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1496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1496U
CN216641496U CN202123433294.1U CN202123433294U CN216641496U CN 216641496 U CN216641496 U CN 216641496U CN 202123433294 U CN202123433294 U CN 202123433294U CN 216641496 U CN216641496 U CN 216641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ide plate
embedded
adjust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32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荣全
李涛
许圣洁
张步亭
赵芝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32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1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1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1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包括呈直角连接的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支撑件可通过其对应的预埋部件固定;至少两个调节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且每个调节部件对应一个预埋部件,调节部件安装在其对应的支撑件上,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以调节支撑部件的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另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通过另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施工简单,调节方便。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环保高效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至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各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
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预制墙体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布置斜向支撑,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和垂直度,不仅施工工序复杂,而且对施工作业面也造成了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斜向支撑的施工工序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包括呈直角连接的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支撑件可通过其对应的预埋部件固定;至少两个调节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且每个调节部件对应一个预埋部件,调节部件安装在其对应的支撑件上,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以调节支撑部件的水平位置。
可选地,每个调节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可于两侧固定预埋部件,每个支撑件与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对应设置,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均与支撑件可活动地连接。
可选地,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为螺栓,第一调节件、第二调节件均与支撑件螺纹连接。
可选地,每个支撑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第一固定侧板及第二固定侧板,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相对设置且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之间。
可选地,预埋部件位于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之间,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侧板可活动地连接。
可选地,第一固定侧板与第一调节件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侧板与第二调节件螺纹连接。
可选地,每个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母和第二固定螺母,第一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一固定侧板上,第二固定螺母固定在第二固定侧板上,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一调节件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调节件螺纹连接。
可选地,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上设有供其对应的预埋部件穿设的长形孔。
可选地,预埋部件包括预埋件和锁紧螺母,预埋件具有预埋段和伸出段,预埋件通过长形孔穿设在支撑件中,锁紧螺母可通过长形孔锁定伸出段。
可选地,支撑部件还包括底架,两个支撑侧板、第一固定侧板和第二固定侧板固定在底架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将预埋部件预埋在对应的墙体中,将两个支撑件固定在预埋部件上,进而将支撑件固定在其对应的墙体上,然后通过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另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通过另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两个墙体通过支撑装置连接,不需要设置斜向支撑,施工简单,调节方便,保证相交墙体的自身稳定性,能够满足平面相交墙体各自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支撑装置的支撑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支撑装置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支撑装置与第一墙体、第二墙体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部件;11、第一支撑件;111、支撑侧板;1111、长形孔;112、第一固定侧板;113、第一固定螺母;114、加强板;115、第二固定侧板;116、第二固定螺母;12、第二支撑件;13、底架;21、第一预埋件;22、第二预埋件;31、第一锁紧螺母;32、第二锁紧螺母;40、第一调节件;41、第一螺杆;42、第一螺母;50、第二调节件;51、第二螺杆;52、第二螺母;61、第一空隙;62、第二空隙;80、第一墙体;81、第一外页板;82、第一内页板;90、第二墙体;91、第二外页板;92、第二内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件10、至少两个预埋部件及至少两个调节部件,支撑部件10包括呈直角连接的两个支撑件;至少两个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支撑件可通过其对应的预埋部件固定;至少两个调节部件与两个支撑件对应设置,且每个调节部件对应一个预埋部件,调节部件安装在其对应的支撑件上,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以调节支撑部件10的水平位置。其中,至少两个预埋部件与两个墙体对应设置,两个墙体垂直设置,预埋部件预埋在其对应的墙体中。
