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9657U -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9657U
CN216639657U CN202123108279.XU CN202123108279U CN216639657U CN 216639657 U CN216639657 U CN 216639657U CN 202123108279 U CN202123108279 U CN 202123108279U CN 216639657 U CN216639657 U CN 216639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ower generation
hydrogen production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082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振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 Fan
Ai Maohua
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Ai Fan
Ai Maohua
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 Fan, Ai Maohua, Hunan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Ai Fan
Priority to CN2021231082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9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9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9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涉及水电制氢发电技术领域,包括电解制氢箱,所述电解制氢箱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底架,所述承接底架的底部设置有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柱。本实用新型,在电解制氢箱的底部受到冲击磨损时,活动柱和耐磨柱沿着缓冲槽口向下移动,于是承压弹簧被压缩,同时支撑连杆向下摆动,支撑连杆推动滑动板块沿着固定连杆滑动移动,从而复位弹簧被形变压缩缓冲,避免了电解制氢箱因冲击磨损而造成电解制氢箱发生晃动,使得电解制氢箱内部存储的氢气更加安全,降低了水电解制氢发电过程中的危险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制氢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电解制氢技术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和支持,我国也将发展氢能作为21世纪新能源的战略目标。水电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因此利用水电站电解制氢,可有效解决电力过剩时水电消纳难题,同时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转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雾霾的重要举措。
在水电站利用电解氢来发电,首先需将水通入进电解槽箱中,通过加压装置对电解槽内部加压,然而在加压的过程中,高压气体和通入的水非常容易对电解箱槽的底部造成冲击和磨损,电解箱槽会因此发生晃动,因此电解箱槽内部存储有氢气存在爆炸的风险,对水电解氢发电的安全性造成了安全隐患。
因此,提出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对电解槽中加压时,高压气体会对电解箱槽的底部造成冲击和磨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包括电解制氢箱,所述电解制氢箱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底架,所述承接底架的底部设置有下底座;
所述下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柱,所述耐磨柱远离活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弹簧,所述承压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孔的底部,所述弹簧槽孔与缓冲槽口相连通,所述缓冲槽口开设在固定柱的上表面;
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块,所述滑动板块与支撑连杆铰接,所述支撑连杆远离滑动板块的一端与活动柱铰接。
进一步地,相连的两个所述滑动板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内圈直径略大于固定连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制氢箱的右端设置有氢气收集管,所述电解制氢箱的左端设置有氧气收集管。
进一步地,所述氢气收集管和氧气收集管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制氢箱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压气箱,所述分压气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气箱的外部上表面和电解制氢箱的内部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气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气囊为两组,每组支撑气囊为四个,两组的支撑气囊关于加压管的中心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电解制氢箱的底部受到冲击磨损时,电解制氢箱连同承接底架和下底座向下缓冲移动,于是活动柱和耐磨柱沿着缓冲槽口向下移动,于是承压弹簧被压缩,同时支撑连杆向下摆动,支撑连杆推动滑动板块沿着固定连杆滑动移动,从而复位弹簧被形变压缩缓冲,从而使得在电解制氢箱受到冲击磨损时,承压弹簧和复位弹簧可以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避免了电解制氢箱因冲击磨损而造成电解制氢箱发生晃动,使得电解制氢箱内部存储的氢气更加安全,降低了水电解制氢发电过程中的危险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压管、分压气箱和加压端头,在通过加压管向电解制氢箱内部加压时,加压管中的高压气通过设置在分压气箱底部的多个加压端头分散加压,降低了加压气对电解制氢箱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支撑气囊,起到了对加压气箱和电解制氢箱之间进行连接支撑的目的,同时在加压气箱受到气体冲击压力时,支撑气囊的内部气体缓冲可以使得加压气箱的连接更加稳固。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氢气收集管和氧气收集管,用于将水电解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分别向外排出,电磁控制阀门分别用于控制氢气收集管和氧气收集管的进气,使得氢气收集管和氧气收集管的气体收集自动化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压缓冲机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解制氢箱;2、承接底架;3、下底座;4、活动柱;5、耐磨柱;6、承压弹簧;7、弹簧槽孔;8、缓冲槽口;9、固定柱;10、固定连杆;11、滑动板块;12、支撑连杆;13、复位弹簧;14、氢气收集管;15、氧气收集管;16、电磁控制阀门;17、加压管;18、分压气箱;19、加压端头;20、支撑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包括电解制氢箱1,电解制氢箱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底架2,承接底架2的底部设置有下底座3;
下底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4,活动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柱5,耐磨柱5远离活动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弹簧6,承压弹簧6设置在弹簧槽孔7的底部,弹簧槽孔7与缓冲槽口8相连通,缓冲槽口8开设在固定柱9的上表面;
相邻的两个固定柱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10,固定连杆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块11,相连的两个滑动板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内圈直径略大于固定连杆10的直径,滑动板块11与支撑连杆12铰接,支撑连杆12远离滑动板块11的一端与活动柱4铰接。
本实施例中,在电解制氢箱1的底部受到冲击磨损时,电解制氢箱1连同承接底架2和下底座3向下缓冲移动,于是活动柱4和耐磨柱5沿着缓冲槽口8向下移动,于是承压弹簧6被压缩,同时支撑连杆12向下摆动,支撑连杆12推动滑动板块11沿着固定连杆10滑动移动,从而复位弹簧13被形变压缩缓冲,从而使得在电解制氢箱1受到冲击磨损时,承压弹簧6和复位弹簧13可以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避免了电解制氢箱1因冲击磨损而造成电解制氢箱1发生晃动,使得电解制氢箱1内部存储的氢气更加安全,降低了水电解制氢发电过程中的危险隐患。
