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299U - 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299U
CN216648299U CN202123077424.2U CN202123077424U CN216648299U CN 216648299 U CN216648299 U CN 216648299U CN 202123077424 U CN202123077424 U CN 202123077424U CN 216648299 U CN216648299 U CN 2166482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 electrode
grid line
solar cell
mark point
gat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74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君立
黄纪德
金井升
刘长明
张昕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74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2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2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2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表面侧的间隔排布的栅线电极和至少一个身份识别码,身份识别码包括用于形成电池数据追溯的多个标记点,其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与至少一个标记点交叠形成交叠区域,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且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身份识别码的解码率。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为了在制造过程期间和之后能够跟踪光伏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做标记是必要的,通常在硅片表面打上标记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化追溯,做法是在硅片表面用激光打出一个个激光小坑或小坑连成的线,形成标记图形,对每张硅片作独立唯一的编码,打码后,通过拍摄标记图像,识别解析标记信息的方式读取标记,对应到每张硅片上。这样,在硅片后处理得到电池片及组件制程中可追踪到每张硅片,对整个光伏产业链制程信息化追溯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副栅线间距也来越小。识别解析标记二维码信息时,拍摄镜头放大倍数与视野存在互相限制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由于电池生产线上均使用皮带步进式传送,位置误差±2mm左右,为避免因位置误差而出现二维码出视野的情况,对拍摄镜头放大倍数有限制,从而对二维码尺寸也有相应的限制,一般可结合电池生产线上使用的二维码尺寸需大于2mm*2mm,对应编码矩阵尺寸需大于20*20,数据容量大于20位,即二维码尺寸大于副栅线间距。这样,二维码不可避免的会被至少一条栅线遮挡,从而影响解析效果。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在二维码处将将栅线断开,从而避让二维码位置。这样,不仅从外观上破环了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性,而且,因二维码区域栅线的缺失,该区域电流的收集能力也比其他区域弱,从而影响该区域的电性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在提高标记的解码成功率的同时还不影响电流收集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用以提高身份识别码的解码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侧的间隔排布的栅线电极和至少一个身份识别码,所述身份识别码包括用于形成电池数据追溯的多个标记点,其中所述至少一条栅线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点交叠形成交叠区域,所述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且所述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
可选地,所述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差为a,1μm≤a≤20μm。
可选地,所述标记点的数量为M个,与所述栅线电极相交叠的标记点的数量为N个,其中N/M≤20%。
可选地,一个所述标记点包括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栅线电极相交叠,所述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为S1,所述标记点的面积为S,其中S1/S≤60%。
可选地,所述标记点的直径为D,所述栅线电极宽度为d,其中,D≥2d。
可选地,50μm≤D≤250μm。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标记点的深度小于等于6μm。
可选地,相邻所述栅线电极的间距为k,其中,1mm≤k≤4mm。
可选地,所述标记点为通过激光或高能粒子冲击或化学刻蚀形成的凹坑。
可选地,所述身份识别码的解码纠错能力小于等于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并未断开栅线电极来避让身份识别码,不仅从外观上确保了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性,而且,并未造成栅线的缺失,保持了栅线电极的完整性,确保了太阳能电池收集电流的能力;本申请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与至少一个标记点交叠形成交叠区域,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且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本申请不仅能够保证交叠区域中除去填充激光坑的栅线电极,其余部分的栅线电极仍然保证电流传输能力,防止在设置标记点的位置栅线电极发生断裂,从而不能导出电流,降低电池效率,当然还能够保证标记点不会被栅线电极完全覆盖,从而提高后续解码的成功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栅线电极与标记点交叠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4是栅线电极与标记点交叠的又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5是2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栅线电极与标记点交叠的一种局部放大图;图4是栅线电极与标记点交叠的又一种局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100包括半导体衬底1,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1表面侧的间隔排布的栅线电极2和至少一个身份识别码3,身份识别码3包括用于形成电池数据追溯的多个标记点4,其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图3和图4中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衬底1可以为单晶硅衬底,在半导体衬底1上用激光照射形成多个激光坑,即标记点4。