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9198U -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9198U
CN216649198U CN202220111077.6U CN202220111077U CN216649198U CN 216649198 U CN216649198 U CN 216649198U CN 202220111077 U CN202220111077 U CN 202220111077U CN 216649198 U CN216649198 U CN 216649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ipe
extension
protection
extens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110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智文
向宇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angding Yu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angding Yu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angding Yu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angding Yu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110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9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9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9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该检修口结构包括,连通管体以及端盖;所述连通管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分别用于与防护管道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开口的封闭,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防护管道的快速检修,具有现场施工简单、易操作、节约投资、缩短施工期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线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缆地埋敷设、地网检测点布设时,保证电缆的安全通常需要设置防护管道,且为了方便检修,通常需要预留检查井(孔),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砖砌筑井,且加砼板盖或成品石棉方型板盖的方式实现筑井的封闭,但是为了保证内部电缆、检测设备等的安全性,避免被水冲毁、压坏、进泥沙等弊端,通常需要采取用水泥砂浆封堵,但是在进行检修时,需要破开封堵层后再掀开防护盖后作业,给检查作业带来不便、维护成本提高的情况。
有鉴于此,特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修口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防护管道的快速检修,具有现场施工简单、易操作、节约投资、缩短施工期的特点;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地埋管线的快速检修,在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修口结构,用于辅助进行地埋式管线的检修,包括,连通管体以及端盖;所述连通管体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分别用于与防护管道连接;所述端盖与所述第三开口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开口的封闭。
在本方案中,所述检修口结构包括连通管体,所述连通管体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于防护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轴线共面设置,所述第三开口即为检修口,所述第三开口通过所述端盖封闭,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筑井的方式,直接设置连通管体,形成检修井结构,具有方便施工,易操作、节约投资、缩短施工期的特点,且通过所述端盖实现所述检修口的封闭,能够有效的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能,有针对性的开启检修口,进行检修,且通过所述连通管体的设置,可选择市面在售产品进行施工,相较于筑井的方式,成本更低。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延长管,所述第一延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延长管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所述第三开口位置的延长,方便封闭,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埋线深度进行检修口结构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一侧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延长管相互配合,通过所述连接部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端盖与所述第一延长管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延长管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有效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方便所述端盖的开启,从而方便检修,且针对于所述第一延长管采用内螺纹,所述端盖采用外螺纹,在进行所述检修口结构设置时,可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保证所述检修口结构的稳定性,且采用内螺纹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螺纹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所述第一延长管与所述端盖的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根第二延长管,其中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一侧的防护管道连接;其中另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另一侧的防护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延长管,所述第二延长管通过所述第三延长管用于与防护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变径管以及第二变径管;所述第三延长管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延长管的直径;所述第二延长管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变径管与所述第三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径管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延长管的另一端以及防护管道,通过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连通管体与防护管道的连接,一方面逐渐减小检修口结构的管径,保证了地埋管线防护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逐渐扩大防护管道管径,使其检查、检修空间扩大,便于检查与检修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管、所述第二变径管、所述第二延长管以及所述第三延长管嵌套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径管包括第一管段A、第一管段B以及第一管段C,所述第一管段A以及所述第一管段B通过所述第一管段C连接,所述第一管段C为圆台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大圆面以及小圆面,所述小圆面在所述大圆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大圆面的范围内,且所述小圆面的投影与所述大圆面相切,通过针对于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
第二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包括上述检修口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检修口结构两侧的防护管道,所述第二开口与其中一根防护管道连接,所述第三开口与其中另一个防护管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检修口结构,通过结构设计,能够实现防护管道的快速检修,具有现场施工简单、易操作、节约投资、缩短施工期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所述第一延长管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所述第三开口位置的延长,方便封闭,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埋线深度进行检修口结构的设置;
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所述连接部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端盖与所述第一延长管的连接;
