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7761U - 折叠吊床 - Google Patents

折叠吊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7761U
CN216627761U CN202220223727.6U CN202220223727U CN216627761U CN 216627761 U CN216627761 U CN 216627761U CN 202220223727 U CN202220223727 U CN 202220223727U CN 216627761 U CN216627761 U CN 216627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ock
splicing
folding
mattress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237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ruik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ruiko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ruiko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ruiko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237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7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7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7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吊床,包括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两侧支撑、一中间连杆和两吊床连接组,所述侧支撑包括一支撑连接件、两顶部拼接杆和两底部拼接杆,两所述顶部拼接杆和两所述底部拼接杆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侧面,以形成X型所述侧支撑,两所述支撑连接件之间连接所述中间连杆,以使两所述侧支撑相对设置;床垫,所述床垫位于所述中间连杆的上方,并且所述床垫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吊床连接组可拆卸地连接于位于不同所述侧支撑,且同侧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之间,不仅提升所述折叠支架展开后结构的稳定性,还增加了加适用性和使用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折叠吊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新颖,提升展开后结构稳定性以及适用性的折叠吊床。
背景技术
吊床作为户外活动中轻便且便于携带的卧具,通过在一定距离的两支撑点之间进行紧密延展拉伸,使吊床平稳悬挂在两支撑点之间,即可躺卧在吊床上休息。当吊床在户外使用时,一般是利用树干作为悬挂吊床的支撑点,可见传统吊床需要悬挂于树杆上才能使用,使所述吊床的使用受到限制,降低了适用性。另外所述吊床展开使用后的稳定性,其直接影响了吊床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提升展开后结构稳定性、使用效率以及适用性的折叠吊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吊床,包括:
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包括两侧支撑、一中间连杆和两吊床连接组,所述侧支撑包括一支撑连接件、两顶部拼接杆和两底部拼接杆,两所述顶部拼接杆和两所述底部拼接杆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连接件的侧面,以形成X型所述侧支撑,两所述支撑连接件之间连接所述中间连杆,以使两所述侧支撑相对设置;
床垫,所述床垫位于所述中间连杆的上方,并且所述床垫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吊床连接组可拆卸地连接于位于不同所述侧支撑,且同侧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吊床连接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和活动体,所述活动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床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两个夹持部,两所述夹持部扣接,以使所述床垫夹持于两所述夹持部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两所述夹持部之间设置有至少一连接柱,所述床垫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柱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遮挡布面和遮挡拼接杆,所述遮挡布面通过所述遮挡拼接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吊床连接组上,并且所述遮挡布面位于所述床垫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连接同一所述吊床连接组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呈U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床垫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填充物。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部拼接杆、所述底部拼接杆、所述遮挡拼接杆分别由若干个拼接杆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相邻的两所述拼接杆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和所述支撑连接件的插孔之间,以及底部拼接杆和所述支撑连接件的插孔之间均连接有皮筋。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侧支撑还包括两支撑脚,每一所述底部拼接杆的底部均插接有一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床垫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折叠支架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树杆提供支撑点来说,使所述折叠吊床的使用不再受到限制,增加适用性和使用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并且所述床垫能够相对所述折叠支架被取下,能够独立进行折叠收纳,并且所述折叠支架也能够折叠,进一步缩小折叠后所占空间,便于搬运输送。另外所述折叠支架具有两个X型所述侧支撑,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支撑之间的中间连杆,提升所述折叠支架展开后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安全可靠。通过增设遮挡布面和所述支撑脚,进一步增加使用功能。而且所述顶部拼接杆、所述底部拼接杆、所述遮挡拼接杆分别由若干个拼接杆拼接而成,进一步实现灵活应用的优势。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吊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折叠吊床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床连接组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吊床连接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中:100折叠支架、110侧支撑、111支撑连接件、1111圆盘、1112插管、1113插孔、1114加强筋、1115固定孔、112顶部拼接杆、113底部拼接杆、114支撑脚、120中间连杆、130吊床连接组、131第一连接体、1311第一插接部、1312第二插接部、1313第一环部、132第二连接体、1321夹持部、1322连接柱、1323第二环部、133活动体、200床垫、210填充物、300遮挡布面、400遮挡拼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折叠吊床,包括:
一折叠支架100,所述折叠支架100包括两侧支撑110、一中间连杆120和两吊床连接组130,所述侧支撑110包括一支撑连接件111、两顶部拼接杆112和两底部拼接杆113,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两所述底部拼接杆113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侧面,以形成X型所述侧支撑110,两所述支撑连接件111之间连接所述中间连杆120,以使两所述侧支撑110相对设置;
