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8071U -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8071U
CN216648071U CN202122997243.5U CN202122997243U CN216648071U CN 216648071 U CN216648071 U CN 216648071U CN 202122997243 U CN202122997243 U CN 202122997243U CN 216648071 U CN216648071 U CN 216648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baffle
foil
supporting plate
fix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72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世威
郭伟强
肖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o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72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8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8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8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下端固定在绕线机的绕线轴上,所述支架包括沿引出铜排竖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边能与引出铜排的侧边和出线铜排的侧边相接触而使引出铜排和出线铜排在垂直方向上对齐;以及托板,其一端固定在挡板上且与挡板垂直设置,所述托板处于出线铜排下方且所述托板的上壁面与所述出线铜排的下壁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固定结构能确保引出铜排和出线铜排在垂直方向对齐以及在水平方向平行,无需操作工通过人眼观察即可确定好位置,且比人工方法更加准确,保证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大,一般容量大于200KVA的变压器均会采用低压箔绕的技术,这样即可以保证变压器的损耗,又能降低绕制难度。如图1所示,目前低压箔绕起头使用引出铜排1以及尾头使用出线铜排2进行连接,在绕制前,先将低压绕线模3安装在绕线机的绕线轴4上,之后将起头的引出铜排1固定在低压绕线模3上,接着开始绕制线圈,当线圈绕制到最后,通过肉眼观看,比量的方式找到尾头的出线铜排2的位置,并进行焊接。
由于低压绕线模3上固定起头的引出铜排1的位置成水平状,因此该起头的引出铜排1能水平放置,当线圈绕制到尾头时,由于出线位置并非为一个平整面,而是一个椭圆形的圆弧,不方便放置尾头的出线铜排2,目前的低压箔式线圈生产过程中,对尾头的出线铜排2并没有使用工具,而是通过人为来实现的,导致尾头的出线铜排2水平方向倾斜,存在角度,且垂直方向对不齐。如果尾头的出线铜排2与起头的引出铜排1垂直方向对不齐的话,会导致用来连接三相线圈的零线铜排在安装过程中,因孔位偏移而安装不上,影响后续生产。如果水平方向存在角度偏差,安装好零线铜排后,因角度偏差导致铜排与尾头的出线铜排2无法很紧密贴合,从而导致连接处截面积达不到设计要求,在长期运行时,会影响变压器温升,导致变压器寿命下降。严重时,会剧烈发热,导致变压器烧毁。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确保尾头的出线铜排与起头的引出铜排在垂直方向对齐以及水平方向平行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适用不同变压器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其下端固定在绕线机的绕线轴上,所述支架包括沿引出铜排竖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边能与引出铜排的侧边和出线铜排的侧边相接触而使引出铜排和出线铜排在垂直方向上对齐;以及
托板,其一端固定在挡板上且与挡板垂直设置,所述托板处于出线铜排下方且所述托板的上壁面与所述出线铜排的下壁面相接触。
为了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挡板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长孔,所述托板通过穿设在该第一长孔中的第一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挡板上。这样即可根据出线铜排的不同尺寸,调整托板对应在第一长孔上的位置,从而通过托板保证出线铜排平整。
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托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一长孔后与螺母相配合,从而使所述托板与挡板相固定。当然,也可以采取其他的紧固件进行紧固。
为了增加螺栓的预紧力,还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设于螺栓与托板之间,所述第二垫圈设于螺母与挡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呈倒置“U”型的固定架,其包括有位于绕线机的绕线轴左右两侧的竖向板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竖向板的横向板,左右两侧的竖向板卡接在绕线机的绕线轴上,所述横向板则与所述支架相固定。
为了使支架既能与绕线机的绕线轴相固定,同时也能根据引出铜排的尺寸与引出铜排的侧边相接触,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下端具有与挡板垂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横向开设有第二长孔,所述横向板通过穿设在该第二长孔中的第二紧固件紧固在所述安装板上。这样通过第二长孔调整固定架与绕线机的绕线轴的固定位置,从而在该支架与引出铜排的侧边相接触,同时能随绕线机的绕线轴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长孔至少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螺钉,所述横向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螺钉穿过第二长孔和第二通孔后紧固。
为了增加螺钉的预紧力,还包括第三垫圈,所述第三垫圈设于螺钉与所述安装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长孔的边沿上具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限位的定位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挡板确保引出铜排和出线铜排在垂直方向对齐,无需操作工通过人眼观察即可确定好位置,且比人工方法更加准确,并通过托板确保引出铜排和出线铜排在水平方向平行,确保因人为放不平而导致出线铜排水平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从源头杜绝焊接好后,出线铜排不平导致不好安装,以及搭接面存在角度偏差而导致的后续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另外上述支架上设置第一长孔和第二长孔,从而能该固定结构适用不同容量的变压器,提高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箔绕线圈的绕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固定结构对图1中引出铜排进行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包括支架6、托板7和固定架5。支架6的下端通过固定架5固定在绕线机的绕线轴3上,支架6包括沿引出铜排1竖向延伸的挡板61,挡板61的一侧边能与引出铜排1的侧边和出线铜排2的侧边相接触而使引出铜排1和出线铜排2在垂直方向上对齐,托板7的一端固定在挡板61上且与挡板61垂直设置,托板7处于出线铜排2下方且托板7的上壁面与出线铜排2的下壁面相接触。
挡板61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长孔611,托板7通过穿设在该第一长孔611中的第一紧固件紧固在挡板61上。这样即可根据出线铜排2的高度调整托板7在第一长孔611中的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包括螺栓81和螺母84,托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1,螺栓81穿过第一通孔71和第一长孔611后与螺母84相配合,从而使托板7与挡板61相固定,螺栓81与托板7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垫圈82,螺母84与挡板61之间设有第二垫圈83。
