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26116U -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 Google Patents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6116U
CN216626116U CN202122694345.XU CN202122694345U CN216626116U CN 216626116 U CN216626116 U CN 216626116U CN 202122694345 U CN202122694345 U CN 202122694345U CN 216626116 U CN216626116 U CN 216626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ircuit
light source
light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43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朋刚
梁建立
刘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43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6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6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6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该光效调节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连接;控制电路,用于输出第一光效信号或第二光效信号;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导通以显示第一光效;或者,在接收到第二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与第二光源导通以显示第二光效;或者,在交替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和第二光效信号时,交替将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导通,以显示第三光效。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电路成本。

Description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背景技术
LED作为一种体积小、可控性好、绿色节能的光源正被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单一的LED的色温是不可变的,不能实现动态调节,然而合适的亮度和色温不仅可以有一个更舒适的环境,而且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光线,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
目前,常见的LED灯的色温灯效调光电路都是一组驱动电路控制一种色温的光源。如果想通过暖色灯和冷色灯两种光源分别显示暖色、冷色和混色三种灯效的话,需要给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各配置一组驱动电路,由于驱动电路的成本较高,使得使用这种电路结构的LED灯普遍存在价格较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旨在解决通过一组驱动电路驱动两种光源显示三种光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光效调节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连接;
控制电路,用于输出第一光效信号或第二光效信号;
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导通,以使驱动电路驱动第一光源显示第一光效;或者,在接收到第二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与第二光源导通,以使驱动电路第二光源显示第二光效;
开关电路,还用于在交替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和第二光效信号时,交替将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导通,以使驱动电路驱动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显示第三光效。
可选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输入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一光源连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二光源连接。
可选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子开关和第二子开关;第一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连接,第一端与第二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第二子开关的第一端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光源连接。
可选地,第一子开关包括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晶体管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晶体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
可选地,第二子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和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为第二子开关的第二端。
可选地,第一开关管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漏极为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源极为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
可选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五电阻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为第二开关的输出端。
可选地,第一光源为暖色光源,第二光源为冷色光源。
可选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控制电路连接,过压保护引脚与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灯,LED灯包括暖色光源、冷色光源和光效调节电路,光效调节电路被配置为如上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中,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连接;
光效调节电路,用于控制暖色光源点亮,以使LED灯显示暖色效果;
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冷色光源点亮,以使LED灯显示冷色效果;
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交替点亮,以使LED灯显示混色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开关电路设置在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第二光源之间,控制电路可以通过开关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分别为第一光源提供驱动电压,或为第二光源提供驱动电压,以使第一光源显示第一光效,或第二光源显示第二光效,或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交替发光以显示第三光效。从而实现了由一组驱动电路驱动两种光源显示三种光效,由此省去了一组驱动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LED灯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效调节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37815790000031
Figure BDA000333781579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常见的LED灯的色温灯效调光电路都是一组驱动电路控制一种色温的光源。如果想通过暖色灯和冷色灯两种光源分别显示暖色、冷色和混色三种灯效的话,需要给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各配置一组驱动电路。通常,一组驱动电路包括一组驱动芯片以及相应的外围电路,驱动芯片价格较高,使得使用这种电路结构的LED灯的价格普遍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光效调节电路包括控制电路10、驱动电路20和开关电路30;驱动电路20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10连接,输出端与开关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开关电路30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10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连接;
