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7195U - 折叠收纳箱 - Google Patents

折叠收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7195U
CN216637195U CN202122777092.2U CN202122777092U CN216637195U CN 216637195 U CN216637195 U CN 216637195U CN 202122777092 U CN202122777092 U CN 202122777092U CN 216637195 U CN216637195 U CN 216637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ivot
box
layer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70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70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7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7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71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折叠收纳箱,包括:箱架和包裹在箱架外周的柔性外套层,箱架包括上框架和枢接于上框架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第一侧框架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斜杆,两个第一斜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第一斜杆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一枢轴,上框架设有供第一枢轴活动穿设的第一套筒,第一斜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箱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一枢轴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以上折叠收纳箱处于展开状态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一斜杆会产生微幅形变而使第一枢轴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一套筒内插入的趋势,两个第一斜杆能够分担导致任一第一斜杆变形的力,使得箱架对柔性外套层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折叠收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折叠收纳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利用箱子来放置物品。当箱子不使用时,为了减少箱子的储存空间,现有技术出现了折叠式收纳箱,这些折叠式收纳箱一般包括箱架和包裹在箱架外部的外层,箱架包括上框架和枢接在上框架的相对两侧的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右框架可相对上框架向下转动而使箱架形成支撑状态,或者左框架、右框架可转动至与上框架接近平行而使箱架形成收纳状态。
其中,左框架、右框架的形状呈开口向上的匚形,具体而言,左框架、右框架都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竖杆和将两个竖杆的下端相连的横杆,竖杆的上端枢接于上框架。当多个折叠式收纳箱堆叠放置一段时间后,位于下方的折叠式收纳箱的竖杆容易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容易对折叠式收纳箱内部的物品造成损害,甚至会导致左框架或者右框架脱离上框架,同时也降低了折叠式收纳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支撑稳定、不易变形的折叠收纳箱。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收纳箱,包括:箱架和包裹在所述箱架的外周的柔性外套层,所述箱架包括上框架和两个枢接于所述上框架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所述第一侧框架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斜杆,两个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一枢轴,所述上框架设有供所述第一枢轴活动穿设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斜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箱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枢轴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收纳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以上折叠收纳箱具有两个枢接在上框架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第一侧框架能够相对上框架向下转动至展开状态或者向上转动至收纳状态,当折叠收纳箱处于展开状态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一斜杆会产生微幅形变而使第一枢轴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一套筒内插入的趋势,两个第一斜杆能够分担导致任一第一斜杆变形的力,使得箱架对柔性外套层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折叠收纳箱整体不易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轴之间的夹角均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围成呈下大上小的等腰梯形的第一支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框架的后侧枢接有第二侧框架,所述第二侧框架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斜杆,两个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二枢轴,所述上框架设有供所述第二枢轴活动穿设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斜杆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箱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所述第二枢轴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框架与所述上框架之间围成呈下小上大的等腰梯形的第二支撑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外套层对应所述箱架的前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和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布面,所述第一布面设有透光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外套层的底侧的内部设有支撑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横杆卡入的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外套层的内表面和/或所述柔性外套层的外表面设有PE防水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外套层包括由内层牛津布、外层牛津布和夹设于所述内层牛津布与所述外层牛津布之间的泡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收纳箱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的第二布面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的第一布面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的折叠收纳箱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收纳箱,包括:箱架100和包裹在箱架100的外周的柔性外套层200,箱架100包括上框架110和两个枢接于上框架110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120,第一侧框架12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斜杆121,两个第一斜杆12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122,第一斜杆121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一枢轴123,上框架110设有供第一枢轴123活动穿设的第一套筒111,第一斜杆121与对应的第一枢轴12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箱架100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一枢轴123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第一套筒111的方向移动。