本实施例中,支架6呈L形,支架6还包括与挡板61垂直设置的安装板62,安装板62上横向开设有第二长孔621;固定架5呈倒置“U”型,其包括有位于绕线机的绕线轴3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的横向板52,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卡接在绕线机的绕线轴3上,横向板52通过穿设在该第二长孔621中的第二紧固件紧固在安装板62上。
为了使上述固定架5与支架6之间装配更加稳固,第二长孔621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第二长孔621为两个,相应地,每个第二长孔621分别通过一个第二紧固件紧固,如图4所示,第二紧固件包括螺钉9,横向板5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21,螺钉9穿过第二长孔621和第二通孔521后紧固,螺钉9与安装板62之间设有第三垫圈10,另外,第二长孔621的边沿上具有与螺钉9相配合限位的定位齿621a,以使螺钉9安装更加稳固。
上述固定结构的安装过程为:将固定架5的竖向板51卡接在绕线机的绕线轴3上,之后将支架6的安装板62水平移动,并在支架6的挡板61的侧边与引出铜排1的侧边相接触时通过第二紧固件将安装板62与固定架5的横向板52相固定,接着调整出线铜排2,使出线铜排2的侧边与支架6的挡板61的侧边相接触,从而实现出线铜排2与引出铜排1垂直方向上对齐,最后根据出线铜排2的尺寸上下调整托板7在第一长孔611中的位置,并将托板7垂直于挡板61固定,即可调整出线铜排2使出线铜排2的下壁面与托板7的上壁面相接触,从而上述固定结构能通过挡板61确保引出铜排1和出线铜排2在垂直方向对齐,无需操作工通过人眼观察即可确定好位置,且比人工方法更加准确,并通过托板7确保引出铜排1和出线铜排2在水平方向平行,确保因人为放不平而导致出线铜排2水平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从源头杜绝焊接好后,出线铜排2不平导致不好安装,以及搭接面存在角度偏差而导致的后续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6),其下端固定在绕线机的绕线轴(3)上,所述支架(6)包括沿引出铜排(1)竖向延伸的挡板(61),所述挡板(61)的一侧边能与引出铜排(1)的侧边和出线铜排(2)的侧边相接触而使引出铜排(1)和出线铜排(2)在垂直方向上对齐;以及
托板(7),其一端固定在挡板(61)上且与挡板(61)垂直设置,所述托板(7)处于出线铜排(2)下方且所述托板(7)的上壁面与所述出线铜排(2)的下壁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1)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长孔(611),所述托板(7)通过穿设在该第一长孔(611)中的第一紧固件紧固在所述挡板(6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螺栓(81)和螺母(84),所述托板(7)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1),所述螺栓(81)穿过第一通孔(71)和第一长孔(611)后与螺母(84)相配合,从而使所述托板(7)与挡板(61)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圈(82)和第二垫圈(83),所述第一垫圈(82)设于螺栓(81)与托板(7)之间,所述第二垫圈(83)设于螺母(84)与挡板(6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倒置“U”型的固定架(5),其包括有位于绕线机的绕线轴(3)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以及连接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的横向板(52),左右两侧的竖向板(51)卡接在绕线机的绕线轴(3)上,所述横向板(52)则与所述支架(6)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的下端具有与挡板(61)垂直设置的安装板(62),所述安装板(62)上横向开设有第二长孔(621),所述横向板(52)通过穿设在该第二长孔(621)中的第二紧固件紧固在所述安装板(6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孔(621)至少为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螺钉(9),所述横向板(5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521),所述螺钉(9)穿过第二长孔(621)和第二通孔(521)后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垫圈(10),所述第三垫圈(10)设于螺钉(9)与所述安装板(62)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长孔(621)的边沿上具有与所述螺钉(9)相配合限位的定位齿(621a)。
CN202122997243.5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Active CN216648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7243.5U CN21664807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7243.5U CN21664807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8071U true CN21664807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6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7243.5U Active CN21664807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8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8071U (zh) 一种箔绕线圈出线铜排固定结构
CN210443386U (zh) 一种通用互感器安装结构
CN206640237U (zh) 电力电缆支撑架
CN210110521U (zh) 线圈绕制装置
CN110072349A (zh) 一种用于电能表模块选择性波峰焊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848932U (zh) 一种电池模组框架及电池模组
CN210200451U (zh) 可拆卸的支架固定座
CN206673522U (zh) 大电流母线的绝缘支撑结构
CN219200273U (zh) 一种扁平引线圈烘烤及测量装置
CN213614751U (zh) 焊接模组及汇流条焊接设备
CN219818600U (zh) 一种侧板安装架焊接工装
CN212673377U (zh) 一种空调安装结构
CN110640255A (zh) 一种焊接电压互感器一次端子的上屏胎具
CN111482721A (zh) 一种方形电池极耳与盖板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203471217U (zh) 一种新型插装pcb板焊接工件
CN211072387U (zh) 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焊接的夹持固定装置
CN205333843U (zh) 一种电能表工装托盘
CN221598234U (zh) Pcb板与线耳连接结构
CN220198596U (zh) 一种钢塑复合管电磁加热焊机
CN220943151U (zh) 一种铸焊用的板式周转板
CN214898261U (zh) 一种车载继电器轭铁与底座组装工装
CN202571665U (zh) 变压器导线焊接装置
CN220510315U (zh) 一种变频器接线端子
CN218926862U (zh) 一种安装模组
CN219852535U (zh) 一种互感器克头焊锡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031 No.17 and 22 Fenglin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Aokes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31 No.17 and 22 Fenglin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AUX HIGH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