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8298U -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8298U
CN216628298U CN202122794415.9U CN202122794415U CN216628298U CN 216628298 U CN216628298 U CN 216628298U CN 202122794415 U CN202122794415 U CN 202122794415U CN 216628298 U CN216628298 U CN 216628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liquid
receiving cup
trigger
food proces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44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李怀玉
么祎凡
孙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44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8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8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置于主机的杯体组件和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排液嘴和用于与排液嘴对接的接液杯,主机底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设有用于放置接液杯的凹槽,凹槽设有能够使接液杯具有唯一放置位的限位结构。通过在凹槽内增设限位结构,能够使接液杯具有唯一放置位,即接液杯在凹槽内不仅不能发生滑移,还不能发生转动,使得接液杯放置到位状态下感应组件能够精确对位识别,避免杯未放置到位而识别或者杯放置到位而未识别的情况,且工作状态下,避免接液杯因振动而发生移位或转位,进而使排液嘴与接液杯稳定对接,感应组件也稳定识别,确保排液嘴稳定出液。

Description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食品加工机作为一种粉碎效率高的厨房用具深受用户喜爱。
现有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杯体组件和排液组件,排液组件的接液杯可以放置在主机上,排液嘴可受转阀组件驱动以与接液杯对接,当接液杯置于设定的放置位置时,接液杯和主机之间的感应组件相识别,以使食品加工机进行自动排浆动作。
在整机工作时主机内的电机会产生振动,振动会传递到接液杯,导致接液杯相对于原放置位置发生滑移或偏转,当接液杯发生位置变化时,设置接液杯与主机之间的感应组件可能会发生错位,从而导致感应组件无法被触发,食品加工机无法实现排液动作;或者,感应组件能被触发,而接液杯偏离放置位置导致排液嘴与接液杯处在不对接的位置,导致浆液或废水无法被盛接;还有可能使接液杯与其他结构接触后产生剧烈共振。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进一步增强了接液杯在主机放置位置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置于主机的杯体组件和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排液嘴和用于与排液嘴对接的接液杯,主机底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设有用于放置接液杯的凹槽,凹槽设有能够使接液杯具有唯一放置位的限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通过支撑座上设置的凹槽来限制接液杯在主机的放置位置,接液杯底部嵌在凹槽内以形成限位关系,使得接液杯不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而滑脱于凹槽,不仅能够使排液嘴和接液杯保持对接关系,避免了浆液或废水的洒漏,还能够使接液杯与其他结构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相接触后产生剧烈共振;为进一步增强接液杯的稳定性,凹槽内增设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能够使接液杯具有唯一放置位,即接液杯在凹槽内不仅不能发生滑移,还对接液杯具有周向限位作用,使其不能发生转动,若接液杯与支撑座有对应设置的感应组件时,能够使接液杯放置到位状态下感应组件精确对位识别,避免杯未放置到位而识别或者杯放置到位而未识别的情况发生,且工作状态下,避免接液杯因振动而发生移位或转位,进而使排液嘴与接液杯稳定对接,感应组件也稳定识别,确保排液嘴稳定出液。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液杯设有触发件,支撑座设有感应件,接液杯置于放置位时,触发件与感应件对位识别以允许排液嘴导通。
在接液杯和支撑座分别设置能够相识别的触发件和感应件,当接液杯置于放置位时,触发件与感应件对位识别,以允许杯体组件内腔与排液嘴导通,进而实现了食品加工机的自动排液功能;在凹槽的限位结构的限制下,接液杯不会受振动传导影响而发生移位和转位,使触发件和感应件始终保持对位触发状态,进而使排液嘴能够稳定的供浆或排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和接浆杯,余水盒和接浆杯的两者之一作为接液杯置于放置位。
余水盒用于实现整机的自动排废功能,接浆杯用于整机实现的自动排浆功能;将余水盒和接浆杯择一地作为接液杯置于放置位,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在工作过程中排液嘴稳定供液并将液体排至在唯一放置位的接液杯内盛装,整个排液动作稳定触发运行,另一个杯体可安装在主机的其他位置,通过排液嘴角度的转动来实现排液嘴与余水盒和接浆杯的分别对接,进而实现食品加工机排浆和排废功能的转换。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和接浆杯,余水盒和接浆杯均能够作为接液杯交替地置于放置位。
余水盒和接浆杯可交替地置于放置位,以分别对应食品加工机的排废功能与排浆功能,支撑座上仅需设置一个限制杯体放置位置的槽,进而缩小了主机的占积;并且,排液嘴不必然地被构造为转动结构,用户可手动切换排液嘴下方的杯体以实现排液嘴与不同杯体的对接,进而简化了主机内转阀组件的结构要求。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余水盒和接浆杯分别设有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支撑座对应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分别设有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
