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3736U -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3736U
CN216643736U CN202122988152.5U CN202122988152U CN216643736U CN 216643736 U CN216643736 U CN 216643736U CN 202122988152 U CN202122988152 U CN 202122988152U CN 216643736 U CN216643736 U CN 21664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plate
groov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815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恒聃
程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ien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ien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ien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ienm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815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墙体和连接板,所述墙体和连接板中部设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连接板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墙体靠近连接板一侧四角处开设有第二滑动槽和卡槽,所述卡槽设于第二滑动槽底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滑动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延伸至第二滑动槽内部且与墙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设于卡槽内部且与墙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有益效果是:解决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

Description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感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感应装置是利用红外线来进行数据处理的一种感应器,有灵敏度高等优点,红外感应装置可以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红外感应装置常用于无接触温度测量,气体成分分析和无损探伤。
现有的室内用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应用在室内电器的操作使用上,最常见的红外感应装置的使用是用于夜间照明电灯使用,但是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的安装大多数都是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受到时间的影响,红外感应装置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将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一侧,从而便于红外感应器的拆装,以解决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墙体和连接板,所述墙体和连接板中部设有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块,所述连接板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墙体靠近连接板一侧四角处开设有第二滑动槽和卡槽,所述卡槽设于第二滑动槽底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滑动块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延伸至第二滑动槽内部且与墙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设于卡槽内部且与墙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一端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顶部和底部均开设于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所述第三滑动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连接板一侧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设于第一滑槽内部且与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一侧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承载板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移动块设于第二滑槽内部且与承载板滑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滑动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将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一侧,从而便于红外感应器的拆装,解决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靠近墙体一侧轴心处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与承载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挡板。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一端与承载板固定连接。
具体的,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对承载板和墙体之间的距离提供相应的弹力,从而避免卡块与卡槽之间发生松动时,导致红外感应器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活动块且与活动块螺纹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一螺纹杆与活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承载板的左右移动,从而调节红外感应器的左右位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一电机给转动杆转动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的转动杆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第一螺纹杆的转动。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螺纹相反。
具体的,由于两个第一螺纹杆受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杆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螺纹相反,使得承载板能通过与第一螺纹杆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移动块且与移动块螺纹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移动块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红外感应器在承载板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节红外感应器的上下位置。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二电机给第二螺纹杆的转动提供动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贯穿滑动块,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与固定轴外侧。
具体的,由于第三滑动槽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为了避免滑动块在第一滑动槽和第三滑动槽内部移动时发生偏移,通过固定轴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滑动块进行限位,从而使得滑动块只能进行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块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之间的滑动连接,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第一复位弹簧提供的弹力,能有效的将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一侧,从而便于红外感应器的拆装,解决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滑动槽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板一侧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载板与连接板之间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感应器与承载板之间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复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2连接板、3第一滑动槽、4第二滑动槽、5卡槽、6滑动块、7卡块、8第一复位弹簧、9第三滑动槽、10按压板、11第一滑槽、12承载板、13活动块、14红外感应器、15移动块、16第二滑槽、17连接杆、18限位块、19格挡板、20第二复位弹簧、21第一螺纹杆、22转动杆、23第一电机、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第二螺纹杆、27第二电机、28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附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包括1、墙体1和连接板2,所述墙体1和连接板2中部设有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块6,所述连接板2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所述墙体1靠近连接板2一侧四角处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和卡槽5,所述卡槽5设于第二滑动槽4底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滑动块6设于第一滑动槽3内部且与连接板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延伸至第二滑动槽4内部且与墙体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设于卡槽5内部且与墙体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设于第一滑动槽3内部且一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顶部和底部均开设于第三滑动槽9,所述第三滑动槽9与第一滑动槽3相连通,所述第三滑动槽9内部滑动连接有按压板10,所述按压板10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连接板2一侧设有承载板12,所述承载板1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设于第一滑槽11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2一侧设有红外感应器14,所述红外感应器14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承载板12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移动块15设于第二滑槽16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8,所述固定轴28贯穿滑动块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设于固定轴28外侧。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者将两个按压板10向连接板2中部移动,此时按压板10带动两个滑动块6向第一滑动槽3靠近连接板2中部方向移动,此时滑动块6挤压第一复位弹簧8,然后使用者通过滑动块6一端与第二滑动槽4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卡块7与卡槽5之间的活动套接,将卡块7放置进卡槽5内部,然后使用者松开按压板10,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不再受到挤压,从而恢复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滑动块6以及一端的卡块7向连接板2上下两侧移动,进而使得卡块7固定在卡槽5内部,从而将承载台进行固定,从而便于红外感应器14的拆装,以解决现有的红外感应装置大多数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容易发生脱落或不易取下的问题;
