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415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415U
CN216648415U CN202123004426.9U CN202123004426U CN216648415U CN 216648415 U CN216648415 U CN 216648415U CN 202123004426 U CN202123004426 U CN 202123004426U CN 216648415 U CN216648415 U CN 216648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circuit board
battery pack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44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磊磊
欧阳智
何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lei Lithium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44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电路板,内设于安装空间;发光件,发光件与电路板电连接;导光件,导光件内设于安装空间;其中,壳体对应导光件的位置设有显示部,导光件传递发光件的光信号至显示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结合实例,电路板的数量为一个,本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两块电路板减少了一块,将减少的一块电路板替换为便于加工生产且结构较为简单的导光件,且导光件不需要使用导线与电路板焊接,使得本方案整体的制作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包的发展,现有的电池包均设置有电量显示部件,且针对电量显示部件的使用,通常是按压外部的开关,电池包外部的显示屏上便会显示出具体颜色从而告知使用人员是否还有电。
但是,一般电池包内的电量显示均使用两块pcb板,且需要通过导线焊接两块pcb板,人工成本以及生产成本都过高。
由此可见,如何降低电池包的生产制作成本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电池包的生产制作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电路板,内设于安装空间;发光件,发光件与电路板电连接;导光件,导光件内设于安装空间;其中,壳体对应导光件的位置设有显示部,导光件传递发光件的光信号至显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结合实例,电路板的数量为一个,本方案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两块电路板减少了一块,将减少的一块电路板替换为便于加工生产且结构较为简单的导光件,且导光件不需要使用导线与电路板焊接,使得本方案整体的制作成本降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件包括:导光柱,导光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导光柱呈弯折状,将发光件产生的光线由第一端导至第二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导光柱的弯折结构则能使得导光柱的第二端,相对于导光件的表面凸起,此时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便能被导光柱由第一端引导至第二端,便于操作人员发现以及观察亮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柱的数量为单个;或,至少两个导光柱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导光件的数量为单个时,会使得通过导光件的光线在导出后的显示较为集中,即更易观察;当导光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则不同数量的导光柱进行导光,显示效果也不同,单根的导光柱导出的光线较弱,多根导光柱导出的光线较强,可以构成不同的提示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件设置于电路板,发光件的数量为单个;或,至少两个发光件间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发光件的数量为单个时,光线较为集中,便于观察,当发光件的数量为多个时,发光件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发光件开启,使得亮度不同,不同亮度可对应不同的提示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池包还包括:开关件,开关件设置于电路板,且开关件分别与电路板、发光件电连接,开关件控制发光件的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通过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开关件控制发光件的开闭,能有效的防止发光件在不需要亮光提示的时候开启,避免了发光件长时间亮起的情况,减少了电池包的电量的消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件还包括:调节开口,对应开关件的位置;按压部,内设于调节开口;且按压部可相对远离或靠近开关件的方向运动;其中,可通过调节按压部,以使得按压部按压开关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按压部贴近开关件,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通过按压按压部,控制开关件的开闭,即增大了控制开关件的操作面积,由于按压部相对于导光件的表面呈凸起设置,因此还延长了控制开关件的操作距离,方便了操作人员控制开关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按压部包括:按压板,按压板的至少部分与导光件连接;凸起件,凸起件设于按压板远离调节开口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按压部的至少部分与导光件连接,使得按压板能相对于导光件具有按压自由度,凸起件相对于按压板的表面凸起,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按压部的操作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凸起件设置于远离按压板与导光件连接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凸起件设置于远离按压板与导光件的连接处的一侧,使得凸起件与上述连接处的距离较长,即构成的力矩较大,此时按压凸起件所需的力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包括:卡合部;导光件还包括:卡合件;其中,卡合件与卡合部配合连接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由于导光件与电路板之间通过卡合部与卡合件连接,因此当导光件损坏后,只需将导光件拆卸取下,在不会破坏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对导光件进行替换,操作较为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件还包括:限位槽,开设于导光件靠近电路板的一侧,限位槽用于卡设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案所能达到的效果:当导光件与电路板配合连接时,电路板的部分嵌合至限位槽中,防止了导光件相对于电路板进行晃动,提升了导光件与电路板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池包的内部结构的另一视图;
