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599U - 儿童承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儿童承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599U
CN216636599U CN202122778202.7U CN202122778202U CN216636599U CN 216636599 U CN216636599 U CN 216636599U CN 202122778202 U CN202122778202 U CN 202122778202U CN 216636599 U CN216636599 U CN 216636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ld
air
supporting plate
bearing
carry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82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峰
廉金龙
房绍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odbaby Child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782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儿童的承载空间,承载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儿童身体的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支撑板中设置有中空的气流通道,通风孔与承载空间相连通,儿童承载装置还包括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能够将承载空间内的气流吸入至气流通道中的进风路径,通风孔位于进风路径上。该儿童承载装置能够在承载空间内部产生空气流动,进行吸风降温,且不同于传统吹风的散热方式,吸风散热更为柔和舒适,适合于儿童背部等出汗较多的部位,长时间保持支撑板清凉干爽的同时儿童不易着凉感冒。

Description

儿童承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诸如儿童推车、儿童座椅、儿童床等儿童承载装置,为限制儿童活动、保证安全性而具有较为狭小的承载空间,当儿童乘坐或躺卧于其中时,至少有部分身体紧贴在承载装置的某一支撑面上,例如儿童的背部一般抵靠在靠背上,并且,为了舒适和安全考虑,支撑面上一般都铺设有柔软厚实的垫子。由此,夏季时,本身气温比较炎热,儿童身体与支撑面接触的地方就更加容易闷汗,引起儿童不适。现有技术中,为了避暑降温,一些儿童推车在座兜的前侧设有常规的便携式电风扇,直接对儿童的面部吹风,这一方面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另一方面儿童的背部等出汗最为严重的部位并无法得到有效降温,因此现有的儿童承载装置仍然无法解决夏季儿童炎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为儿童能够有效散热降温、且舒适健康的儿童承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儿童的承载空间,所述承载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儿童身体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中设置有中空的气流通道,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承载空间相连通,所述儿童承载装置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能够将所述承载空间内的气流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中的进风路径,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进风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气流通入所述承载空间内的出风路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后部,所述风扇具有吸风口及吹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吹风口与所述出风路径相连通。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吸风口能够沿第一方向吸入所述气流,所述第一方向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自前向后延伸。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吹风口能够沿第二方向吹出所述气流,所述第二方向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风扇具有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两组所述风扇的吹风口的朝向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地,多个所述通风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具有封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风扇口,所述风扇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吸风口形状配合地与所述风扇口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风路径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承载空间宽度方向上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出气口包括出口罩,所述出口罩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儿童承载装置还包括布套,所述布套具有套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外部的后套部、自所述后套部的周向向前延伸的前套部,所述前套部与所述后套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承载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出风路径形成在所述布套上。
优选地,所述通风孔具有分设于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两组,每组所述通风孔均包含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通风孔。
