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5396U -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5396U
CN216645396U CN202123239287.8U CN202123239287U CN216645396U CN 216645396 U CN216645396 U CN 216645396U CN 202123239287 U CN202123239287 U CN 202123239287U CN 216645396 U CN216645396 U CN 21664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infrared detection
face recognition
detection devi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92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立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uo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uo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uo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uop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92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5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正面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且壳体内部正面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探头,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内部的两侧竖向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底端之间横向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安装有清洁棉。该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通过启动微型伺服电机,利用皮带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螺纹块下降带动安装座移动,进而使得清洁棉移动对人脸识别探头和红外线探头正面进行清洁,避免影响红外检测或人脸识别效果,从而解决了不便于自动清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在现如今社会,其在各行业均有大量使用,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红外线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到一起进行检测。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红外线检测探头和人脸识别探头一般暴露在外,使得其表面易粘有灰尘,或在特殊情况下,粘有水雾,进而影响红外线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效果,导致使用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具备便于自动清洁等优点,解决了一般检测装置不便于自动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正面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且壳体内部正面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探头,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且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
所述壳体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内部的两侧竖向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的底端之间横向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安装座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端安装有清洁棉,所述固定架顶端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微型伺服电机,且微型伺服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丝杆的顶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清洁棉的一端紧贴壳体的正面,且清洁棉的长度大于显示屏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壳体顶端的一端横向安装有挡板,且挡板的长度大于壳体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壳体内部的一侧,且壳体内部的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一侧两端的壳体内部开设有磁吸孔,且散热口一侧的壳体外壁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一侧两端安装有与磁吸孔相配合的磁吸块。
进一步,所述防尘网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且防尘网一端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散热口内部横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所述防尘网的形状为凸形,且防尘网通过磁吸块与磁吸孔的内部构成卡合结构。
进一步,所述安装座顶端和底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栓,且滑动板内部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与固定螺栓相配合的螺栓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微型伺服电机、清洁棉、螺纹块和丝杆,通过启动微型伺服电机,利用皮带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螺纹块下降带动安装座移动,进而使得清洁棉移动对人脸识别探头和红外线探头正面进行清洁,避免影响红外检测或人脸识别效果,同时可转动固定螺栓,使其与螺栓孔脱离后,再滑动滑动板与滑槽完全脱离,便于将清洁棉取下进行清洗,避免其自身脏污后影响清洁效果,保证红外线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正常使用,从而解决了不便于自动清洁的问题。
2、该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散热口、防尘网和散热风扇,在炎热天气时,可启动散热风扇,将新风吸入壳体内部,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动,并将壳体内部电气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排出,同时利用防尘网对散热口进行防尘,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散热口进入壳体内部,且可利用磁吸孔和磁吸块之间的卡合,便于将防尘网拆卸下进行清洗,避免其影响空气流动速率,进而保证壳体的散热效果,避免影响红外线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正常工作,从而解决了散热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棉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口处俯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微型伺服电机;2、挡板;3、清洁棉;4、螺纹块;5、人脸识别探头;6、丝杆;7、固定架;8、壳体;9、显示屏;10、红外线探头;11、散热机构;1101、散热口;1102、防尘网;1103、散热风扇;1104、磁吸孔;1105、磁吸块;12、螺栓孔;13、滑动板;14、安装座;15、固定螺栓;16、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8,壳体8内部正面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5,且壳体8内部正面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探头10,壳体8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9,且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11。
壳体8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架7,且固定架7内部的两侧竖向转动连接有丝杆6,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且螺纹块4的底端之间横向安装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6,且安装座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3,滑动板13的一端安装有清洁棉3,固定架7顶端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微型伺服电机1,该微型伺服电机1的型号可为GMP36MBL3650,且微型伺服电机1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丝杆6的顶端连接。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清洁棉3的一端紧贴壳体8的正面,且清洁棉3的长度大于显示屏9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较长的清洁棉3,便于对壳体8正面的清洁,避免人脸识别探头5和红外线探头10正面的清洁死角。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壳体8顶端的一端横向安装有挡板2,且挡板2的长度大于壳体8的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挡板2,减少雨水落向微型伺服电机1和壳体8正面的量。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机构11包括散热风扇1103,散热风扇1103安装在壳体8内部的一侧,且壳体8内部的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口1101,散热口1101一侧两端的壳体8内部开设有磁吸孔1104,且散热口1101一侧的壳体8外壁设置有防尘网1102,防尘网1102一侧两端安装有与磁吸孔1104相配合的磁吸块1105。
