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9631U -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9631U
CN216629631U CN202123145509.XU CN202123145509U CN216629631U CN 216629631 U CN216629631 U CN 216629631U CN 202123145509 U CN202123145509 U CN 202123145509U CN 216629631 U CN216629631 U CN 216629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saw
support frame
support
novel park
p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45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雨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145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9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9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9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地面,支撑架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组成,支架的表面均固定有挡板,支架之间的中空间隙内设置跷板,跷板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配重块,跷板的中部设置转轴,转轴贯穿于挡板内侧的套壳,套壳的两侧均焊接有竖直的柱杆,柱杆的上方焊接有造型架,造型架的端面焊接有扶手,跷板的端面均安装有跷跷椅,跷跷椅底部设置有缓冲的弹性件,采用多支撑点结构,使跷跷板整体结构稳固,且造型精美,提升跷跷板玩耍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调节配重的方式使跷跷板两端达到平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玩耍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设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背景技术
通常城市社区和公园中会配套建设一些健身器材,用于健身和娱乐,跷跷板是这些器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受到很多儿童和家长的喜爱,跷跷板是一种多人或二人以上参与的儿童玩具,坐在跷跷板上,一人坐一头,一个人上去,一个人下来,跷跷板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力臂。
目前,现有公园中的跷跷板结构如图1所示,结构包含跷跷板中部的底座10,底座10上设置转轴20,结构比较单薄,底座不但为支撑点,而且为跷跷板上下运动时的受力点,降低了跷跷板的使用寿命,而跷跷板又在公园的室外环境中,使用的频次比较高,非常容易损块,而且容易造成正在玩耍的儿童受伤,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两个体重相差大的人很难一起玩跷跷板,如当一个体重较重的小孩与一个体重较轻的小孩一起玩跷跷板的时候,由于体重相差较大,很难随心畅玩,存在着不足。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结构的稳固性强,通过调节配重的方式使跷跷板两端达到平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玩耍需求,实用性能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地面,支撑架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组成,支架的表面均固定有挡板,支架之间的中空间隙内设置跷板,跷板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配重块,跷板通过表面开设的外螺纹套接配重块的内螺纹,跷板的中部设置转轴,转轴贯穿于挡板内侧的套壳,套壳的两侧均焊接有竖直的柱杆,柱杆的上方焊接有造型架,造型架的端面焊接有扶手,跷板的端面均安装有跷跷椅,跷跷椅底部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形状呈n形,支架之间焊接有衔接柱。
进一步,所述造型架的形状呈弧面状。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脚蹬。
进一步,所述跷板转轴两端配重块的数量相同,配重块的重量均相同。
进一步,所述弹性件采用压力弹簧。
进一步,跷板表面外螺纹和跷跷椅的接触部安装有防护立板。
进一步,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通标识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新颖,采用多支撑点结构,使跷跷板整体结构稳固,且造型精美,提升跷跷板玩耍时的安全性能,能够适用在户外公园,通过调节配重的方式使跷跷板两端达到平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玩耍需求,实用性能优,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跷跷板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跷板结构图。
100-支撑架,111-支架,112-衔接柱,110-跷跷椅,120-脚蹬,130-跷板,140-挡板,150-柱杆,160-造型架,170-转轴,180-扶手,190-套壳,200-配重块,210-防护立板,22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包括:支撑架100,支撑架100固定于地面,支撑架100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111组成,支架111的形状呈n形,支架111之间焊接有衔接柱112,支架111的表面均固定有挡板140,支架111之间的中空间隙内设置跷板130,跷板130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配重块200,跷板130通过表面开设的外螺纹套接配重块200的内螺纹,跷板200的中部设置转轴170,转轴170贯穿于挡板140内侧的套壳190,套壳190的两侧均焊接有竖直的柱杆150,柱杆150的上方焊接有造型架160,造型架160的端面焊接有扶手180,跷板130的端面均安装有跷跷椅110,跷跷椅110底部设置有缓冲的弹性件220,弹性件220采用压力弹簧。