优选地,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容纳在所述内腔中的风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儿童承载装置为儿童推车、儿童座椅或儿童床,所述支撑板为座板、靠背板或床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承载装置,通过设置散热系统,能够在承载空间内部产生空气流动,进行吸风降温,且不同于传统吹风的散热方式,吸风散热更为柔和舒适,适合于儿童背部等出汗较多的部位,长时间保持支撑板清凉干爽的同时儿童不易着凉感冒;该散热系统进一步可以实现气流循环,在承载空间两侧进行吹风,高效利用能源,提升散热效果,此时吹出的风力相对较弱,也避免了儿童直面风扇容易受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儿童承载装置(儿童推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除去布套后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布套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布套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风扇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与风扇组件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与风扇组件另一角度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与风扇组件的装配俯视示意图;
附图11为图10中A-A剖视示意图;
其中:1000、儿童推车;1100、车架;1200、座位组件;1300、承载空间;100、靠背板;101、面板;102、盖板;100a、气流通道;200、座位板;300、布套;310、后套部;320、前套部;400、风扇组件;1、风扇;11、吸风口;12、吹风口;2、壳体;21、开关;22、第一通气口;3、电驱动机构;31、电源接口;4、出口罩、41、出气孔;5、通风孔;6、第二通气口;7、第三通气口;8、风扇口;X、第一方向;Y(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左右方向”、“高度方向”、“前后方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儿童正常乘坐在该儿童承载装置上时,儿童所观察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仅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及图2所示,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儿童的承载空间1300,承载空间1300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儿童身体的支撑板。本实施例中,儿童承载装置具体以儿童推车1000为例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儿童承载装置还可以是儿童座椅、儿童床等。
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1000包括车架1100及设置在车架1100上的座位组件1200,座位组件1200包括靠背板100、座位板200及套设在两者外部的布套300,靠背板100即构成上述支撑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板也可以是儿童承载装置的座板、床板或多块板的组合,均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实现散热。
具体地,参见图3及图4所示,布套300具有套设在靠背板100的外部的后套部310、自后套部310的周向向前延伸的前套部320,前套部320与后套部310共同围设形成上述承载空间1300。本实施例中,位于下侧的前套部320还套设在座位板200上,位于靠背板100两侧及顶部的前套部320形成对承载空间1300内儿童周向上的防护。布套300可以采用柔软透气且具有一定厚度的海绵、粗布等材料制成,为儿童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
参见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靠背板100具有多孔的内部结构,其包括设于前侧的面板101、设于后侧的盖板102,以及夹设在两者之间的中空的气流通道100a。其中,面板101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5,每个通风孔5均与承载空间1300及气流通道100a相连通,通风孔5具体具有分设于面板101左右两侧的两组,每组均包含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通风孔5,如此就可以在儿童的背部两侧进行均匀的吸风,吸走热量,又避开了背部中间与靠背板100最为紧贴的部分,进一步减小受凉的风险,也不会给儿童带来强烈的吸附感、造成不适。另一方面,盖板102整体为一块封闭的板,其中部开设有两个风扇口8,每个风扇口8均与气流通道100a相连通,如此,自多个通风孔5吸入的气流,经过气流通道100a,都能够汇聚到两个风扇口8中。
为了实现上述吸风效果,该儿童推车1000还包括散热系统,散热系统包括能够将承载空间1300内的气流吸入至气流通道100a中的进风路径、能够将气流通入承载空间1300内的出风路径,以及连接进风路径与出风路径的风扇组件400。通风孔5即位于进风路径上。
参见图7至图9所示,风扇组件400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2,以及容纳在内腔中的风扇1、电驱动机构3,壳体2的后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电驱动机构3启停的开关21,壳体2固设于靠背板100的后侧。风扇1与电驱动机构3电性连接,电驱动机构3具有蓄电功能,其一侧设有电源接口31,能够连接至壳体2的外部,通过电源线(图中未示出)为电驱动机构3充电后,电驱动机构3即可持续地为风扇1供电并驱动其运转。
本实施例中,风扇1具有沿靠背板10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每组风扇1均具有能够沿第一方向X吸入气流的吸风口11、能够沿第二方向Y或Y’吹出气流的吹风口12,吸风口11与进风路径相连通,吹风口12与出风路径相连通。其中,第一方向X沿垂直于靠背板100的方向自前向后延伸,吸风口11朝向靠背板100设置,且吸风口11形状配合地与盖板102上的风扇口8相连接,从而能够将通风孔5中吸入的气流完全传递到风扇1中,保证吸风效率。第二方向Y或Y’沿平行于靠背板100的方向自内向外延伸,本实施例中,两组风扇1的吹风口12的朝向相反,即一组吹风口12沿第二方向Y吹风,另一组吹风口12沿第二方向Y’吹风,从而能够在承载空间1300的两侧均匀出风。
参见图4至图8所示,至少部分出风路径形成在布套300上。具体地,壳体2朝向靠背板100一侧的左右两边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口22,靠背板100左右两侧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二通气口6,后套部310的对应位置进一步开设有第三通气口7,第一通气口22、第二通气口6、第三通气口7依次配合连接,从而经吹风口12吹出的气流能够顺利通过第一通气口22、第二通气口6、第三通气口7而进入前套部320的内腔中。参见图3所示,在前套部320的左右每一侧上还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包括出口罩4,出口罩4上呈阵列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孔41,出气孔41朝向承载空间1300内侧设置,从而经前套部320内腔传递过来的气流可以通过出气孔41均匀地吹向承载空间1300内部,为儿童的面部及身体前部进行散热降温。
