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7466U -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7466U
CN211457466U CN201922420659.3U CN201922420659U CN211457466U CN 211457466 U CN211457466 U CN 211457466U CN 201922420659 U CN201922420659 U CN 201922420659U CN 211457466 U CN211457466 U CN 211457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current
resistor
current control
capacit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206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伟
胡向峰
黄德强
盘桥富
鲍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206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7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包括: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或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源连接,通过第一升压电路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配合实现升压恒流控制,实现多通道输出,精简了电路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恒流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行业的稳步发展,电视作为显示终端,其物料的成本经过多轮的比较,价格已经达到最低状态,如何能在价格最低状态做出最优的设计,是设计人员重点研究的课题,在整机消耗的功率中,其背光部分消耗的电能是最大的,如何针对背光部分进行优化设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畅销的65寸及以下尺寸电视,其背光规格一般都会采用五通道以下的设计,特殊情况除外。43寸以下多以单通道为主,用直下式背光方式;49-65寸多以两通道和五通道为主。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所述以一个Boost升压电路对应一个恒流控制电路组成一路恒流背光输出,在实现三路恒流背光输出时,采用三个 Boost升压电路分别与三个恒流控制电路一一对应实现;可见,若要实现五路恒流背光输出时,则需要五个Boost升压电路与五个恒流控制电路,该恒流背光输出方案物料成本偏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通过第一升压电路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配合实现升压恒流控制,在实现了多通道输出的同时精简了电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包括: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
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
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或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源连接。
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二升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及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均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第九电阻的一端及若干个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
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VCC引脚与所述电源及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第八电容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及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TIMER引脚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及第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引脚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LPF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SSTCMP引脚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及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及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及第一恒流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LDR引脚与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及第十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ADIM引脚及第十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及第十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SSTCMP引脚与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及第二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及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3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2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及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MOS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和第二十二电容;
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 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及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七电阻的一端及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容的正极、第二十九电阻的一端及若干个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的负极及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三十四电容、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及第三十四电阻;
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的一端及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 VC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及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五电容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七电容的一端及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TIMER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及三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 ISW引脚与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引脚与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LPF引脚与第三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 SSTCMP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及第三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三十四电容、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及第三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 ISEN1引脚所连接的背光灯条不同。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 ISEN3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 ISEN2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均连接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
一种电视机,包括电视机本体,以及设置在电视机本体中的如上文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包括: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的、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的、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的、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或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升压电路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配合实现升压恒流控制,在实现了多通道输出的同时精简了电路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恒流驱动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视的第一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升压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通过第一升压电路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配合实现升压恒流控制,在实现了多通道输出的同时精简了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做更为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此外,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不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现有技术中,请参阅图1,一般由一个Boost升压电路与一个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背光灯条的输入端及输出端连接,组成恒流驱动控制升压电路,以实现升压型背光恒流控制,兼容五通道的恒流控制电路中则使用五个Boost升压电路与五个恒流控制电路配合。而本实用新型对兼容五通道及以下的恒流控制方案中,对电路结构进行了精简。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包括: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 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100;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200;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第二恒流控制电路 400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100或第二升压电路200,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 300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还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及电源连接。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连接,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 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组成恒流驱动控制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 200则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组成单独的恒流驱动控制升压电路。
请参阅图3,所述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还包括保险丝和第一电容C1,所述保险丝的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及第一升压电路100及第二升压电路200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所述保险丝接收电源电压传至第一升压电路100和第二升压电路200,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和第二升压电路200将24V电压升压至背光灯条的额定电压,为背光灯条供电;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恒流控制电路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进行恒流输出控制。
具体的,请继续参阅图3,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2、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D1、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第二电容C2和第一MOS管。
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保险丝的另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及第二升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D1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输出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2的输出端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R7及所述第六电阻R6另一端均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 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2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 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 C2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及若干个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D2的输入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C2的负极均接地。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将电源24V电压升压后为背光灯条供电,通过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 400配合实现升压恒流驱动控制。特别的,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可并联接入多个背光灯条,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的背光灯条数量。
请参阅图4,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包括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 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四电阻R14。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电视机启动时,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 接收电源VCC的12V电压,然后电视主板向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发送EL_PWM调光信号及EL_ENA使能信号,所述恒流控制器正常工作。同时,第一升压电路100发出VOUT1电压至背光灯条,背光灯条被点亮,电视机正常工作;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实现背光灯条的恒流控制。特别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控制一路背光灯条。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及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VCC引脚与所述电源及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RT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PWM引脚与第八电容C8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七电容C7的一端及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TIMER引脚与所述第九电容C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OVP引脚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及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 U2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ISEN引脚与所述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LPF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SSTCMP引脚与所述第十三电阻 R13的一端及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 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 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 C14、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及第十四电阻R14 的另一端均接地。