另外,造型架160的形状呈弧面状,使跷跷板的上下两端均为弧面造型,外观精美,支撑架100的底部均设置有脚蹬120,跷板转轴两端配重块的数量相同,配重块200的重量均相同。跷板130表面外螺纹和跷跷椅110的接触部安装有防护立板2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支撑架和地面固定,转轴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此种结构即提升了跷跷板的稳定性,又不影响玩耍,而且跷跷板上下均为U形的弧面结构,使整体的线条流畅,且挡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卡通标识图案,卡通标识图案可以适应公园整体的大环境,跷板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和翘板之间的螺纹连接,正常状态配重块位于跷板中间的位置,当跷板两端体重差距较大时,可以将体重较轻侧的配重块通过旋拧方式向外移动,从而增加较轻侧的重量,从而达到接近平衡的效果,方便玩耍,防护立板可以防止人在玩耍时触碰到配重块及外螺纹,提升使用的安全性,人坐在跷跷椅上,脚部放在脚蹬上,手部放在扶手上,玩耍跷跷板,跷跷椅下部设置有压力弹簧,使玩耍者上移时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运动时比较省力,压力弹簧同时又起到缓冲作用,提高跷跷板的娱乐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新颖,采用多支撑点结构,使跷跷板整体结构稳固,且造型精美,提升跷跷板玩耍时的安全性能,能够适用在户外公园,通过调节配重的方式使跷跷板两端达到平衡,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玩耍需求,实用性能优,易于推广和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地面,支撑架通过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组成,支架的表面均固定有挡板,支架之间的中空间隙内设置跷板,跷板两端的表面均设置有配重块,跷板通过表面开设的外螺纹套接配重块的内螺纹,跷板的中部设置转轴,转轴贯穿于挡板内侧的套壳,套壳的两侧均焊接有竖直的柱杆,柱杆的上方焊接有造型架,造型架的端面焊接有扶手,跷板的端面均安装有跷跷椅,跷跷椅底部设置有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形状呈n形,支架之间焊接有衔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架的形状呈弧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脚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转轴两端配重块的数量相同,配重块的重量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采用压力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跷板表面外螺纹和跷跷椅的接触部安装有防护立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卡通标识图案。
CN202123145509.XU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Active CN216629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5509.XU CN21662963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45509.XU CN21662963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9631U true CN21662963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1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45509.XU Active CN216629631U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9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69205U (zh) 力臂可调式跷跷板
CN112023349B (zh) 一种趣味性幼儿身体协调平衡能力锻炼装置及锻炼方法
CN216629631U (zh) 一种新型公园跷跷板
CN2253656Y (zh) 机械式自动按摩躺椅
CN203969783U (zh) 多功能扶手椅
CN208406043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儿童游乐设备
CN210170827U (zh) 一种舒适度较高的跷跷板
CN203816204U (zh) 一种安全型跷跷板
CN217472687U (zh) 一种四连杆机构跷跷板
CN205815094U (zh) 一种可调式跷跷板
CN216222894U (zh) 一种具有降落保护功能的跷跷板
CN202398038U (zh) 一种健身车
CN220237736U (zh) 一种可旋转跷跷板固定式游乐设备
CN201969329U (zh) 一种跷跷板
CN200984444Y (zh) 座板可调节的跷跷板
CN216136684U (zh) 一种龙舟跷跷板
CN214763112U (zh) 户外自重式高拉训练器
CN201299932Y (zh) 一种健身器
CN21183626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跷跷板
CN215084609U (zh) 一种双人摇摆蹬腿健身装置
CN215025846U (zh) 一种拳击训练装置
CN219050289U (zh) 一种单人感统训练装置
CN214711549U (zh) 一种室外座椅
CN215307966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脚部运动装置
CN212593949U (zh) 一种四人跷跷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