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273U - 电打火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打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273U
CN216636273U CN202121529824.XU CN202121529824U CN216636273U CN 216636273 U CN216636273 U CN 216636273U CN 202121529824 U CN202121529824 U CN 202121529824U CN 216636273 U CN216636273 U CN 216636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 capaci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wer supply
transistor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98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波
荣新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Mingx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Ming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Mingx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Mingx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298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打火装置,属于汽车设备领域,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T1和二极管D1,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通过将传统的锂电池供电,更换为超级电容供电,并通过升压电路能够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升高,以便于能够通过电打火。

Description

电打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电打火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都配备一个点烟器,是为了方便驾车人使用,尽管我们反对在车内吸烟,可这个配置却不会取消,有些高档车在后排还单独有另一个点烟器,方便后排乘员使用,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利用点烟器得到汽车的电力,各种车载附加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为驾车人带来很大的方便。随着这些东西的增多,点烟器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然而,常见的点烟器的电打火装置往往都是采用锂电池进行供电,锂电池由于长时间在车内使用,尤其是在夏天车内无人时,车内的温度较高,锂电池的特性是不能够具有耐高温,当温度过高时,导致锂电池发生鼓包,严重时,能够导致起火,从而引发车辆自燃,十分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电打火装置,通过将传统的锂电池供电,更换为超级电容供电,并通过升压电路能够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升高,以便于能够通过电打火。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打火装置,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 T1和二极管D1,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 的初级线圈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开关SW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另一端相短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2、电阻R2、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容C2和控制板LTC4053,所述USB接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控制板LTC4053 的VCC端口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 Q2的基极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板LTC4053的PROG端口与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板LTC4053的BAT端口与电容C2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Q1采用的型号为D880,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为3V~5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打火装置,通过将传统的锂电池供电,更换为超级电容供电,并且配合升压电路将超级电容的电压升高,以便于打火点烟,超级电容能够具有耐高温的功能,从而能够避免在车内部发生鼓包或者着火的现象,进而能够很好对车辆进行防护;
2、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打火装置,通过USB接口对超级电容进行充电,并且通过充电控制模块对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行控制,保证超级电容充电电压和电流能够稳定,进而能够延长超级电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压电路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电打火装置,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
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T1和二极管D1,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电容C1 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接地设置,三极管Q1的基极与开关SW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开关 SW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另一端相短接,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1N4007,三极管Q1采用的型号为D880,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为3V~5V。
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2、电阻R2、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容C2和控制板LTC4053,USB接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控制板LTC4053的VCC端口相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性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接地设置。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电性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板LTC4053的PROG端口与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控制板LTC4053的BAT端口与电容C2的一端相电性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使用时,通过使用者按动开关SW1,使得升压电路工作,升压电路通过超级电容进行供电处理,经过变压器T1的作用,将超级电容的输出电压进行升高,被升高的电压通过两个半透明导线向内侧弯折,两个半透明导线的两头均内内弯对齐,通过开关SW1的按动使得调试时两个半透明导线能够发热,从而能够进行点烟,可将两端碰触实验。当芯片发热时,等热量散去之后方可重新点火,当超级电容没电时,通过供电控制模块中的控制板LTC4053对USB接口输入电源进行控制,并能够通过命令端对供电模块进行编程,以便于能够对超级电容充电,进而能够使超级电容能够反复实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电打火装置,包括升压电路和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供电输入端与USB接口相电性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出端与升压电路相电性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1、三极管Q1、开关SW1、电阻R1、变压器T1和二极管D1,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出端与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磁感应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分别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以及二极管D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开关SW1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开关SW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另一端相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打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包括二极管D2、三极管Q2、电阻R2、三极管Q3、电阻R3、电阻R4、电容C2和控制板LTC4053,所述USB接口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控制板LTC4053的VCC端口相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二极管D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超级电容的供电输入端相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打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以及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为接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打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控制板LTC4053的PROG端口与以及电阻R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打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LTC4053的BAT端口与电容C2的一端相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为接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打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采用型号为1N4007,所述三极管Q1采用的型号为D880,所述超级电容的输入电压为3V~5V。
CN202121529824.XU 2021-07-05 2021-07-05 电打火装置 Active CN216636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9824.XU CN216636273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打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9824.XU CN216636273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打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273U true CN21663627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3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9824.XU Active CN216636273U (zh) 2021-07-05 2021-07-05 电打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9865U (zh) 一种车载多功能设备
CN201928066U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无线充电装置
CN216636273U (zh) 电打火装置
CN203312869U (zh) 车载移动电源
CN216216517U (zh) 一种车载电源电路
CN211351746U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充电器
CN107139865A (zh) 一种高效汽车启动超级电容模组
CN210554623U (zh) 一种汽车的应急启动电源
CN210430948U (zh) 一种燃气灶的供电装置及燃气灶
CN210043926U (zh) 可车载供电与充电的车载吸尘器
CN202703452U (zh) 节油多功能仪
CN205332271U (zh) 带有外置充电接口的电子点烟器
CN213019740U (zh) 便携式太阳能充电高能点火装置
CN204103528U (zh) 汽车用应急启动装置
CN218513825U (zh) 一种连接组件
CN219876004U (zh) 一种具有点烟功能的多功能蓝牙耳机
CN218997686U (zh) 车载usb充电器的短电池保护电路
CN219285709U (zh) 充电便捷的电容笔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5681155U (zh) 移动设备直插取电的点烟器
CN212796558U (zh) 一种插座转换装置
CN21248563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结构
CN215958377U (zh) 充电盒、加热不燃烧组合装置
CN215982666U (zh) 一种电弧打火机
CN216123022U (zh) 一种单版双灯集成充电枪控制板结构
CN2219966Y (zh) 密封式汽车电子点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