一床垫200,所述床垫200位于所述中间连杆120的上方,并且所述床垫2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所述吊床连接组130可拆卸地连接于位于不同所述侧支撑110,且同侧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之间。
所述床垫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折叠支架10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树杆提供支撑点来说,使所述折叠吊床的使用不再受到限制,增加适用性和使用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并且所述床垫200能够相对所述折叠支架100被取下,能够独立进行折叠收纳,并且所述折叠支架100也能够折叠,进一步缩小折叠后所占空间,便于搬运输送。另外所述折叠支架100具有两个X型所述侧支撑110,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支撑110之间的中间连杆120,提升所述折叠支架100展开后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安全可靠。
如图1、图3至图5所示,所述吊床连接组130包括一第一连接体131、一第二连接体132和一活动体133,所述活动体13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和第二连接体132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所述床垫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上。
所述活动体133可以为链条,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132,能够使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和所述第二连接体132相对移动,进而使所述床垫200通过所述活动体133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体131进行摇摆,并保证所述活动体133的强度,防止断裂而引发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呈球型,其可由两部分扣接而成并形成在所述第一连接体131两侧的第一插接部1311,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接部1311,以实现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第一连接体131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1311可以为插孔或者塞柱等实现插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体131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活动体133的第一环部1313,所述第一环部1313的两端一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的外壁上,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和所述第一环部1313之间存在空隙,这样所述活动体133可挂在所述第一环部1313上。
同理所述第二连接体132也呈球型,其尺寸可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的尺寸。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体132的外壁连接有第二环部1323,所述第二环部1323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的外壁之间存在空隙,以使所述活动体133挂在所述第二环部1323上。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体132包括两个夹持部1321,两所述夹持部1321扣接,以使所述床垫200夹持于两所述夹持部1321之间。通过夹持的方式,以使所述床垫200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上。所述夹持部1321呈半圆型,这样当两个所述夹持部1321相对且扣接时,可形成球型的第二连接体132。
进一步地,两所述夹持部13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连接柱1322,所述床垫200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柱1322穿过的通孔,这样能够保证所述床垫200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连接的牢固性,从而保证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床垫200能够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体132进行独立折叠收纳,当然所述床垫200与所述吊床连接组130连接在一起,进行整体折叠收纳,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折叠吊床还包括一遮挡布面300和一遮挡拼接杆400,所述遮挡布面300通过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吊床连接组130上,并且所述遮挡布面300位于所述床垫200的上方。
所述遮挡布面300为使用者提供遮挡的功能,其尺寸可小于所述床垫200的尺寸,可对应使用者的头部布置。另外所述遮挡布面300通过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吊床连接组130上,因此可独立进行折叠收纳,提升使用效率。
参考图4,所述第一连接体131上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遮挡拼接杆400的第二插接部1312,以使所述遮挡拼接杆400与第一连接体131可拆卸连接。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呈弧形,以撑开所述遮挡布面300,并位于所述床垫200的上方。
如图2所示,所述床垫200呈椭圆形,所述床垫200椭圆形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一吊床连接组130。并且所述床垫200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填充物210,从而提升舒适度。
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连接件111包括一圆盘1111和一插管1112,所述圆盘1111的侧面开设有四个插孔1113,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两所述底部拼接杆113分别相应插接于四个所述插孔1113内,所述插管1112连接于所述圆盘1111的一端面上,以使所述中间连杆120垂直于所述圆盘1111,并插接所述插管1112。
具体地,所述圆盘1111和所述插管1112同轴,且一体注塑成型,其中所述插管1112的直径小于所述圆盘1111的直径,并且所述圆盘1111和所述插管1112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114,提升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结构强度,进而保证插接后的所述侧支撑110的稳定性和支撑能力。
参考图7,所述圆盘1111的侧面开设有四个插孔1113,所述插孔1113的形状分别与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底部拼接杆113的形状相适配,具体地,所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底部拼接杆113的横截面形状一致,均呈圆形或腰形等,此时所述插孔1113也呈圆形或腰形。作为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底部拼接杆113的横截面均呈腰形,提升其结构强度。参考图7,四个所述插孔1113呈等距间隔布置,以使组成形成的所述侧支撑110呈X型,参考图1。
继续参考图6,所述插管111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固定孔1115,当所述中间连杆120插接于所述插管1112后,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1115螺接所述中间连杆120,进一步加强连接强度,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同一所述吊床连接组130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呈U型,不仅提升所述折叠支架100的结构强度,同时避让所述床垫200摆动。
如图1所示,所述侧支撑110还包括两支撑脚114,每一所述底部拼接杆113的底部均插接有一支撑脚114。以使展开的所述折叠吊床平稳的放置于地面上。
