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911U -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8911U
CN216628911U CN202122839177.9U CN202122839177U CN216628911U CN 216628911 U CN216628911 U CN 216628911U CN 202122839177 U CN202122839177 U CN 202122839177U CN 216628911 U CN216628911 U CN 216628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leeve body
wound
human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91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中元
宋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8391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8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8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8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其上端安装有连接绳,且所述连接绳安装在弹力绳上,并且所述弹力绳安装在所述防护套本体上,同时所述弹力绳与所述防护套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绳相互连接;还包括:观察层,中间设置为透明PVC材质,且所述观察层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魔术贴,关于所述防护套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该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通过连接层对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进行连接,能有效的避免蒸汽滴落在伤口处,通过推动弹簧对承接杆进行推动,此时便能使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更加紧密的贴合,实现对患者手部以及防护套本体之间进行减震。

Description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表面创伤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以及医疗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会造成人体表面创伤,在这过程中,需要涂抹药物加快伤口的愈合,此时便需要对伤口处进行防护,避免其发生感染的情况,特别在手部发生创伤时,因经常需要对手部进行使用,从而更容易发生感染。
公开号为:CN210043234U的一种可视型圆桶式安全防护套,通过设置的透视面板,透视面板为凸起状,从而实现了通过透视面板对手背部的淤点处进行观察,避免了需要脱掉手套才能进行观察,与此同时配合支撑橡胶柱的支撑以及透视面板的凸起,避免了透视面板与手背进行接触摩擦造成二次损伤,通过设置的吸湿透气棉、透气孔、防水透气膜和防菌层,实现了通过透气孔进行透气,防水透气膜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避免细菌灰尘进入,同时吸湿透气棉对手掌进行快速吸湿排汗,防菌层达到好的防菌效果,方便了可视型圆桶式安全防护套达到便于观察创伤处,透气防菌效果好的目的。
但在对上述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述装置需要对患者的整个手部进行套住,从而影响患者对手指关节的使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且在上述装置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装置易与伤口贴合,从而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创伤用防护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需要对患者的整个手部进行套住,装置易与伤口贴合增加伤口感染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其上端安装有连接绳,且所述连接绳安装在弹力绳上,并且所述弹力绳安装在所述防护套本体上,同时所述弹力绳与所述防护套本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绳相互连接;
还包括:
观察层,中间设置为透明PVC材质,且所述观察层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并且所述观察层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
魔术贴,关于所述防护套本体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所述魔术贴的下端与所述观察层的上端构成粘接连接;
隔离层,上端与所述防护套本体的内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隔离层设置为“回”字形结构,并且所述隔离层上开设有贯穿凹槽;
手指凹槽,开设在所述防护套本体的上端;
固定套筒,安装在所述防护套本体的上端,且所述防护套本体共设置有3个,并且所述固定套筒内部开设有凹槽,同时所述固定套筒内部设置为光滑。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层,且所述连接层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所述连接层设置为无纺布材质,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连接层对吸水层进行安装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层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吸水层设置为海绵材质,且所述吸水层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所述吸水层外表面设置为雾面,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吸水层对手部产生的蒸汽进行吸附,避免其滴落在伤口处。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推动弹簧,且所述推动弹簧安装在承接杆的下端,并且所述承接杆与所述固定套筒构成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推动弹簧对承接杆进行推动。
优选的,所述承接杆上对称设置有移动滑块,且所述移动滑块外表面设置为光滑,并且所述移动滑块通过所述固定套筒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固定套筒构成滑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移动滑块对承接杆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优选的,所述承接杆上端安装有第一贴合板,且所述承接杆上端安装有第二贴合板,并且所述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均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与患者的手部更加紧密的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还设置有连接层与吸水层,通过连接层对隔离层与吸水层之间进行连接,且通过设置为海绵材质的吸水层可实现对手部所产生的蒸汽进行吸附,从而能有效的避免蒸汽滴落在伤口处,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2)该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还设置有承接杆、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通过推动弹簧对承接杆进行推动,此时便对承接杆上设置的第一贴合板与第二贴合板进行推动,此时便能使第一贴合板和第二贴合板对患者的手部进行更加紧密的贴合,实现对患者手部以及防护套本体之间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套本体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套本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魔术贴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套筒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套本体;2、连接绳;3、弹力绳;4、观察层;5、魔术贴;6、隔离层;7、连接层;8、吸水层;9、手指凹槽;10、固定套筒;11、推动弹簧;12、承接杆;13、移动滑块;14、第一贴合板;15、第二贴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1,其上端安装有连接绳2,且连接绳2安装在弹力绳3上,并且弹力绳3安装在防护套本体1上,同时弹力绳3与防护套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绳2相互连接;
