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5778U -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5778U
CN216645778U CN202220078313.9U CN202220078313U CN216645778U CN 216645778 U CN216645778 U CN 216645778U CN 202220078313 U CN202220078313 U CN 202220078313U CN 216645778 U CN216645778 U CN 216645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frame
adjusting
rod
displacemen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83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雪
陈涛
杨涛
胡苍龙
郑乔漪
郑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Center filed Critical 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00783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5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5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577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结构包括调节机构和试验机构,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整流筒底部,通过调节气泵和电磁换向阀的导流和换向效果使第一调节气杆和第二调节气杆分别带动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进行位移动作,从而提高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的调节延伸和收缩效果,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第一位移架顶部,通过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通过两组带动环带动弹性连接布和硬质波纹管进行延伸动作,通过设置了试验机构在试验管内部,通过控制蝶式门阀和侧向仓门的开合动作来对气流进行导流动作,并通过电调节杆带动试验台位移配合试验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背景技术
风洞即风洞实验室,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实体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不仅在航空和航天工程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房屋建筑、风能利用等领域更是不可或缺的。
目前,公告号为CN202020414747.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风洞,它包括前后间隔且平行设置的风洞前板和风洞后板,所述风洞前板和风洞后板之间的顶部垂直且固定设置有风洞上板,所述风洞前板和风洞后板之间的中部垂直且固定设置有与风洞上板平行的风洞下板,所述风洞前板和风洞后板之间的右侧垂直设置有风洞侧板。
现有装置的结构较为固定,且难以进行位移动作,从而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同时较难根据现实生产情况进行调节动作,进而导致其在进行试验工作时较难适用于不同的试验需求;现有风洞装置的风向和试验台的结构均较为单一,导致数据收集少、不准确,与实际数据差异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解决了现有装置的结构较为固定,且难以进行位移动作,从而导致其占地面积较大;同时较难根据现实生产情况进行调节动作,进而导致其在进行试验工作时较难适用于不同的试验需求;现有风洞装置的风向和试验台的结构均较为单一,导致数据收集少、不准确,与实际数据差异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包括固定底架、万向滚轮、固定推杆、调节机构、固定支架、整流筒、动力风机、试验管、开合柜门、控制面板、试验机构和调节式整流格栅,所述固定底架底部四周均与万向滚轮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底架左侧与固定推杆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底架内侧与固定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顶部与整流筒螺栓连接,所述整流筒内侧壁与动力风机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底架顶部右侧与试验管,所述试验管前端与开合柜门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底架前端左侧与控制面板螺栓连接,所述整流筒内壁与调节式整流格栅螺栓连接,所述动力风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设于整流筒底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气泵、电磁换向阀、第一调节气杆、第一位移架、辅助机构、第二调节气杆、第二位移架、限位槽和连接架,所述整流筒底部与调节气泵螺栓连接,所述调节气泵出气口与电磁换向阀管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后侧出气口与第一调节气杆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杆与固定支架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杆活塞杆与第一位移架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顶部设有辅助机构,所述电磁换向阀前端出气口与第二调节气杆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气杆与固定支架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气杆活塞杆右侧与第二位移架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均与限位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槽设于固定底架前后两侧,所述第二位移架右侧通过连杆与连接架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架与限位槽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气泵和电磁换向阀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