应用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将预埋部件预埋在对应的墙体中,将两个支撑件固定在预埋部件上,进而将支撑件固定在其对应的墙体上,然后通过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另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通过另一个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配合来调节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两个墙体通过支撑装置连接,不需要设置斜向支撑,施工简单,调节方便,保证相交墙体的自身稳定性,能够满足平面相交墙体各自的垂直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调节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可于两侧固定预埋部件,每个支撑件与第一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50对应设置,第一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50均与支撑件可活动地连接。通过调节一对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调节另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及通过调节另外一对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调节一个支撑件的水平位置。两个墙体到位后,然后安装支撑部件10,支撑部件10固定之后,第一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50与其对应的预埋部件之间具有空隙,然后对第一调节件40或第二调节件50进行调节,空隙逐渐变小并消失,空隙消失后第一调节件40或第二调节件50抵接在其对应的预埋部件上,由于预埋部件固定不动,继续对第一调节件40或第二调节件50进行调节,可以带动支撑部件10移动,进而带动墙体运动,从而调节墙体的垂直度,通过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调节支撑件的水平位置,调节简便,节省人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均为螺栓,第一调节件40、第二调节件50均与支撑件螺纹连接,分别对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进行调节时只需要转动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即可,操作简便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螺栓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母焊接在螺杆上,通过转动螺母可以带动螺杆旋转和移动,进而调节墙体的垂直度。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螺杆和螺母也可以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支撑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111、第一固定侧板112及第二固定侧板115,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二固定侧板115相对设置且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111之间。第一支撑件11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预埋部件位于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二固定侧板115之间,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侧板111可活动地连接,由于预埋部件固定不动,通过预埋部件与两个支撑侧板111可活动地连接来调节支撑件的位置,进而调节墙体的水平位置,调节方式简便。
具体地,第一固定侧板112与第一调节件40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侧板115与第二调节件50螺纹连接,方便连接调节件和支撑件。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母113和第二固定螺母116,第一固定螺母113固定在第一固定侧板112上,第二固定螺母116固定在第二固定侧板115上,第一固定螺母113与第一调节件40螺纹连接,第二固定螺母116与第二调节件50螺纹连接,此时第一固定侧板112上设有供第一调节件40穿设的第一通孔,第二固定侧板115上设供第二调节件50穿设的第二通孔。第一固定螺母113和第二固定螺母116的设置使得不需要在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一固定侧板112上加工螺纹孔,进而使得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一固定侧板112的厚度比较薄,便于加工制造。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固定螺母113和第二固定螺母116,需要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改为螺纹孔。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111上设有供其对应的预埋部件穿设的长形孔1111,由于预埋部件固定不动,对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进行调节时,支撑部件10相对于预埋部件移动,进而调节墙体的垂直度。优选地,长形孔为腰形孔。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长形孔为长方形孔。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及图4所示,预埋部件包括预埋件和锁紧螺母,预埋件具有预埋段和伸出段,预埋件通过长形孔1111穿设在支撑件中,锁紧螺母可通过长形孔1111锁定伸出段。通过旋拧锁紧螺母将支撑件锁紧在锁紧螺母和墙体之间,固定简便。优选地,预埋件为预埋螺栓等。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部件还包括底架13,两个支撑侧板111、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二固定侧板115固定在底架13上。底架13加强支撑部件的强度,提高支撑部件10的结构稳定性。优选地,底架13为底板,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具体地,底板呈L形。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的两个支撑侧板111分别为长支撑侧板和短支撑侧板,两个长支撑侧板连接,两个短支撑侧板连接,两个长支撑侧板和两个短支撑侧板分别连接形成L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件还包括加强板114,加强板114连接在两个支撑侧板之间。加强板114起到加强的作用,防止支撑部件10发生变形的情况。具体地,第二固定侧板115和加强板114与短支撑侧板的两端连接,第一固定侧板112位于第二固定侧板115和加强板114之间。当然,也可以不设置加强板114。
为了便于对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将两个支撑件、两个预埋部件、两个调节部件及两个墙体进行区分,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两个支撑件分别为第一支撑件11和第二支撑件12,两个预埋部件分别为第一预埋部件和第二预埋部件,第一预埋部件包括第一预埋件21和第一锁紧螺母31,第二预埋部件包括第二预埋件22和第二锁紧螺母32,两个调节部件分别为第一调节部件和第二调节部件,第一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第二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第一调节件40包括第一螺杆41和第一螺母42,第二调节件50包括第二螺杆51和第二螺母52,两个墙体分别为第一墙体80和第二墙体90,第一墙体80包括第一外页板81和第一内页板82,第二墙体90包括第二外页板91和第二内页板92。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支撑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旋转图4中第一支撑件11对应的第一螺母42时,使得第一螺杆41与第一预埋件21之间的第一空隙61消失,第一空隙61消失后,第一预埋件21相对于长形孔1111在其中向右滑动,由于第一预埋件21固定不动,第一螺杆41可以带动支撑部件10向左运动,从而引起第二外页板91和第二内页板92构成的第二墙体90向左倾斜。
