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9141U -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9141U
CN216629141U CN202122282408.0U CN202122282408U CN216629141U CN 216629141 U CN216629141 U CN 216629141U CN 202122282408 U CN202122282408 U CN 202122282408U CN 216629141 U CN216629141 U CN 216629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upuncture
control mechanism
ring
locator
cli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824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婉婉
赵少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2824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9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9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91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包括固定机构、扫描环以及辅助定位机构,固定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设有推台,推台上设有横向驱动控制机构,且推台通过横向驱动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有悬挑,悬挑的上设有纵向驱动控制机构,悬挑的底端通过纵向驱动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有环形架,环形架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扫描环,环形架的底端且位于扫描环的内侧固定设有辅助定位机构。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通过设有的辅助定位机构,利用红外感应圆盘进一步精确确定需要针灸的位置,然后通过擦拭棉头进行消毒,然后通过红外聚光灯进行定点,实现了对针灸的精确下针定位,降低了准确下针针灸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背景技术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但,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准确对准人体穴位进行针灸,由于人体穴位较多,这样加大准确下针针灸的难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包括固定机构、扫描环以及辅助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液压杆,两个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设有推台,所述推台上设有横向驱动控制机构,且所述推台通过横向驱动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有悬挑,所述悬挑的上设有纵向驱动控制机构,且所述纵向驱动控制机构的结构与横向驱动控制机构结构相同,所述悬挑的底端通过纵向驱动控制机构滑动连接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扫描环,所述环形架的底端且位于扫描环的内侧固定设有辅助定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对向夹板,两个对向夹板螺纹连接有同一锁位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驱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悬挑的一端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推台的一侧开设有与悬挑配合滑动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且所述驱动电机为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红外感应圆盘、擦拭棉头以及定点环,所述红外感应圆盘与扫描环电性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圆盘的顶端设有显示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擦拭棉头的顶端设有消毒酒精瓶,且所述擦拭棉头的顶端设有微型弹簧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点环的底端设有若干个红线聚光灯,且所述若干个红线聚光灯的聚光点位置处于皮肤穴位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通过设有的辅助定位机构,利用红外感应圆盘进一步精确确定需要针灸的位置,然后通过擦拭棉头进行消毒,然后通过红外聚光灯进行定点,实现了对针灸的精确下针定位,降低了准确下针针灸的难度;
2、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通过设有的液压杆,启动液压杆可以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根据需要进行针灸的人的体型对装置高度进行调整;
3、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通过设有的横向驱动控制机构和纵向驱动控制机构,利用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然后丝杆带动悬挑或环形架移动,提高了针灸下针定位的范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4、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利用对向夹板将装置固定在针灸固定的床位边缘,便于整个装置的固定,同时在装置使用结束后,便于装置的拆卸,降低了装置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驱动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机构;101、对向夹板;102、锁位螺栓;
2、液压杆;
3、推台;301、滑槽;
4、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01、丝杆;402、驱动电机;
5、悬挑;
6、纵向驱动控制机构;
7、环形架;
8、扫描环;
9、辅助定位机构;901、红外感应圆盘;902、擦拭棉头;903、定点环;904、显示屏;905、消毒酒精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包括固定机构1、扫描环8以及辅助定位机构9,固定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液压杆2,两个液压杆2的顶端固定设有推台3,推台3上设有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且推台3通过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滑动连接有悬挑5,悬挑5的上设有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且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的结构与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结构相同,悬挑5的底端通过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滑动连接有环形架7,环形架7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扫描环8,环形架7的底端且位于扫描环8的内侧固定设有辅助定位机构9。
其中,固定机构1包括两个对向夹板101,两个对向夹板101螺纹连接有同一锁位螺栓102,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1,打开对向夹板101,然后将对向夹板101夹在床边,然后转动锁位螺栓102,将固定机构1锁紧,便于装置的安装。