试验机构设于试验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密封固定环、限位弹簧、弹性连接布、带动环、弹性绳、限位环和硬质波纹管,所述整流筒顶右侧凹槽与密封固定环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固定环右端与限位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密封固定环右端与弹性连接布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右端与带动环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布右端与带动环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与弹性连接布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顶部均与带动环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顶部的带动环右侧与弹性绳弹性连接,所述弹性绳与限位环内槽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内环壁与硬质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硬质波纹管左右两侧均与限位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试验机构包括蝶式门阀、电调节杆、试验台、侧向仓门和数据监测器,所述试验管内左侧与蝶式门阀铰链连接,所述试验管内底部与电调节杆螺栓连接,所述电调节杆活动杆顶部与试验台螺栓连接,所述试验管内右侧与侧向仓门铰链连接,所述试验管内顶部与数据监测器螺栓连接,所述蝶式门阀、电调节杆和数据监测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之间的位移长度与弹性绳的弹性形变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均与固定支架呈平行关系,且第二位移架与连接架之间的长度与试验管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波纹管外侧共设有九组带动环和弹性绳,且带动环直径与试验管直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弹簧材质为高碳钢。
进一步的,所述硬质波纹管材质为塑料。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通过设置了调节机构在整流筒底部,通过调节气泵和电磁换向阀的导流和换向效果使第一调节气杆和第二调节气杆分别带动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进行位移动作,从而提高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的调节延伸和收缩效果,有利于提高对整体装置的收纳效果,进而提高对其的带动便捷效果。
2)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通过设置了辅助机构在第一位移架顶部,通过第一位移架和第二位移架通过两组带动环带动弹性连接布和硬质波纹管进行延伸动作,同时通过限位弹簧和限位环对两者进行限位动作,有利于提高弹性连接布和硬质波纹管的气流调节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通过设置了试验机构在试验管内部,通过控制蝶式门阀和侧向仓门的开合动作来对气流进行导流动作,并通过电调节杆带动试验台位移配合试验工作,然后通过数据监测器对气流流动数据进行监测,有利于提高对气流试验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和整流筒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试验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底架-1、万向滚轮-2、固定推杆-3、调节机构-4、固定支架-5、整流筒-6、动力风机-7、试验管-8、开合柜门-9、控制面板-10、试验机构-11、调节式整流格栅-12、调节气泵-41、电磁换向阀-42、第一调节气杆-43、第一位移架-44、辅助机构-45、第二调节气杆-46、第二位移架-47、限位槽-48、连接架-49、密封固定环-451、限位弹簧-452、弹性连接布-453、带动环-454、弹性绳-455、限位环-456、硬质波纹管-457、蝶式门阀-111、电调节杆-112、试验台-113、侧向仓门-114、数据监测器-1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包括固定底架1、万向滚轮2、固定推杆3、调节机构4、固定支架5、整流筒6、动力风机7、试验管8、开合柜门9、控制面板10、试验机构11和调节式整流格栅12,固定底架1底部四周均与万向滚轮2螺栓连接,固定底架1左侧与固定推杆3螺栓连接,固定底架1内侧与固定支架5滑动连接,固定支架5顶部与整流筒6螺栓连接,整流筒6内侧壁与动力风机7螺栓连接,固定底架1顶部右侧与试验管8,试验管8前端与开合柜门9铰链连接,固定底架1前端左侧与控制面板10螺栓连接,整流筒6内壁与调节式整流格栅12螺栓连接,动力风机7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调节机构4设于整流筒6底部,提高调节效果,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气泵41、电磁换向阀42、第一调节气杆43、第一位移架44、辅助机构45、第二调节气杆46、第二位移架47、限位槽48和连接架49,整流筒6底部与调节气泵41螺栓连接,提高调节气泵41的固定效果,调节气泵41出气口与电磁换向阀42管道连接,提高电磁换向阀42导流效果,电磁换向阀42后侧出气口与第一调节气杆43管道连接,提高电磁换向阀42导流效果,第一调节气杆43与固定支架5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提高第一调节气杆43的固定效果,第一调节气杆43活塞杆与第一位移架44螺栓连接,提高第一调节气杆43的带动效果,第一位移架44顶部设有辅助机构45,提高调节效果,电磁换向阀42前端出气口与第二调节气杆46管道连接,提高第二调节气杆46的调节效果,第二调节气杆46与固定支架5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提高第二调节气杆46的固定效果,第二调节气杆46活塞杆右侧与第二位移架47螺栓连接,提高第二调节气杆46的带动效果,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均与限位槽48内壁滑动连接,提高限位槽48的限位效果,限位槽48设于固定底架1前后两侧,提高限位槽48的限位效果,第二位移架47右侧通过连杆与连接架49螺栓连接,提高连接架49的固定效果,连接架49与限位槽48内槽壁滑动连接,提高连接架49的位移效果,调节气泵41和电磁换向阀42均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试验机构11设于试验管8内部,提高试验效果,辅助机构45包括密封固定环451、限位弹簧452、弹性连接布453、带动环454、弹性绳455、限位环456和硬质波纹管457,整流筒6顶右侧凹槽与密封固定环451螺栓连接,提高密封固定