还包括:
观察层4,中间设置为透明PVC材质,且观察层4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并且观察层4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
魔术贴5,关于防护套本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魔术贴5的下端与观察层4的上端构成粘接连接;
隔离层6,上端与防护套本体1的内表面相互连接,且隔离层6设置为“回”字形结构,并且隔离层6上开设有贯穿凹槽;
手指凹槽9,开设在防护套本体1的上端;
固定套筒10,安装在防护套本体1的上端,且防护套本体1共设置有3个,并且固定套筒10内部开设有凹槽,同时固定套筒10内部设置为光滑;
本例中隔离层6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层7,且连接层7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连接层7设置为无纺布材质;连接层7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吸水层8设置为海绵材质,且吸水层8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吸水层8外表面设置为雾面;
因为防护套本体1的内部安装有隔离层6,且隔离层6下端安装有连接层7,并且所述连接层7的下端安装有吸水层8,且隔离层6、连接层7与吸水层8之间均开始有贯穿凹槽,此时通过观察层4可实现对伤口处的情况进行观察,且通过吸水层8可实现对患者手部产生的蒸汽进行吸附,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蒸汽滴落在患者伤口处,从而造成患者伤口的感染,通过对魔术贴5进行拉动,从而可将观察层4取下进行更换以及清洗,此时便能保证观察层4的透光性,即保证对伤口的观察效果;
固定套筒10的内部安装有推动弹簧11,且推动弹簧11安装在承接杆12的下端,并且承接杆12与固定套筒10构成滑动连接;承接杆12上对称设置有移动滑块13,且移动滑块13外表面设置为光滑,并且移动滑块13通过固定套筒10上开设的凹槽与固定套筒10构成滑动连接;承接杆12上端安装有第一贴合板14,且承接杆12上端安装有第二贴合板15,并且第一贴合板14与第二贴合板15均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
当将防护套本体1套在患者手背出,与此同时吸水层8与患者的手背相互贴合,此时第一贴合板14和第二贴合板15便与患者的手部相互贴合,此时第一贴合板14和第二贴合板15便开始对承接杆12进行推动,此时承接杆12便在移动滑块13的作用下开始滑动,推动弹簧11开始被压缩形变,而后随着推动弹簧11的恢复形变,推动弹簧11便开始对承接杆12进行推动,从而实现对第一贴合板14和第二贴合板15进行推动,直至第一贴合板14和第二贴合板15与患者的手部紧密贴合,避免防护套本体1出现掉落的情况。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本装置进行使用时,将防护套本体1套在患者的手部,且使大拇指穿过手指凹槽9,实现对防护套本体1进行佩戴,且通过观察层4可实现对患者伤口处进行观察,且通过对魔术贴5进行拉动,从而便于对观察层4进行拆卸,而后便可直接对患者伤口处进行上药,更加方便快捷,且通过防护套本体1、隔离层6、连接层7和吸水层8上开设的凹槽,能有效的避免装置与伤口贴合,实现对伤口进行无接触防护,这就是该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套本体(1),其上端安装有连接绳(2),且所述连接绳(2)安装在弹力绳(3)上,并且所述弹力绳(3)安装在所述防护套本体(1)上,同时所述弹力绳(3)与所述防护套本体(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绳(2)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观察层(4),中间设置为透明PVC材质,且所述观察层(4)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并且所述观察层(4)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
魔术贴(5),关于所述防护套本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所述魔术贴(5)的下端与所述观察层(4)的上端构成粘接连接;
隔离层(6),上端与所述防护套本体(1)的内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隔离层(6)设置为“回”字形结构,并且所述隔离层(6)上开设有贯穿凹槽;
手指凹槽(9),开设在所述防护套本体(1)的上端;
固定套筒(10),安装在所述防护套本体(1)的上端,且所述防护套本体(1)共设置有3个,并且所述固定套筒(10)内部开设有凹槽,同时所述固定套筒(10)内部设置为光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6)的下端安装有连接层(7),且所述连接层(7)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所述连接层(7)设置为无纺布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7)的下端设置有弧形的吸水层(8)设置为海绵材质,且所述吸水层(8)上开设有贯穿凹槽,并且所述吸水层(8)外表面设置为雾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10)的内部安装有推动弹簧(11),且所述推动弹簧(11)安装在承接杆(12)的下端,并且所述承接杆(12)与所述固定套筒(10)构成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12)上对称设置有移动滑块(13),且所述移动滑块(13)外表面设置为光滑,并且所述移动滑块(13)通过所述固定套筒(10)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固定套筒(10)构成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杆(12)上端安装有第一贴合板(14),且所述承接杆(12)上端安装有第二贴合板(15),并且所述第一贴合板(14)与第二贴合板(15)均设置为弧形板状结构。
CN202122839177.9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Active CN216628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177.9U CN21662891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9177.9U CN21662891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8911U true CN21662891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9177.9U Active CN216628911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89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35351A1 (zh) 吸液性创面可观察的伤口敷料
CN211326167U (zh) 一种纸尿裤
CN216628911U (zh) 一种无接触防菌感染的人体表面创伤用防护装置
CN202458909U (zh) 一种创伤伤口保护罩
CN106975123A (zh) 一种静脉输液保护装置
CN202446348U (zh) 一种新型烧伤伤口保护罩
CN103519432A (zh) 口罩
CN211675825U (zh) 一种picc置管防水装置
CN210432882U (zh) 一种护创创口罩
CN205814546U (zh) 一种膝关节伤口敷料用护膝
CN205054599U (zh) 一种新生儿洗澡用一次性护脐贴
CN210581122U (zh) 一种防感染手术衣
CN211485246U (zh) 一种医用吸收垫
CN205181609U (zh) 一种可粘贴的超吸水敷料
CN216603265U (zh) 一种无菌活性碳纤维医用复合布
CN203676216U (zh) 一种防护手套
CN213785639U (zh) 一种能够快速吸汗的医疗手术专用帽
CN215535638U (zh) 一种男性包皮环切术后专用的护理套
CN212325529U (zh) 一种具有增强听诊效果的隔离防护服
CN213190541U (zh) 一种医疗眼科用眼罩
CN212260551U (zh) 一种医用病毒防护用耳戴式口罩
CN216168257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抗感染型医用水凝胶敷料
CN211705516U (zh) 一种新型儿科输液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14483362U (zh) 一种医用防菌口罩
CN210445796U (zh) 一种无菌敷料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