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
背景技术
配电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其可分为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
配电柜虽应用广泛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现有配电柜中并未设置与线缆配合使用的调节机构,从而导致配电柜中留存的线缆过长时易出现缠绕现象,而留存的线缆过短时则不便于后期进行再次连接使用,实用性较低,此外,现有配电柜中并未设置与线缆配合使用的夹紧机构,从而无法将线缆进行夹紧固定,进而导致后续使用时线缆易因外力作用而随意与元件脱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一侧铰接有封堵门,所述配电柜本体下端两侧贯穿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穿线孔,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腔底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相背侧均设有与穿线孔配合使用的夹紧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回型框,所述回型框固定安装在配电柜本体的内腔下端,且回型框的相背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通槽,所述回型框远离通槽的内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引线环,所述回型框的相对侧均转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相背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转板,所述转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镜像分布的牵引环,所述转轴的相对端均设有蜗轮,所述回型框的相对侧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转杆,所述转杆远离封堵门的一端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框,所述夹框与回型框固定连接,且夹框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夹槽,所述夹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上滑动套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底端开设有与第一夹槽配合使用的第二夹槽,所述夹板远离第一夹槽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所述弹簧活动套接在导杆上,且弹簧远离夹板的一端与夹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板远离第一夹槽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滑动贯穿夹框并在其末端设有拉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板,所述第二夹槽的内侧设有与第一阻尼板配合使用的第二阻尼板。
优选地,所述转杆靠近封堵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上转动安装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向上拉动拉环,从而通过拉杆带动对应夹板移动,进而挤压对应弹簧,随后可将线缆引入端穿过第一夹槽与第二夹槽之间并松开拉环,此时弹簧将进行伸展,从而带动夹板进行复位,直至第一阻尼板与第二阻尼板的相对侧紧密贴合在线缆外壁,进而能够将线缆进行快速夹紧固定,从而能够避免后续使用时线缆因外力作用而随意与元件脱落。
2.转动把手,从而通过转轮带动转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进一步通过蜗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通过转板带动两组牵引环转动,进而能够将多余的线缆收纳在对应调节机构上,从而能够避免出现线缆缠绕的现象,且便于后期线缆进行再次连接使用,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配电柜本体;11、封堵门;12、穿线孔;2、调节机构;21、回型框;22、通槽;23、引线环;24、转轴;25、转板;26、牵引环;27、蜗轮;28、转杆;29、蜗杆;210、转轮;211、把手;3、夹紧机构;31、夹框;32、第一夹槽;33、导杆;34、夹板;35、第二夹槽;36、弹簧;37、拉杆;38、拉环;39、第一阻尼板;310、第二阻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柜用线缆夹紧结构,包括配电柜本体1,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一侧铰接有封堵门11,所述配电柜本体1下端两侧贯穿开设有对称设置的穿线孔12,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内腔底端设有对称分布的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相背侧均设有与穿线孔12配合使用的夹紧机构3;
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回型框21,所述回型框21固定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的内腔下端,且回型框21的相背侧均设有对称设置的通槽22,所述回型框21远离通槽22的内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引线环23,所述回型框21的相对侧均转动插设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的相背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分布的转板25,所述转板25的两端一体成型有镜像分布的牵引环26,所述转轴24的相对端均设有蜗轮27,所述回型框21的相对侧转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转杆28,回型框21的相对侧均设有侧块,转杆28转动插设在侧块上,所述转杆28远离封堵门11的一端设有蜗杆29,所述蜗杆29与蜗轮27相啮合,所述转杆28靠近封堵门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210,所述转轮210上转动安装有把手211,使用者可转动把手211,从而通过转轮210带动转杆28进行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夹框31,所述夹框31与回型框21固定连接,且夹框31的内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夹槽32,所述夹框3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导杆33,所述导杆33上滑动套接有夹板34,所述夹板34的底端开设有与第一夹槽32配合使用的第二夹槽35,所述第一夹槽3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板39,所述第二夹槽35的内侧设有与第一阻尼板39配合使用的第二阻尼板310,通过第一阻尼板39与第二阻尼板310的设置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第一夹槽32与第二夹槽35对线缆的夹持牢固性,所述夹板34远离第一夹槽32的一侧设有对称分布的弹簧36,所述弹簧36活动套接在导杆33上,且弹簧36远离夹板34的一端与夹框31固定连接,所述夹板34远离第一夹槽32的一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拉杆37,所述拉杆37滑动贯穿夹框31并在其末端设有拉环38,使用者可拉动拉环38,从而通过拉杆37带动夹板34移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依次向上拉动拉环38,从而通过拉杆37带动对应夹板34移动,进而挤压对应弹簧36,随后可将线缆引入端依次穿过对应穿线孔12以及第一夹槽32与第二夹槽35之间,然后可松开拉环38,此时弹簧36将进行伸展,从而带动夹板34进行复位,直至第一阻尼板39与第二阻尼板310的相对侧紧密贴合在线缆外壁,进而能够将线缆进行快速夹紧固定,从而能够避免后续使用时线缆因外力作用而随意脱落;
随后可将线缆的端部依次穿过靠近对应夹框31的通槽22、引线环23与牵引环26,然后可将其依次穿过远离对应夹框31的牵引环26、引线环23与通槽22,之后再将线缆的末端与配电柜本体1内部的元件相连接,随后可转动把手211,从而通过转轮210带动转杆2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蜗杆29转动,进一步通过蜗轮27带动转轴24转动,从而通过转板25带动两组牵引环26转动,进而能够将多余的线缆收纳在对应调节机构2上,从而能够避免出现线缆缠绕的现象,且便于后期线缆进行再次连接使用,实用性较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