其中,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包括与悬挑5的一端螺纹连接的丝杆401,推台3的一侧开设有与悬挑5配合滑动的滑槽301,通过设有的丝杆401,当丝杆401转动时,可以控制悬挑5沿滑槽301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了针灸定位的范围。
其中,丝杆401的一端固定设有驱动电机402,且驱动电机402为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通过设有的驱动电机402,启动驱动电机402,可以控制丝杆401顺向和逆向转动,从而实现悬挑5与底部的辅助定位机构9的移动。
其中,辅助定位机构9包括红外感应圆盘901、擦拭棉头902以及定点环903,红外感应圆盘901与扫描环8电性连接,且红外感应圆盘901的顶端设有显示屏904,通过设有的红外感应圆盘901,扫描环8对人体穴位进行扫描,然后当红外感应圆盘901经过需要下针的穴位时,红外感应圆盘901与扫描环8的数据匹配,显示屏904进行对应显示,从而实现准确的穴位定位。
其中,擦拭棉头902的顶端设有消毒酒精瓶905,且擦拭棉头902的顶端设有微型弹簧杆,通过设有的消毒酒精瓶905,在红外感应圆盘901定位好下针穴位时,擦拭棉头902经过需要下针穴位,微型弹簧杆推动擦拭棉头902与皮肤接触,从而将消毒酒精瓶905中的消毒酒精擦拭在皮肤表面,提高了针灸时的消毒卫生。
其中,定点环903的底端设有若干个红线聚光灯,且若干个红线聚光灯的聚光点位置处于皮肤穴位处,通过设有的定点环903,利用红线聚光灯将红点聚集在需要下针的穴位处,然后将治疗针通过定点环903进行针灸,提高了针灸的便利性。
工作原理:该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区别于现有的技术,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让使用者简单明了的理解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打开对向夹板101,然后将对向夹板101夹在床边,然后转动锁位螺栓102,将固定机构1锁紧在针灸下针的床边,然后使用扫描环8进行整体扫描,先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进行调节,使用具体过程如下:启动驱动电机402,可以控制丝杆401顺向和逆向转动,从而实现悬挑5与底部的辅助定位机构9的移动,然后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采用上述相同的方法对环形架7的位置进行调节,这样即可完场扫描,然后使用辅助定位机构9进行定位针灸,具体方法如下:当红外感应圆盘901经过需要下针的穴位时,红外感应圆盘901与扫描环8的数据匹配,显示屏904进行对应显示,从而实现准确的穴位定位,在红外感应圆盘901定位好下针穴位时,擦拭棉头902经过需要下针穴位,微型弹簧杆推动擦拭棉头902与皮肤接触,从而将消毒酒精瓶905中的消毒酒精擦拭在皮肤表面,然后红线聚光灯906将红点聚集在需要下针的穴位处,然后将治疗针通过定点环903进行针灸,这样即可完成整个针灸定位的功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包括固定机构(1)、扫描环(8)以及辅助定位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液压杆(2),两个所述液压杆(2)的顶端固定设有推台(3),所述推台(3)上设有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且所述推台(3)通过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滑动连接有悬挑(5),所述悬挑(5)的上设有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且所述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的结构与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结构相同,所述悬挑(5)的底端通过纵向驱动控制机构(6)滑动连接有环形架(7),所述环形架(7)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扫描环(8),所述环形架(7)的底端且位于扫描环(8)的内侧固定设有辅助定位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两个对向夹板(101),两个对向夹板(101)螺纹连接有同一锁位螺栓(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控制机构(4)包括与悬挑(5)的一端螺纹连接的丝杆(401),所述推台(3)的一侧开设有与悬挑(5)配合滑动的滑槽(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01)的一端固定设有驱动电机(402),且所述驱动电机(402)为可双向转动的步进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机构(9)包括红外感应圆盘(901)、擦拭棉头(902)以及定点环(903),所述红外感应圆盘(901)与扫描环(8)电性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圆盘(901)的顶端设有显示屏(9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棉头(902)的顶端设有消毒酒精瓶(905),且所述擦拭棉头(902)的顶端设有微型弹簧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环(903)的底端设有若干个红线聚光灯,且所述若干个红线聚光灯的聚光点位置处于皮肤穴位处。
CN202122282408.0U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Active CN216629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408.0U CN216629141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82408.0U CN216629141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9141U true CN21662914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82408.0U Active CN216629141U (zh) 2021-09-18 2021-09-18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91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20856U (zh) 一种用于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俯卧位的床
WO2011063715A1 (zh) 骨科机器人导航装置及定位系统
CN211382675U (zh) 一种自动艾灸装置
CN210186032U (zh) 一种中医针灸定位辅助装置
CN216629141U (zh) 一种临床穴位针灸定位器
CN111035436A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治疗装置
CN109414366B (zh) 分娩辅助模块和分娩用家具
CN113952004A (zh) 一种多角度调节的脊柱外科穿刺定位装置
CN213159015U (zh) 一种可平躺移动的红外治疗仪
CN211797690U (zh) 一种中医穴位针灸辅助装置
CN114848106A (zh) 一种精确引导的肿瘤手术穿刺定位装置
CN210811953U (zh) 一种眼科临床用滴药装置
CN211160133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碾药装置
CN111839538A (zh) 一种智能采血机器人
CN113456013A (zh) 瞳孔自动监测仪
CN216168808U (zh) 一种中医扫描定位用穴位针灸装置
CN216455954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按摩器
LU504870B1 (en) Physiotherapy device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N219070197U (zh) 一种用于支撑椎间孔镜的操作架
CN219480887U (zh) 一种用于针灸诊疗用穴位定位装置
CN215350645U (zh) 一种控温艾灸装置
CN214511754U (zh) 一种眼睑肌肉加减缝合的手术装置
CN220320790U (zh) 一种红灯治疗仪用固定装置
CN216652876U (zh) 一种儿科针灸推拿治疗装置
CN215385494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多用皮肤科护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