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一电容C21及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电视机启动时,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 接收12V电压,所述电视主板向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发送EL_PWM调光信号及EL_ENA使能信号,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开始工作。此时,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输出升压电压VOUT1至背光灯条,背光灯条被点亮,电视机正常工作。特别的,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有四个背光灯条取样检测引脚分别为:ISEN1、ISEN2、ISEN3、ISEN4,可以接入四路背光灯条,最高可实现四路恒流背光控制;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为一至四路背光灯条提供升压电压,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四个背光灯条取样检测引脚分别连接四路背光灯条的输出端,实现四路恒流背光控制。同理,也可选择其中一个引脚、两个引脚或三个引脚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输出一路恒流背光控制、两路恒流背光控制、三路恒流背光控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ENA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ISW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LDR引脚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 R7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DRV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及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 ADIM引脚及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 VIN引脚与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及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SSTCMP 引脚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C1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PWM引脚与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及第二十电容C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R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OVP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的OVP引脚及第二十一电容C2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3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2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1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十七电容C17、第十八电容C18、第十九电容C19、第二十电容C20、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及第二十一电容C21的另一端均接地。
请参阅图6,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包括第二电感L2、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D3、第二二极管D4、第二MOS管、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第四稳压二极管ZD4、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 R28、第二十九电阻R29和第二十二电容C22。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一升压电路100 共用一个电源。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将电源24V电压升压后为背光灯条供电,通过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配合实现升压恒流驱动控制。特别的,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可并联接入多个背光灯条,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选择接入的背光灯条数量。
具体的,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保险丝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一电阻R1 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及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D3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还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 R25的一端及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稳压二极管ZD3的输入端、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及第四稳压二极管ZD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D4的输出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D4的输入端与第二十四电阻 R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 500连接,所述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D3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容C22的正极、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及若干个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 500连接,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ZD4的输入端、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C22的负极及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均接地。
请参阅图7,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包括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 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C29、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四电容C34、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三十三电阻R33及第三十四电阻R34。
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与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U2共用同一电源,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 U3接收12V电压,所述电视主板向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发送EL_PWM 调光信号及EL_ENA使能信号,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开始工作。此时,所述第一升压控制电路输出升压电压VOUT1至背光灯条,背光灯条被点亮,电视机正常工作。特别的,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实现一路恒流背光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的内部器件连接关系为: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R22 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及第二十四电容C2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VC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及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五电容C25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六电容C2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RT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 PWM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容C28的一端及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七电容C27的一端及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TIMER 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九电容C2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 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4的输出端及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 OVP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及三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ISW引脚与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及第二十三电容C2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ISEN引脚与第三十四电阻R3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LPF引脚与第三十二电容C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U3的SSTCMP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的一端及第三十电容 C3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三电阻R33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C3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容C23、第二十四电容C24、第二十五电容C25、第二十六电容C26、第二十七电容C27、第二十八电容C28、第二十九电容 C29、第三十电容C30、第三十一电容C31、第三十二电容C32、第三十三电容C33、第三十四电容C34、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及第三十四电阻R34的另一端均接地。
综上所述,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 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所连接的背光灯条不同。
在实际应用时,当需要输出一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时,可选择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结合,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 与一路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向背光灯条提供VOU1升压电压,点亮该路背光灯条并实现该背光灯条的恒流背光控制。同理,还可选择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实现一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或者,选择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分别选择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 引脚中的一个与一路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为背光灯条提供VOUT1升压电压,也可实现一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具体的,该背光方案多用在43及以下尺寸的电视机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方案,其中背光电流为1000mA。
当需要输出两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时,可选择第一升压电路100 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输出一路,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输出一路,从而实现两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同理,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输出一路,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输出一路,同样能够实现两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该背光方案多用在49-65寸等尺寸的电视机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方案,其中两路背光电流均为500mA。
当要输出三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时,可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由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的ISEN4引脚、ISEN3 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中的任意三个与三路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实现三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该背光方案多用在49-65寸等尺寸的电视机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方案,其中三路背光电流均为250mA。
当需要输出四路背光输出及恒流背光控制时,可选择第一升压电路100 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四路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提供VOUT1升压电压,再由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与四路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实现四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或者,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实现三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实现第四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该背光方案多用在49-65寸等尺寸的电视机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方案,其中四路背光电流均为250mA。
当需要输出五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时,可选择第一升压电路100 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输出四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实现第五路背光输出及背光恒流控制。该背光方案多用在49-65寸等尺寸的电视机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方案,其中五路背光电流均为250mA。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3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2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 U1的ISEN1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2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3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1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 的ISEN1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 U1的ISEN3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2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 结合,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中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 引脚及ISEN1引脚选择任意两个互联得到第一采样端,且另外两个引脚也互联得到第二采样端,所述第一采样端和第二采样端均与一路背光灯条连接。