下面具体阐述本实施例中儿童推车1000的散热工作原理:参见图1、图10及图11所示,当儿童乘坐在承载空间1300内且需要散热降温时,家长操作按压开关21,打开风扇1,两组风扇1同时运行,承载空间1300中的气流经过两侧的通风孔5被均匀地吸走,在儿童的背部区域形成气流,实现背部降温;吸入两组风扇1中的气流进一步分别沿第二方向Y与第二方向Y’被吹出,经过壳体2及前套部320的导向作用,两股气流分别从左右两组出口罩4上的出气孔41吹出,形成气流循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儿童承载装置,通过设置风扇组件400,能够实现吸风、吹风的双重散热效果,获得更好的降温体验,不易受凉、安全舒适。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儿童承载装置,具有用于容纳儿童的承载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儿童身体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中设置有中空的气流通道,所述通风孔与所述承载空间相连通,所述儿童承载装置还包括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能够将所述承载空间内的气流吸入至所述气流通道中的进风路径,所述通风孔位于所述进风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气流通入所述承载空间内的出风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后部,所述风扇具有吸风口及吹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吹风口与所述出风路径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朝向所述支撑板设置,所述吸风口能够沿第一方向吸入所述气流,所述第一方向沿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自前向后延伸;和/或,所述吹风口能够沿第二方向吹出所述气流,所述第二方向沿平行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具有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组,两组所述风扇的吹风口的朝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孔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具有封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风扇口,所述风扇口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吸风口形状配合地与所述风扇口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路径包括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承载空间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和/或,所述出气口包括出口罩,所述出口罩上间隔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承载装置还包括布套,所述布套具有套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外部的后套部、自所述后套部的周向向前延伸的前套部,所述前套部与所述后套部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承载空间,至少部分所述出风路径形成在所述布套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具有分设于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两组,每组所述通风孔均包含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所述通风孔;和/或,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以及容纳在所述内腔中的风扇,所述壳体固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后侧,所述壳体朝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儿童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承载装置为儿童推车、儿童座椅或儿童床,所述支撑板为座板、靠背板或床板。
CN202122778202.7U 2021-11-12 2021-11-12 儿童承载装置 Active CN216636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8202.7U CN216636599U (zh) 2021-11-12 2021-11-12 儿童承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8202.7U CN216636599U (zh) 2021-11-12 2021-11-12 儿童承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599U true CN21663659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8202.7U Active CN216636599U (zh) 2021-11-12 2021-11-12 儿童承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126047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US20070107440A1 (en) Air flow device incorporated into seat for a vehicle
CN212500024U (zh) 婴儿汽车通风安全座椅
US20220332227A1 (en) Seat air-conditioner
CN216636599U (zh) 儿童承载装置
US11284723B2 (en) Seat pad assembly with ventilation
TWM441582U (en) Ventilation chair device for child
WO2024021931A1 (zh) 椅背通风设备及安全座椅
KR102354831B1 (ko) 통풍 기능을 갖는 의자
JP2003252036A (ja) 送風式温調シート
CN214564805U (zh) 座椅通风散热机构及安全座椅
JP7319661B2 (ja) ベビーカー用シート及び電動ファン付ベビーカー用シート
KR20190002168A (ko) 냉온 송풍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한 유아 시트용 냉온 송풍시트
CN110001477B (zh) 车辆座椅和配备有通风和热控制系统的座椅元件
JP2011056173A (ja) 椅子
CN217040660U (zh) 按摩椅通风装置及按摩椅
JP2004141210A (ja) 除湿機能付き着座装置
WO2023119817A1 (ja) 送風ユニット
CN217672277U (zh) 一种通风的儿童安全座椅
CN216969448U (zh) 通风垫装置、座椅及代步设备
WO2021024503A1 (ja)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
CN207984938U (zh) 一种降温防暑的舒适性婴儿车
CN218876985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的散热通风装置
CN216861233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17170519U (zh) 承压垫、通风垫装置、座椅以及代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