余水盒和接浆杯在支撑座的不同位置设置感应件,以使驱动排废的感应组件和驱动排浆的感应组件相互独立,在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下,置于放置位的余水盒能够使第一触发件和第一感应件稳定触发,转阀组件可转动导通排液嘴,以使排液嘴稳定排废水,而第二感应件无法被触发;同理,将接浆杯替换到放置位时,第二触发件和第二感应件稳定触发,转阀组件可转动导通排液嘴,以使排液嘴稳定排浆液。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液杯底部设有用于安置触发件的安装腔。
在接液杯底部设置用于安置触发件的安装腔,以使触发件的定位更加精确,安装腔的位置应设置在与支撑座内的感应件径向或轴向对位的位置,以使触发件与感应件的触发更加灵敏。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液杯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杯体底部的杯体支架,杯体支架与限位结构限位配合,安装腔形成于杯体支架,或者形成于杯体和杯体支架之间。
通过杯体底部的杯体支架与限位结构配合,以使接液杯无法在凹槽内发生转动,从加工角度来看,杯体采用玻璃件,杯体支架采用塑胶件,因此将对应限位结构的适配结构设置在塑胶件上进行加工,能够减小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从接液杯内触发件的装配角度来看,可将安装触发件的安装腔设置于杯体支架,以缩短与支撑座内感应件的感应识别距离,使感应更灵敏,或利用杯体支架和杯体之间的空间,将安装腔设置在接浆杯内部结构中,增强触发件安装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杯体支架的外壳限制液体渗入,进而提高触发件的防水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接液杯还设有能够将触发件嵌封于安装腔的密封部。
密封部一方面能够提高触发件在安装腔内的固定效果,防止触发件的窜位而导致其与支撑座内感应件无法在放置位正常对位,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触发件与液体接触,提高防水密封性。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触发件设置于接液杯侧壁,感应件对应设置于凹槽侧壁,以形成触发件与感应件的侧向识别。
由于限位结构对接液杯在放置位具有周向限定作用,防止接液杯的角度偏转,借此将触发件和感应件的识别构造为侧向识别,触发件在周向限位的效果下与凹槽侧壁的对位效果更好,能够使其与感应件在径向上精确对位,避免接液杯振动而使触发件与感应件错位的情况发生。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限位结构为能够使接液杯周向锁止于放置位的横向扁位结构;
或者,限位结构能够将凹槽的截面形状构造为多边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横向扁位结构,将接液杯周向锁止于放置位,使接液杯不会因振动而发生移位或转位,增强了接液杯放置的稳定性;同样地,也可将凹槽截面的形状构造为多边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放置在凹槽内的接液杯也能够被锁止于周向。
在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凹槽深度H,满足3≤H≤15mm。
将凹槽深度H限定在3~15mm,使凹槽具有一定深度,进而提升接液杯在凹槽内放置的稳定性,同时凹槽侧壁具有一定高度,利于将感应件设置在凹槽侧壁以构造感应件与触发件的侧向触发。当H<3mm时,凹槽深度过前,对接液杯的限位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
1-主机,11-支撑座,111-凹槽,112-限位结构,113-感应件,12-容纳腔,13-转阀组件;
2-杯体组件;
3-排液嘴;
4-接液杯,41-触发件;
5-余水盒;
6-接浆杯,61-安装腔,62-杯体,63-杯体支架,64-卡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渡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采用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1、设置于主机1的杯体组件2和排液组件,排液组件包括排液嘴3和接液杯4,其中,排液嘴3能够连通杯体组件2的内腔,还能够与接液杯4对接,在食品加工机的自动排液状态下,杯体组件2内腔的液体会通过排液嘴3排通到接液杯4内。
在主机1底部的支撑座11上设置凹槽111,用以限制接液杯4在主机1的放置位置,接液杯4底部嵌在凹槽111内以形成限位关系,接液杯4在凹槽111形成的放置位上不能够发生径向移动,进而使得接液杯4不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而滑脱于凹槽111,不仅能够使排液嘴3和接液杯4保持对接关系,避免了浆液或废水的洒漏,还能够使接液杯4与其他结构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碰撞或相接触后产生剧烈共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接液杯4设有触发件41,支撑座11设有感应件113,接液杯4置于放置位时,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对位识别以允许排液嘴3导通。
主机1内还设有转阀组件13,包括阀芯和阀体,通过阀芯在阀体内的转动,使转阀组件13具有使杯体组件2内腔和排液嘴3导通和截止的两种状态。当接液杯4置于放置位时,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对位识别,主机1内转阀组件13的阀芯能够发生转动以使杯体组件2内腔与排液嘴3导通,内腔内的液体将由排液嘴3排通至下方的接液杯4内,进而实现食品加工机自动排液的功能。