为了导出半导体衬底1中光伏效应生成的电流,需要在半导体衬底1表面设置栅线电极2,栅线电极2可以由主栅线和细栅线两部分构成,主栅线和细栅线的材料可以为铜、镍、铝、银或铝银合金等导电金属材料。太阳能电池100还包括沿行方向X延伸列方向Y排布的细栅线、以及沿行方向X排布列方向Y延伸的主栅线,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对于细栅线和主栅线的数量和间距不作为实际产品的限定,仅为示意性说明。由于主栅线之间的间距通常较大,身份识别码3通常不会与主栅线相交叠,本实用新型中与身份识别码3相交叠的栅线电极2是指细栅线。图1中的栅线电极2是完整的,并未采用断开栅线电极2的方式来避让身份识别码3,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100外观的完整性,而且与身份识别码3交叠的区域中保留了栅线不会降低该区域收集电流的能力。
图1中仅示出了在半导体成表面侧设置了一个身份识别码3的情况,也可以设置多个身份识别码3,当设置多个身份识别码3,若对太阳能电池100进行切片可以保证每个切片上均具有身份识别码3,以实现对太阳能电池100的追踪。
图1和图2中的身份识别码3仅为示意性说明,例如可以为10*10(行*列)或12*12(行*列)或13*13(行*列)或22*22(行*列),本实施例中仅以20*20(行*列)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对于身份识别码3中包含的标记点4的数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产品而定。
图1和图2中,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的数量仅为示意性说明,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例如仅一条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交叠,或者两条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交叠。
作为示例,图3和图4中示出了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交叠的两种情况,一种如图3中的情况,部分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相交叠,另一种如图4中的情况,栅线电极2穿过标记点4,与标记点4完全交叠。本实用新型中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是指如图3和图4中与标记点4交叠的栅线电极的整体宽度2a;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是指与标记点交叠区域5以外的栅线宽度2b。在一些情况下,所述栅线宽度2b与副栅宽度相等或近似相等。可选的,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和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可以通过成像设备或者轮廓仪测量获得。通过丝网印刷导电浆料形成栅线电极2,当栅线电极2不可避免的与标记点4(激光坑)相交叠时,会有一部分导电浆料填充激光坑,若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相等或小于,那么有一部分会填充在激光坑中,则用于传输电流的栅线电极2宽度就变窄,将会降低电流导出的功率。若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可能会导致栅线电极2发生断裂,从而不能导出电流,降低电池效率。本实施例中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会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的宽度,能够保证交叠区域5中除去填充激光坑的栅线电极2,其余部分的栅线电极2仍然保证电流传输,确保电池效率,而且还能够防止在设置标记点4的位置栅线电极2发生断裂,从而不能导出电流,降低电池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也就是标记点4的直径较大,这样能够保证标记点4不会被栅线电极2完全覆盖,从而提高后续解码的成功率。在后续解码时,由于标记点4被栅线电极2覆盖的面积较小,可以通过相应的补偿算法对遮盖的区域补充完整,从而提高解码的成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100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100并未断开栅线电极2来避让身份识别码3,不仅从外观上确保了太阳能电池100的整体性,而且,并未造成栅线的缺失,保持了栅线电极2的完整性,确保了太阳能电池100收集电流的能力;本实施例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本实施例不仅能够保证交叠区域5中除去填充激光坑的栅线电极2,其余部分的栅线电极2仍然保证电流传输,确保电池效率,防止在设置标记点4的位置栅线电极2发生断裂,从而不能导出电流,降低电池效率,当然还能够保证标记点4不会被栅线电极2完全覆盖,从而提高后续解码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为a,1μm≤a≤20μm。
可选的,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可以为1μm、3μm、5μm、8μm、10μm、15μm、20μm、也可以为1μm至20μm之间的任意值,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若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过小,由上述可知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较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的宽度宽是用于填补标记点4,若过小则不能对标记点4进行填充;若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过大则填充到标记点4中的银浆会过多造成遮挡的标记点4面积过大,后续在进行解码过程中会降低解码的成功率。本实施例中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a的范围是1μm≤a≤20μm,既能够满足栅线电极2填补标记点4,而且也不会使填充到标记点4中的栅线电极2面积过大降低解码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标记点4的数量为M个,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为N个,其中N/M≤20%。