环451的固定效果,密封固定环451右端与限位弹簧452弹性连接,提高限位弹簧452的固定效果,密封固定环451右端与弹性连接布453弹性连接,提高弹性连接布453的限位效果,限位弹簧452右端与带动环454弹性连接,提高带动环454的固定效果,弹性连接布453右端与带动环454弹性连接,提高带动环454的固定效果,限位弹簧452与弹性连接布453外侧相接触,提高限位弹簧452的限位效果,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顶部均与带动环454螺栓连接,提高带动环454的固定效果,第一位移架44顶部的带动环454右侧与弹性绳455弹性连接,提高弹性绳455的限位效果,弹性绳455与限位环456内槽壁固定连接,提高限位环456的限位效果,限位环456内环壁与硬质波纹管457固定连接,提高限位环456的限位效果,硬质波纹管457左右两侧均与限位环456固定连接,提高限位环456的限位效果,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之间的位移长度与弹性绳455的弹性形变长度相同,提高弹性绳455的形变带动效果,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均与固定支架5呈平行关系,且第二位移架47与连接架49之间的长度与试验管8长度相同,提高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的带动效果,硬质波纹管457外侧共设有九组带动环454和弹性绳455,且带动环454直径与试验管8直径相同,提高带动环454的带动限位效果。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试验机构11包括蝶式门阀111、电调节杆112、试验台113、侧向仓门114和数据监测器115,试验管8内左侧与蝶式门阀111铰链连接,提高蝶式门阀111的固定效果,试验管8内底部与电调节杆112螺栓连接,提高电调节杆112的固定效果,电调节杆112活动杆顶部与试验台113螺栓连接,提高电调节杆112的带动效果,试验管8内右侧与侧向仓门114铰链连接,提高侧向仓门114的固定冠希哥,试验管8内顶部与数据监测器115螺栓连接,提高数据监测器115的固定效果,蝶式门阀111、电调节杆112和数据监测器115均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既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
第二,在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工作人员根据需要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调节气泵41和电磁换向阀42进行工作,从而使电磁换向阀42将调节气泵41的气流导入第一调节气杆43和第二调节气杆46内部,从而使第一调节气杆43和第二调节气杆46分别带动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在限位槽48的限位效果下进行位移动作,进而使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带动其顶部的带动环454进行位移,从而使带动环454同时带动其左侧的限位弹簧452和弹性连接布453以及其右侧的限位环456向右侧进行位移,从而使限位弹簧452和弹性连接布453在密封固定环451和带动环454的拉扯下出现形变动作,进而形成一定倾斜角的收缩段;
第三,再然后通过电磁换向阀42控制第二调节气杆46带动第二位移架47进行位移动作,从而使第二位移架47和其顶部的带动环454带动弹性绳455、限位环456和硬质波纹管457进行拉伸位移动作,从而限位环456和硬质波纹管457在弹性绳455的带动和限位动作下进行位移,再然后通过限位环456对硬质波纹管457的限位效果,避免硬质波纹管457受气流而发生鼓动膨胀现象,避免对风洞气流造成影响的同时提高调节效果;
第四,然后工作人员在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电调节杆112带动试验台113位移至合适高度后,工作人员将蝶式门阀111和侧向仓门114打开,将待试验的物件放置在试验台113顶部,并控制动力风机7和数据监测器115进行工作,从而使试验物件在动力风机7带动的风洞中进行试验工作,此时通过数据监测器115对气流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模拟动作,有利于提高试验效果和提高试验便捷性;
第五,在本装置完成使用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0控制调节气泵41分别将第一调节气杆43和第二调节气杆46内部气体抽出,从而使第一调节气杆43和第二调节气杆46分别带动带动环454和硬质波纹管457等部件向左侧进行位移,使带动环454和硬质波纹管457等部件进行收缩动作,进而使本装置的整体体积变小,从而提高其的移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通过优化通过调节气泵41和电磁换向阀42的导流和换向效果使第一调节气杆43和第二调节气杆46分别带动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进行位移动作,从而提高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的调节延伸和收缩效果,有利于提高对整体装置的收纳效果,进而提高对其的带动便捷效果,通过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通过两组带动环454带动弹性连接布453和硬质波纹管457进行延伸动作,同时通过限位弹簧452和限位环456对两者进行限位动作,有利于提高弹性连接布453和硬质波纹管457的气流调节效果,通过控制蝶式门阀111和侧向仓门114的开合动作来对气流进行导流动作,并通过电调节杆112带动试验台113位移配合试验工作,然后通过数据监测器115对气流流动数据进行监测,有利于提高对气流试验效果。

Claims (8)

1.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包括固定底架(1)和调节式整流格栅(12),所述固定底架(1)底部四周均与万向滚轮(2)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底架(1)左侧与固定推杆(3)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4)和试验机构(11),所述调节机构(4)设于整流筒(6)底部,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调节气泵(41)、电磁换向阀(42)、第一调节气杆(43)、第一位移架(44)、辅助机构(45)、第二调节气杆(46)、第二位移架(47)、限位槽(48)和连接架(49),所述调节气泵(41)出气口与电磁换向阀(42)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杆(43)活塞杆与第一位移架(44)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44)顶部设有辅助机构(45),所述第二调节气杆(46)活塞杆右侧与第二位移架(47)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均与限位槽(4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