然而,前述的凹槽111仅限制了接液杯4在放置位无法发生径向滑动,但一些振动可能会使接液杯4依旧处在放置位,但接液杯4的角度却发生了偏转,这就导致接液杯4虽置于与排液嘴3对接的放置位,但触发件41和感应件113却没有对位,从而导致食品加工机无法正常使用自动排浆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凹槽111内增设限位结构112,限位结构112能够使接液杯4具有唯一放置位,即接液杯4在凹槽111内不仅不能发生滑移,还对接液杯4具有周向限位作用,使其不能发生转动,进而避免主机1振动而使接液杯4发生角度偏转的情况发生,接液杯4置于放置位时,触发件41和感应件113能够始终保持对位触发状态,食品加工机能够在用户指令下实现其自动排液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对于“接液杯4”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以下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方式一: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5和接浆杯6,余水盒5和接浆杯6的两者之一作为接液杯4置于放置位。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接浆杯6作为接液杯4置于放置位,而余水盒5安装在主机1内侧凹设的容纳腔12内。其中,余水盒5设有第一触发件,容纳腔内对应设有第一感应件,仅当余水盒5装入容纳腔内时,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对位识别;接浆杯6设有第二触发件,支撑座11对应设有第二感应件,仅当接浆杯6放入凹槽111时,第二触发件与第二感应件对位识别,在限位结构112的限位作用下,接浆杯6的角度不发生偏转,进而确保第二触发件和第二感应件保持对位识别状态,食品加工机能够在用户指令下控制阀芯转动,并驱动排液嘴3转动以切换排液嘴3与余水盒5或接浆杯6中的一个对接,以实现食品加工机的自动排废或自动排浆功能。
实施方式二: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5和接浆杯6,余水盒5和接浆杯6均能够作为接液杯4交替地置于放置位。
本实施方式下,余水盒5和接浆杯6的形状均适配于凹槽111的形状,能够交替地放置在凹槽111内。当排液嘴3不转动或者转动角度限定为小角度的情况下,排液嘴3不方便自动切换角度来对接不同的杯体,此时用户可手动地将余水盒5或接浆杯6替换到凹槽111内。
其中,余水盒5和接浆杯6分别设有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支撑座11在不同的位置对应设有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当余水盒5置于放置位时,第一触发件和第一感应件对位触发,转阀组件13可转动地将排液嘴3与杯体组件2内腔导通,以使排液嘴3稳定排废水,而第二感应件无法被触发;同理,将接浆杯6替换到放置位时,第二触发件和第二感应件稳定触发,转阀组件13可转动导通排液嘴3,以使排液嘴3稳定排浆液,此时第一感应件无法被触发。
实施方式三:余水盒5和接浆杯6能够同时地置于放置位,使凹槽111能够同时限制两个杯体在放置位的滑动或转动,余水盒5和接浆杯6分别设置触发件,并在支撑座11的不同位置分别设置感应件;当两杯同时置于凹槽111内时,对应的感应件和触发件能够分别被触发,以允许排液嘴3导通,排液嘴3可以转动较小的角度来切换对接不同杯体,进而实现食品加工机的排浆或排废功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接液杯4底部设有用于安置触发件的安装腔61。
在接液杯4底部设置用于安置触发件的安装腔61,以使触发件的定位更加精确,安装腔61的位置应设置在与支撑座11内的感应件113径向或轴向对位的位置,以使触发件与感应件113的触发更加灵敏。
本实用新型对于“触发件41”的安装位置不做具体限制,可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下,如图4所示,接液杯4为一体件,其底部有适配于凹槽111的卡位结构64,在卡位结构64底部设有向内凹的槽以作为安装腔61,触发件41安装在该安装腔61内。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下,如图5所示,接液杯4包括杯体62和设置于杯体62底部的杯体支架63,杯体支架63上部承托杯体62,杯体支架63底部设有适配于凹槽111的卡位结构64、以及用于安装触发件41的安装腔61。
杯体62优选地采用玻璃件以提供可视化效果,杯体支架63优选地采用塑胶件,触发件41安装在杯体支架63内,进而充分利用了塑胶件加工成本低且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触发件41既可以设置在杯体支架63底壁,还可以设置在杯体支架63和杯体62底部之间,从而避免触发件41脱落的风险。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下,接液杯4包括杯体62和设置于所述杯体62底部的杯体支架63,杯体支架63上部承托杯体62,杯体支架63底部设有适配于凹槽111的卡位结构64,其中,利用杯体支架63与杯体62之间的空间形成了用于安装触发件41的安装腔61。
触发件41受杯体62和杯体支架63的夹持,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安装腔61内,同时还能通过杯体支架63的外壳,对外部的液体具有一定的阻隔效果,提高了触发件41的防水性。
作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共同优选实施示例,杯体支架63还设有凸筋,凸筋由杯体支架63的下边缘凸设,能够与支撑座11上对应设置限位槽插接,进一步限定了接液杯4的放置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接液杯4还设有能够将触发件41嵌封于安装腔61的密封部。
由于余水盒5以及接浆杯6的杯体支架63实际采用塑胶件,加工时可将密封件与触发件41一同注塑在结构内部,增强其结构稳定性。触发件41通过密封件嵌封于安装腔61内,一方面能够提高触发件41在安装腔61内的固定效果,防止触发件41的窜位而导致其与支撑座11内感应件113无法在放置位正常对位,另一方面,能够增强触发件41与液体接触,提高防水密封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更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触发件41设置于接液杯4侧壁,感应件113对应设置于凹槽111侧壁,以形成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的侧向识别。
区别于图4和图5中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竖向识别的方式,本实施方式参考图6,将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构造为侧向识别。由于限位结构112对接液杯4在放置位具有周向限定作用,防止接液杯4的角度偏转,借此将触发件41和感应件113的识别构造为侧向识别,触发件41在周向限位的效果下与凹槽111侧壁的对位效果更好,能够使其与感应件113在径向上精确对位,避免接液杯4振动而使触发件41与感应件113错位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于“限位结构112”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如图2所示,限位结构112为能够使接液杯4周向锁止于放置位的横向扁位结构,接液杯4底部设置了与横向扁位结构形状适配的卡位结构,通过横向扁位结构,将接液杯4周向锁止于放置位,使接液杯4不会因振动而发生移位或转位,增强了接液杯4放置的稳定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限位结构112能够将凹槽111的截面形状构造为多边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同样使放置在凹槽111内的接液杯4能够被锁止于周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凹槽111深度H,满足3≤H≤15mm。