需要说明的是,在炎热天气时,可启动散热风扇1103,将新风吸入壳体8内部,加快壳体8内部空气的流动,并将壳体8内部电气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1101排出,实现壳体8的散热,保证红外线检测和人脸识别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防尘网1102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且防尘网1102一端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散热口1101内部横截面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较大的防尘网1102,便于对散热口1101的防尘,提高防尘效果。
请参阅图2、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防尘网1102的形状为凸形,且防尘网1102通过磁吸块1105与磁吸孔1104的内部构成卡合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磁吸孔1104和磁吸块1105之间的卡合,便于对防尘网1102的安装拆卸。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座14顶端和底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栓15,且滑动板13内部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5相配合的螺栓孔12。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螺栓孔12和固定螺栓15之间的配合,便于对滑动板13和安装座14之间的安装拆卸,进而便于将清洁棉3拆卸进行清洗。
可以理解的是,该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可实现对壳体8正面的清洁,避免影响红外检测或人脸识别效果,同时可提高壳体8内部的散热效果,避免影响其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首先通过人脸识别探头5和红外线探头10对使用者进行红外线检测和人脸识别动作,同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屏9显示出来,同时可在炎热天气时,可启动散热风扇1103,将新风吸入壳体8内部,加快壳体8内部空气的流动,并将壳体8内部电气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口1101排出,同时利用防尘网1102对散热口1101进行防尘,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散热口1101进入壳体8内部,且可利用磁吸孔1104和磁吸块1105之间的卡合,便于将防尘网1102拆卸下进行清洗;
同时当人脸识别探头5和红外线探头10有灰尘或水雾时,启动微型伺服电机1,利用皮带带动丝杆6转动,利用螺纹块4和丝杆6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螺纹块4下降带动安装座14移动,进而使得清洁棉3移动对人脸识别探头5和红外线探头10正面进行清洁,避免影响红外检测或人脸识别效果,同时可转动固定螺栓15,使其与螺栓孔12脱离后,再滑动滑动板13与滑槽16完全脱离,便于将清洁棉3取下进行清洗,避免其自身脏污后影响清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包括壳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内部正面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人脸识别探头(5),且壳体(8)内部正面另一侧的上端安装有红外线探头(10),所述壳体(8)的正面安装有显示屏(9),且壳体(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机构(11);
所述壳体(8)的正面安装有固定架(7),且固定架(7)内部的两侧竖向转动连接有丝杆(6),所述丝杆(6)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块(4),且螺纹块(4)的底端之间横向安装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6),且安装座(1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3),所述滑动板(13)的一端安装有清洁棉(3),所述固定架(7)顶端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微型伺服电机(1),且微型伺服电机(1)输出端通过皮带与丝杆(6)的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棉(3)的一端紧贴壳体(8)的正面,且清洁棉(3)的长度大于显示屏(9)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8)顶端的一端横向安装有挡板(2),且挡板(2)的长度大于壳体(8)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1)包括散热风扇(1103),所述散热风扇(1103)安装在壳体(8)内部的一侧,且壳体(8)内部的另一侧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口(1101),所述散热口(1101)一侧两端的壳体(8)内部开设有磁吸孔(1104),且散热口(1101)一侧的壳体(8)外壁设置有防尘网(1102),所述防尘网(1102)一侧两端安装有与磁吸孔(1104)相配合的磁吸块(11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1102)等间距设置有三个,且防尘网(1102)一端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散热口(1101)内部横截面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1102)的形状为凸形,且防尘网(1102)通过磁吸块(1105)与磁吸孔(1104)的内部构成卡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顶端和底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螺栓(15),且滑动板(13)内部一端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5)相配合的螺栓孔(12)。
CN202123239287.8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64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9287.8U CN216645396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9287.8U CN216645396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5396U true CN21664539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9287.8U Active CN216645396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5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07972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08418128B (zh) 一种电气配电柜
TWI542824B (zh) 具有通風扇之燈具
US20100287966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CN216645396U (zh) 一种人脸识别用红外线检测装置
JP2006308121A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付き機器
CN208127675U (zh) 一种易清洁配电箱
CN210911607U (zh) 一种环保型ctp制版机
CN210351972U (zh) 一种开散热孔的机箱上盖
CN212133005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组件
WO2020042044A1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机电设备
JPH072736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832248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JPH0470924B2 (zh)
CN211574614U (zh) 一种室内安防监控设备
CN220125757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双侧出风冷风机
CN219740912U (zh) 一种挂壁式安防设备
CN217721852U (zh) 电气柜的防尘通风装置
CN216873518U (zh)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防尘网
CN213240058U (zh) 一种室内环境检测监控装置
CN207568912U (zh) 一种风扇罩
CN215566864U (zh) 一种换气扇装置的面板组件和换气扇装置
CN219437334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plc控制柜
CN220820613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器
CN219865517U (zh) 一种排气风扇的安装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