可选的,N/M可以为20%、18%、16%、13%、10%、8%、5%、2%、0,也可以为小于等于20%的任意值,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可以同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同时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a的范围是1μm≤a≤20μm,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越多,那么在解码时解码的成功率也就越低,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越少,那么在解码时的成功率也越高。例如,在20*20(行*列)的400个标记点4中,仅有4个标记点4与栅线电极2有交叠,即仅有4个标记点4被栅线电极2遮挡,那么在解码时被成功解码的概率会较高。在解码时通过补偿算法可以对遮挡的部分进行补充完整,能够提高解码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N与标记点4总数M的比值N/M≤20%,由于被栅线电极2遮挡的标记点4的数量较少,因此提高了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一个标记点包括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第一部分区域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为S1,标记点4的面积为S,其中S1/S≤60%。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未对一个标记点4的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进行标注。可选的,S1/S可以为60%、50%、40%、30%、20%、10%、5%、0,当然也可以为小于等于60%的任意值,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中,不对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做具体限定,只要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S2与标记点4的面积S的比值S1/S≤60%即可,所述第二部分区域是指与栅线电极2无交叠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可以同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同时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a的范围是1μm≤a≤20μm,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N与标记点4总数M的比值N/M≤20%。
可以理解的是,若一个标记点4与栅线电极2交叠的区域面积越大,那么该标记点4能够被识别的概率也就越低,会造成整体身份识别码3被识别的成功率也随之降低,而一个标记点4与栅线电极2交叠的区域面积越小,那么该标记点4能够被识别的概率也就越高,从而提高整个身份识别码3被识别的成功率。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S2与标记点4的面积S的比值S1/S≤60%,这样能够保证每个标记点4都被识别,从而提高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标记点4的直径为D,栅线电极2宽度为d,其中,D≥2d。
图2中未对标记点4的直径D和栅线电极2宽度d进行标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可以同时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同时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a的范围是1μm≤a≤20μm,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N与标记点4总数M的比值N/M≤20%;一个标记点4包括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第一部分区域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为S1,标记点4的面积为S,其中S1/S≤60%。
可以理解的是,标记点4的直径越大,栅线电极2的宽度越小,那么标记点4被栅线电极2遮住的区域面积与标记点4总面积的比值也就越小,那么单个标记点4被识别的成功可能性也就越大,最终身份识别码3整体被识别的成功率也就是越高。本实施例中标记点4直径D与栅线电极2宽度d的比值大于等于2,那么标记点4直径D是栅线电极2宽度d的二倍以上,所以标记点4被一个栅线电极2完全遮挡时也仅为标记点4的1/2,这样能够保证每个标记点4都被识别,从而提高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50μm≤D≤250μm。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线电极2宽度d在20-80μm之间,即20μm≤d≤80μm,例如,栅线电极2的宽度d可以为20μm、30μm、40μm、50μm、60μm、70μm、8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20μm≤d≤40μm,50μm≤D≤250μm,其中D可以为50μm至250μm之间的任意值,只要满足D≥2d即可,这样能够保证每个标记点4都被识别,从而提高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5是2中A-A’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半导体衬底1表面的方向上,标记点4的深度小于等于6μm。
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可以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100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同时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差a的范围是1μm≤a≤20μm,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的标记点4的数量N与标记点4总数M的比值N/M≤20%;一个标记点4包括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第一部分区域与栅线电极2相交叠,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为S1,标记点4的面积为S,其中S1/S≤60%。标记点4直径D与栅线电极2宽度d的比值大于等于2。