可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结合、第二升压电路 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或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 300结合实现一路背光恒流输出。可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或者由第一升压电路100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 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实现两路背光恒流输出。可由第一升压电路 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以及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实现三路背光恒流输出。可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或者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实现四路背光恒流输出。可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实现五路背光恒流输出。
在一个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U1的ISEN4引脚、 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均连接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 结合、所述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结合或所述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能够实现一路背光恒流输出。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3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 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或者由第一升压电路100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400结合再由第二升压电路200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500结合均能实现两路背光恒流输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实现了多路背光恒流输出及控制的兼容,同时只需两个升压电路及三个恒流控制电路结合即可实现,精简了电路结构,节省了物料成本。
基于上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视机,包括电视机本体,以及设置在电视机本体中的如上文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由于所述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已在上文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包括: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或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升压电路分别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配合实现升压恒流控制,在实现了多通道输出的同时精简了电路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至四路恒流输出的第一恒流控制电路;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二恒流控制电路;
与电源及电视主板连接并用于提供一路恒流输出的第三恒流控制电路;
用于为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一升压电路;
用于为第三恒流控制电路提供升压电压的第二升压电路;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分别与相应的背光灯条连接并通过所述背光灯条连接第一升压电路或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和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及电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二电容和第一MOS管;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二升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及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一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及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均与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共阴极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正极、第九电阻的一端及若干个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及第二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电容的负极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和第十四电阻;
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及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VCC引脚与所述电源及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第八电容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及第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TIMER引脚与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及第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引脚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LPF引脚与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SSTCMP引脚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及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及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一电容及第一恒流控制芯片;
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LDR引脚与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及第十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ADIM引脚及第十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VIN引脚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及第十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电源,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SSTCMP引脚与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十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及第二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的一端、第二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及第二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T引脚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3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2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与所述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二十电容、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及第二十一电容的另一端均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MOS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和第二十二电容;
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及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与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与第二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及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七电阻的一端及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共阴极双二极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十二电容的正极、第二十九电阻的一端及若干个背光灯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及第三恒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第二十二电容的负极及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三十四电容、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三十三电阻及第三十四电阻;
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UVLS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第三十电阻的一端及第二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VC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及电源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ENA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五电容的一端及电视主板的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VREF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RT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PWM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容的一端及所述电视主板的脉冲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APC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七电容的一端及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TIMER引脚与所述第二十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RTN引脚与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DRV引脚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及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GND引脚接地,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OVP引脚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及三十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ISW引脚与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及第二十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引脚与第三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LPF引脚与第三十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恒流控制芯片的SSTCMP引脚与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一端及第三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容、第二十四电容、第二十五电容、第二十六电容、第二十七电容、第二十八电容、第二十九电容、第三十电容、第三十一电容、第三十二电容、第三十三电容、第三十四电容、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及第三十四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所连接的背光灯条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3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2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2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3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
或者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1引脚连接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3引脚及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2引脚与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恒流控制芯片的ISEN4引脚、ISEN3引脚、ISEN2引脚及ISEN1引脚均连接同一背光灯条的输出端。
10.一种电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视机本体,以及设置在电视机本体中的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
CN201922420659.3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Active CN211457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0659.3U CN21145746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20659.3U CN21145746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7466U true CN211457466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3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20659.3U Active CN21145746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74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054A (zh) * 2021-12-23 2022-04-2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恒流驱动电路、开关电源及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0054A (zh) * 2021-12-23 2022-04-29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恒流驱动电路、开关电源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8577B (zh) 一种背光恒流驱动板及液晶电视机
CN103198809B (zh) Led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设备
WO2015196894A1 (zh) 一种多模式led灯串控制电路及led灯串
CN103384436B (zh) Led背光恒流电路
JP7330244B2 (ja) ランプ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717796A (zh) 控制电路、具有该控制电路的集成电路和照明装置
CN211457466U (zh) 一种背光恒流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出兼容电路及电视机
CN108322964B (zh) Led驱动电源电路
CN204231217U (zh) 一种基于电压反馈的反激直驱led电源电路及电视机
CN106910475B (zh) 新型液晶电视背灯驱动电路
CN103247269B (zh) Led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354961B (zh)
WO2014008672A1 (zh) 一种led背光驱动电路、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5226269A (zh) 单路恒流驱动电路和摄像装置
CN212936245U (zh) 一种节能智能调光调色led灯用驱动电源
CN110535225B (zh) 带内置分能功能的应急输出电路及应急装置
CN205793491U (zh) 一种led灯的三段式调光控制电路
CN203206567U (zh) 一种led灯具调控系统
CN206894949U (zh) 一种低成本的恒流控制照明电路
CN205946274U (zh) 开关电源及恒流led灯的控制电路
CN213814373U (zh) 设备控制器
CN218041845U (zh) 单路恒流驱动电路和摄像装置
CN204145855U (zh) 集成控制电路控制的直驱led照明系统
CN204157142U (zh) 集成控制电路控制的直驱led照明系统
CN204157144U (zh) 集成控制电路控制的直驱led照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