银槽16和犁水银管18内的空间都充满了水银87,高水银槽86内也充有水银;重锤水银管85和犁水银管18有共同的自由液面,即高水银槽86的自由液面;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和犁内压力传感器17分别与控制器相联接;
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用于采集重锤内水银槽83的压强p1,犁内压力传感器17用于采集犁内水银槽16的压强p2,由此可以计算得出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高度B比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高度D高出的距离:
H2=(p2-p1)/(ρ×g)
其中p1和p2的单位是帕斯卡;
ρ是水银的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
g是重力加速度,单位是米/二次方秒;
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高度B比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高度D高出的距离H2的单位是米;
开土沟底深度:
H1=H2-H3+H4=(p2-p1)/(ρ×g)-H3+H4;
其中的:
H3是“重锤内压力传感器84的检测部位”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单位是米;
H4是“犁内压力传感器17的检测部位”与犁体底面之间的距离,是一个确定的常数,单位是米;
所述的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与控制器电联接;
控制器内预设定开土沟底深度的允许范围[H1],理想化的深度是350毫米,允许范围可以在基础上上下浮动20%,[H1]设定在(280,420)毫米区间内;控制器用于判断开土沟底深度H1是不是在允许范围[H1]内;如果未超出该范围,则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保持犁体1的高度;如果超出该范围,则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升高或者降低犁体1的高度,使H1调整至允许范围[H1]内。
本实施例还包括GPS定位装置,GPS定位装置和控制器电联接;
当开土沟底深度H1在开土沟底深度的允许范围[H1]内时,控制器通过GPS定位装置获取当前的地理坐标位置和拖拉机行走的距离S,计算出田地工作面积:
A=WS
其中:A是田地工作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W是工作宽度,即粉碎机3行走一趟所能拣拾到的秸秆所占地面的宽度,单位是米;
S是拖拉机行走的距离,单位是米。
当开土沟底深度H1在开土沟底深度的允许范围[H1]内时,其工作结果不合格,可以不计入田地工作面积。
所述的控制器是指单片机控制器、工控计算机或者PLC可编程控制器等。
本实施例还包括信号转换单元和传输单元;其中的信号转换单元把检测到的开土沟底深度H1和拖拉机行走的距离S转换成能通过物联网传输的信号;传输单元以物联网为载体;信号终端设备通过传输单元从信号转换单元获取信号,达到了智能化检测和远程监控本实施例运行状态的目的。
其它未提及的结构、功能和有益效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如图13-16所示,包括一个粉碎机3和一个拖拉机4;还包括第三深播犁7000;粉碎机3联接在拖拉机4前面;
第三深播犁7000包括三个犁体1、三个摆动液压缸7400、螺旋分配器7100、带式输送机7200和第三犁支架7300;
粉碎机3安装在了拖拉机4的前面,第三深播犁7000通过国标GB/T1593.2—2003所述的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安装在拖拉机4的后面,与实施例1的第一犁支架5100不同的是,第三犁支架7300与拖拉机4的后端紧挨着相联,而不必做成拱形,在调头、转弯或者在道路上行走时,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驱动第三犁支架7300上升使后面的犁体1离开地面,犁体1不刮擦地面,节省动力,防止刮坏路面和田地;
三个犁体1分别与三个摆动液压缸7400的摆动杆固定相连,三个摆动液压缸7400的缸体分别与第三犁支架7300固定连接,三个摆动液压缸7400分别驱动三个犁体1在上下方向上俯仰摆动,与实施例1中使用俯仰液压缸2驱动的使用效果相同。
本实施例使用了三个犁体1,左右方向排列,相比实施例1中使用一个,同样也能更均匀地把秸秆碎末注入到土壤深处,能更均匀地改良土壤。
所述的输送机构是指带式输送机7200和螺旋分配器7100的组合。带式输送机7200包括输送机外壳7210、输送带7220和两个输送滚筒7230;两个输送滚筒7230分别与输送机外壳7210通过转动副相联,输送带7220张紧地绕在两个输送滚筒7230上,带式输送机7200的前下端入料口与粉碎机3的出料口连通;螺旋分配器7100包括分配器桶体7110、推进螺旋7120和三个闸板7130;分配器桶体7110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7112,带式输送机7200的后上端出料口和推进螺旋7120的进料口通过软管相连通;推进螺旋7120设置在分配器桶体7110内,推进螺旋7120和分配器桶体7110通过转动副相联;分配器桶体7110朝下的一侧设置了三个分配器落料口7111,三个分配器落料口7111分别设置有闸板7130,三个分配器落料口7111的下端分别与三个支管11比较高的一端通过管路连通;推拉闸板7130可以调节分配器落料口7111的开口大小,从而调节该分配器落料口7111的秸秆碎末流出量,达到分配三个分配器落料口7111落料量的目的。在螺旋分配器7100随着第三犁支架7300升降时,软管可以发生变形,不会受到带式输送机7200的妨碍。
输送带7220上还可以设置输送带拨板7221,带式输送机7200可以把低处的秸秆碎末倾斜运向高处;带式输送机7200把来自粉碎机3的秸秆碎末输送到螺旋分配器7100的一端,推进螺旋7120推送秸秆碎末,通过三个分配器落料口7111平均分配落入到三个犁体1注入到土壤深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包括粉碎机和拖拉机,粉碎机和拖拉机相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深播犁;深播犁还包括犁体和输送机构;犁体包括支管和两个翼板;支管通过犁支架联接在拖拉机后面,或者联接在粉碎机后面;两个翼板分别布置在左右两边,左边的翼板的工作面朝向左前上方,右边的翼板的工作面朝向右前上方;深播犁比粉碎机靠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是第一输送风机和第一软管的组合;第一输送风机的入料口与粉碎机的出料口相连通,第一输送风机的出料口和第一软管的第一端连通,第一软管的第二端和支管高的一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是一个第二输送风机、两个第二一软管、一个第二二软管和一个配料器的组合;所述的一个配料器包括一个三通接头和一个翻板;三通接头和第二二犁支架固定联接;三通接头有一个开口朝上,另外两个开口朝下;三通接头朝上的开口与第二二软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二软管的第一端与第二输送风机的出料口连通;三通接头朝下的开口分别与两个第二一软管的第一端连通,两个第二一软管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支管高的一端连通;翻板在三通接头内,翻板的朝下的一条边上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与三通接头的壁组成铰链联接,翻板的朝上的一条边把三通接头朝上的开口分为两半。