控制电路10,用于输出第一光效信号或第二光效信号;
开关电路3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20与第一光源40导通,以使驱动电路20驱动第一光源40显示第一光效;或者,在接收到第二光效信号时,将驱动电路20与第二光源50导通,以使驱动电路20驱动第二光源50显示第二光效;
开关电路30,还用于在交替接收到第一光效信号和第二光效信号时,交替将驱动电路20与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导通,以使驱动电路20驱动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显示第三光效。
上述光效调节电路可以设置在各种LED灯具中,控制电路10可以接收用户设置光效的控制指令,具体接收方式可以是按键、语音、遥控等方式。
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可以分别为暖色温LED灯条和冷色温LED灯条。对应的,第一光效可以为暖色灯效,第二光效为冷色灯效,第三光效为冷色温LED灯条和暖色温LED灯条快速交替发光而显示的混色光效。可以理解的,混色光效的效果可以进行调节,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每个交替周期中暖色温LED灯条和冷色温LED灯条的点亮时间来调节混色的显示效果。
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还可以分别为不同颜色的LED灯条。对应的,第一光效可以为第一种颜色LED灯条显示的灯效,第二光效为第二种颜色LED灯条显示的灯效,第三光效为两种颜色LED灯条快速交替发光而显示的混色光效。
驱动电路20用于输出驱动电压,具体的,可以在控制电路10需要控制对应的光源点亮时控制驱动电路20输出驱动电压,在两个光源都不需要点亮时,控制驱动电路20停止工作,以节省能耗。驱动电路20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包括驱动芯片和相应的外围电路。驱动电路20输出的驱动电压值可以根据LED灯条的LED数量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开关电路30设置在驱动电路20与第一光源40、第二光源50之间,控制电路10可以通过开关电路30控制驱动电路30分别为第一光源40的提供驱动电压,或为第二光源50的提供驱动电压,以使第一光源40显示第一光效,或第二光源50显示第二光效,或第一光源40和第二光源50交替发光以显示第三光效。从而实现了由一组驱动芯片驱动两种光源显示三种光效,由此省去了一组驱动芯片,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LED灯的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2,上述开关电路30包括第一开关31和第二开关32;第一开关31和第二开关32的受控端分别与控制电路10的PWM信号端连接,输入端分别与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LED+连接;第一开关31的输出端与第一光源连接,第二开关32的输出端与第二光源连接。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输出端PWM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31和第二开关32,PWM信号的低电平或高电平可以是第一光效信号或第二光效信号,可以根据实际电路进行设置。例如,PWM信号的低电平控制第一开关31打开,第二开关32关断,从而暖色温LED灯条点亮,显示暖色灯效;PWM信号的高电平控制第二开关32打开,第一开关31关断,从而冷色温LED灯条点亮,显示冷色灯效;需要混色时,按照需求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频率很高时暖色温LED灯条和冷色温LED灯条交替点亮就会实现需要的混色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31包括第一子开关311和第二子开关312;第一子开关311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10连接,第一端与第二子开关312的受控端连接,第二端接地;第二子开关312的第一端与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LED+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光源连接,第二子开关312的第二端也即第一开关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输出第一光效信号时,第一子开关311打开,从而控制第二子开关312打开,以使第二子开关312导通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LED+与第一光源的连接,驱动电路20的输出的驱动电压点亮第一光源,从而实现通过两级开关电路对第一光源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第一子开关311包括晶体管Q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晶体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晶体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为第一子开关311的第一端。
本实施例中,上述晶体管Q1均可以通过等效电路或独立电子元件进行替换,在此不进行赘述。进一步地,晶体管Q1的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晶体管Q1可以为NPN型晶体管,那么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1导通,第一子开关311的第一端,即电阻R3的另一端为低电平。
进一步地,第二子开关312包括第一开关管Q2、第一电容C1和第四电阻R4;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一开关管Q2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LED+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和第一开关管Q2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子开关31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2的第三端为第二子开关312的输出端。开关管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晶体管、MOS管。
进一步地,第一开关管Q2为MOS管;MOS管的栅极为第一开关管Q2的第一端,漏极为第一开关管Q2的第二端,源极为第一开关管Q2的第三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2选用MOS管,反应更迅速,灯效更好。MOS管Q2的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开关32包括第二开关管Q3、第二电容C2和第五电阻R5;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一端分别与驱动电路20的输出端LED+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3的第二端分别与控制电路10连接,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三端为第二开关32的输出端。第二开关管Q3也可以是MOS管。
进一步地,第一光源为暖色光源,第二光源为冷色光源。具体的,暖色光源可以为由多个暖色温LED(LED2)串联而成的暖色温LED灯条,冷色光源可以为由多个冷色温LED(LED1)串联而成的冷色温LED灯条,LED1和LED2可以交叉排布。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上述光效调节电路显示三种光效的工作过程可以为:
冷色灯效:控制电路10输出的PWM信号持续为低电平,第二开关管Q3导通,晶体管Q1截止,冷色温LED灯条点亮;
暖色灯效:控制电路10输出的PWM信号持续为高电平,第二开关管Q3截止,晶体管Q1导通,第一开关管Q2导通,暖色温LED灯条点亮;
