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9398U -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9398U
CN216639398U CN202220102049.8U CN202220102049U CN216639398U CN 216639398 U CN216639398 U CN 216639398U CN 202220102049 U CN202220102049 U CN 202220102049U CN 216639398 U CN216639398 U CN 216639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oke
furnace
heat exchanger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020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茂兴
邱纯书
马群
于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Junc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Junc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Junc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Junc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020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9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9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9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29Energy recovery, e.g. by cogeneration, H2recovery or pressure recovery turbine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具体涉及乙烯装置烧焦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引风机、汽包和反应转化炉,反应转化炉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辐射段出口管连接第一急冷换热器,第一急冷换热器与第二急冷换热器相连接,第二急冷换热器与烧焦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烧焦罐,并采用烧焦气返炉膛进行二次燃烧技术,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同时烧焦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进一步被回收利用,起到节省能耗,减少废气排放,节能环保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装置烧焦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背景技术
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乙烯行业发展迅速,国内蒸汽热裂解制乙烯技术也发展迅速。目前,世界上乙烯生产装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管式炉蒸汽裂解和深冷分离,乙烯行业常用的裂解炉型主要有鲁姆斯公司的SRT型裂解炉、斯通-韦伯斯特(SW)公司的USC型裂解炉、KBR公司的毫秒炉、KTI公司的GK裂解炉、林德公司的Pyrocrack型裂解炉以及国内中石化的CBL北方炉。
无论是使用哪种裂解炉型,烃类或石油类在裂解的同时,都会有少量碳生产,这种碳是数百个碳原子稠合形成的,其中碳含量在95%以上,还有少量的氢,通常把这种碳称为焦,焦聚结于管壁的过程称为结焦。辐射炉管的结焦速度是以反应控制为主,结焦主要发生在裂解炉辐射炉管的出口端,由于这里的壁温较高,裂解反应非常剧烈,结焦量也很大,结焦过程使裂解炉和急冷锅炉的管壁形成焦层,焦层的形成不仅影响传热效果,其热阻还使炉管管壁温度不断上升,影响炉管寿命;焦层的形成也增加了炉管的阻力降,影响裂解反应的正常运行,目前国内大型乙烯装置烧焦气一般采用直排大气方法,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且耗能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通过设置了烧焦罐,采用烧焦气返炉膛进行二次燃烧技术,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量,同时,烧焦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以进一步被回收利用,节省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包括引风机、反应转化炉和汽包,反应转化炉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辐射段出口管连接第一急冷换热器,第一急冷换热器与第二急冷换热器相连接,反应转化炉烧焦采用蒸汽-空气烧焦法,在炉管出口温度为800~850℃的条件下进行,过低的温度(如780℃以下)会使部分焦脱落以及烧焦不彻底或清焦时间延长,过高的温度(如850℃以上)会增加炉管出现热斑的危险;
其中,第二急冷换热器与烧焦罐相连接,产生的烧焦气先经过烧焦罐旋风分离,将大颗粒焦粒分离下来,存于烧焦罐中;剩余烧焦气经烧焦气管线,分8支管线送至辐射段炉膛,进行二次燃烧,烧焦气中的小焦粒及CO燃烧直接生成CO2,与燃料气燃烧生成的烟气混合形成烟道气,经反应转化炉辐射段、对流段,回收热量,温度降至200℃以下时通过烟囱排向至大气;
其中,在每组辐射段炉管一程管进口,都装有文氏管流量分配器,以确保进料在正常操作时有良好的流量分布,烧焦更彻底;
其中,全炉中设置有多个文氏管流量分配器,分别对应于各组辐射炉管。
其中,所述对流段包括:锅炉给水预热段、稀释蒸汽预热段、上原料混合过热段、上超高压蒸汽预热段、下超高压蒸汽混合过热段、下原料混合过热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烧焦罐设计,大颗粒经烧焦罐旋风分离,落入烧焦罐中,小颗粒进入炉膛二次燃烧产生热量生成CO2,有效减少固体颗粒物和CO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烧焦罐中分离出的颗粒主要成分是碳,可以作为燃料燃烧,且烧焦气返回炉膛可继续回收热量,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引风机;2、反应转化炉;3、第一急冷换热器;4、第二急冷换热器;5、烧焦罐;6、汽包;7、原料预热段;8、锅炉给水预热段;9、稀释蒸汽预热段;10、上原料混合过热段;11、上超高压蒸汽预热段;12、下超高压蒸汽混合过热段;13、下原料混合过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以石脑油为反应原料,在炉前分成四路进入反应转化炉2对流段最上部的原料预热段7,后进入辐射段炉管,装置运行周期60天以上,当以下条件满足任何一种情况,进行烧焦处理:
(1)反应转化炉2辐射段炉管达到最高壁温1110℃以上;
(2)第一急冷换热器3的出口温度达到500℃以上;
(3)第二急冷换热器4的出口温度达到430℃以上;
(4)辐射炉管入口文丘里前后压差小于文丘里入口绝对压力的10%。
烧焦采用蒸汽-空气清焦法,清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O2
2C+O2→2CO
C+H2O→CO+H2
清焦采用空气-蒸汽清焦法,清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空气的流量,尤其在烧焦的初期。空气-蒸汽在炉前汇总后进入反应转化炉2中稀释蒸汽过热炉段9预热,之后依次进入上原料混合过热段10进行和下原料混合过热段13,最后进入辐射段炉管,在每组辐射段炉管都装有流量分配器,以确保烧焦时空气-蒸汽分配均匀,烧焦更彻底,烧焦气从辐射段炉管出来后,依次进入第一急冷换热3和第二急冷换热器4,通过与汽包6中的水换热回收热量,产生蒸汽;