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机通过粉碎机连杆联接在拖拉机后面;所述的犁支架是拱形,犁支架的前后两端低,中间向上拱起,犁支架的前端与拖拉机后端通过后置式三点悬挂装置连接;犁支架的后端与犁体连接;所述的粉碎机位于犁支架拱形部位的下方,所述的粉碎机与犁支架通过柔性的绳或者链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机还包括升降轮和升降调节结构,升降轮在地面上滚动,用作行走机构,升降轮通过升降调节结构调节粉碎机主体与地面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调节结构是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所述的摆动式升降调节结构,还包括升降臂、升降连杆、曲柄组件和摆动升降液压缸;所述的曲柄组件包括曲柄轴、摆动臂和驱动臂;摆动臂的第一端和驱动臂的第一端分别与曲柄轴固定联接;曲柄轴和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的缸体与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与驱动臂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的中部与粉碎机主体支架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臂的第一端和升降轮通过转动副相联;升降臂的第二端和升降连杆的第一端通过铰链相联;升降连杆的第二端和摆动臂的第二端通过铰链相联;摆动升降液压缸伸缩,驱动曲柄组件摆动,摆动臂通过升降连杆驱动升降臂摆动,升降轮随着升降臂摆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播犁还包括颗粒料分配器,颗粒料分配器包括分配斗、分料管和分料板;分料板内设置有多个分料槽,分料槽的第二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开口宽度相等, 出料口的宽度方向是左右方向;出料口的总宽度尺寸与犁体的支管内空间的直径尺寸相同;分料板倾斜放置,分料板第二端的高度比第一端低;在支管壁上设置一个倾斜的豁口,分料板固定安装在豁口内;分配斗的下端是圆锥形漏斗,圆锥形漏斗的最底部均匀设置多个落料孔,落料孔的数量与分料槽的数量相同,多个落料孔的直径和形状都相同,多个落料孔相对于圆锥形漏斗的轴心线均匀圆周阵列;多个分料管的第一端分别与多个落料孔的下端相联通;多个分料管的第二端分别与多个分料槽的第一端相连通;把颗粒状的肥料或者颗粒状的腐熟剂放入分配斗,物料以相同的流量分别通过多个分料管流入多个分料槽,分别通过多个出料口在左右宽度方向上撒在秸秆碎末上。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软板,封闭软板由有弹性的非金属工程材料制成,比如可以由橡胶或者聚氨酯做成,封闭软板包围住支管下开口的后部。
CN202220263150.1U 2022-02-09 2022-02-09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Active CN216650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150.1U CN216650418U (zh) 2022-02-09 2022-02-09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3150.1U CN216650418U (zh) 2022-02-09 2022-02-09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50418U true CN216650418U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3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3150.1U Active CN216650418U (zh) 2022-02-09 2022-02-09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504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8725A (zh) * 2022-06-15 2022-08-2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起垄精量播种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29998A (zh) * 2023-12-28 2024-02-09 德州凤麟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用于秸秆还田的小麦收割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8725A (zh) * 2022-06-15 2022-08-26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起垄精量播种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38725B (zh) * 2022-06-15 2023-08-25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起垄精量播种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7529998A (zh) * 2023-12-28 2024-02-09 德州凤麟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可应用于秸秆还田的小麦收割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50418U (zh) 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CN101622923B (zh) 水田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机
CN103931309B (zh) 水田作业机
CN106105498A (zh) 有机和无机肥播撒式和开沟式多功能施肥机
CN210143280U (zh) 一种甘蔗播种机
KR102247415B1 (ko) 수전 작업기
CN112119688A (zh) 一种分层精准施肥播种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3492343U (zh) 一种智能撒肥型深松旋耕机
Way et al. Implement with adjustable band spacing for subsurface band application of poultry litter
CN201450771U (zh) 一种水田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播种机
CN205755435U (zh) 一种免耕电控玉米复式播种机
CN105815010A (zh) 一种免耕电控玉米复式播种机
CN101766075A (zh) 独轮花生播种机
CN211267637U (zh) 一种前耕后播型玉米播种机
CN205408515U (zh) 一种间套种植播种机
CN111771442A (zh) 一种可以实现高效率精度、低漏播的马铃薯漏播补种机
CN114258742A (zh) 一种长效土壤改良巨耘型智能农田物料深施机
CN208874806U (zh) 一种甘蔗横向种植机
CN202565719U (zh) 双垄开沟全覆膜施肥精量播种机
CN212786588U (zh) 一种农业均匀播种装置
CN108617174A (zh) 一种农用翻土一体机
CN110063099B (zh) 一种深沟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
CN103210711A (zh) 田园管理机的起垄装置
CN114766111A (zh) 一种新型培土施肥耘地一体机
CN209845695U (zh) 一种自动封土的牵引式免耕施肥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