参照图5,在垂直于半导体衬底1表面的方向上,标记点4的深度越大,对半导体衬底1表面的损伤也就越大,那么会降低光生电流的效率。若标记点4的深度越大,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制作栅线电极2时就需要更多的导电银浆,来不可避免的填充标记点4,制作栅线电极2的材料越多成本也就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标记点4的深度、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三者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若标记点4的深度越大,那么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也越大,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差也越大,例如标记点4的深度为6μm、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为40μm,那么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通常为50μm,当然也是存在误差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半导体衬底1表面的方向上,标记点4的深度小于等于6μm,标记点4的深度较小,一方面对半导体衬底1的破坏程度较小,基本不会降低光生电流的效率,另一方面,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制作栅线电极2时若栅线电极2与标记点4有交叠,也不需要太多的导电银浆填充标记点4,不会增加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相邻栅线电极2的间距为k,其中,1mm≤k≤4mm。
可选的,k可以为1mm、2mm、3mm、4mm,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栅线电极2之间的间距k越小那么栅线电极2的数量越多,越能够提高太阳能电池100收集电流的能力,栅线电极2之间的间距k越大那么栅线电极2的数量越少,太阳能电池100收集电流的能力也就越差。栅线电极2之间的间距k也不能过小,栅线电极2之间的间距k过小会增加制作难度,例如k<1mm会造成制作工艺难度增加;本实施例中1mm≤k≤4mm既能够使栅线电极2的数量增多提高太阳能电池100收集电流的能力而且还不会增加制作工艺难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标记点4为通过激光或高能粒子冲击或化学刻蚀形成的凹坑。
形成标记点4的方法可以为激光照射,也可以采用高能粒子冲击,或者可以采用化学刻蚀,这里不对形成标记点4凹坑的方式做具体限定。仅作为示例,标记点4为激光照射形成的凹坑。
本申请中的标记点4可以满足以上任一实施例的标记点4,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纠错能力小于等于25%。
在设置身份识别码3的编码规则时,若纠错等级越高,在后续解码出现错误时,通过识别方法修正百分比越高。参见下表1,表1是纠错等级与被修正的百分比。本实施例中将纠错能力提高到25%以上,即当不大于25%的身份识别码3被遮挡,通过编码时数据的冗余及纠错,整个身份识别码3仍旧能被解析。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采用QR code编码规则,需对应其中的“Q”或“H”纠错等级。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二维码的纠错码可以通过Reed-Solomonerror correction(里德-所罗门纠错算法)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码3的解码纠错能力小于等于25%,有不大于25%的身份识别码3被遮挡,通过编码时数据的冗余及纠错,整个身份识别码3仍旧能被解析。
表1 QR code纠错等级
Figure BDA0003401047730000111
基于同一思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100的识别方法,其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可以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100,如图1和图2中的太阳能电池100包括半导体衬底1,以及位于半导体衬底1表面侧的间隔排布的栅线电极2和至少一个身份识别码3,身份识别码3包括用于形成电池数据追溯的多个标记点4,其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2与至少一个标记点4交叠形成交叠区域5,交叠区域5的栅线电极2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且标记点4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2宽度;这里的太阳能电池100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结合图6,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的识别方法流程图。图6中的识别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身份识别码的图像;
S2:对图像做预处理;
S3:与栅线电极相交叠的标记点利用补偿算法进行补全得到完整的身份识别码。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高清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对身份识别码进行图像采集后,先对图像做预处理,这里的预处理是指去除图像中不是身份识别码的干扰点,然后与栅线电极相交叠的标记点利用补偿算法进行补全得到完整的身份识别码。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太阳能电池中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也就是标记点的直径较大,这样能够保证标记点不会被栅线电极完全覆盖,所以可以利用补偿算法对与栅线电极相交叠的标记点利用补偿算法进行补全得到完整的身份识别码,从而提高后续解码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补偿算法为霍夫圆检测法或轮廓跟踪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激光等方法形成标记点时的标记点通常为一曲线(例如圆形),当标记点被栅线电极遮挡后,在成像时,其轮廓为不完整的圆形,可以通过霍夫圆检测法或轮廓跟踪算法进行补全得到完整的圆形。霍夫变换(Hough)检测法是检测间断点边界形状的方法,通过将图像坐标空间变换到参数空间,来实现直线与曲线的拟合。
轮廓跟踪算法通过图像分割算法获得图像中所述标记点的轮廓。
对比实验:
为了表明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身份识别码的解码成功率,以及不影响电池效率,进行了若干组实验,具体实验参数和实验结果如下表2:
表2实验参数和实验结果
Figure BDA0003401047730000131