图4为电路板与导光件的拆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导光件的另一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池包;100、电池包本体;200、电路板;210、卡合部;300、发光件;400、导光件;410、导光柱;411、第一端;412、第二端;420、按压部;421、按压板;422、凸起件;430、卡合件;440、限位槽;441、第一限位筋;442、第二限位筋;443、容纳部;450、调节开口;500、开关件;600、壳体;610、显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10,包括:壳体600,内设有安装空间;电路板200,内设于安装空间;发光件300,发光件300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导光件400,导光件400内设于安装空间;其中,壳体600对应导光件400的位置设有显示部610,导光件400传递发光件300的光信号至显示部610。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0包括有壳体600,壳体600用于保护安装空间内的各部分元器件,电池包本体100即为电池包10的主体部分,电池包本体100起到储存电量以及供电作用。电路板200与电池包本体100电路连接,同样的,发光件300与电路板200通过电路连接,使得电路板200通电后,可以使得发光件300通电发出亮光。
同时,显示部610上用于显示发光件300通过导光件400进行导光的光信号,具体来说光信号即为一种光线。在需要使用电池包10时,由于壳体600的存在,发光件300不能很好的将光线传递至壳体600外部,因此在壳体600上设置有显示部610,导光件400贴近显示部610一侧,将发光件300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件400传递至显示部610,使得发光件300发出的光线易被观察。
优选的,显示部610为一块透明显示板。
一般来说,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10具有两块电路板200,且两块电路板200之间通过导线进行焊接,成本高且以焊接损害电路板200。而本案中仅设置有单片的电路板200,将相关技术中用于电量显示的电路板200替换为导光件400,且导光件400中不具有电子元器件,导光件400仅仅用于导光。由于电路板200设置于电池包本体100的顶部区域,故发光件300显示光亮不易被观察。此时便需要将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连接,通过导光件400将发光件300发出的亮光向外导出,使得发光件300发出的亮光容易被观察到。
优选的,发光件300为一种贴片灯,将贴片灯与电路板200电连接,连接方式便捷简单。
优选的,电路板200为单面印刷电路板200、双面印刷电路板200或是多层印刷电路板200。
由于导光件400仅为一种透明材料用于将发光件300所发出的光线导出,因此导光件400内不包含任何电子元器件,使得导光件400的生产加工成本低。且导光件400不需要使用导线与电路板200焊接,使得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的连接成本降低。
实施例二:
参见图1与图5,导光件400包括:导光柱410,导光柱4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其中,导光柱410呈弯折状,将发光件300产生的光线由第一端411导至第二端412。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柱410为一种长条形柱状结构,导光柱410同样为一种透明材料。
具体来说,导光柱410能够对光线进行引导作用,导光柱410的第一端411贴近发光件300,当发光件300发出光线时,光线由第一端411进入,从第二端412导出。由于导光柱410的导光作用,使得发光件300发出的亮光容易被观察。
其中,导光柱410呈弯折状,即第一端411与第二端412不处在同一平面上,第二端412相对于第一端411向外侧凸起。
由于第一端411需要贴近发光件300,且发光件300设置于电路板200上,因此导光柱410的第一端411相对于导光件400的表面,向着电路板200的一侧内凹设置,导光柱410的弯折结构则能使得导光柱410的第二端412,相对于导光件400的表面凸起,此时发光件300发出的光线便能被导光柱410由第一端411引导至第二端412,便于操作人员发现以及观察亮光。
进一步地,导光柱410为一种PC材质的导光柱410,同时,导光柱410在透明的基础上,可设置为无色或是添加不同颜色的导光柱410,使得第二端412发出的光线为不同颜色,起到不同的警示提醒效果。
实施例三:
参见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导光柱410的数量为单个;或,至少两个导光柱410间隔设置。
发光件300设置于电路板200,发光件300的数量为单个;或,至少两个发光件300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件300的数量为单个时,光线较为集中,便于观察,当发光件300的数量为多个时,发光件300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发光件300开启,使得亮度不同,不同亮度可对应不同的提示效果。
导光件400的数量为单个时,会使得通过导光件400的光线在导出后的显示较为集中,即更易观察;当导光件400的数量为多个时,则不同数量的导光柱410进行导光,显示效果也不同,单根的导光柱410导出的光线较弱,多根导光柱410导出的光线较强,可以构成不同的提示方案。
进一步地,导光柱410的数量为单个时,发光件300的数量也可为单个,此时便为一个导光柱410对应一个发光件300。单个的发光件300发出的亮光通过单个的导光柱410向外导出。
其中,导光柱410的数量可为多个,发光件300的数量为单个。此时需要加大发光件300的发光范围,使得多个导光柱410均能接收到发光件300所发出的光源,从而提升导光柱410的利用率。
导光柱41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发光件300的数量与导光柱410的数量相同。此时,设置于电路板200上的发光件300与导光件400上设置的导光柱410一一对应。同时,多个导光柱410在导光件400上均匀间隔设置,以及多个发光件300在电路板200上均匀间隔设置,使得发光件300发出的亮光通过导光柱410引导后,显示出来的亮光较为集中,防止出现忽明忽暗的情况。