混色灯效:控制电路10输出占空比的PWM信号,按照需求高电平的占空比X%,以及低电平的占空比Y%(X%+Y%=100%),当频率很高时冷色温LED灯条和暖色温LED灯条交替点亮就会实现混色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3,上述驱动电路20包括驱动芯片U1;驱动芯片U1的使能引脚EN/PWM与控制电路10连接,过压保护引脚OVP与开关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驱动芯片U1的使能引脚EN/PWM与通过第六电阻R53与控制电路10连接,控制电路10输出LIGHT_PWM1信号以驱动驱动芯片U1,过压保护引脚OVP通过第七电阻R60与输出驱动电压信号LED+,驱动芯片U1的反馈引脚FB输出驱动信号LED-,驱动电压信号LED+与LED-之间的压差可以通过外围的参数进行调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本领域常用技术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ED灯,该LED灯包括暖色光源、冷色光源和光效调节电路,光效调节电路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开关电路30的输出端分别与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连接;光效调节电路,用于控制暖色光源点亮,以使LED灯显示暖色效果;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冷色光源点亮,以使LED灯显示冷色效果;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交替点亮,以使LED灯显示混色效果。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LED灯采用了上述光效调节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LED灯具有上述光效调节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效调节电路包括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输出第一光效信号或第二光效信号;
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光效信号时,将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光源导通,以使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光源显示第一光效;或者,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光效信号时,将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光源导通,以使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二光源显示第二光效;
所述开关电路,还用于在交替接收到所述第一光效信号和所述第二光效信号时,交替将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导通,以使所述驱动电路驱动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显示第三光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受控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输入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光源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第一子开关和第二子开关;所述第一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光源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开关包括晶体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开关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子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第二子开关的第二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漏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源极为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为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出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暖色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冷色光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的使能引脚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过压保护引脚与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10.一种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包括暖色光源、冷色光源和光效调节电路,所述光效调节电路被配置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效调节电路;其中,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暖色光源和所述冷色光源连接;
所述光效调节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暖色光源点亮,以使所述LED灯显示暖色效果;
所述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冷色光源点亮,以使所述LED灯显示冷色效果;
所述光效调节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暖色光源和冷色光源交替点亮,以使所述LED灯显示混色效果。
CN202122694345.XU 2021-11-04 2021-11-04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Active CN216626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4345.XU CN216626116U (zh) 2021-11-04 2021-11-04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4345.XU CN216626116U (zh) 2021-11-04 2021-11-04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6116U true CN216626116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5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4345.XU Active CN216626116U (zh) 2021-11-04 2021-11-04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61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0986B (zh) 發光二極體的驅動電路
CN201403234Y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背光系统的接口整合电路及其背光系统
CN102917486A (zh) 亮度和色温可调的led灯具
CN201310774Y (zh) 一种色温可调的led照明系统
CN107481679B (zh) 一种led双背光控制电路及双背光led装置
CN212910119U (zh) 一种led调光控制电路及led灯具
CN104113972B (zh) Led电源切换电路
CN216626116U (zh) 光效调节电路及led灯
CN215420857U (zh) 一种led灯驱动电路
CN115226269A (zh) 单路恒流驱动电路和摄像装置
CN204795710U (zh) 彩灯驱动电路及车载按键背光装置
CN210986491U (zh) 多功能可调led驱动电源
CN211457466U (zh)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CN110534055B (zh) 空调器显示板和空调器
CN103068127A (zh) 一种led灯具及双色led调光电路
CN207425325U (zh) 一种led双背光控制电路及双背光led装置
CN216775070U (zh) 一种新型调光调色低压led灯条
CN111867193A (zh) 一种仪表报警指示灯亮度自适应装置
CN216134619U (zh) 一种两线制调光调色电路及灯具
CN110582140A (zh) 一种单路恒流控制多路led的方法
CN214851910U (zh) 两通道pwm控制的led拨码调光调色装置
CN219834425U (zh) 一种olecd显示功能的鱼缸灯控制器
CN218162926U (zh) 一种led照明调光调色控制电路
CN2737110Y (zh) 可以控制亮度及色温的照明装饰灯
CN116981124B (zh) 一种调光调色温电路、pcb板及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65 Yinghua five Rd floor, 50 Jinye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atentee after: Xi'an Tongli Software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65 Yinghua five Rd floor, 50 Jinye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TCL SOFTWARE DEVELOPMENT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