以上折叠收纳箱具有两个枢接在上框架110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120,第一侧框架120能够相对上框架110向下转动至展开状态或者向上转动至收纳状态,当折叠收纳箱处于展开状态并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一斜杆121会产生微幅形变而使第一枢轴123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一套筒111内插入的趋势,两个第一斜杆121能够分担导致任一第一斜杆121变形的力,使得箱架100对柔性外套层200的支撑更加稳定、可靠,折叠收纳箱整体不易变形。
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平衡第一侧框架120上的两个第一斜杆121的受力,避免在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其中一个第一斜杆121的变形量大于另一第一斜杆121的变形量,第一斜杆121与对应的第一枢轴123之间的夹角均一致。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框架120与上框架110之间围成呈下大上小的等腰梯形的第一支撑结构。该第一支撑结构能够对柔性外套层200的底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形成更好的张紧作用,避免产生大面积皱褶现象。具体而言,参见图2,上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第一横杆122的长度尺寸与上框架110的宽度方向的杆件的长度尺寸相一致,第一横杆122配合上框架110对柔性外套层200的前后方向具有较佳的张紧和支撑效果,而且,当折叠收纳箱受到来自前后方向的外力或者挤压时,位于第一斜杆121的上端的第一枢轴123会朝向对应的第一套筒111的内部插入,使得箱架100受到前后方向的挤压时,能够得到更加稳定的支撑。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框架110的后侧枢接有第二侧框架130,第二侧框架13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斜杆131,两个第二斜杆13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杆132,第二斜杆131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二枢轴133,上框架110设有供第二枢轴133活动穿设的第二套筒112,第二斜杆131与对应的第二枢轴13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箱架100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二枢轴133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第二套筒112的方向移动。第二侧框架130的设置提升的箱架100在展开状态下的机械强度,对柔性外套层200的后侧面具有张紧作用。同理,当折叠收纳箱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第二斜杆131会产生微幅形变而使第二枢轴133具有朝向对应的第二套筒112内插入的趋势,两个第二斜杆131能够分担导致任一第二斜杆131变形的力,使得折叠收纳箱整体不易变形。
参见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框架130与上框架110之间围成呈下小上大的等腰梯形的第二支撑结构。该第二支撑结构既辅助增强了箱架100在展开状态下的机械强度,又能够节省材料的用量,平衡制造成本。而且,由上框架110的长度方向的杆件是长度较长,其中部极易受力变形,为了避免上框架110的长度方向的杆件的中部受力变形后使得两个第二套筒112相互靠近,进而致使第二枢轴133脱离第二套筒112,因此,将第二套筒112设于第二斜杆131的外侧,第二斜杆131越是受力,第二斜杆131越有向外倾斜的趋势,第二套筒112则越容易扣紧第二枢轴133,使第二侧框架130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架体,更好地承担来上下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箱架100的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收纳箱的箱架100的一种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框架120与上框架110之间还可以围成呈下小上大的等腰梯形的结构,第二侧框架130与上框架110之间还可以围成呈下大上小的等腰梯形的结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折叠收纳箱刚组装完毕或者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枢轴123与第一套筒111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而当第一侧框架120相对上框架110展开并使第一横杆122与某一平面(例如地面)相接触时,第一横杆122受到向上的支撑力而使得第一枢轴123朝第一套筒111的内部插入,从而使得第一枢轴123与第一套筒111之间形成紧配或者具有阻尼的效果;同理,在折叠收纳箱刚组装完毕或者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二枢轴133与第二套筒112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而当第二侧框架130相对上框架110展开并使第二横杆132与某一平面(例如地面)相接触时,第二横杆132受到向上的支撑力而使得第二枢轴133朝第二套筒112的内部插入,从而使得第二枢轴133与第二套筒112之间形成紧配或者具有阻尼的效果;由此来便于用户组装该折叠收纳箱,也提高了箱架100的支撑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侧框架120和第二侧框架130相对上框架110向下转动约90°时,箱架100的结构如图2所示,相应地,该折叠收纳箱处于展开状态;当第一侧框架120和第二侧框架130相对上框架110向上转动至大致与上框架110持平时,该折叠收纳箱处于如图7所示的收纳状态。
参见图1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从折叠收纳箱的前侧面取放物品,柔性外套层200对应箱架100的前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210和能够开启或者关闭第一开口210的第一布面220,第一布面220设有透光层230,使用者还能通过透光层230观察折叠收纳箱内部的存放物品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叠收纳箱的机械强度,柔性外套层200的底侧的内部设有支撑底板(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上设有供第一横杆122卡入的卡槽,从而进一步提高箱架100在展开状态下的支撑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底板上还设有供第二横杆132卡入的卡槽。