燃料气通过底部燃烧器燃烧后,生产高温烟气,在辐射段释放出大量的热,用以提供烧焦发生反应所需的热量,高温烟气离开辐射段后在对流段进行进一步回收热量,最后经引风机1由烟囱排至大气;
超高压锅炉给水进入对流段锅炉给水预热段8预热,之后进入汽包6,经汽包6与下降管送至第一急冷换热器3、第二急冷换热器4,与烧焦气换热,发生超高压蒸汽,回收热量,锅炉水与超高压蒸汽的混合物经上升管返回至汽包6,在汽包6内进行汽液相分离,汽相由汽包6顶部送出,进入对流段上超高压蒸汽预热段11及下超高压蒸汽过热段12进一步过热,使超高压蒸汽过热至520℃后送出;
反应转化炉采用烧焦罐+返回炉膛技术,烧焦气先经过烧焦罐5旋风分离后,大部分焦粒存于烧焦罐5中,定期通过可移动清焦密闭储槽运走处理,剩余烧焦气在炉膛内二次燃烧后经烟囱高空排放,焦渣燃烧放出的热量被物料吸收,且反应转化炉2无固体废物排放。
烧焦时要逐步提升蒸汽和空气的流量,并根据烟气中的CO2含量,确定下一步骤,当热斑出现时,应通过适当减少空气量﹑适当增加稀释蒸汽注入量或降低炉出口温度的方法加以调节控制。
具体烧焦流程如下表1所示:
表1.烧焦阶段各烧焦步骤空气流量、稀释蒸汽流量、炉出口温度的变化
Figure BDA0003472271770000041
①环保效果对比:
烧焦后产生烟气指标与返炉膛二次燃烧后烟气指标对比如下表2所示:
表2.烧焦后产生烟气指标与返炉膛二次燃烧后烟气指标对比
Figure BDA0003472271770000051
通过上表2可以看出,烟气经烧焦罐分离大颗粒后,返炉膛进行二次燃烧比直接排放大气,颗粒物指标及CO指标明显要低,可以减少环保压力。
②节能效果对比:
以产能5万吨/年反应转化炉烧焦为例,具体烧焦参数如下表3所示:
表3.具体烧焦参数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
1 蒸汽-空气 t/h 16 蒸汽:空气=7:9
2 超高压锅炉给水量 t/h 5
3 给水上水温度 116
4 超高压蒸汽温度 520
5 燃料气用量 kg/h 400-450
6 燃料气热值(低热值) KJ/Kg(25℃) 50413
7 进烧焦罐前烟气温度 300-350
8 返炉膛后排放气温度 <140
通过上表3可以看出,烟气返炉膛后,排放温度可由350℃直接降到140℃以下,按排放气16000kg/h计,每小时可回收热量为2.43MW(25℃),按一次烧焦36小时,每60天烧焦一次计算,每年节省能量约472.39MW(25℃)。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烧焦气返回炉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固体颗粒物和CO在大气中的排放,并回收热量重复利用,减少环保压力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节约能源。

Claims (4)

1.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包括引风机(1)、反应转化炉(2)和汽包(6),所述反应转化炉(2)包括对流段和辐射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段出口管连接第一急冷换热器(3),所述第一急冷换热器(3)与第二急冷换热器(4)相连接,所述第二急冷换热器(4)与烧焦罐(5)相连接,烧焦罐(5)能够分离烧焦气进行二次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段炉管一程管进口装有文氏管流量分配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氏管流量分配器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应于辐射炉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段包括:锅炉给水预热段(8)、稀释蒸汽预热段(9)、上原料混合过热段(10)、上超高压蒸汽预热段(11)、下超高压蒸汽混合过热段(12)、下原料混合过热段(13)。
CN202220102049.8U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Active CN216639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2049.8U CN216639398U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02049.8U CN216639398U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9398U true CN216639398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6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02049.8U Active CN216639398U (zh) 2022-01-16 2022-01-16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9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764677C2 (ru) Система печи для крекинга и способ крекинга углеводородного сырья в ней
CN101649214B (zh) 外燃式油页岩干馏工艺及装置
CN109485043B (zh) 生物质两段式制备活性炭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60387B (zh) 一种高氮生物质废弃物气化燃烧供热系统及工艺
CN102358841B (zh) 多级粉煤多管回转低温干馏工艺及系统
CN105314812A (zh)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EA032307B1 (ru)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эффективност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энерги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х печей
CN103453521B (zh) 一种燃烧棕榈渣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KR20220088691A (ko) 분해로 시스템 및 그의 탄화수소 공급원료를 분해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3958935A (zh) 一种燃煤电站锅炉低负荷运行的灵活性改造系统
CN101649215B (zh) 油页岩外燃式干馏工艺热载体制取和加热装置
CN216639398U (zh) 一种裂解炉烧焦气返炉膛装置
CN107474882B (zh) 一种煤气化工艺中高温煤气热量回收及空气预热方法
CN106635174B (zh) 一种蓄热式高热值合成气的气化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气化生产方法
CN105861071B (zh) 一种复合式生物质分级气化炉
JPH0147517B2 (zh)
CN205170639U (zh) 污泥处理系统
CN102252325B (zh) 燃烧稻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5754624A (zh) 低阶粉煤热解系统及低阶粉煤热解方法
CN110160029B (zh) 一种生物质炭汽联产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01683A (zh) 一种电加热乙烯裂解炉装置
CN208419636U (zh) 一种热解炉炭渣余热利用装置
CN101514297B (zh) 重整加热炉接力加热工艺及其设备
CN201962258U (zh) 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CN101962578B (zh) 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