旋转图4中第一支撑件11对应的的第二螺母52时,使得第二螺杆51与第一预埋件21之间的第二空隙62消失,第二空隙62消失后,第一预埋件21相对于长形孔1111在其中向左滑动,由于第一预埋件21固定不动,第二螺杆51可以带动支撑部件10向右运动,从而引起第二外页板91和第二内页板92构成的第二墙体90向右倾斜。
同理旋转第二支撑件12对应的第一螺母42和第二螺母52以得到相类似的运动规律,在此不再赘述。显然,第一固定螺母113和第二固定螺母116也可以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侧板112和第二固定侧板115的一侧,第一螺母42也可以固定在第一螺杆41的端头,像第二螺母52一样,方便徒手操作旋转螺杆。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在距离楼面一定高度的两个墙体阴角处放置支撑部件10,支撑部件10的第一支撑件11与第一墙体80采用第一预埋件21和第一锁紧螺母31连接在一起;支撑部件10的第二支撑件12与第二墙体90采用第二预埋件22和第二锁紧螺母32连接在一起;第一预埋件21与第一螺杆41、第二螺杆51之间预留第一空隙61和第二空隙62,第二预埋件22与第一螺杆41、第二螺杆51之间也预留空隙,第一预埋件21与第一墙体80连接在一起,第二预埋件22与第二墙体90连接在一起,通过旋转第一支撑件11对应的第一螺母42和第二螺母52调节第二墙体90的垂直度,通过旋转第二支撑件12对应的第一螺母42和第二螺母52调节第一墙体80的垂直度,保证相交墙体的自身稳定性,能够满足平面相交墙体各自的垂直度。
2、在预制构件转角节点采用支撑部件10代替斜支撑,实现两侧墙板可调节并固定,施工工序简单,不会对施工作业面造成干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件(10),包括呈直角连接的两个支撑件;
至少两个预埋部件,与两个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所述支撑件可通过其对应的预埋部件固定;
至少两个调节部件,与两个所述支撑件对应设置,且每个所述调节部件对应一个所述预埋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安装在其对应的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调节部件与其对应的所述预埋部件配合以调节所述支撑部件(10)的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件(40)和第二调节件(50),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调节件(40)和所述第二调节件(50)可于两侧固定所述预埋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第一调节件(40)、所述第二调节件(50)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节件(40)、所述第二调节件(50)均与所述支撑件可活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40)和所述第二调节件(50)均为螺栓,所述第一调节件(40)、所述第二调节件(50)均与所述支撑件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侧板(111)、第一固定侧板(112)及第二固定侧板(115),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2)和所述第二固定侧板(115)相对设置且连接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侧板(1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2)和所述第二固定侧板(115)之间,所述预埋部件与两个所述支撑侧板(111)可活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2)与所述第一调节件(4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侧板(115)与所述第二调节件(50)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固定螺母(113)和第二固定螺母(116),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13)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2)上,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16)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侧板(115)上,所述第一固定螺母(113)与所述第一调节件(40)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母(116)与第二调节件(50)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侧板(111)上设有供其对应的所述预埋部件穿设的长形孔(11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部件包括预埋件和锁紧螺母,所述预埋件具有预埋段和伸出段,所述预埋件通过所述长形孔(1111)穿设在所述支撑件中,所述锁紧螺母可通过所述长形孔(1111)锁定所述伸出段。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还包括底架(13),两个所述支撑侧板(111)、所述第一固定侧板(112)和所述第二固定侧板(115)固定在所述底架(13)上。
CN202123433294.1U 2021-12-30 2021-12-30 支撑装置 Active CN216641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3294.1U CN2166414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3294.1U CN2166414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1496U true CN216641496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3294.1U Active CN216641496U (zh) 2021-12-30 2021-12-30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1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41496U (zh) 支撑装置
CN112144669A (zh) 一种新型角件及其连接结构
CN103225427A (zh) 一种插接快装洁净手术室辅房及其安装工艺
CN105464222A (zh) 用于钢结构龙骨的连接组件及采用该连接组件的房屋
CN210685510U (zh) 手术室圆弧型模块化装配式结构
WO2023040648A1 (zh) 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单元和钢管混凝土异形组合柱
CN212104553U (zh) 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
CN211313842U (zh) 一种自承重门套
CN210342227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框架
CN113431205A (zh) 一种墙板与钢结构的连接节点
JP7475629B2 (ja) 連結金具および天井下地
CN209603854U (zh) 立柱、扶梯及平台
TWI807127B (zh) 一種地板鋼架支撐裝置
CN216277019U (zh) 楼板支撑结构
CN209760454U (zh) 堆叠式模块建筑
CN218323307U (zh) 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调平装置及包含其的节能墙体
CN106223518A (zh) 一种用于幕墙的悬挂组件
CN219509148U (zh) 一种弧形结构专用脚手板
CN211774845U (zh) 一种装配式房屋及应用于装配式房屋的装配组件
CN220790443U (zh) 可调支撑架
CN220666836U (zh) 一种新型门式脚手架
CN220703074U (zh) 一种亭式防水塔吊标准节
CN213979912U (zh) 一种阳角连接铝模板
CN215407299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
CN215830894U (zh) 一种木板连接防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