上表2中的对比实验1和对比实验2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参数,而实施例1至实施例16采用的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技术参数。从表2中可知,对比实验1和对比实验2的解码成功率均为0,也就是不能识别出身份识别码;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参数后,解码成功率较高,大大提高了解码成功率。另外与不设标记点相比,对比实验1和对比实验2的电池效率是降低的,为负值,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技术参数后,电流与不设置标记点相比无变化,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电池效率的同时还提高了解码的成功率。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并未断开栅线电极来避让身份识别码,不仅从外观上确保了太阳能电池的整体性,而且,并未造成栅线的缺失,保持了栅线电极的完整性,确保了太阳能电池收集电流的能力;本申请中至少一条栅线电极与至少一个标记点交叠形成交叠区域,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且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本申请不仅能够保证交叠区域中除去填充激光坑的栅线电极,其余部分的栅线电极仍然保证电流传输能力,防止在设置标记点的位置栅线电极发生断裂,从而不能导出电流,降低电池效率,还能够保证标记点不会被栅线电极完全覆盖,从而提高后续解码的成功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侧的间隔排布的栅线电极和至少一个身份识别码,所述身份识别码包括用于形成电池数据追溯的多个标记点,其中所述至少一条栅线电极与至少一个所述标记点交叠形成交叠区域,所述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且所述标记点的直径不小于所述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与非交叠区域的栅线电极宽度差为a,1μm≤a≤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点的数量为M个,与所述栅线电极相交叠的标记点的数量为N个,其中N/M≤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标记点包括第一部分区域和第二部分区域,所述第一部分区域与所述栅线电极相交叠,所述第一部分区域的面积为S1,所述标记点的面积为S,其中S1/S≤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点的直径为D,所述栅线电极宽度为d,其中,D≥2d。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50μm≤D≤2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半导体衬底表面的方向上,所述标记点的深度小于等于6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栅线电极的间距为k,其中,1mm≤k≤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点为通过激光或高能粒子冲击或化学刻蚀形成的凹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码的解码纠错能力小于等于25%。
CN202123077424.2U 2021-12-09 2021-12-09 太阳能电池 Active CN2166482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424.2U CN2166482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7424.2U CN2166482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299U true CN21664829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0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7424.2U Active CN216648299U (zh) 2021-12-09 2021-12-09 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2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4454B1 (en) Main-gate-free high-efficiency back contact solar cell and assembly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CN107112375B (zh) 太阳能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180366596A1 (en) Solar cell, solar cell modu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s thereof
EP1868249B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apparatus
EP1939946A1 (en) Cis-type thin film solar battery modul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138225A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选择性去除和接触
CN103886616A (zh) 一种基于全天空成像数据的光伏发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CN216648299U (zh) 太阳能电池
EP2323169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CN217280795U (zh) 一种电池片以及光伏组件
US8431827B2 (en) Circuit modules and method of managing the same
CN111312862A (zh) 一种选择性发射极电池的对位标记方式
TWI431787B (zh) 印製識別碼於太陽能電池基板的方法及其應用
CN117876308A (zh) 基于图像分析的光伏板检测方法
CN116314130A (zh) 太阳能电池及识别方法
US20150295102A1 (en) Solar cell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a solar cell
CN102915939B (zh) 一种检测在光辐射下离子井中载流子迁移距离的方法
CN116782668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4627041A (zh) 光伏组件缺陷的检测方法
Wanka et al. Tra. Q—Laser marking for single wafer identification—Production experience from 100 million wafers
CN216250750U (zh)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CN115439319A (zh) 一种电滑线防护装置裸露检测方法
JP2008113053A (ja) 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工程管理方法
US20170278990A1 (en) Approaches for solar cell marking and tracking
CN113634906A (zh) 用于hjt太阳能电池的激光打标方法、电池制备方法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