4、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有效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方便所述端盖的开启,从而方便检修,且针对于所述第一延长管采用内螺纹,所述端盖采用外螺纹,在进行所述检修口结构设置时,可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保证所述检修口结构的稳定性,且采用内螺纹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螺纹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所述第一延长管与所述端盖的配合;
5、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针对于延长管以及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连通管体与防护管道的连接,组件减小管体的直径,从而保证了地埋管线防护结构的稳定性,且针对于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
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通过结构设计,提供一种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能够方便地埋管线的快速检修,在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检修效率,降低检修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通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检修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00-连通管体、110-第一开口、120-第二开口、130-第三开口、200-端盖、210-端盖本体、220-连接部、300-防护管道、410-第一延长管、420-第二延长管、430-第三延长管、510-第一变径管、511-第一管段A、512-第一管段B、513-第一管段C、520-第二变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修口结构,用于辅助进行地埋式管线的检修,包括,连通管体100以及端盖200;所述连通管体100包括第一开口110、第二开口120以及第三开口130;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开口130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开口1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分别用于与防护管道300连接;所述端盖200与所述第三开口130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开口130的封闭。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共面设置,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可共线设置,也可非共线设置,设置非共线结构,如图6所示,设置为转角结构,可有效的匹配地埋管线的弯折处,提高所述检修口结构的适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图8所示,为了提高所述检修口结构的适用性,所述连通管体100可采用三通管、四通管、五通管等。
在本方案中,所述检修口结构包括连通管体100,所述连通管体100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开口120以及第三开口130,所述第一开口1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分别于防护管道300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共面设置,所述第三开口130即为检修口,所述第三开口130通过所述端盖200封闭,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筑井的方式,直接设置连通管体100,形成检修井结构,具有方便施工,易操作、节约投资、缩短施工期的特点,且通过所述端盖200实现所述检修口的封闭,能够有效的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能,有针对性的开启检修口,进行检修,且通过所述连通管体100的设置,可选择市面在售产品(如三通管、四通管等)进行施工,相较于筑井的方式,成本更低。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延长管410,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1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200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所述第三开口130位置的延长,方便封闭,能够有效的针对不同的埋线深度进行检修口结构的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开口130位置的延长,所述第一延长管410与所述第三开口130连接,两者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方便连接,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三开口130的内径。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200包括端盖本体210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210一侧的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用于与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相互配合,通过所述连接部220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实现端盖200与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的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部220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210的一侧,所述连接部220相对于所述端盖本体210凸出设置,方便与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相互配合,实现连接。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0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延长管410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螺纹连接,在有效的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方便所述端盖200的开启,从而方便检修,且针对于所述第一延长管410采用内螺纹,所述端盖200采用外螺纹,在进行所述检修口结构设置时,可通过浇筑混凝土的方式保证所述检修口结构的稳定性,且采用内螺纹结构,能够有效的避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对螺纹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所述第一延长管410与所述端盖200的配合。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根第二延长管420,其中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110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一侧的防护管道300连接;其中另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20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另一侧的防护管道300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延长管430,所述第二延长管420通过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用于与防护管道300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变径管510以及第二变径管520;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直径;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变径管510与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径管520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另一端以及防护管道300,通过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实现连通管体100与防护管道300的连接,一方面逐渐减小检修口结构的管径,保证了地埋管线防护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逐渐扩大防护管道管径,使其检查、检修空间扩大,便于检查与检修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径管510、所述第二变径管520、所述第二延长管420以及所述第三延长管430嵌套配合。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所述第一变径管510、所述第二变径管520是根据防护管道管径选配,所述第二延长管420以及所述第三延长管430可根据防护管道管径选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管体均为PVC管,现有技术中,防护管道300常为PVC75管体;设置连通管体100为PVC160连通,第一延长管410、第二延长管420均为PVC160直管,第二延长管420为PVC110直管,第一变径管510为PVC160转110变径管,第二变径管520为PVC110转75变径管。