实施例2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电解制氢箱1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管17,加压管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压气箱18,分压气箱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端头19。
具体的,分压气箱18的外部上表面和电解制氢箱1的内部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气囊20。
具体的,支撑气囊20为两组,每组支撑气囊20为四个,两组的支撑气囊20关于加压管17的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压管17、分压气箱18和加压端头19,在通过加压管17向电解制氢箱1内部加压时,加压管17中的高压气通过设置在分压气箱18底部的多个加压端头19分散加压,降低了加压气对电解制氢箱1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支撑气囊20,起到了对加压气箱18和电解制氢箱1之间进行连接支撑的目的,同时在加压气箱18受到气体冲击压力时,支撑气囊20的内部气体缓冲可以使得加压气箱18的连接更加稳固。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是在例1或例2的基础上做了如下优化,具体是,电解制氢箱1的右端设置有氢气收集管14,电解制氢箱1的左端设置有氧气收集管15。
具体的,氢气收集管14和氧气收集管15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16。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氢气收集管14和氧气收集管15,用于将水电解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分别向外排出,电磁控制阀门16分别用于控制氢气收集管14和氧气收集管15的进气,使得氢气收集管14和氧气收集管15的气体收集自动化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电解制氢箱1的底部受到冲击磨损时,电解制氢箱1连同承接底架2和下底座3向下缓冲移动,于是活动柱4和耐磨柱5沿着缓冲槽口8向下移动,于是承压弹簧6被压缩,同时支撑连杆12向下摆动,支撑连杆12推动滑动板块11沿着固定连杆10滑动移动,从而复位弹簧13被形变压缩缓冲,从而使得在电解制氢箱1受到冲击磨损时,承压弹簧6和复位弹簧13可以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抵消,避免了电解制氢箱1因冲击磨损而造成电解制氢箱1发生晃动,使得电解制氢箱1内部存储的氢气更加安全,降低了水电解制氢发电过程中的危险隐患,通过设置加压管17、分压气箱18和加压端头19,在通过加压管17向电解制氢箱1内部加压时,加压管17中的高压气通过设置在分压气箱18底部的多个加压端头19分散加压,降低了加压气对电解制氢箱1的冲击力,通过设置支撑气囊20,起到了对加压气箱18和电解制氢箱1之间进行连接支撑的目的,同时在加压气箱18受到气体冲击压力时,支撑气囊20的内部气体缓冲可以使得加压气箱18的连接更加稳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包括电解制氢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制氢箱(1)的底部设置有承接底架(2),所述承接底架(2)的底部设置有下底座(3);
所述下底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4),所述活动柱(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耐磨柱(5),所述耐磨柱(5)远离活动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压弹簧(6),所述承压弹簧(6)设置在弹簧槽孔(7)的底部,所述弹簧槽孔(7)与缓冲槽口(8)相连通,所述缓冲槽口(8)开设在固定柱(9)的上表面;
相邻的两个所述固定柱(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杆(10),所述固定连杆(10)的外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块(11),所述滑动板块(11)与支撑连杆(12)铰接,所述支撑连杆(12)远离滑动板块(11)的一端与活动柱(4)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相连的两个所述滑动板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内圈直径略大于固定连杆(10)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制氢箱(1)的右端设置有氢气收集管(14),所述电解制氢箱(1)的左端设置有氧气收集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收集管(14)和氧气收集管(15)的外部设置有电磁控制阀门(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制氢箱(1)的顶部设置有加压管(17),所述加压管(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分压气箱(18),所述分压气箱(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压端头(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气箱(18)的外部上表面和电解制氢箱(1)的内部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气囊(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气囊(20)为两组,每组支撑气囊(20)为四个,两组的支撑气囊(20)关于加压管(17)的中心对称设置。
CN202123108279.XU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Active CN216639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8279.XU CN216639657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08279.XU CN216639657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9657U true CN216639657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08279.XU Active CN216639657U (zh) 2021-12-11 2021-12-11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9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6375B (zh) 单向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01457759U (zh) 捆扎充气式减振器的手动压缩器
CN113818028A (zh) 一种利用绿色来源的电的方法
CN216639657U (zh) 一种水电站加压储氢、减压输氢发电装置
CN112593249A (zh) 一种新能源制氢平台
CN202579022U (zh) 单向阻尼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11561540A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减振装置
CN216342569U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固定装置
CN101961631A (zh) 利用芳香族化合物连续吸收和放出氢气的装置及方法
CN20879705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支架
CN216698443U (zh) 一种分布式氨储能系统
CN210967657U (zh) 一种燃料电池外壳安装用辅助支架
CN206947443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水氢发电系统
CN201639507U (zh) 一种光合发电装置
CN205616958U (zh) 悬浮电催化解水产氢装置
CN101024883A (zh) 风光制氢及提炼重水的方法与设备
CN201193594Y (zh) 多柱式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CN203257597U (zh) 一种用于集聚海洋波浪能的能量转换发电的工作平台
CN101670896A (zh) 捆扎充气式减振器的手动压缩器
CN206908134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电力柜用固定架
CN205637463U (zh) 一种公共建筑用发电地板
CN2890085Y (zh) 氢能源制取移动工作站
CN109944732A (zh) 一种蓄能式海浪发电站
Egorov et al.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hydrogen technologies
CN110425416A (zh) 一种小规模低能耗阶梯储氢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