进一步地,多个发光件300可发出不同颜色的亮光,不同的发光件300通过对应的导光柱410发出的亮光颜色可以不相同,不同的光线颜色可代表电池包10处于不同的状态下,可以提供更多的预警提示方案。
优选的,导光柱4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导光柱410的形状、大小,以及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的指向方向均相同。同样的,发光件300的数量为三个,发光件300与导光柱410一一对应。
实施例四:
参见图3至图4,电池包10还包括:开关件500,开关件500设置于电路板200,且开关件500分别与电路板200、发光件300电连接,开关件500控制发光件300的启停。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件500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发光件300与开关件500电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件500即可控制发光件300的开启与关闭。
具体来说,开关件500设置在电路板200的顶角处,且开关件500的按钮向外侧凸起,按钮方向与发光件300的灯光照射方向一致,方便操作人员触碰按压。
具体来说,通过设置在电路板200上的开关件500控制发光件300的开闭,能有效的防止发光件300在不需要亮光提示的时候开启,避免了发光件300长时间亮起的情况,减少了电池包10的电量的消耗。
实施例五:
参见图3至图5,导光件400还包括:调节开口450,对应开关件500的位置;按压部420,内设于调节开口450;且按压部420可相对远离或靠近开关件500的方向运动;其中,可通过调节按压部420,以使得按压部420按压开关件500。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420设置在导光件400上,按压部420具有按压回弹的效果,即对按压部420施加一个下压的力,当这个下压的力松开时,按压部420会回到初始位置,且需要说明的是,下压的力需在按压部420的回弹形变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则按压部420便失去回弹效果。
按压部420贴近开关件500,由于调节开口450的存在,使得按压部420能在调节开口450内通过按压触碰开关件500,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通过按压按压部420,控制开关件500的开闭,即增大了控制开关件500的操作面积,由于按压部420相对于导光件400的表面呈凸起设置,因此还延长了控制开关件500的操作距离,方便了操作人员控制开关件500。
实施例六:
参见图3至图5,按压部420包括:按压板421,按压板421的至少部分与导光件400连接;凸起件422,凸起件422设于按压板421远离调节开口45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件422相对于按压板421的表面凸起,且凸起件422的凸起方向为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一侧,也即操作人员能通过按压凸起件422推动按压板421进行运动,从而进一步延长了按压部420的操作距离。同时,按压部420的至少部分与导光件400连接,使得按压板421能相对于导光件400具有按压自由度,且根据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连接面积的多少,决定了按压部420所需按压力度的大小。
具体来说,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连接的面积越大,所需的按压力度也越大,同时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的连接强度也越高。反之,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的连接面积越小,则所需的按压力度也越小,同时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的连接强度也越低。
进一步地,凸起件422的形状为一种圆柱、凸台、梯形沉台。同时凸起件422可设置在按压板421的不同位置,优选的,凸起件422设置在按压板421的中心位置,这样可以使得连接稳定性以及按压的力度达到一个平衡。
实施例七:
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凸起件422设置于远离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连接的一端。
其中,凸起件422可设置在按压板421上的任何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凸起件422设置于远离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的连接处的一侧,使得凸起件422与上述连接处的距离较长,即构成的力矩较大,此时按压凸起件422所需的力较小。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按压板421为一种长条形的薄片,由于是长条形的薄片,因此按压板421具有宽边以及窄边,将按压板421的窄边与导光件400连接,能保证按压板421具有足够大的按压自由度,能方便操作人员使用较小的力就能达到按压的操作。
进一步地,可将按压板421的宽边与导光件400连接。按压板421的宽边与导光件400连接后,虽减小了按压板421的按压自由度,且操作人员需要使用较大的按压力,但是按压板421与导光件400的连接强度提升,使得按压板421在反复按压后不易从导光件400上断裂。
实施例八:
参见图1与图6,电路板200包括:卡合部210;导光件400还包括:卡合件430;其中,卡合件430与卡合部210配合连接电路板20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导光件400只进行导光作用,因此导光件400内部并不设有需要通电才能使用的电子元器件,故本实施例中的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之间只需要通过卡合部210与卡合件430进行扣合连接。由于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之间通过卡合部210与卡合件430连接,因此当导光件400损坏后,只需将导光件400拆卸取下,在不会破坏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对导光件400进行替换,操作较为方便。
进一步地,卡合部210优选为一种凹槽结构,卡合件210优选为一种卡扣结构。当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连接时,卡扣嵌入凹槽,即卡扣与凹槽配合连接。
实施例九:
参见图1与图6,导光件400还包括:限位槽440,开设于导光件400靠近电路板200的一侧,限位槽400用于卡设电路板200。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件400还设置有限位槽440,限位槽440设有第一限位筋441以及第二限位筋442,且第一限位筋441与第二限位筋442之间包围出容纳部443。当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配合连接时,电路板200的至少部分嵌入容纳部443中,且第一限位筋441与第二限位筋442同样具有至少部分与电路板200贴合,对导光件400进行限位,提高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连接的稳定性,使得导光件400不会在配合连接完成后晃动。
优选的,第一限位筋441与第二限位筋442相互平行,使得电路板200与导光件400配合连接后,提高了电路板200与第一限位筋441以及第二限位筋44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导光件400与电路板200的连接稳定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内设有安装空间;
电路板,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发光件,所述发光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导光件的位置设有显示部,所述导光件传递所述发光件的光信号至所述显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包括:
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其中,所述导光柱呈弯折状,将所述发光件产生的光线由所述第一端导至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的数量为单个;或,
至少两个所述导光柱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发光件的数量为单个;或,
至少两个所述发光件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关件,所述开关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且所述开关件分别与所述电路板、所述发光件电连接,所述开关件控制所述发光件的启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包括:
调节开口,对应所述开关件的位置;
按压部,内设于所述调节开口;且所述按压部可相对远离或靠近所述开关件的方向运动;
其中,可通过调节所述按压部,以使得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开关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
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导光件连接;
凸起件,所述凸起件设于所述按压板远离所述调节开口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设置于远离所述按压板与所述导光件连接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卡合部;所述导光件还包括:卡合件;
其中,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卡合部配合连接所述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还包括:
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导光件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槽用于卡设所述电路板。
CN202123004426.9U 2021-12-02 2021-12-02 电池包 Active CN216648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426.9U CN216648415U (zh) 2021-12-02 2021-12-02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4426.9U CN216648415U (zh) 2021-12-02 2021-12-02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415U true CN21664841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8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4426.9U Active CN216648415U (zh) 2021-12-02 2021-12-02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252B2 (en) Vehicle interior light source unit
US7635820B2 (en) Key switch system having indicator lamp and flat panel display using same
US20130229802A1 (en) Planar light-emitting illumination device
US6969188B2 (en) Light source substrate
JP6534087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EP2388642A2 (en) Luminaire
EP2903012A1 (en) Switch
EP265775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5233351B2 (ja) Led照明ユニット、led照明装置およびled照明ユニット接続用コネクタ
CN216648415U (zh) 电池包
JP2007520853A (ja) 電子装置用の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のキーパッドの背面照明の光導体
JP2012015014A (ja) スイッチおよび照明ユニット
JP2013008486A (ja) 表示装置
JPH02306510A (ja) 照明式パネル
JP2010192307A (ja) 照明装置
CN217114165U (zh) 开关装置及墙壁开关系统
CN220491776U (zh) 一种导光按键
CN220107110U (zh) 一种定时插座
JP2005123136A (ja) パック電池
CN211238057U (zh) 一种调光器的按键安装结构
CN214275551U (zh) 四面发光多功能太阳能感应灯
CN220958221U (zh)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CN221040876U (zh) 开关及电子设备
CN217635180U (zh) 一种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0568618U (zh) 一种带显示功能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