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径管510包括第一管段A511、第一管段B512以及第一管段C513,所述第一管段A511以及所述第一管段B512通过所述第一管段C513连接,所述第一管段C513为圆台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大圆面以及小圆面,所述小圆面在所述大圆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大圆面的范围内,且所述小圆面的投影与所述大圆面相切,通过针对于变径管的结构设计,能够进一步保证防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地埋管线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变径管510用于不同内径的管道连接,且所述第二变径管520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变径管510的结构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的,变径管将相互连接的两个管道,由于变径管的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能够保证防护管道300以及检修口结构具有共面的位置,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由于所述第一管段C513的结构设计,第一管段C513相对倾斜,能够有效的进行压力分散,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包括上述检修口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检修口结构两侧的防护管道300,所述第二开口120与其中一根防护管道300连接,所述第三开口130与其中另一个防护管道300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修口结构,用于辅助进行地埋式管线的检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通管体(100)以及端盖(200);
所述连通管体(100)包括第一开口(110)、第二开口(120)以及第三开口(130);
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共面设置,且所述第一开口(110)的轴线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三开口(130)的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开口(110)以及所述第二开口(120)分别用于与防护管道连接;
所述端盖(200)与所述第三开口(130)连接,用于实现所述第三开口(130)的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延长管(410),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1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2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00)包括端盖本体(210)以及设置于所述端盖本体(210)一侧的连接部(220),所述连接部(220)用于与所述第一延长管(410)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20)具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延长管(410)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第二延长管(420),其中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110)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一侧的防护管道连接;其中另一根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120)连接,该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另一端用于与检修口另一侧的防护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延长管(430),所述第二延长管(420)通过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用于与防护管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变径管(510)以及第二变径管(520);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直径;所述第二延长管(420)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变径管(510)与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变径管(520)用于连接所述第三延长管(430)的另一端以及防护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管(510)、所述第二变径管(520)、所述第二延长管(420)以及所述第三延长管(430)嵌套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检修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径管(510)包括第一管段A(511)、第一管段B(512)以及第一管段C(513),所述第一管段A(511)以及所述第一管段B(512)通过所述第一管段C(513)连接,所述第一管段C(513)为圆台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大圆面以及小圆面,所述小圆面在所述大圆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大圆面的范围内,且所述小圆面的投影与所述大圆面相切。
10.一种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检修口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检修口结构两侧的防护管道,所述第二开口(120)与其中一根防护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开口(110)与其中另一个防护管道连接。
CN202220111077.6U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Active CN216649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077.6U CN21664919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11077.6U CN21664919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9198U true CN216649198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11077.6U Active CN216649198U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91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96550U (zh) 一种管道双向封堵器
CN106972445A (zh) 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管道双向封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85093A (zh) 一种具有强密封性的管道双向封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6649198U (zh)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CN114825239A (zh) 一种电缆管道密封塞
CN204805797U (zh) 一种多功能管道连接装置
CN114362087A (zh) 一种检修口结构及地埋式管线防护结构
CN204144810U (zh) 一种简易式电缆牵引装置
CN201038669Y (zh) 具有密封环的套接紧定式钢导管与管件连接装置
CN205224232U (zh) 一种下水管道连接管
CN216896313U (zh) 一种方便管道对接的三通管
CN206340923U (zh) 一种防刮伤电缆接线盒
CN203656447U (zh) 一种消音三通
CN209585441U (zh) 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
KR20120101845A (ko) 삼방 볼 밸브
CN106602486A (zh) 一种开合式弯头
CN107314188A (zh) 一种管道双向封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2480418U (zh) 一种新型的管道接驳结构
CN208996077U (zh) 一种地下双舱管廊进出口结构
CN208670405U (zh) 一种塑料管材与管材之间的连接装置
CN207246625U (zh) 一种软管与设备的连接头和连接系统
CN207062986U (zh) 一种用弧形螺栓连接的矩形断面预制综合管廊
CN206076879U (zh) 专用于pvc20管和pvc40管进行楼板暗敷布线的45度管线交叉器
CN206941780U (zh) 一种油污隔离井
CN216242457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的防漏型水管控制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