架(47)右侧通过连杆与连接架(49)螺栓连接,所述试验机构(11)设于试验管(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5)包括密封固定环(451)、限位弹簧(452)、弹性连接布(453)、带动环(454)、弹性绳(455)、限位环(456)和硬质波纹管(457),所述整流筒(6)顶右侧凹槽与密封固定环(451)螺栓连接,所述密封固定环(451)右端与限位弹簧(452)弹性连接,所述密封固定环(451)右端与弹性连接布(453)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452)右端与带动环(454)弹性连接,所述弹性连接布(453)右端与带动环(454)弹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452)与弹性连接布(453)外侧相接触,所述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顶部均与带动环(454)螺栓连接,所述第一位移架(44)顶部的带动环(454)右侧与弹性绳(455)弹性连接,所述弹性绳(455)与限位环(456)内槽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456)内环壁与硬质波纹管(457)固定连接,所述硬质波纹管(457)左右两侧均与限位环(45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机构(11)包括蝶式门阀(111)、电调节杆(112)、试验台(113)、侧向仓门(114)和数据监测器(115),所述试验管(8)内左侧与蝶式门阀(111)铰链连接,所述试验管(8)内底部与电调节杆(112)螺栓连接,所述电调节杆(112)活动杆顶部与试验台(113)螺栓连接,所述试验管(8)内右侧与侧向仓门(114)铰链连接,所述试验管(8)内顶部与数据监测器(115)螺栓连接,所述蝶式门阀(111)、电调节杆(112)和数据监测器(115)均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架(1)内侧与固定支架(5)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5)顶部与整流筒(6)螺栓连接,所述整流筒(6)内侧壁与动力风机(7)螺栓连接,所述固定底架(1)顶部右侧与试验管(8),所述试验管(8)前端与开合柜门(9)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底架(1)前端左侧与控制面板(10)螺栓连接,所述整流筒(6)内壁与调节式整流格栅(12)螺栓连接,所述动力风机(7)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筒(6)底部与调节气泵(41)螺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42)后侧出气口与第一调节气杆(43)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气杆(43)与固定支架(5)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42)前端出气口与第二调节气杆(46)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气杆(46)与固定支架(5)内侧通孔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槽(48)设于固定底架(1)前后两侧,所述连接架(49)与限位槽(48) 内槽壁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气泵(41)和电磁换向阀(42)均与控制面板(1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之间的位移长度与弹性绳(455)的弹性形变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架(44)和第二位移架(47)均与固定支架(5)呈平行关系,且第二位移架(47)与连接架(49)之间的长度与试验管(8)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波纹管(457)外侧共设有九组带动环(454)和弹性绳(455),且带动环(454)直径与试验管(8)直径相同。
CN202220078313.9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645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8313.9U CN216645778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8313.9U CN216645778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5778U true CN216645778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831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645778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57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08264U (zh) 一种顶升旋转装置
CN209583562U (zh) 一种电力维修设备
CN103662109A (zh) 一种模拟月面微重力装置
CN216645778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风洞发生器
CN210426944U (zh) 一种可以调整模型角度的小型风洞实验室
CN219812100U (zh) 一种随动型房车用太阳能充电板及支架
CN103005902B (zh) 一种单电机驱动调节床
CN208420289U (zh) 一种精确型可装配测试机
CN218411598U (zh) 一种用于空调零部件生产用检测设备
CN206437688U (zh) 一种基材张力控制装置
CN202916111U (zh) 一种双向多通道工事静力液压加载试验装置
CN206387667U (zh) 一种光伏组件机械载荷测试装置
CN108383023A (zh) 一种验潮仪收放结构
CN20562038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
CN209255039U (zh) 一种气动烤漆治具
CN209029974U (zh) 给变电站直流蓄电池自动补充充电的太阳能电池装置
CN209689881U (zh) 模拟移动式下击暴流的物理装置
CN207556881U (zh) 一种三维变形机构
CN207827800U (zh) 一种电表顶升定位结构
CN206903079U (zh) 一种侧开对流式排烟天窗
CN221270905U (zh) 一种排气管检测用固定工装
CN213008106U (zh) 一种炉门移动车装置
CN220302292U (zh) 一种双级永磁变频空压机的进气结构
CN207472532U (zh) 一种风力机翼型气动力测量装置
CN221350897U (zh) 一种钢结构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