参见图1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从折叠收纳箱的顶面取放物品,柔性外套层200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240和能够开启或者关闭第二开口240的第二布面250。具体而言,第一布面220通过拉链设置在第一开口210处,第二布面250通过拉链设置在第二开口240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柔性外套层200涉水时对内部的物品造成较大的损伤,柔性外套层200的内表面和/或柔性外套层200的外表面设有PE防水层(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外套层200包括由内层牛津布、外层牛津布和夹设于内层牛津布与外层牛津布之间的泡棉缓冲层。内层牛津布和外层牛津布材质柔软、透气性好、不容易脏。当折叠收纳箱受到外力碰撞时,泡棉缓冲层对折叠收纳箱内部的物品具有保护作用。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架(100)和包裹在所述箱架(100)的外周的柔性外套层(200),所述箱架(100)包括上框架(110)和两个枢接于所述上框架(110)的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框架(120),所述第一侧框架(12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斜杆(121),两个所述第一斜杆(12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杆(122),所述第一斜杆(121)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一枢轴(123),所述上框架(110)设有供所述第一枢轴(123)活动穿设的第一套筒(111),所述第一斜杆(1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轴(12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箱架(100)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所述第一枢轴(123)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套筒(111)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斜杆(12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枢轴(123)之间的夹角均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框架(120)与所述上框架(110)之间围成呈下大上小的等腰梯形的第一支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110)的后侧枢接有第二侧框架(130),所述第二侧框架(130)包括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斜杆(131),两个所述第二斜杆(13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杆(132),所述第二斜杆(131)的上端设有与其相交的第二枢轴(133),所述上框架(110)设有供所述第二枢轴(133)活动穿设的第二套筒(112),所述第二斜杆(131)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枢轴(13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箱架(100)受到竖直方向的外力时,所述第二枢轴(133)能够朝向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二套筒(112)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框架(130)与所述上框架(110)之间围成呈下小上大的等腰梯形的第二支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外套层(200)对应所述箱架(100)的前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210)和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开口(210)的第一布面(220),所述第一布面(220)设有透光层(2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外套层(200)的底侧的内部设有支撑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底板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横杆(122)卡入的卡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外套层(20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柔性外套层(200)的外表面设有PE防水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外套层(200)包括由内层牛津布、外层牛津布和夹设于所述内层牛津布与所述外层牛津布之间的泡棉缓冲层。
CN202122777092.2U 2021-11-12 2021-11-12 折叠收纳箱 Active CN216637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7092.2U CN2166371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折叠收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7092.2U CN2166371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折叠收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7195U true CN216637195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5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7092.2U Active CN216637195U (zh) 2021-11-12 2021-11-12 折叠收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7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4033A1 (zh) * 2022-10-06 2024-04-11 浙江明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折叠周转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74033A1 (zh) * 2022-10-06 2024-04-11 浙江明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循环折叠周转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45311A1 (en) Twist-collapsible storage box
CN216637195U (zh) 折叠收纳箱
US7635064B2 (en) Collapsible basket
US20080053995A1 (en) Collapsible basket
WO2009004468A2 (en) A kind of air bed, folding bed and folding bedstead
US20070056969A1 (en) Twist-collapsible storage container
CN213168111U (zh) 一种折叠式拉杆车
CN201123478Y (zh) 具有可收折脚架的置物箱
CN2818345Y (zh) 可折叠的收纳盒
EP1136376B1 (en) Folding collapsible storage box
CN202624807U (zh) 旋转折叠式置物箱
CN201146062Y (zh) 液晶显示器固定座的快拆机构
CN202567011U (zh) 一种折叠置物架
KR20120079311A (ko) 수납박스
CN201125564Y (zh) 一种帐篷架
CN110433036A (zh) 一种改进支腿的简易床
CN216494181U (zh) 一种结构稳固固化的折叠衣柜
CN219315320U (zh) 一种折叠支架的连接结构
CN201209031Y (zh) 伸缩折叠箱
CN209769879U (zh) 一种折叠式相框
CN217163191U (zh) 一种舞狮道具挂架
CN208884230U (zh) 一种可隐藏式晾杆挂环结构
CN215051445U (zh) 一种具有高低挂杆的可收纳晾晒架
CN218432237U (zh) 一种伸缩收纳箱
CN219972759U (zh) 衣服和被子可同时晾晒的晾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