将凹槽111深度H限定在3~15mm,使凹槽111具有一定深度,进而提升接液杯4在凹槽111内放置的稳定性,同时凹槽111侧壁具有一定高度,利于将感应件113设置在凹槽111侧壁以构造感应件113与触发件41的侧向触发。当H<3mm时,凹槽111深度过前,对接液杯4的限位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应当指出,任意一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结合,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置于所述主机的杯体组件和排液组件,所述排液组件包括排液嘴和用于与所述排液嘴对接的接液杯,所述主机底部设有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接液杯的凹槽,所述凹槽设有能够使所述接液杯具有唯一放置位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杯设有触发件,所述支撑座设有感应件,所述接液杯置于所述放置位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感应件对位识别以允许所述排液嘴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和接浆杯,所述余水盒和所述接浆杯的两者之一作为所述接液杯置于所述放置位;
或者,所述排液组件包括余水盒和接浆杯,所述余水盒和所述接浆杯均能够作为所述接液杯交替地置于所述放置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余水盒和所述接浆杯分别设有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所述支撑座对应所述第一触发件和所述第二触发件分别设有第一感应件和第二感应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杯底部设有用于安置所述触发件的安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杯包括杯体和设置于所述杯体底部的杯体支架,所述杯体支架与所述限位结构限位配合,所述安装腔形成于所述杯体支架,或者形成于所述杯体和所述杯体支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液杯还设有能够将所述触发件嵌封于所述安装腔的密封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设置于所述接液杯侧壁,所述感应件对应设置于所述凹槽侧壁,以形成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感应件的侧向识别。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能够使所述接液杯周向锁止于所述放置位的横向扁位结构;
或者,所述限位结构能够将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构造为多边形、椭圆形、半圆形、半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H,满足3≤H≤15mm。
CN202122794415.9U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Active CN216628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4415.9U CN21662829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4415.9U CN21662829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8298U true CN216628298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4415.9U Active CN216628298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8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28298U (zh)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EP2793660B1 (en) Liquid heating vessel and control
CN107802185B (zh) 蒸汽阀、壶盖及液体加热容器
CN212213549U (zh) 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机
CN216628299U (zh)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3605860U (zh) 一种茶具
CN210541052U (zh) 一种工作稳定的食品加工机
CN213129161U (zh) 下料装置和配料机
CN214017322U (zh) 分液器的液箱安装结构
CN210288593U (zh) 一种下水盖及具有该下水盖的水槽
JP3603881B2 (ja) 電気湯沸かし器
CN220384936U (zh) 一种料理杯
CN216628302U (zh)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7137715U (zh) 一种优化排液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6628242U (zh) 容器体组件和液体加热容器
CN219331329U (zh) 盖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6416930U (zh) 一种优化降噪结构的食品加工机
CN213850000U (zh) 电饭煲
CN110269571A (zh) 一种门体组件及洗碗机
CN211270296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210611889U (zh) 上盖组件及电饭煲
CN219166218U (zh) 一种多功能搅拌杯
CN218009241U (zh) 不锈钢玻璃杯
CN219089168U (zh) 一种拖把桶
CN215077653U (zh) 电水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