其中,为了实现稳定红外感应器14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连接板2靠近墙体1一侧轴心处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挡板19,所述限位块1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0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一端与承载板12固定连接;
在安装承载板12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0提供的弹力,以及连接杆17与连接板2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0受到压迫,从而提供弹力对连接板2与墙体1之间形成一个向两侧方向的张力,避免卡块7与卡槽5之间发生松动时,导致红外感应器14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其中,为了实现红外感应器14左右移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一滑槽11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1,所述第一螺纹杆21贯穿活动块13且与活动块13螺纹连接,所述承载板12顶部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承载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输出端与转动杆2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2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的转动杆22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1外侧螺纹相反;
使用者需要调节红外感应器14的位置时,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23带动转动杆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21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螺纹杆21受到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杆21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1外侧螺纹相反,使得承载板12能通过与第一螺纹杆21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承载板12上红外感应器14的水平方向的位置;
其中,为了实现红外感应器14上下移动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第二滑槽16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贯穿移动块15且与移动块15螺纹连接,所述承载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26一端固定连接;
使用者通过第二电机27带动第二螺纹杆26转动,以及通过第二螺纹杆26与移动块15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红外感应器14的移动,从而调节红外感应器14竖直方向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将两个按压板10向连接板2中部移动,此时按压板10带动两个滑动块6向第一滑动槽3靠近连接板2中部方向移动,此时滑动块6挤压第一复位弹簧8,然后使用者通过滑动块6一端与第二滑动槽4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卡块7与卡槽5之间的活动套接,将卡块7放置进卡槽5内部,然后使用者松开按压板10,此时第一复位弹簧8不再受到挤压,从而恢复弹性形变,进而带动滑动块6以及一端的卡块7向连接板2上下两侧移动,进而使得卡块7固定在卡槽5内部,从而将承载台进行固定,在安装承载板12时,通过第二复位弹簧20提供的弹力,以及连接杆17与连接板2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复位弹簧20受到压迫,从而提供弹力对连接板2与墙体1之间形成一个向两侧方向的张力,避免卡块7与卡槽5之间发生松动时,导致红外感应器14不稳定的情况发生;
使用者需要调节红外感应器14的位置时,使用者通过第一电机23带动转动杆2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而带动第一螺纹杆21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螺纹杆21受到第一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25之间的啮合连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个第一螺纹杆21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1外侧螺纹相反,使得承载板12能通过与第一螺纹杆21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移动,从而调节承载板12上红外感应器14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同时使用者通过第二电机27带动第二螺纹杆26转动,以及通过第二螺纹杆26与移动块15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红外感应器14的移动,从而调节红外感应器14竖直方向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包括墙体(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和连接板(2)中部设有安装机构;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滑动块(6),所述连接板(2)一侧四角处均开设有第一滑动槽(3),所述墙体(1)靠近连接板(2)一侧四角处开设有第二滑动槽(4)和卡槽(5),所述卡槽(5)设于第二滑动槽(4)底部且两者相连通,所述滑动块(6)设于第一滑动槽(3)内部且与连接板(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延伸至第二滑动槽(4)内部且与墙体(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卡块(7)设于卡槽(5)内部且与墙体(1)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块(6)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设于第一滑动槽(3)内部且一端与连接板(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顶部和底部均开设于第三滑动槽(9),所述第三滑动槽(9)与第一滑动槽(3)相连通,所述第三滑动槽(9)内部滑动连接有按压板(10),所述按压板(10)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块(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2)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连接板(2)一侧设有承载板(12),所述承载板(12)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设于第一滑槽(11)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12)一侧设有红外感应器(14),所述红外感应器(14)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承载板(12)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6),所述移动块(15)设于第二滑槽(16)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靠近墙体(1)一侧轴心处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设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与承载板(12)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挡板(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8)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0)设于弹簧槽内部且一端与承载板(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1)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1),所述第一螺纹杆(21)贯穿活动块(13)且与活动块(1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2)顶部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承载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3),所述第一电机(23)输出端与转动杆(22)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21)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的转动杆(22)外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5),所述第二锥齿轮(25)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21)外侧螺纹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16)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贯穿移动块(15)且与移动块(15)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7),所述第二电机(27)输出端与第二螺纹杆(26)一端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8),所述固定轴(28)贯穿滑动块(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8)设于固定轴(28)外侧。
CN202122988152.5U 2021-12-01 2021-12-01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Active CN21664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152.5U CN21664373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152.5U CN21664373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3736U true CN21664373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6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8152.5U Active CN21664373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3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68397U (zh)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中的边材收集装置
CN107855050B (zh) 一种检验科用血液自动摇匀装置
CN216643736U (zh) 室内人体红外感应装置
CN208616897U (zh) 一种片料自动上下料机用升降装置
CN211235135U (zh) 一种能够检测室内环境的检测装置
CN110181268B (zh) 一种电子烟烟杆自动装配设备
CN212607930U (zh) 一种制药用升降料管投料装置
CN202214201U (zh) 尿便处理装置升降机构
CN213967085U (zh) 一种磨煤机出口监控系统
CN211416775U (zh) 用于智慧教学的电子黑板粉尘检测收集设备
CN209039844U (zh) 一种无纺布裁切机入料传送装置
CN209137246U (zh) 一种康复机器人的髋关节驱动装置
CN209131712U (zh) 一种用于冲压基板外观的aoi检测设备
CN208695663U (zh) 一种根据螃蟹的单只重量进行分选的装置
CN220760097U (zh) 一种食品的监测装置
CN106053498B (zh) 轮毂检测设备的旋转装置
CN218188458U (zh) 动物灭活疫苗用佐剂提纯装置
CN206842289U (zh) 一种用于鸡蛋分拣设备的收集装置
CN216434376U (zh) 一种工程用gps定位测量装置
CN216175694U (zh) 一种电阻片一体成形液压机
CN216291526U (zh) 一种可防尘的灯光控制台
CN215635984U (zh) 一种基于齿轮传动的可移动升降装置
CN208983044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照明装置
CN220420057U (zh) 一种液相色谱仪故障报警装置
CN215158860U (zh) 一种板材加工用接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