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所述底部拼接杆113、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分别由若干个拼接杆拼接而成。这样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折叠吊床选择相应数量的所述拼接杆进行拼接,以获得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所述折叠吊床,有效提升适用性和使用范围,有利于推广使用。
作为优选地,相邻的两所述拼接杆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之间,以及底部拼接杆113和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之间均连接有皮筋。以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为例,这样所述顶部连接杆112从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内取出后,由于所述皮筋弹性连接的作用,防止两者分离而出现丢失的现象,以便于组装。
综上所述,所述床垫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折叠支架100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利用树杆提供支撑点来说,使所述折叠吊床的使用不再受到限制,增加适用性和使用效率,有利于推广应用。并且所述床垫200能够相对所述折叠支架100被取下,能够独立进行折叠收纳,并且所述折叠支架100也能够折叠,进一步缩小折叠后所占空间,便于搬运输送。另外所述折叠支架100具有两个X型所述侧支撑110,以及连接两所述侧支撑110之间的中间连杆120,提升所述折叠支架100展开后结构的稳定性,以保证安全可靠。通过增设遮挡布面300和所述支撑脚114,进一步增加使用功能。而且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所述底部拼接杆113、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分别由若干个拼接杆拼接而成,进一步实现灵活应用的优势。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支架(100),所述折叠支架(100)包括两侧支撑(110)、一中间连杆(120)和两吊床连接组(130),所述侧支撑(110)包括一支撑连接件(111)、两顶部拼接杆(112)和两底部拼接杆(113),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两所述底部拼接杆(113)分别间隔连接于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侧面,以形成X型所述侧支撑(110),两所述支撑连接件(111)之间连接所述中间连杆(120),以使两所述侧支撑(110)相对设置;
床垫(200),所述床垫(200)位于所述中间连杆(120)的上方,并且所述床垫(20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吊床连接组(130)可拆卸地连接于位于不同所述侧支撑(110),且同侧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床连接组(130)包括第一连接体(131)、第二连接体(132)和活动体(133),所述活动体(13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和第二连接体(132)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插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131),所述床垫(20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132)包括两个夹持部(1321),两所述夹持部(1321)扣接,以使所述床垫(200)夹持于两所述夹持部(1321)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夹持部(132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连接柱(1322),所述床垫(200)上开设有所述连接柱(1322)穿过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布面(300)和遮挡拼接杆(400),所述遮挡布面(300)通过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吊床连接组(130)上,并且所述遮挡布面(300)位于所述床垫(200)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连接同一所述吊床连接组(130)的两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呈U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200)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填充物(21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拼接杆(112)、所述底部拼接杆(113)、所述遮挡拼接杆(400)分别由若干个拼接杆拼接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拼接杆之间,所述顶部拼接杆(112)和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之间,以及底部拼接杆(113)和所述支撑连接件(111)的插孔之间均连接有皮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撑(110)还包括两支撑脚(114),每一所述底部拼接杆(113)的底部均插接有一支撑脚(114)。
CN202220223727.6U 2022-01-26 2022-01-26 折叠吊床 Active CN216627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3727.6U CN216627761U (zh) 2022-01-26 2022-01-26 折叠吊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23727.6U CN216627761U (zh) 2022-01-26 2022-01-26 折叠吊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7761U true CN21662776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23727.6U Active CN216627761U (zh) 2022-01-26 2022-01-26 折叠吊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7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3118003A (ja) ボトルラツク
CN216627761U (zh) 折叠吊床
CN214179575U (zh) 多段连接式画架
CN215347878U (zh) 一种折叠式太空椅
CN2332260Y (zh) 一种多用折叠床
CN203059025U (zh) 折叠行军床
CN212754986U (zh) 一种可折叠蚊帐架
CN2376227Y (zh) 一种折叠床
CN216875433U (zh) 折叠桌
CN219699316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架子
CN212438027U (zh) 一种蚊帐框架及蚊帐
CN212185600U (zh) 一种可折叠吊床
CN218999903U (zh) 一种支撑框架
CN210520417U (zh) 一种布衣柜
CN212691315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直播支架
CN216641686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道路施工挡板
CN211673307U (zh) 一种六边形四脚凳
CN219680170U (zh) 一种折叠床架
CN212895527U (zh) 一种k型挂杆式晾晒架
CN212939014U (zh) 一种护栏连接装置
CN113077734B (zh) 一种医药营销用便携式宣传架
CN2250050Y (zh) 折叠式两用吊床
CN218355113U (zh) 一种折叠四方桌
CN216364284U (zh) 一种置物架用连接构件
CN212650593U (zh) 一种复位弹回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衣柜架体和衣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uruiko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District,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uruiko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